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100000021

第21章 古老龙船的舵手(2)

在缚钟、编磬、建鼓、箫、埙、笛、琴、瑟、笙、搏、拊的会奏下,优美的旋律在宫中飞扬,高雅、动人,融入了人们的情感,这时伫立在慈宁宫内的太皇太后,眼里流出了一滴滚圆的泪水。

亲政仪式庄严而隆重。从这个时间开始,十四岁的康熙,就定期亲临乾清宫门听政,同时“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鳌拜等人仍以辅政大臣身份处理国家军政事务。

康熙亲政以后,冯溥这位顺治五年进士,庶吉士、编修、秘书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调任左都御史,这在内阁有康熙皇上批示的红本,而且调令的文件已经下达。鳌拜不买皇帝这个“账”,不喜欢冯溥这个人,他依着自己的权势要收回皇命改批。冯溥这时来了山东硬汉的脾气,挺起腰板说:“本奏章既批发,不便更改”。

鳌拜勃然大怒,挽着袖子,挥起老拳威吓他,心想你这个汉人吃了豹子胆也敢顶撞我,不执行我的命令,马上给他捏造罪名,要进行惩治。

“慢!”康熙叫住鳌拜,对他不软不硬地训诫说:“你作为辅臣,待人处事要详慎。”

这时,盛京按照编制,缺一兵部侍郎。鳌拜不断更换人选,不到十天之内,换过三个。他的选拔标准最重要的一条,要看这个人是不是他的心腹,如果是,本来不行,不堪此任,但他说行就得行,不行也得行。

冯溥不畏鳌拜权势,坚决维护皇帝亲政,制止鳌拜妄为,上疏说:“王言不宜反汉,当慎重于未有旨之先,不当更移于已奉旨之后。”他说的是你不能拿朝廷、皇帝的圣旨开玩笑。

这个上疏到了鳌拜亲信、大学士班布尔善那里,一看是针对他主子的,他扣住不发。

康熙知道此事后,调来奏章,阅后批示道:“称善,饬部施行”。

可事实上,由于鳌拜和他的党羽挡道、作梗、发难、挑衅,皇帝的好多旨意是无法施行的,大清江山的航船在雾海蒙蒙之中回转着,要想前进一步,那是极度艰难的。

在这时,康熙鼓动他的老师说:“先生对国家、社稷有什么高见,何不直言。”

就在乌云蔽日沉闷空气中,一顶绿呢大轿,向东华门急行着,轿中坐着的是本朝大学士熊赐履,这位湖北孝感人,是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典顺天乡试,进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这个人他讲起北方话来显得别扭,可他的政治眼光犀利,精通国史,笔头子很硬,也敢于直言陈述朝政利弊的人。是使康熙帝接受正规教育并对其影响最大的日讲官员,他对鳌拜的擅权十分不满,应诏上万言书,建议皇帝举行“隆重师儒,兴起学校”,提出“非六经语、孔孟之书不得读。”的要求。他在给康熙讲《尚书》“人心惟危”一节时,解析得非常入微、精进,给康熙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佩服他的学识。

他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原来康熙皇帝亲政之后,在弘德殿首开经筵大典,更加刻苦读书,心怀励精图治大志。熊赐履按规定卯时进宫,一看康熙早已坐进弘德殿挑灯早读了。这样,他不得不寅时赶朝。

康熙就是在这种庄严、肃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

路上行人早,还有早行人。熊赐履进了东华门,禁军验过腰牌,走进宫内黎明之前,这里仍是漆黑一片,这时只见一太监提着灯笼来迎,他加快了脚步,觉得又落在皇帝的后边了。

熊赐履气喘吁吁走进了弘德殿,见皇帝早已秉烛苦读,感到很愧疚,作施礼问安,说道:“皇上,臣可以进讲了吧!”

皇上说:“我也想让师傅有足够的养息,为了江山社稷,朕不得不去研圣贤诗书礼仪,以术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这样你要辛苦了!”

“师傅不久前回湖北省亲,行千里路,在民间、官场,都看到了些什么?”皇上问。“不论国事、家事……不妨直说。”

“臣照直说,去年南方尤其是我家乡湖北普遍受灾,有的地方农民颗粒无收,今春米价上涨,到处都看到了流离失所的饥民,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你说的是天灾。”

“当然……还有人祸。”

皇上一提这个话题,熊赐履有好多的话要对皇帝说:“从朝廷来讲,这是拨地圈地造成的。不但滥杀无辜,而且给旗民百姓造成灾祸,给朝廷带来困难。国家章程法度不闻略加整顿,而急功喜事之人又从而意好更变,但知趋目前尺寸之利以便其,而不知至穷之患已潜滋暗伏于其中。”

熊赐履越说情绪越激昂,他从坐席上站了起来,指出鳌拜的作为,以及他的“武夫哲学”和复旧理论“率祖制,遵旧章”,说:“皇帝的手脚无形被他捆绑着,你想江山永固,富国强民,有可能实现吗?”

“下边的官吏呢?”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熊赐履说:“他们打着皇帝、辅臣的旗号是什么无法无天的事都敢干出来的。人们稍有不平,就会说你反清。这是谁也担当不起的罪名。”

“喔,有这种事。”皇帝又问到社会治安情况。“有盗贼吗?”

“下边盗窃之事颇多,究其根源,事出有因。各地驻防官兵他们有防盗的责任,现在的情形是,防守自盗。”

“有什么防止办法吗?”

“以臣之见:弥盗之法,在足民,亦在足兵;在察吏,亦在察将。”

“你走了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吗?”

熊赐履说:“所到之处,民生困苦之极,私派信于宦徵,杂项浮于正额。”

“朝廷对于江南农业灾害已实行赋税蠲免了。”

“皇上的旨谕很英明,旗民百姓说好,可实际的情形是,蠲豁则变收其实而民受名,赈济则官增其肥而民重其瘠。”

“这问题出在哪里呢?”

“臣感到问题在于朝廷方责守令以廉,而上官实纵之以贪;方授予守以养民之职,而上官实课以厉民之行,故督抚廉则监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抚贪则监司贪守令也不得不贪。”

“你说的这种现象多么可怕呀!”

“皇上认为我的看法言过其实吗?”

“不,你说说有什么解决办法。”

“以臣之见,尤在立纳陈纪、用人行政之间。”熊赐履说到这,停了一下,看看皇帝的反应,是不是可以继续说下去。

皇帝向人点点头,表示让他继续说下去。熊赐履:“今朝廷之可议者不止一端,择其重且大者言之:一日,政事极其纷更,而国体因之日伤也。”

皇帝会意地点点头。熊赐履在这里虽没有点出鳌拜,擅权乱政,欺藐皇帝,操纵六部,但是他所摆出的问题,已经说明了这是由什么人,什么原因造成的。

皇上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讲下去。同时向他求教一个问题:“什么叫‘有治人无治法’?”

熊赐履侃侃而谈。说:“儒家认为‘为政在人,人存政举’。”

“师傅,还要详解一下。”

熊赐履说:“儒家这个观点是,从来没有无弊之法。如果用人不当,即使法令再好也没有用。用人必须先要了解人,而了解人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有的人看来不会‘见人减寿,见衣加钱’,但实际却是有才干的,可以担当重任;有的人会溜、吹、拍、捧、舔,但实际确是酒囊饭袋,庸人一个。这样,用人就得对其不断考察、调整,对那些不称职的,尸位素餐,就要换掉。这样,国家机器自然就能通畅运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康熙十分赞赏师傅的学养、见识。他迫不及待地说:“师傅,请把你方才关于朝政得失,国计民生的一席话,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分析,以及怎样整顿朝纲,作一全面的详细论述给我。”

熊赐履应诏的万言上书,果然引起朝廷极大的震动。

鳌拜对于熊赐履的上疏,看过之后一下跳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奏疏句句都是有所指,心中十分厌恶,在朝见皇帝时提出要治熊赐履“妄言之罪。”

皇上批评他说:“这是朝臣关心国家大事,与你有什么伤害?”

康熙不但没有接受鳌拜惩治熊赐履的意见,不久还把他推升为内秘书院侍读学士。

鳌拜眼中哪里还有皇上,他对熊赐履恨得咬牙切齿。他责令熊赐履,让他解释:“‘积习隐忧’,‘未厌人望’是什么意思,指向是谁?”不等熊赐履解释,鳌拜下令严饬熊赐履,“不能实在指陈,妄行冒奏,以博虚名下部议处,降二级调用。”

这件事给予鳌拜一个教训,宫廷中他虽然在重要部门都安插了他的人,并在各部暗中安排了许多“特务”,但他觉得还不够严密,堵住所有人的口,阻住所有人的言路,他干脆下令不得上书陈奏国事。

索尼在病中看到皇帝亲政,他很欣慰,感到这是他为皇帝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不久他在宫廷争权、夺权的激烈斗争中,将双眼慢慢闭合。

鳌拜前来吊孝。他在索尼灵前,行跪拜礼时,几乎笑出声来。他想说,老哥你早该让位给我了。

鳌拜回到他的府宅,又同他的门生们聚会在他的花厅,他们赶紧要做的事是,蓄谋已久的除掉他面前的绊脚石,首先,他想联合苏克萨哈,先把熊赐履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拔掉,可是苏克萨哈明确表示拒不参与。

首席辅政大臣一死,联合辅政便名存实亡了。

苏克萨哈早已看到,数年来鳌拜培植亲信,打击异己,恃权任令,骄横拨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和已经亲政的皇帝,经常发生争执、顶撞,高声质问,甚至越权矫旨。同这样无日不风波的人在一起,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为了保全自己远离是非,他想了很久,他乘康熙“躬亲大政”的时机,上疏恳请解职,辞去辅政大臣,七月十三日他上疏皇上,不无怨尤地说:“臣才庸识浅,蒙先帝眷遇,拨援内大臣,早夜惊惧,恐负大恩。当先皇帝上宾之时,惟愿身殉,以尽愚涸;不意恭承遗诏,臣名列于辅臣之中,分不获死,以蒙昧余生,勉竭心力,冀图报称。不幸一二年来,身国婴重疾,不能始终效力于皇上之前,此臣不可逭之罪也兹遇皇上躬亲大政,伏祈睿鉴,今臣往守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户之微忱,亦以稍尽矣。”

苏克萨哈这一步棋如果实现,那等于鳌拜也得乖乖地把权力交出退出辅政这个舞台。当然,鳌拜不会心甘情愿失去他攫取到的一切。

皇帝阅过苏克萨哈的奏疏,心情感到特别沉重,他是父皇顺治皇帝的领侍卫大臣,太子太保,本朝序列第二的辅政大臣,怎么会被鳌拜逼到这个份上,无路可走了呢……皇帝好半天才从沉思中过来,提起笔来,在苏克萨哈的奏章上批道:

……不识有何逼迫之处,在此何以不得生,守陵何以得生?

皇帝很重视苏克萨哈的奏折,指令议政王大臣奉议具奏。

康熙个中的意思,不难看出他要解决鳌拜问题已经拿到日程上来,进入了倒计时。

康熙亲政以后,表明辅政时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新设一个机构,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由皇帝宗室诸王及少数满族贵胄组成,为首的是康亲王杰书。

皇帝的谕旨刚下,鳌拜立刻到康亲王府上所谓拜访,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杰书当然明白,这非是一般性的礼仪过从,而是野雀进宅无事不来。

杰书在他气焰炽盛时期,他曾有意去靠拢,成为鳌拜花厅上的座客,但他又看出一个擅权的人,下场是不会太美妙的,他怕一旦鳌拜倒运,他也被卷进是非漩涡当中,便有意开始疏远,但他又不敢得罪,他仍是一等公和太师太傅,他的门生亲信党徒遍布朝廷内阁六部,各科、道,这股势力谁也惹不起。

他登他的门,当然不会礼尚往来,他是以皇帝的著议政大臣会议具奏的圣旨,决心干掉苏克萨哈,来拉拢杰书,至少是他定个“调子”,要杰书跟着这个调门去唱。

杰书自然明白鳌拜的意图,迎合而说:“不愿归政,别有异心”。他答应鳌拜,按照他的意思办。

1667年7月17日,他操纵议政大臣会议,给苏克萨哈罗列“不欲归政”等大罪“二十四款,”称其“坐奸诈欺饰,存蓄余心,论如大逆,应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余子一人、孙一人、兄弟子十一人,无论已到岁数或未到岁数,皆处斩;家产籍设、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乌尔巴皆斩;其他一等卫穗黑塞里黑、二等侍卫台布柱等三十七人、郎中那赛、候补赛克精额、侄图尔泰等具革职。”

康熙看了这个上疏,清楚地知道苏克萨哈与他“数与争是非,结以成仇”才置于对方死地,这样整人害人,不是没有边了吗?便果断地表示“坚决不允报请。”并对康亲王厉声问道:“《大清律例》上,大逆不道才处决凌迟,苏克萨哈只是奏请守先天皇陵寝,怎么就该凌迟处死?”

鳌拜说:“康亲王所奏仍议政上大臣会议决定,既然凌迟太重,就处他绞决吧!”

“朕已经说过了,坚决不允所请。”

鳌拜气势汹汹地甩着胳膊拿出要动武的样子,从御案上抢过珠笔,说:“我替皇上做主了。”

他在奏折上批红:“……着即将苏克萨哈绞决。钦此。”

“你这是干什么?”

康熙此时气得几乎晕过去。

鳌拜这个黑暗与愚昧的守护者,以他凶残的气焰,血腥的手在操纵着朝廷,挟制着皇帝。

鳌拜这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武夫,他的血管里流着仍是野蛮、残暴的血液,他的身影像幽灵般的在宫上徜徉,他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杀戮带到哪里,这样,他才感到无比的惬意……

这是大清帝国入主中原之后最黑暗的一天。

鳌拜擅权乱政

京都铁狮子胡同,今天怕是道路最忙碌的一条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大学士、各部院于尚书、侍郎、太常寺卿、光录寺卿王公贵戚、外省总督、巡抚、藩台、臬台……车水马龙,轿影翩跹,拥塞于路。

现在,鳌公府的大门紧闭,由兵丁紧密守卫,因为迎客、办公的时间还没到。人们停住车、轿在等待着。这时朝阳升起照在鳌公府的红漆大门上,那门上鎏金门乳,个个闪射着金光,门前的石狮仿佛亦从睡梦中醒来,张开血盆大口在呼啸山林。

鳌门前有一棵百年老槐,其叶沃若,虬根弥壮,独树乃奇,荫此百尺。槐花的馨香飘出很远,很远……

今天是鳌爷的六十大寿,门上挂着大红纱灯,结上彩绸,充满着吉祥喜气。

大门开启了……

祝寿的人们,抬着、捧着、提着、怀里揣着各自选送的礼品、世上珍奇来孝敬这位当今朝廷最有权势的人物。

康亲王是第一个被通报进宅的,他看见了鳌拜,远远拱手,向他祝贺。在花厅坐定之后,他掏出一个礼单,上面列陈他祝寿礼品细目,微笑着递了上去,说道:“公爷六十大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这里带上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

“多谢了,多谢亲王费心!”鳌拜捋一下稀疏的山羊胡,骨碌一对小眼睛,客气地说。其实,康亲王来参加祝寿,倒是很头痛的一件事。他对宫中的事看得很明白,鳌拜今日权倾一时,皇上也不在他的目中,诛大臣,斩苏克萨哈……一幕又一幕血淋淋的画面犹在眼前。这样飞扬跋扈要持续多久?他来祝寿,恐有人视他为投靠鳌拜,不来祝寿,他又惹不起鳌拜及其党羽的威严,只好这样保持距离,不作深密往来。

祝寿的人们散去之后,鳌府仍是灯火辉煌一片,这时鳌拜在与他的几个亲信聊天。主题不是祝寿的颂辞,而是围绕皇上行止展开的。这个议题不是鳌拜随便问问,而是他弟弟穆里玛向他提醒的,要注意小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动向。

夜深了,也许他在寿诞上多接受了几杯祝酒,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在这夜深人静之时,他忽然觉得不能小觑这个小皇帝,他的身后是久经宫廷风雨洗礼的铁腕人物太皇太后,他的身边又有熊赐履、魏裔介通晓古今的日筵讲师,联系诛大臣、杀苏科萨哈,他与皇上几次交手,都显示出他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有德有威,不是等贤之辈,不能轻视。

这一天,鳌拜在他的花厅再次招来内密院的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侍郎泰必图、兵部尚书噶褚、侍郎迈音达哈,向他们了解小皇上最近的行止。

班布而善说:“小皇上开始亲政好像还有点君临天下的样子,要干点什么大事业,研发教皇上开始经营,最近嘛……好像兴趣转移到别的什么地方了。”

“最近你看到有什么活动?”鳌拜十分关切地问。

同类推荐
  • 东吴

    东吴

    他是孙武的后人,孙氏的继承人。孙仁,一个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的有志青年,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三国。看孙仁如何斗卧龙,戏凤雏,重兴吴国昌隆。
  • 兰陵禁书

    兰陵禁书

    一个历史系辍学的女黑客bottle与她的小伙伴、商业公司调查员汤彬彬一起,在他们的精神导师、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冬至的指引下,解开历史上系列悬疑案件。。。
  • 卿卿离殇,悠悠彼心

    卿卿离殇,悠悠彼心

    多年后,他乡异地,再次登录那个邮箱,再次看到那封邮件,终于鼓起勇气点开,却意外的想笑,"尉卿卿,等我回来!"
  • 二胎记

    二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你不懂他的由来,你也不会知道他的逝去!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和他的

    我和他的

    人物重点3个人的故事,不可告人的故事。一个傻小子。。。
  • TFboys之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TFboys之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那时他们和她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待,所以,刻苦铭心。
  • 莲花倾国

    莲花倾国

    宫深深,烟花繁,回眸一笑陌上开,后宫争宠步步惊心。荷袅袅,红尘辗,只羡鸳鸯不羡仙,结发情深久久并蒂。佟佳凤岚,怡然淡漠入宫来,殊不知笑里藏刀血染殇。为护身边人周全,她步步为营,在深宫的寒峰上越攀越勇。那年烟雨江南,她和他许下三生三世的诺言。后来大漠孤烟,他和她系上同心同德的玉结。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双生芙蓉鸳鸯飞,莲花倾国也。
  • 神术时代

    神术时代

    代表魔法师辉煌与战师荣耀的魔法圣殿与战神殿稳稳的屹立大陆已过万年,魔法圣殿以11种法术的驾驭而闻名,战神殿以不同的军事才能驰名天下,而在上古时期流传的术之一脉因具有与魔法圣殿相悖的法术理论被视为异端剿杀渐渐绝迹。在魔法与战技的巅峰时代下,曾被视为魔法异端且拥有上古的术之一脉能否重现天下,撼动两大神殿的统治?!画阵与刻阵演绎术临天下,术元与术芒神秘缤纷看上古异兽的人性转变,感重现古术的坎坷磨难因人欲而被掩埋的除魔之战,真实到底是什么?术元引你君临天下,刻阵助你荡平八方,术芒覆体,成就霸业的即将是你!------------------------------------
  • 符寻都影

    符寻都影

    公孙华穿越异界后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蓝星,迎接他的仅仅是遍地尸骸。为了追查毁灭蓝星的元凶,公孙华回到过去。然而一切真会那么顺利么?主角不是二代,即使回到过去,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从零开始。是否真能聚集力量寻找真凶拯救蓝星,一切请看《符寻都影》
  •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千年之约,苦涩果实,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的,而是含泪奔跑的人。梦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不一定是梦。
  • 念念心安

    念念心安

    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幸福就是那么多几年过去了,那个人不离不弃,再有三两好友和一杯酒就够了。
  • 战爵之末世武神

    战爵之末世武神

    每个世界都有那么一些扮演者救世主的角色。在这片大陆上,高度科技文明的人类们并不满足自己的欲望。随着世界的推移,时间的演变。权利与欲望充斥着人类的心,肆意的掠夺,导致战争的爆发。整片大陆陷入无尽的硝烟与战火。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种族,信仰。只是被权利,欲望,仇恨,杀戮支配着。逐渐大陆的历史被战争所取代,史学家们记载的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大战。然而宇宙的法则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就在疯狂的战争,结束后的数年。当年各个大国与当时最强大的部落联合起来制定了这个世界的新法则。随着法则的诞生,还繁衍出一个专门针对破坏势力与危险势力的特殊执法机构。他们仿佛就扮演着这个世界的救世主!那是一个充满权力与威慑力的称号——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