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烈士倒下了,倒在他们不该倒下的地方。此时,在被捕的人中,只留下胡兰和金香两个人了。胡兰像一尊钢铁巨人,纹丝不动站在原地,站在张全宝和两个匪军中间,脸上依然是那种从容的表情。她默默地望着场子里的父老乡亲,心里在说:是你们养育了我,是党教育了我,我走了,你们不要悲伤,我不会给云周西村人的脸上抹黑,敌人猖狂的日子不会太久。
这时,张全宝猛然推了胡兰一把,说道:“现在轮到你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两条路由你挑!”
刘胡兰没有理睬他,仍然望着群众,好像在说:“乡亲们,永别了!”
张全宝接着又用央求的口气,小声说道:“只要你向民众们说一句话。哪怕就说:‘我从今以后,再不当共产党了!’就这么一句,就算你没事了。我马上放你,你就可以回家了!”
刘胡兰用鄙夷的目光扫了张全宝一眼,胡兰早已看穿了敌人的阴谋,他们企图用血腥的屠杀,在广大群众面前,使共产党员屈服。为了保持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革命气节,给敌人以打击,刘胡兰早已把生死置之脑后。
张全宝大声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死!”
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
张全宝气急败坏地说:“你,你……”
刘胡兰用愤怒的眼光盯着张全宝,喝问道:“我是怎个死法?”
张全宝听了,像挨了当头一棒,气得脸上肌肉都颤动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农村姑娘是如此的倔强,如此的难以降服,面对死亡竟是如此无畏。张全宝把花招用尽了,可是面对一个年轻少女,他毫无办法可想。张全宝恼羞成怒,立时现出了本来面目,凶狠狠地吼道:“怎么个死法?一个样!”
胡兰理了理两鬓的头发,重新包了包头上的毛巾,昂首挺胸向刑场走去。她从六位烈士的遗体前走过去,踏着他们的鲜血,走到了铡刀跟前。
这时那些刽子手都吓得发抖了,有的畏畏缩缩地躲闪到一旁,有的溜到人群中去了。张全宝下令让匪军又把这些人赶回来,逼着他们撑起血淋淋的铡刀。胡兰最后向乡亲们望了一眼,然后从从容容地躺在了刀床上。
人群中有人惊叫起来,有人哭喊起来,全场骚动了。许多男人们向铡刀跟前拥去。敌人着了慌,许得胜命令所有的匪军准备射击。机枪连长李国卿把护村堰上的轻机枪也调过来了,射手都伏在地上,机枪瞄准群众。拥过去的人又被逼着退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这时,女人堆里哭喊声更高,哀伤的,悲切的,揪心的,愤怒的……各种哭声混杂在一起,响成一片。
爱兰哭得最悲痛。躺在刀床上的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姐姐从小把她带大,关心她、爱护她、心疼她,她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姐姐更亲她的人了。以前姐姐出门工作,虽然时间很短,她都是那样不舍得姐姐离开,夜里总是常常梦见她,现在亲眼看着姐姐就要被人杀害,从此以后,就再也见不着姐姐了,永远永远见不着姐姐了。她多想救出姐姐,可面对强大的敌人,她是那样弱小无助,爱兰觉得像在摘自己的心,割自己的肉一样,可是羔羊面对的是狼群,她毫无办法。她抱着妈妈,声嘶力竭地号啕痛哭。而胡文秀这时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儿。胡兰不是她的亲生女儿,但是她从小抚养大的,她教她认字,教她针线活,给她缝补,给她做鞋袜。胡兰也是个孝顺孩子,从没说过不中听的话,从没伤过继母的心。她们虽不是亲生母女,但浸透骨子里的是亲情啊!看着女儿就要惨死敌人屠刀之下,在这生离死别的关头,无助的她只有椎心泣血的哭声。邻居的大婶大嫂们个个都忍不住痛哭流涕,胡兰是她们的好儿女,是她们的好姐妹。
胡兰父亲刘景谦,这个勤勤恳恳的老实农民,他没想到祸从天降,敌人马上就要铡的是自己的女儿,是自己的亲骨肉。他感到四肢麻木万箭穿心,心里像捅进了一把刀子在搅动。他实在不忍心看见女儿惨死,两手抱着头蹲在地上,脑子里只是“嗡嗡”地响。刘胡兰大伯脸色铁青,一双愤怒的眼睛紧盯着刑场,死盯着那个杀人凶犯,他要将凶犯的相貌刻在自己心中,将来为侄女报仇雪恨。
人群中,还有一个极为愤怒的人,那就是村长郝一丑,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同志就要惨遭毒害,他眼里燃烧着两团怒火,恨不得冲上去打倒那些凶手,但这个有斗争经验的地下工作者明白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他清楚同志牺牲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一声不响站在那里,两手握成拳头,死劲握着,指甲都扎进了手心,他全然不知。
当他看到刘胡兰从容躺在刀床上,不由产生一种强烈的崇敬之情。心里暗暗地说:“好样的,是个好党员!”此时此刻不管多么坚强,可是眼看自己的同志,自己的战友就要被敌人杀害,不能不难过,不能不痛苦。郝一丑望一眼胡兰,两颗豆大的泪珠滚出了眼眶。
这时,张全宝大踏步走到刑场。他走到胡兰躺着的铡刀跟前,弯下腰,气势汹汹地吼叫道:“你要愿意‘自白’,愿意投降,就滚起来!”
胡兰静静地躺着,睁大眼睛盯着他。张全宝看到刘胡兰那双大眼睛,心虚了,他慌忙随手抓起一把干草,盖在刘胡兰脸上。胡兰把头一摇,甩掉干草。她睁着一双大眼死死盯着张全宝,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张全宝被一个少女的刚烈吓住了,他的腿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再也没有勇气看到刘胡兰那双充满仇恨的眼睛。为了掩饰他内心的恐慌,张全宝声嘶力竭地喊叫道:“给我铡!”
“咔嚓”一声铡刀落下,鲜血像火山一样喷射出来,滴滴鲜血飞溅四方……
尚未年满十五周岁的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壮烈牺牲了。
英雄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年轻的刘胡兰同志在强暴面前,在“自白”和“牺牲”之间,她选择了从容就义,那是一种多么需要勇气的选择,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气节的体现。这让在场的敌人都胆战心惊。张全宝见胡兰面对死亡如此镇静自若,突然像得了急症一样,脸色变得灰白灰白,头上直冒冷汗,头重脚轻有些站立不住。他心里明白:失败了。从师部到团部,从团部到营部,策划了那么长时间,调动了两个连的兵力,使用了三副铡刀,施展了各种手段,可是结果没有降服这样一个小小少女,确切地说是没能征服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在杀害刘胡兰之前,他想通过刘胡兰的“自白”,从而推动这一带“自白转身”,肃清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瓦解人民群众的斗志。然而,事实告诉他想错了,现在彻头彻尾失败了。
这时已到了下午五点多钟,天色更加阴暗,寒气袭人。阎匪军匆匆忙忙吹号集合,押着金香,在人们的哭喊声中,在人们的咒骂声中,一个个垂头丧气地溜之大吉,完全像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一样。
刘胡兰英勇牺牲了!
这个年轻的农村姑娘,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保全了地下党组织;她以自己无限美丽的青春,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她用自己的鲜血,抒写了一曲高尚的革命赞歌。她的鲜血洒在了故乡的土地上,但浸润着整个中华大地。她虽然倒在了自己的家门口,但她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千百万人民的心中。
刘胡兰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的血不能白流,血债要用血来还。刘胡兰牺牲后不久,我军主力部队开到了文水平川。大象、西社的敌人闻风丧胆,急忙连夜撤走。临走时候连抢劫的粮食,以及扣捕的我方人员都没顾得上带走。金香就是这时才逃出了虎口。
1947年1月30日,我军独立第二旅的一部分队伍进驻大象镇。宣传科一位姓黄的同志听到刘胡兰等七烈士英勇就义的事迹,感动得泪水盈眶,立即把它汇报给了旅首长们。旅首长们派他率领各连七十多名战士为代表前往云周西村祭奠并慰问了烈士家属。祭奠过后,战士们站在烈士们就义的地方,刨了一捧潮湿的土壤,用布包好。他们带着血土,胸中怀着为烈士复仇的火焰,各自回到了连队,发誓要为烈士们报仇。
2月2日下午,总攻文水城的战斗开始。30多人组织成突击队,担负爆破城垣的艰巨任务,参战的爆破组成员中大多数是祭奠过云周西村烈士的战士。他们继承先烈遗志,不怕牺牲,一个倒下去,另一个又冲上去,终于将城垣炸开,形势一下子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突击队势如破竹。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敌人很快投降。这次战斗,总共生俘阎匪军七十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文水县县长唐剑秋等共1500余人,其中复仇队队长吕德芳被我军击毙,其余凶犯潜逃。
刘胡兰烈士从容就义的事迹,很快在《晋绥日报》上刊登,题目为《17岁的女英雄刘胡兰慷慨就义》(胡兰不满15周岁,当时是以虚岁计算的),同时还刊登了《中共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决定》,《晋绥日报》并以《向刘胡兰同志致敬》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对刘胡兰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给予高度评价。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获悉刘胡兰的事迹后,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的题词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努力奋斗。
1951年,在全国人民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广大群众到处追查杀害刘胡兰等七位烈士的那些凶手。许得胜、张全宝、侯雨寅等三个匪徒先后落网。1963年当地公安机关查清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故怀恨在心,一俟阎匪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七人全部出卖。石五则于1963年2月14日被政府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刘胡兰烈士,教育人民群众,刘胡兰生前的云周西村改为“刘胡兰村”。
当地在1956年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十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
纪念馆建筑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对称分布,疏朗壮观,端庄肃穆。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花坛中央耸立着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有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这是对刘胡兰一生崇高的评价,也是对一切革命烈士的光辉赞誉!碑的背面,镌刻着《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碑后是近3000平方米的槽形建筑,正面栏柱中央悬挂着郭沫若所题馆匾“刘胡兰纪念馆”。周围的火炬象征着中华儿女“发扬胡兰精神,献身祖国大业”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刘胡兰烈士昔日的恋人,王根固还到刘胡兰纪念馆,为烈士扫墓,表达爱恋和哀思。
刘胡兰,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