登陆注册
5031100000022

第22章 国学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4)

我们之所以倡导要建设和谐社会,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还存在不和谐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十大不和谐的因素:第一,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第二,劳动关系日益失去平衡,资本的势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强势地位,而作为劳动者,他们的权益则处于一种不断受到侵犯的状态;第三,城市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加深;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第五,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第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第七,效率与公平不平衡;第八,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的发展不平衡;第九,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第十,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我们总是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上面这十个方面可以说是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礼记·中庸》指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如果我们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人与别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和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少年来,人们从自然界大量索取物质资源,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

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还表现在制度上。比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体现了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其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同一,这也就是所说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而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产下的,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

人民的仁爱之心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儒家虽然一直不提倡禁欲主义,但是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称为人,是因为他具有人的精神,特别是有道德。所以孔子一直以来以“仁爱”为中心,主张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习的根本,认为这才是一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基。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有着丰富的含义。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的是个人与集体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为仁由己”。这其中就包括“爱人”和“孝悌”两个方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社会中会有不同的群体,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支点。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如果不相互交往的话,也就无所谓和谐了。为此,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其实儒家所讲的人伦的和谐,就是每个人要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

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尽力做到公平,也就是社会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平等,而不是不同阶层,利益不同。在人与人间要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儒家所讲的人伦和谐社会是靠礼乐制度来作为保障的,因而,礼的规定以及人们对礼的认同,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乐制度中。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在儒家看来,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和谐。实行“王道”也就是“保民而王”,而行“王道”的核心也就在于“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所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第二,经济和谐。孔子认为对待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当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和谐与稳定。儒家最为反对的就是“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样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第三,文化和谐。要我们发扬中国文化的一统性与多元性。一统性也就是说中国需要一个能够兼容并蓄的主导的意识形态,而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能在此基础上相互糅合。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以及清代的朴学,都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各种学派与民间信仰交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修身、以佛养心”的精神体系。

国家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在对外关系上,孔子主张“以礼屈人之兵”。其实儒家的思想就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中有关和谐社会论述的最高境界。在《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儒学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可以说是我国和平发展与双赢战略的一个思想源泉。

儒家思想里面孕育了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也包含了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我们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一个渊源。

当前,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努力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都这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吸纳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这些文明成果。

虽然儒家产生于奴隶制社会末期,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但是其中有很多宝贵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现代化的人文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慎之又慎的事情是:斋戒、战争、疾病。

就现代社会而言,凡是大家关注的事情,行政者必须认真对待。民心就是政治,民意就是政治,民欲就是政治。凡是关于民心、民意、民欲的重大事情,必须慎重对待,让人民满意。

【品故事,明心志】

不要骄傲自大

公元382年的十月,秦王苻坚在太极殿大会群臣,商议出兵伐晋,他说:“自我继承前人事业三十年来,四方都被我平定了,只有东南角一块地方还没有征服。今天我已经有一百来万的军队,我想出兵伐晋,你们看如何?”

他的秘书监朱彤马上说:“咱们只要出兵,连仗都不用打,晋国马上就会来投降,即使不来投降,他们就会逃到海上去死掉。这真是个良机。”苻坚听了这种话非常高兴地说:“这话说得对,表达了我的意志。”

就这样凭主观臆想,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敌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怎能用兵谨慎,怎么能打败敌人?

七、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第一,荀子“义分则和”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正值结束诸侯之间相互割据、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之际。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之间的冲突加剧;而且统一的大趋势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由于连年的诸侯战争使得中原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荀子作为一个由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思想家、政治家,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认识的相当深刻,如何让社会真正稳定下来已经成为了荀子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于是,荀子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义分则和”思想。

同类推荐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创世星的极限

    创世星的极限

    ”没有什么是无敌的,对我而言,谁该死,谁必死!“——郑星
  • The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The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曙光帝皇

    曙光帝皇

    当身为特种兵的他穿越到修炼大陆,当黑暗降临世间,他能否守住心中的曙光,登上帝皇尊座!让我们一起,在光明的庇佑下,冲击帝皇之位!登上无上巅峰!
  • 南烟阁之传说

    南烟阁之传说

    从小就有病,她要去西方治病。治病路上艰难,她能否成功
  • 一剑一魂

    一剑一魂

    所谓剑的故事,当以血为墨。醉情山水,我是谁,剑道独尊。
  • 似水青春遇见你

    似水青春遇见你

    本书是由童话工作室发表的短篇小说,内容唯美,值得一看。如果爱可以早点说出,如果再多一点勇气,她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可就差那么一点,错过了她最爱的人。。。。“问世间情为何物?指教人难以琢磨,“爱上一个人有什么错?只惜爱错了人,她,是受宠溺爱的贵公主,他,是用情专一的书生,天差地别,我的心上人在哪?这是其中两个故事的简介,还有更多的精美故事,点击看看精彩内容吧!
  • 绝世兽妃:柔弱皇子柔弱妻

    绝世兽妃:柔弱皇子柔弱妻

    尼玛,做好事坑爹的也可以这样,要不要这样坑。“绝”中排名第六的柯离,就扶了一下颤巍巍的老奶奶,就狗血的穿越了,穿越了也就算了,竟然不小心惹上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小偷,富可敌国你也好意思当小偷,之后才发现他原来是......【消音中】一个小偷也就算了,佣兵协会的少主黏过来是作甚?繁永大陆是吧,看她怎么混的风生水起。
  • 妖魅宠妃

    妖魅宠妃

    简介:紫魅罗儿,天生被誉为“凤凰神体”,还有一种纯正的高贵神族血脉,被赐名异姓之名“紫魅罗儿”。可在三岁那年测试天赋之时,被得知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废柴”体质,被亲爹亲自下令送往旁系,以免丢将军府面子,那年,她三岁。13年过后,亲爹因为祭祀大典要祭祀的事想起了她,唤她速速赶来将军府,却没料到,她,已经变了一个人……一世一双人,三生三世情,永久恋情惹人妒。
  •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简单的治疗措施。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请专家逐一解答,约有300条用眼、护眼、眼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