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400000021

第21章 行走的家园(8)

我不知道董燧回到家乡是怎样一幅欢欣鼓舞“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早已仙逝的父母不会“出郭相扶将”,冤死狱中的弟弟更不会“磨刀霍霍向猪羊”,但家门里亲人的音容笑貌犹在。他仿佛回到年轻时,在外游学、科举落第,几度数年不归,也不给家中寄上只言片语,村人皆传其已死,他急急撞撞回家,日夜为他惊惶不安的母亲喜极而泣,父亲却总是平静地谆谆劝慰:“中进士由天,讲学由人,你要尽人事,以待命于天,不要忘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董燧摸了摸书屋门额上刻的“升腾”二字,想起祖父苦读的故事和高洁短暂的一生。书屋里坐着一个诚实恭顺、相貌英伟的5岁孩子,聚精会神地“独扫一室,据席作字,如在师侧”,望着童年的自己,董燧不由地笑着叹了一口气。

但文化底蕴深厚的流坑不会给知识渊博、精神矍铄的董燧许多叹气的机会。早在南宋时期,村里有个着名的心斋先生名叫董德修,是陆九渊的入室弟子,曾随师前往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一场学术辩论,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董德修返家后,潜心理学,教授乡里。到明代中期,流坑心学气氛非常浓厚,涌现了一大批心学文士,许多外界名流以其学与流坑交谊频繁。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熏陶下,25岁的董燧和弟弟便跟从王阳明弟子着名学者聂豹讲学,随后,又师从欧阳德、王艮,与罗洪先、陈九川、罗汝芳、吕楠、谌若水等江右王门以文会友,探研心学。他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成“复初说”,即所谓“诚其心”。在枝江当县令,董燧写过一首《过三洲》的诗:

三洲昔是鸱枭窟,一变今为鸾凤窝。

物性未应分善恶,人心原自具中和。

林间雨过花常润,江上春回鸟自歌。

稍喜丹阳更化地,不妨骑马贲烟萝。

诗中可看出他理政治事的卓越才能、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和注重本心道德修养的学术观点。这样一个满怀匡时济世之心、身心强健的董燧定是要有番作为的。流坑便是他蛟龙归海,生命才华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光彩夺目的宣泄口。董燧开始用一个哲学家的眼光站在自己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村庄。

乌江上,行医的、讲学的、经商的、务农的、漕运的船只络绎不绝。村庄里,书声琅琅,好学成风;族人尊亲孝行,睦邻友爱,崇文重教,乐善好施;以读书入科宦、以科宦括田产、光宗耀祖的行为方式已嵌入骨髓;村民敬祖祭神相沿成习;村里有自己赐福全村的何杨神,有自己的傩舞——玩喜,还有自己的灯彩习俗——对对联“演才能”;古巷里被牛车、脚印打磨得油光发亮的鹅卵石诉说着骄人的历史,斑驳的马头墙、琳琅的匾联彰显着发达的文明;历经“丙申之难”和明嘉靖四十年闽广农民起义军兵乱的断壁残垣,呼唤着昔日的整饬明耀。

所有这些,凝聚成一股潜在的力量,像深埋地下的种子,不经意间在董燧面前抽枝拔节、开花明示:缮建流坑,使千门万户聚之一家!真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去世35年的王阳明跨越时空和董燧会心一笑。

可要治理规划一个有几千人之众的大村庄并不是一件易事!做他人未做之事未能之举,必须具备超常的生命力、健全的人格。而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哲学——文化人格学,注重“仁义礼智德”。董燧一方面走向自己的学说自己的内心;一方面走向自己的朋友:董极、董凤、董绪、董裕……他们要么学富五车、富甲一方,要么身居高位、韵藉风雅,他们是一批与流坑血脉相连、祸福与共的文化精英,是村庄的灵魂!

董燧在心里掂了掂自己和村庄的能量,也就是沉淀了六百多年流坑文化的能量。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具有最终意义、能够留下光彩印记的不是军事、地域、政治,而是文化,最柔韧又最坚硬、最涣漫又最集中的文化!文化不单单指向琴棋书画,它更是一个人的心胸、气度、能力、才华、勇气、信心、信仰和爱,是一切美好得如珠如玉的品格。流坑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董燧和他的族人们文化人格的冶炼所。

一切从文化着手:学术文化、宗族文化。他迫不及待、想方设法、如饥似渴地兴书院开书舍,邀名士吸名流,讲学游学探学,达到无一年不远出会友、无一日不讲学的地步,使流坑迅速成为江右学术聚焦地。他建宗祠、修家谱、订族规、增族产,请许多名人为董氏祠堂作记,扩大流坑知名度和家族威望。他编写的族谱无论书写、雕版、纸张、印刷都属上乘,是国内罕见的写刻本。村里和他一起着书立说的董氏族人共有16人,着书38种,内容不仅有释经阐儒、诗词歌赋,还涉及医学、堪舆等,甚至还有爱好《西厢记》为之笺注的。其中他自己着述的《蓉山集》(董燧号蓉山)16卷还被列入《四库全书总目》,水平之高,令人仰止。在他去世前一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全村共有书院26所,祠堂26座,文化纪念性建筑30座,学田、祭田1000亩以上,另外,村中还设有文馆,藏书达十万余册,村南村北各建有楼阁殿所专为文士文会之用。文化之盛,达到华夏古代文明的极致!

有强大文化支撑的村庄,改建起来自然齐心协力、所向披靡。董燧只在书边轻轻一划,如当年在施州单人匹马深入夷寨说服罢兵,改建流坑就有了三大壮举:

其一,在村中挖掘起沟渠作用的长湖,取名龙湖。将全村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自北向南引入湖中,再将湖水与乌江贯通,使全村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抱的佳境。以龙湖为界,将村庄一分为二,东部为居住区,西部为商业区,建方圆数十里内的集市贸易之地——朝朝街。

其二,将村东密如蛛网的街巷加以规划整治,开辟八条宽巷,成横七竖一布局。每巷首尾均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八个房系分巷居住,并与各自的宗祠结合在一起。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庄左前方,其他宫观庙宇环绕村庄四周,外围由寨墙联成一体。这样,以乌江和龙湖为护城河,组成一座严整的微缩城池。七条东西街巷分别对应江边七个码头,既便于村民用水,又便于江风吹入。街巷布局代表了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三,在董燧的经营下,建造了十八栋联为一体的住宅。家族一房子孙之间出入是门,环环相通,伯叔子侄,昆仲邻里,和睦融洽,体现了“萃于一堂,联于一心”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也设计精良。门楣、山墙、影壁上多饰以砖雕、泥塑、石刻、木雕之类的装饰品。厅堂照壁镶嵌精工烧制绘有麒麟、凤凰、花卉、瓜果等式样的方砖,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当来自天井的阳光照射到墙壁上,立即反射出明丽的光芒,这不仅使大厅亮堂明净,而且随着阳光的移动,厅堂的亮度和色彩也不断变化,形成奇异的景观。

在村庄的主体布局下,依照地形物貌,建宗祠,造书院,修街道,筑戏庙,立楼阁,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木,使村庄几乎是一座城镇,一处都会。

这具有大将风度的手笔,不像是一个儒雅文人所为,又确是一个儒雅文人,一个有节操有傲骨的文人所为!从明嘉靖到明万历,董燧在家乡不过二十三年的时间,就把流坑打理得欣欣向荣,远近闻名。至于董燧是怎样一一办妥的?村庄是个奇迹,历史是个谜,人们钻到奇迹谜团里才活得有滋味。1636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江右时,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流坑,看到村中青砖灰瓦,昂翎翘宇;水光山色,掩映其中;楼坊馆宅,鳞次栉比;长街绳巷,交错纵横;匾额楹联,端庄劲秀;文化纪念性建筑典雅宏大。徐霞客深为赞叹,他在《游记》中欣然写道:“渡长木桥至溪南,是为流坑,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董燧的一生是幸福的,父慧母慈兄弟友爱家庭美满,想做的事一一成功。我不知道他一生还留有什么遗憾。他的人生几乎是完美的。生前就获得极高的声誉,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为他的住宅题写“高明广大”坊额,用“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州”的门联来颂扬他;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他“理学名家”匾。他活到84高龄。临死的这天晚上,他还能命童子秉烛读书,读到一更左右,沐浴后就寝,忽然对家人说:“我要走了。”等家人到齐,环侍其旁,董燧睁眼看着大家,默默安详而逝。他死后,“奔讣哀悼者无间于疏戚远近”。村民为了纪念他,建祠堂树贤坊。他被举祀入了县、府、乡贤祠,省、府、县志都有传记流传。他所规划的流坑村,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大体如故,村民至今仍受其惠。全国各地包括海外游客,每天川流不息去看他,观赏他所做的事,欣赏他所创建的文化。公元2001年,流坑村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7年8月,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了流坑村,对流坑给予了高度评价:“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

一向冷酷的时间在董燧面前停了下来,表现了从没有过的耐心和温度。董燧在他的村庄里,含笑九泉。

同类推荐
  • 思想独舞

    思想独舞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新闻事件评论性杂文集。作者以普通老百姓关注的视点,对近两年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评述,呈现杂文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被读者称赞为“一本可做教材的杂文集”。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每天在这条街上遇到无数个人,只有你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人要往前走,不可以经常回头看。”可是我不回头就看不到你,回头,就会摔跟头。你不知道,我甚至想要离你远一些。你不知道,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本书收录了作者拥有极高点击率和广泛好评的随笔日志,以青春励志、男女情感、异国生活,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既接地气,又有人文情怀。以其犀利幽默,诙谐风趣、时而冷静、时而温暖、时而治愈的笔锋去描写作者身边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慢慢的讲诉给读者。
  • 游思无轨

    游思无轨

    凸凹散文集,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作者将身边发生的平凡故事,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热门推荐
  • 星界之痕

    星界之痕

    这是一个星际帝国崛起的故事!浩瀚的宇宙中,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和渺小!他倔强地抬起头,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在生命进化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在一路前行的道路上,他领略了不同的风景,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最终获得了作为生命个体前所未有的威能!这,就是他的世界,这,就是他们的星辰大海!星落无痕,唯永恒!
  • 囚笼:腹黑殿下养成记

    囚笼:腹黑殿下养成记

    她是世人皆知的高傲圣女他是玩世不恭的武林盟主一次相会成就千古传奇这一世,我为你杀遍天下人寻你不得又有何用某女一笑倾城,某盟主嬉笑前来,“娘子~”某女头也不抬,“怎么,不想我么?”某男不怀好意,某女无奈。看傲娇女主如何演绎爱恨情仇,腹黑殿下初养成。
  • 一曲乾坤

    一曲乾坤

    他是天妖皇子,却背负血海深仇;他本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成为山野间小小修士;他本应冷血无情血洗山河,却仗义豪情狂放不羁;一边是江山恨,一边是儿女情,他将如何抉择?是携佳人花前月下?是持长剑荡剑八荒?还是是身披战甲君临天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梦色恋人

    梦色恋人

    她,想要一份最好的友情、一场最美的爱情。但当她得到时,有某些东西就会失去。她失去了亲情,得到了爱情;她失去了爱情,得到了友情……到最后,她只剩下亲情。她爱的人,被另一个人夺走;她信赖的人,却欺骗了她。是她爱错了,还是她爱对了?她努力的寻找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已经被她埋藏在了内心深处,让她难以发现。她不知道,她的冷漠掩饰了她的那份温柔。当她笑起来时,她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灿烂。她不知道,自己的笑容到底温暖过多少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爱她的人……
  • 灵荒域

    灵荒域

    灵神陨,荒帝亡,域内强者十去七八,元气大伤,终得魔退,换得亿万生灵生存,千年之后,域内群雄荟萃,强者众多,极北之地,雪月女帝威名彻,中域道家,独霸域内,无人敢掠其锋,繁华东域。远古天庭,不死之帝镇天地。。。少年玄辰自远古森林部落而出,,闯入那精彩绝伦的世界。谱写了自己的不朽传奇!!
  •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抱滚舔:男神在我枕头下

    抱滚舔:男神在我枕头下

    夏浅笑本来认为自己回无限循环:睡觉抱男神吃饭补作业睡觉就这样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谁能告诉我穿越到书里到底几个意思啊??而且,剧情都不对了啊!!男神都这个德行了还让不让过日子了!!拉着闺蜜一起跑出狼窝,喂丧尸也比喂他们好……论如何与披着羊皮的狼过日子的末世生活。对了,据说咱的孩子是系统。某女:呵呵。世界,天台见。某男:跳天台还没有跟丧尸在一起死的快些啊……要不,还是跟去找丧尸吧?某女:……已经不能和你愉快的玩耍了。别这么任性,我没钱。某男:我有就好。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主人公由人生最低谷,逐步成为成功人士
  • 朕的呆萌小皇后

    朕的呆萌小皇后

    莲家有女,无得无能,唯有容貌,倾国倾城。她,是没有女孩样子的丫鬟。机缘巧合下,被丢在玉骨峰。天真的她,救了一直强大的狼妖。善良的她,救了一个奇怪的男子。她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你,一种是陌生人。他说:每天醒来,阳光和你都在,真好。他说: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风景,那就是你。但这如果皆是他的利用,她走的干干脆脆,他却爱的撕心裂肺。当这场雨散去,彩虹会露出来。他们以后,就只剩下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