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400000021

第21章 行走的家园(8)

我不知道董燧回到家乡是怎样一幅欢欣鼓舞“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早已仙逝的父母不会“出郭相扶将”,冤死狱中的弟弟更不会“磨刀霍霍向猪羊”,但家门里亲人的音容笑貌犹在。他仿佛回到年轻时,在外游学、科举落第,几度数年不归,也不给家中寄上只言片语,村人皆传其已死,他急急撞撞回家,日夜为他惊惶不安的母亲喜极而泣,父亲却总是平静地谆谆劝慰:“中进士由天,讲学由人,你要尽人事,以待命于天,不要忘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董燧摸了摸书屋门额上刻的“升腾”二字,想起祖父苦读的故事和高洁短暂的一生。书屋里坐着一个诚实恭顺、相貌英伟的5岁孩子,聚精会神地“独扫一室,据席作字,如在师侧”,望着童年的自己,董燧不由地笑着叹了一口气。

但文化底蕴深厚的流坑不会给知识渊博、精神矍铄的董燧许多叹气的机会。早在南宋时期,村里有个着名的心斋先生名叫董德修,是陆九渊的入室弟子,曾随师前往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一场学术辩论,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董德修返家后,潜心理学,教授乡里。到明代中期,流坑心学气氛非常浓厚,涌现了一大批心学文士,许多外界名流以其学与流坑交谊频繁。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熏陶下,25岁的董燧和弟弟便跟从王阳明弟子着名学者聂豹讲学,随后,又师从欧阳德、王艮,与罗洪先、陈九川、罗汝芳、吕楠、谌若水等江右王门以文会友,探研心学。他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成“复初说”,即所谓“诚其心”。在枝江当县令,董燧写过一首《过三洲》的诗:

三洲昔是鸱枭窟,一变今为鸾凤窝。

物性未应分善恶,人心原自具中和。

林间雨过花常润,江上春回鸟自歌。

稍喜丹阳更化地,不妨骑马贲烟萝。

诗中可看出他理政治事的卓越才能、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和注重本心道德修养的学术观点。这样一个满怀匡时济世之心、身心强健的董燧定是要有番作为的。流坑便是他蛟龙归海,生命才华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光彩夺目的宣泄口。董燧开始用一个哲学家的眼光站在自己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村庄。

乌江上,行医的、讲学的、经商的、务农的、漕运的船只络绎不绝。村庄里,书声琅琅,好学成风;族人尊亲孝行,睦邻友爱,崇文重教,乐善好施;以读书入科宦、以科宦括田产、光宗耀祖的行为方式已嵌入骨髓;村民敬祖祭神相沿成习;村里有自己赐福全村的何杨神,有自己的傩舞——玩喜,还有自己的灯彩习俗——对对联“演才能”;古巷里被牛车、脚印打磨得油光发亮的鹅卵石诉说着骄人的历史,斑驳的马头墙、琳琅的匾联彰显着发达的文明;历经“丙申之难”和明嘉靖四十年闽广农民起义军兵乱的断壁残垣,呼唤着昔日的整饬明耀。

所有这些,凝聚成一股潜在的力量,像深埋地下的种子,不经意间在董燧面前抽枝拔节、开花明示:缮建流坑,使千门万户聚之一家!真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去世35年的王阳明跨越时空和董燧会心一笑。

可要治理规划一个有几千人之众的大村庄并不是一件易事!做他人未做之事未能之举,必须具备超常的生命力、健全的人格。而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哲学——文化人格学,注重“仁义礼智德”。董燧一方面走向自己的学说自己的内心;一方面走向自己的朋友:董极、董凤、董绪、董裕……他们要么学富五车、富甲一方,要么身居高位、韵藉风雅,他们是一批与流坑血脉相连、祸福与共的文化精英,是村庄的灵魂!

董燧在心里掂了掂自己和村庄的能量,也就是沉淀了六百多年流坑文化的能量。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具有最终意义、能够留下光彩印记的不是军事、地域、政治,而是文化,最柔韧又最坚硬、最涣漫又最集中的文化!文化不单单指向琴棋书画,它更是一个人的心胸、气度、能力、才华、勇气、信心、信仰和爱,是一切美好得如珠如玉的品格。流坑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董燧和他的族人们文化人格的冶炼所。

一切从文化着手:学术文化、宗族文化。他迫不及待、想方设法、如饥似渴地兴书院开书舍,邀名士吸名流,讲学游学探学,达到无一年不远出会友、无一日不讲学的地步,使流坑迅速成为江右学术聚焦地。他建宗祠、修家谱、订族规、增族产,请许多名人为董氏祠堂作记,扩大流坑知名度和家族威望。他编写的族谱无论书写、雕版、纸张、印刷都属上乘,是国内罕见的写刻本。村里和他一起着书立说的董氏族人共有16人,着书38种,内容不仅有释经阐儒、诗词歌赋,还涉及医学、堪舆等,甚至还有爱好《西厢记》为之笺注的。其中他自己着述的《蓉山集》(董燧号蓉山)16卷还被列入《四库全书总目》,水平之高,令人仰止。在他去世前一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全村共有书院26所,祠堂26座,文化纪念性建筑30座,学田、祭田1000亩以上,另外,村中还设有文馆,藏书达十万余册,村南村北各建有楼阁殿所专为文士文会之用。文化之盛,达到华夏古代文明的极致!

有强大文化支撑的村庄,改建起来自然齐心协力、所向披靡。董燧只在书边轻轻一划,如当年在施州单人匹马深入夷寨说服罢兵,改建流坑就有了三大壮举:

其一,在村中挖掘起沟渠作用的长湖,取名龙湖。将全村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自北向南引入湖中,再将湖水与乌江贯通,使全村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抱的佳境。以龙湖为界,将村庄一分为二,东部为居住区,西部为商业区,建方圆数十里内的集市贸易之地——朝朝街。

其二,将村东密如蛛网的街巷加以规划整治,开辟八条宽巷,成横七竖一布局。每巷首尾均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八个房系分巷居住,并与各自的宗祠结合在一起。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庄左前方,其他宫观庙宇环绕村庄四周,外围由寨墙联成一体。这样,以乌江和龙湖为护城河,组成一座严整的微缩城池。七条东西街巷分别对应江边七个码头,既便于村民用水,又便于江风吹入。街巷布局代表了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三,在董燧的经营下,建造了十八栋联为一体的住宅。家族一房子孙之间出入是门,环环相通,伯叔子侄,昆仲邻里,和睦融洽,体现了“萃于一堂,联于一心”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也设计精良。门楣、山墙、影壁上多饰以砖雕、泥塑、石刻、木雕之类的装饰品。厅堂照壁镶嵌精工烧制绘有麒麟、凤凰、花卉、瓜果等式样的方砖,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当来自天井的阳光照射到墙壁上,立即反射出明丽的光芒,这不仅使大厅亮堂明净,而且随着阳光的移动,厅堂的亮度和色彩也不断变化,形成奇异的景观。

在村庄的主体布局下,依照地形物貌,建宗祠,造书院,修街道,筑戏庙,立楼阁,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木,使村庄几乎是一座城镇,一处都会。

这具有大将风度的手笔,不像是一个儒雅文人所为,又确是一个儒雅文人,一个有节操有傲骨的文人所为!从明嘉靖到明万历,董燧在家乡不过二十三年的时间,就把流坑打理得欣欣向荣,远近闻名。至于董燧是怎样一一办妥的?村庄是个奇迹,历史是个谜,人们钻到奇迹谜团里才活得有滋味。1636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江右时,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流坑,看到村中青砖灰瓦,昂翎翘宇;水光山色,掩映其中;楼坊馆宅,鳞次栉比;长街绳巷,交错纵横;匾额楹联,端庄劲秀;文化纪念性建筑典雅宏大。徐霞客深为赞叹,他在《游记》中欣然写道:“渡长木桥至溪南,是为流坑,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董燧的一生是幸福的,父慧母慈兄弟友爱家庭美满,想做的事一一成功。我不知道他一生还留有什么遗憾。他的人生几乎是完美的。生前就获得极高的声誉,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为他的住宅题写“高明广大”坊额,用“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州”的门联来颂扬他;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他“理学名家”匾。他活到84高龄。临死的这天晚上,他还能命童子秉烛读书,读到一更左右,沐浴后就寝,忽然对家人说:“我要走了。”等家人到齐,环侍其旁,董燧睁眼看着大家,默默安详而逝。他死后,“奔讣哀悼者无间于疏戚远近”。村民为了纪念他,建祠堂树贤坊。他被举祀入了县、府、乡贤祠,省、府、县志都有传记流传。他所规划的流坑村,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大体如故,村民至今仍受其惠。全国各地包括海外游客,每天川流不息去看他,观赏他所做的事,欣赏他所创建的文化。公元2001年,流坑村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7年8月,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了流坑村,对流坑给予了高度评价:“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

一向冷酷的时间在董燧面前停了下来,表现了从没有过的耐心和温度。董燧在他的村庄里,含笑九泉。

同类推荐
  • 欧阳修文集2

    欧阳修文集2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热门推荐
  • 绝圣

    绝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韩少跟女朋友参加科学怪才的穿越时空试验,意外穿入平行宇宙的异世明末年间有去难回,在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异世大陆里,韩少闯荡于人道、魔道、神道之间,因此韩少被命运的巨轮推向了跟神州国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残酷斗争;他立志一路狂飙挟天子以戏诸候,清除贪官污吏,斗败阉党,降伏群氓党派,消灭魔种野心,以还国家和个人“道法自然”之道。(注明:这是以前发的老书,状态审核通过导致我现在无法创建新作品,请编辑帮忙通过一下,谢谢!)
  • 娱乐圈之女神崛起

    娱乐圈之女神崛起

    长得那么漂亮,一定是整的!没关系,明天去整容医院鉴定。一看穿的就是地摊货!没事,叫这个品牌的设计总监来见我。哼,一看就知道是穷孩子,没教养!没办法,让爸爸把我的身份公开。一看就是个花瓶,肯定只是个木头!“各位,这次金玫瑰奖的得主是顾星曦!”【双强文】爽文。男女主不虐,宠文。
  • 离情殇:魔尊大人,别追了

    离情殇:魔尊大人,别追了

    她是这个时空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万人敬仰的神;他是茫天大陆最尊贵的王,也是这个时空最强大的魔。场景一:他与她执手站在城墙之上,望着下面的千里江山“本王与他,你选谁?”良久,她将手从他手中抽出,道:“不要伤害阿南。”闻言,心如刀割,他终究是没能走进她的心。场景二:魔尊大婚,普天同庆。神皇吉日,大赦天下。“万年前,我为苍生负了他,今日的羽有他足矣。”不顾一众神君的反对,她毅然走向那个已等了她万年的怀抱。碧光疏影,洞房花烛。他拥她入怀,望着那张绝美容颜,眼中的宠溺不言而喻。“羽儿,你终于是我的妻。”
  • 老公,乖乖受罚

    老公,乖乖受罚

    一次相亲饭,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走到一起。她爱上了他,却在后来才知道,她不过是个替身。当爱让她伤痕累累,她终于也看到他幸福。即使痛,也要放手,因为他爱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她。她本来以为,再也不会见到他,可是却意外地在他的订婚典礼上再次与他相遇。当他看到她挽着别人的臂一步步向他走来,震惊还是愤怒?他不清楚,不过那一刻,他清楚的是,这个女人,只能是他的。
  • 自己就是品牌:销售的第一堂课

    自己就是品牌:销售的第一堂课

    推销员在推销出自己的产品之前,首先推销的应该是自己。本书汇集世界级销售大师最核心销售秘诀,融合全球亿万销售精英都在训练的终极法则,是一部即学即会、高效实用的销售技巧指导书,全面阐述如何打造自我品牌,制造品牌效应,要点指导与具体事例有机结合,是职场销售必备的智慧锦囊。
  • 嫡女傲世:逆天归来

    嫡女傲世:逆天归来

    她是响誉全球的金牌特工,一朝穿越成废物,且看她如何逆天。是你说我是废物?好,我折你筋骨,废你灵根……且看她如何风华绝,初灵——圣灵——灵神……太强了,这完全是气死人不偿命的节奏!
  • 我叫孙大力

    我叫孙大力

    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一切皆有其本质,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恶魔加特菲斯被封印千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自幼无父无母,被所有人欺负,受尽世间各种嘲笑凌辱,但是他从未自暴自弃,坚定相信明天会更好的懵懂少年,正在不知不觉走上一条拯救苍生万物的崎岖道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当恶魔封印被再次破除,天地万物岌岌可危,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路能否劈荆斩棘,渡过重重难关,通过各种诱惑和考验而最终击败强大的恶魔,成为世人瞩目的大英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消失的谎言

    消失的谎言

    天上的星星虽然很多,但月亮只有一个,陪伴你的人很多,但走下去的只有一个人。做人不可贪星(心)。不要因为关系好的就一定不会做伤害你的事,不要因为关系不好的人就一定不会做对你好的事。做人不要太过执固。你的态度很重要,不要今天是这个样子的你,明天是那个样子的你。或者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又是另一个态度,然后说着,要是受不了你就走,我就这样。
  • 岚幽

    岚幽

    我只是一个小宅女,为什么看个漫画都要穿越?异界大陆?我的天呀,我看到了什么?山河被人一掌劈开了,星辰被人一剑分成了两半。为什么我是一个孤儿?要知道,我这个人最讨厌麻烦了。
  • 一笺诗行清清浅浅

    一笺诗行清清浅浅

    她走过许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人,独独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章淸漫曾以为,只要回来,他就会在原地等她,他确实一直在原地等她,等过许许多多的她不知道的春夏秋冬,她想这次回来,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再不离开,他说:”只要有空气,我在任何地方都能活下来。“他说:”走吧,我会等你,这次就算你想出轨也没门,我知道你在地球的哪个地方,我动动手指,马上就到你面前。“然后她过着自己的生活,回到这里,来到他身边,以为一切如初,远不知道,那里的她一尘不变,这里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不是不爱,而是太爱,只是最后我们还是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才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