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700000032

第32章 掀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5)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首先回答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及最后的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他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着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其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处于进步的时代,有共产党及其军队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必然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策略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由于敌强我弱,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敌我之间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回答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前途问题以后,毛泽东根据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着的各种特点及双方力量强弱对比的变化趋势,科学地预见持久战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敌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大举进攻中国,占领大城市和交通线、扩大领土、人口和资源,试图迅速征服整个中国。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此阶段中,中国虽有颇大的损失,但同时却有颇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成为第二阶段继续抗战的主要基础。

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一阶段之末尾,由于敌人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将不得不确定一个战略进攻的终点,到达此终点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第二阶段仍有广大的战争。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此时,中国尚能保有大量的正规军,但尚难迅即举行战略反攻。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又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取决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

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将实施战略反攻,收复失地。此时,主要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和在本阶段中继续地生长着的力量,同时,必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由于中国政治和经济不平衡的状态,战略反攻在前期将不是整齐划一的姿态,而是带地域性的和此起彼落的姿态。战略反攻将逐渐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直至打到鸭绿江边。所谓坚持抗战到底,就是要走完这个阶段的全过程。这个阶段我所采取的主要作战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游击战将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而起战略配合作用。

毛泽东在论证了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和持久战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之后,进一步阐述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取决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指出,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为。战争又有其特殊性,战争不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目的,是战争的本质,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这个目的,又是战争的基本原则,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我们的战争,在于力求每战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战解除敌人一部分武装,损伤敌人一部分人马器物。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最后驱敌出国,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目的。

毛泽东指出,进行持久战具体的作战方针和原则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之战略进攻和战略保守阶段中,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役和战斗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是实行持久战的最好的方针,也即是所谓运动战的方针。实行这一方针,在作战形式上,第一阶段,主要是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是辅助的。第二阶段,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战再上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阵地战和游击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泽东这些异常清晰而符合实际的判断,回答了人们最关心而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使人们对战争的发展过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论持久战》的发表,使他博得愈来愈多人的钦佩与尊重。一位外国记者评论说:“不管他们对于共产党的看法怎样,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是谁,大部分的中国人现在都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并且无误地描绘了未来的一般轮廓。”

《论持久战》这部著作,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在观察事物的方法论意义上有着普遍的价值。它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全面地考察了抗日战争发生的背景和近一年来的战争进程;始终着眼于战争的全局,对敌我双方存在着的相互矛盾着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能科学地预见到未来的前途。这部著作,不仅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程思远回忆道:“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傅作义将军读了《论持久战》后,感到抗战中的重大问题,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他让军官们阅读并指示在该部军政干部学校研究学习。卫立煌将军在《论持久战》发表后,即让秘书陪他阅读,读书不但使他对八路军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战的意义有所了解,而且认识到抗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相持阶段,这对他的“速胜论”和“唯武器论”观点也有所触动。

《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这是由周恩来从武汉寄到香港,委托宋庆龄找人翻译的。爱泼斯坦等参加了翻译工作。毛泽东很重视这件事,为英文本写了序言。他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的利益,也为了世界的利益。”爱泼斯坦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据,详细地制定了怎样对一个起初较强大的侵略者进行持久的人民战争的理论。蒋介石在他早期的抗战演说中借用了毛泽东的很多提法。”

抗战开始后还不到一年,毛泽东就能写出这样能正确地指导战争实践的著作,一方面得益于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战争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从不放松读书和理论研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从实际经验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毛泽东不久后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在这段时期内,毛泽东着重研究军事问题。同时,也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他深知,许多错误的观点,无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毛泽东还十分重视读报,把它作为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把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概括,回答了当时许多人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主要不是他的头脑比别人发达得多,而是他读书和思索问题比别人刻苦得多。正因为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劳动,所以比一般人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

与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斗争

王稼祥回国之前,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接见了王稼祥。季米特洛夫很关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党内团结问题。他请王稼祥转告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都必须支持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领袖。而且还请王稼祥转告王明,指出,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当争领袖。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在合作前党内容易产生关门主义的“左”倾错误;在合作后党内又容易产生放弃领导权的右倾错误。

果然,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党内就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的苗头。一部分共产党员对国民党的本质缺乏认识,在酝酿合作的过程中,上了国民党的当。例如闽粤边游击队负责人何鸣率部接受国民党的改编,由于毫无防范,致使近千名游击队指战员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缴械。毛泽东把这类现象称为“何鸣危险”,提请全党特别注意。

还有的党员干部在改编后不愿意严格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以受国民党委任为荣耀。如八路军开赴前线后不久,某高级指挥员回延安见毛泽东,递给他一张上面印着“国民革命军少将”字样的名片。毛泽东见后心里很不高兴。当询问这位高级指挥员前方的情况,有些问题他答不上来时,毛泽东批评他说,你这个“少将”,还不如“芝麻酱”和“豆腐酱”。这个严厉批评给这位同志敲了警钟。

毛泽东有着丰富的统一战线工作经验,他永远忘不了大革命后期因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因此,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十分强调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他说,做统一战线工作,就像到大海里去游泳,既要放开胆量,又要使自己不被淹死,共产党员做统一战线工作,就要像“制钱”那样,内方外圆,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由原则性决定的适应各种条件的灵活性。他提醒全党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党在统一战线中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相对独立性。这些话是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讲的。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形成,右倾投降主义还没有成为现时的危险。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枕边甜宠:总裁的独家娇妻

    枕边甜宠:总裁的独家娇妻

    她是大龄剩女,身份平平。他是年轻权贵,更是首席CEO。一场乌龙的相亲,她自报家门后,没问其它,直接开口:明天有空跟我去领证吗?他诧异过后道:我今天下午就有空!……
  • 如果有晴天

    如果有晴天

    爱与不爱仅在一念之间,恨与不恨却以伤痕累累。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偏偏爱上了那个最不该爱上的人。懵懂初恋爱上的那个男人,成为了我青春时期最美的噩梦。时隔几年,再次相遇却更是物是人非。他的主动接近,主动示好和偶尔的温柔,是几年前的自己做梦都不敢奢望的事情。没想到再次相见的他会对我如此的关心和爱护,自己被这种猛烈的热浪熏得失了心智,忘了之前的悲伤。直到:他提出让我为他爱的人捐献肾脏,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温柔不过是今天的伏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海神的悠闲生活

    少年海神的悠闲生活

    名牌大学的学生钟原在临毕业时弄丢了毕业论文,因而无法顺利毕业,找工作时连连碰壁,直到有一天,钟原在面试失败之后,偶然得到了一枚神奇的玉佩,从此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我却能种种菜钓钓鱼,没钱了就去摆个烧烤摊,卖的都是刚从海里抓来的顶级海鲜,一晚就能赚一千,悠闲的生活乐无边……”——某少年海神。
  • 愿圣光与我同在

    愿圣光与我同在

    壮志凌云的我满怀信心地走了出去,可是自己遇到却是贪婪、自私的政治与人心;无情、残忍的出卖与背叛;脆弱、危机的王国与世界。愿爱与我同在、愿正义与我同在、愿圣光与我同在!
  • 王妃非要逃

    王妃非要逃

    ”大胆王妃,是不是这几日本王让人伺候的你太舒坦了。竟然把本王的府邸整的鸡犬不宁!你究竟想做什么?是不是非要把你锁起来才甘心?!”正厅里几十号人大气不敢出一声,全部低着头在思索。这王妃是怎么了?王爷都气成这样了,为何她是满脸笑意盈盈的?只听正厅正中间一抹淡淡的身影不紧不慢的起身从容说道:“都是你逼我的,谁让你不放我出府去的。既然你不让我出去,那我就想办法出去!不然我就拆了你的王爷府!让你连家都没有!“话音刚落,一巨大的拍板声响起,随后一句冷冷的话语丢过来:”好!那就让本王看看是你赵婉言厉害还是我轩辕易厉害。“那就试试看吧赵婉言轻松的想着。眼睛大刺刺的看着座上的轩辕易王爷,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
  • 白羽行

    白羽行

    君自中煌元城来,可知春花开几度?莫笑豪侠轻生死,乱世九州白羽行。那个封面自己做的,不好看别骂我啊……
  • 袒护

    袒护

    清乾隆年间,和绅和刘墉是一对欢喜冤家,在皇上的袒护下,演义一段惊心动魂的,鲜为人知的斗争史,
  • 哈士奇的梦

    哈士奇的梦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男人社会没落而女人中兴时期。整个社会的资源牢牢掌握在女性手里。重要的职能部门,国家领导人等统统都是由女性来当任。而男人已经沦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多半只能在家带带孩子,熬碗粥、煲个汤等待女人下班回来用餐。然而女人统治社会几百年以后,出现了当年男人主导社会时候同样的问题。社会拜金严重,人们毫无信仰,整个社会处在迷茫和空虚之中。同时屠杀动物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女性的主导而减少。人类对动物的屠杀与残害依旧有增无减。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哈士奇发动了起义。率领着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在神州大地上和人类展开了一场生死权利的争夺战。
  • 全民入侵

    全民入侵

    本来想写地狱、天堂、人类、冥界的故事,但是又觉得没意思,于是本书不仅将有上帝等西方诸神,也将有佛主等东方神仙,还会有生化人、智能机器人,这将是一场大混战,到底谁牛逼呢?点开看就知道了。(QQ交流群:80018796)
  • 羽之殇:邪魅公主的黑白旋律

    羽之殇:邪魅公主的黑白旋律

    “凭什么,天就可以主宰人的命运?!凭什么,天就可以决定我的生死?!我千羽泠,偏要逆天而为!若我不死,日后定要站在世界巅峰,遇神杀神,遇魔斩魔!”濒死之际,她绝望又撕心裂肺的呐喊震撼人心。……云端之上,她倾城一笑魅百生,俯瞰整个因她而动荡不安的世界:“我说过的,这世界,总有一天会被我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