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300000021

第21章 万水千山长征路(5)

周恩来就中央制定的目前战略方针作了详细解读。他强调,要坚决统一意志,两个方面军部队大,要特别坚决地统一指挥,军队指挥权要集中在中央军委。

彭德怀、林彪、秦邦宪先后发言,赞同周恩来对敌情的分析和提出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在秦邦宪发言完毕表示,同意周恩来的报告,着重讲了五个问题:一是建立根据地,二是战争性质,三是高度机动,四是集中兵力,五是统一指挥。

王稼祥、邓发、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凯丰、刘少奇相继发言,都同意周恩来提出的北进战略方针。张国焘在周恩来报告后,对自己与中央的不同意见作了辩解。张国焘之所以与中央的意见相左,除了他个人的见解之外,对中央红军目前的状态有些小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四方面军会师时,张国焘见中央红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样子,心中立即闪出四个字—残兵败将。

一方面军的现状使张国焘大失所望。

会师之前,张国焘和陈昌浩为了鼓舞红四方面军干部战士的士气,曾经以“中央红军马上就到,加上我们兵强马壮,我们和中央红军并肩作战的日子就要实现了”做动员,并对指战员虚张声势说:

“中央红军有三十万之众!”

“两军会合,没什么敌人不能战胜!”

会师以后,张国焘为摸清中央红军兵力底细,曾曲里拐弯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打探过。

毛泽东、张闻天对此有所提防,因此“东扯葫芦西扯瓢”地避而不谈。

张国焘只好找周恩来。

周恩来在张国焘的一再追问下,告诉他说中央红军只有三万人。

张国焘听后倒吸口凉气,心想:“就这么点兵?!”张国焘原听说中央红军有十万,纵使长征路上损兵折将,再不济也得有七八万啊!

张国焘是位雄视天下的男儿。

在中共领导人里,只有他受到过列宁的接见。

张国焘最喜欢四方面军官兵经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这句话说:“斧头劈开旧世界,镰刀收获新乾坤。”他认为,这句话气势豪迈、壮志凌云,革命者就该有气冲霄汉、问鼎中原的气概。

一九三一年三月,张国焘途经上海,来到鄂豫皖苏区。在鄂豫皖苏区,他借助共产国际肃清“立三路线”、“肃清反革命”的名义,削职、查办、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大树自己的权威。在肃反中,鄂豫皖军委会皖西分会主席兼四军十二师师长许继慎、第十一师师长周维炯、第十二师政委庞永俊、红十师参谋长潘皈佛等二十五名师团干部被杀,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四军政委曾中生被撤职。这次“肃反”,使干部队伍遭受了重大损失。因此,在蒋介石第四次大规模进攻面前,红四方面军寡不敌众,不得不撤出鄂豫皖根据地。

被共产国际看重的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张国焘与陈独秀有着深厚的革命友情。张国焘也颇得孙中山的赏识。

当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于一九三二年进入巴山蜀水,开始川陕苏区的拓展时,他凭着在鄂豫皖摸索出的经验教训,凭着川陕边的天时地利,干得很有成就。他的人生之路迈上了一个辉煌的高峰。张国焘只用十个月时间,就以仅仅牺牲两万人的代价,换来了粉碎刘湘“六路围剿”、歼敌八万的重大成果,使川陕苏区总面积一举扩大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余万,建立了二十三个县和一个市的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多人,发展到四个军八万之众。

张国焘得知中央红军底细后的变化,引起了中央的注意。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前,凯丰请示张闻天说:“闻天同志,我想写一篇《列宁论联邦》的文章,在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报》上发表。”

张闻天问:“为什么?”

凯丰说:“你不是说,张国焘在西北组建联邦政府,要跟我们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背道而驰吗?两个政府,今后听谁的?”

张闻天点了点头说:“是啊,你这位萍乡老乡,现在是人多枪多,有些不把中央放在眼里喽……”

实际上,凯丰和张闻天早就感觉到了张国焘的变化。

为了融洽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关系,张国焘来懋功两河口参加政治局会议前,张闻天就派凯丰前去迎接。张闻天用意十分明显,凯丰与张国焘既是同乡,又同在苏联相处过,有利于两者的亲近。凯丰非常乐意接受这一任务。六月二十四日,先期来到懋功的红四方面军军政学校的校长何畏,红三十军军长余庆云、政委李先念,红九军军长王宏声、政委詹才芳,红四军军长许世友、政委王建安等陪同凯丰前去迎接张国焘。

毛毛细雨中,前往懋功路上的张国焘,见了迎接队伍,立即从马上跃下,向凯丰大步走来。

凯丰一见,快步走向张国焘,激动得放声高喊:“国焘同志!”

张国焘也快步走近凯丰,兴奋地叫:“凯丰老弟!”

当两位在莫斯科分手五年之久的同乡,在几乎认不出对方的情况下相拥而抱,都激动得流下了悲喜交加的眼泪。

血雨腥风,生离死别,一晃就是五个春秋啊。

一阵狂喜之后,高大白胖的张国焘握住单瘦的凯丰的手臂,上下左右打量一番后问:“凯丰老弟,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

凯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八个多月的刀削剑砍、炮火硝烟,能不把人整瘦、烤干吗?”

“是的,是的,久戍人易老,长征马不肥嘛!”张国焘点了点头,用有力的手掌在凯丰肩上重重地拍打着说,“现在好了,九九八十一难,现在终于走到我的地盘上了。老弟,大哥会用大肉大鱼把你养大喂壮的。走,带我去见润之他们。”

初听张国焘的话,凯丰十分高兴,但细细一咀嚼,觉得有些不对味。张国焘说“我的地盘”?这等于说这块根据地就是张国焘的了,张国焘就是这地盘上的主人,中央和中央红军就是他的客人了!这么一想,凯丰惊出一身冷汗。心想,如果张国焘把这种心态带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去,肯定会惹出大麻烦。可凯丰不敢把自己的担心暴露出来,因为毕竟张国焘比凯丰年长九岁,是党的第一任组织主任。前些年,张国焘还是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很受共产国际看重。如果这时冒犯了他,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凯丰既为党和红军担心,也为战友、同乡张国焘担心。因此在陪着张国焘回往懋功的路上,凯丰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处理好这件迫在眉睫的事。后来,他决定请示张闻天,以写文章的方式,先旁敲侧击提醒张国焘,让他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与中央保持一致。

凯丰听张闻天介绍张国焘一些不正常的表现后说:“正因为发现国焘同志有些不把中央放在眼里,我才认为有必要趁早提醒他,以免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中央和红军经过这两年来的挫折,现在最需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加强团结。”

对凯丰的请求,张闻天很赞同。在这之前,他正为张国焘的变化感到棘手。现在有凯丰的请求,去“敲山震虎”,说不定张国焘会收敛一些。于是说:“老乡的善意提醒,有时比他人的提醒更中听。这样吧,凯丰同志,这篇文章在起草时用词尽可能委婉一些,不要点国焘同志的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会把握好分寸。”

于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的当天晚上,刊有《列宁论联邦》一文的《布尔什维克报》,送到了中央和军队领导人的手里。文章引用列宁的论述,对张国焘擅自组建川西北联邦政府进行了不点名的警告和规劝。

张国焘哪能接受这样的规劝?当天晚上,他找到张闻天,将那张《布尔什维克报》拍在桌上,指着《列宁论联邦》的标题气冲冲地说:“看看,我一到懋功,你和中央就叫凯丰写文章反对我,看来是有预谋的。列宁反对‘欧洲联邦’,是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联邦是不正确的。他并没有从根本上反对联邦制。我们成立川西北联邦政府,主要是承认川西北少数民族的自治政府为联邦的一员,怎么能同列宁反对的欧洲联邦相提并论呢?”

张闻天因为有思想准备,所以对张国焘的表现并不感到意外。既然问题已经公开,就没理由回避,张闻天招呼张国焘坐下,耐着性子说:“国焘同志,凯丰同志引用列宁的话,并没有错嘛。”

张国焘说:“问题不在列宁的话错与不错,而在凯丰的文章并没有提到川西北少数民族,也没有表示赞成民族自治,更没有承认少数民族可以组织单独政府。他只是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地引用列宁的话,来反对少数民族与汉族组织联邦政府的权利。”

张闻天说:“共产国际只指示我们建立苏维埃政权。如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又出现一个联邦政府,这与共产国际的指示不相符嘛。”

张国焘辩解说:“凡事得从实际情况出发,怎么能生搬硬套共产国际的教条,捆住我们的手脚呢?一方面军吃教条主义的亏还少吗?一方面军离开江西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事实上已经不能行使职权。现在我们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西北联邦政府,将来在中华苏维埃政府能行驶职权时,仍是它的一部分,这样做有什么错?”

张闻天叫张国焘消消气,有话慢慢说。

张国焘根本不听,说:“请问闻天同志,凯丰这篇文章是不是根据中央的授意写的?”

面对张国焘的逼问,张闻天没有吭声。如果承认这篇文章是他同意写的,张国焘今天非跟他闹崩不可。

张国焘说:“如果这是中央的决定,为什么不等我们到了两河口,让我有机会参加讨论之后再拿去发表?又为什么我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不拿给我看?难道在中央机关报上,可以随便公开批评一个政治局委员的政治主张?……”

张闻天静静地听着,让张国焘把话说出来。他希望能从张国焘的话语中,听到他有认识错误的迹象。可是遗憾得很,张国焘不但没有认错的意思,相反,还对张闻天大发雷霆。按照张闻天现在的身份和脾气,非指出张国焘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但是,一、四方面军刚刚会师,敌军对我军的围追阻击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一、四方面军必须加强团结,密切行动,如果此时去过多争论谁是谁非,必然产生更大的隔阂和危机。既然凯丰的文章已经让张国焘看到了,并在他心中产生了这么大的震动,已经达到了打招呼、敲警钟的目的,因此没有必要使双方的关系搞得更紧张。张闻天一改刚才严肃认真的样子,变得像和事佬一般劝慰张国焘说:“国焘同志,四方面军英勇奋斗的这几年,很值得中央红军学习。中央苏区没有丢失之前,面积不过二十一个县,人口不过二百五十万,而四方面军所开辟的根据地就达二十五个县市和四百多万人。这次又竭诚拥护中央红军的会师,真是给一方面军雪中送炭啊。国焘同志领导四方面军有方,成绩有目共睹。我一看到四方面军,就感到这是一支强大的队伍,中央哪会随便批评一个政治局委员呢?凯丰同志的文章,只是他个人的有感而发,国焘同志不必在意。我们党内不是常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

听了张闻天的称赞,张国焘心中得到一些慰藉,暂缓了对凯丰文章不满的发泄。但是,他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念头还是没有消除。

两河口会议后,张国焘不听中央领导的警示,把中央的宽容当做软弱,把同志的忍让当做好欺,一是迫使周恩来让出红军总政委之职,由他担任;二是在芦花会议上,提出九人名单,企图改组中央;三是改组中央不成,则违反两河口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决定与中央摊牌。张国焘在给陈昌浩的密电中表示说,要与中央“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要中央服从他的意志。

一九三五年九月十日,当叶剑英把此份电报密送毛泽东后,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张国焘会以这种态度对待中央和中央红军。

为了避免党内、军内发生内讧,他们不得不于当天晚上十一时,从中央、中央政府和红军总部机关的驻地芦花,赶到第三军团驻地巴西,与患病中的周恩来、王稼祥紧急碰头,召开了史称的“巴西会议”。会议上,大家面对张国焘咄咄逼人的态度,毅然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连夜离开驻地,立即北上。

会后,张闻天吩咐凯丰、林伯渠和杨尚昆,立即带领中央、中央政府和红军总部机关迅速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

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凯丰匆匆来到驻地,悄悄通知中央机关的所有人员紧急集合。

面对紧急集合,睡梦中惊醒的人员茫然不知出了什么事,互相询问说:“半夜三更,火上房了?紧急集合做什么?”

凯丰压低声音,厉声命令:“不要问,不要打火把,不要出声,都跟我来。”

后来,毛泽东把这个夜晚称做长征路上“最黑暗的时刻”。

紧急行动中,由于凯丰、林伯渠、杨尚昆组织指挥得当,中央、中央政府和红军总部三大机关行动迅速,如期脱离了危险境地,到达了预定集结地。

中央和中央红军又一次转危为安。

张国焘见中央和中央红军悄悄离开驻地,继续北上,就派人去追赶。中央不但没有答理他,反而命令他立即北上。

张国焘不屑地笑了。

他没有按中央、中革军委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总方针办,而是一意孤行,继续他的南下计划,开始与中央北上的战略背道而驰。

后来的结果证实,张国焘南下计划是错误的。

最后,在随四方面军行动的朱德、刘伯承等红军将领努力劝说下,张国焘被迫取消了“第二中央”。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张国焘、朱德率领的左路军,在甘孜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所率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之后,开往中央所在地陕北。

从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全过程看,凯丰对张国焘另立“中央”的企图是最早觉察者之一。凯丰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报》上洋洋一万余言的《列宁论联邦》,不仅预示了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不可避免,同时,也反映凯丰通过遵义会议后,政治敏感和是非分辨能力大为增强。

同类推荐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一路寻仙

    一路寻仙

    本书简介:云凡是一位地球上的平凡人物,意外穿越到异界中,巧得修仙功法‘混元逍遥功’;随后,一路惊奇的闯荡修真界,寻找属于自己的仙缘、仙路···不为当第一,只为吾亲人,不为天下道,只为吾之道···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魂道苍穹

    魂道苍穹

    天妒的符术天才,逆天而行,终被天劫送到一个完全不同体系的修行世界。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修行,符术天才将谱写另一个传奇!
  • 反扑倒之兔子爱吃窝边草

    反扑倒之兔子爱吃窝边草

    顾小言从出生那天起就遇到了小竹马,每天想方设法的要扑倒他,顾小言万万没想到,若干年后,某人反客为主,时时刻刻吃她的豆腐,斩她的情路,自己竟然被某人给反扑倒了。
  • 上古长生录

    上古长生录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有长生一族,修道习法,降妖除魔救济世民。一块能逆转乾坤的阴阳壁被长生门的一对双生儿持有,二人是上古两仪力量的命定之人。两仪化生四象后便消失于天地间,力量的碎片也散落六界的各个角落,因此一场寻找两仪力量的旅程拉开了序幕……双生cp,红的妩媚妖娆媚骨天成,白的清丽然芳华绝代。红的是黄泉路边彼岸花,如火如荼。白的是瑶池里的白色清莲,不染纤尘。
  • 穿越千年之调皮黄月英

    穿越千年之调皮黄月英

    大学生黄阿娇,孤儿出身,天生学霸,样样拿手,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她呢,模样婉如妖姬一般美艳,在老师与学生堆里可以说的上是天之骄子,追求者更是数不胜数......一次,学校里的一位二货富二代邀请她去她偶像———孔明先生的老家——山东沂南县游玩。好家伙,黄阿娇一口应承下来,却没想到,这一去,就穿回了千年以前,还碰到了自己的偶像——孔明先生!!甚至,还与她发生了一段妙不可言的故事.....
  • 两界歌

    两界歌

    一次次地努力,却换来一次次的失败。他告诉苍天,要重头再来!
  • 正阳男高日记之我爱你

    正阳男高日记之我爱你

    她是个头脑比身材更好的聪明熟女,却一朝因为车祸,掉进一个命运的漩涡之中……她跟他,本来真的不会有交集,却因为一场游泳馆的意外相遇,竟然走到了最后……我爱你,是老是少,我都爱你。(简单一句话就是穿越成男人却被男人爱上然后又在两人成真之后变回女人的奇葩故事……)
  • 杀手修仙

    杀手修仙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书友群:94253598不喜勿进!!谢谢!!!原作品名《杀手修仙》已改为《貌似修真》欢迎观看!类型:慢热!精彩绝伦的战斗,毒舌的语言攻击,实力的抗衡,门派的乱战......这里面的修真等级,笔者都用详细的语言注明了!你认为生活很是无聊么?生活是不是就像一杯平淡的白开水?如果你认为本书刚开始很像白开水的话,那么请——看两卷,我相信,前期写的很像白开水,但是后期却更像一杯香味浓烈咖啡!笔者将带你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朦胧而神秘,惊险而刺激,各式各样的理论相互撞击,又到底是谁?才是那隐藏中的冥冥主宰。我拿着丘比特的弓箭追啊追,你穿着防弹背心飞啊飞!
  • 迷你小世界

    迷你小世界

    这本书告诉大家上课不能睡觉。。。江东这个学渣课堂上睡觉,结果穿梭进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己特别小,江东在这个世界里获得真相
  • 狼行天下:谁与争锋

    狼行天下:谁与争锋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畏生死,保家卫国!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必会拔剑出击!宁为战场忠魂,不做亡国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