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暄不解地重复了一遍:“父系的多情、母系的痴情?”
延晟忙岔过去:“不说这些了。”转向灵川道:“昨日听说你回来,本当去府中问候辛苦,却劳世子跑来一趟。”
灵川道:“我又不是因公务出去,只是个人闲游,怎么敢劳王爷问候?”
延晟道:“又见外了不是?我既拜北王为师,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
三兄弟都笑了笑,没说话。
延晟又道:“这两年你们兄弟在外游历,我也技艺有成,王爷说,我已奠基。那日为父皇舞剑,父皇乐得不行,说北王教导有功。我亦不知到何程度,问北王,北王说,差之远矣,怕是连灵鹮都不如。真如此吗?”
灵川道:“我兄弟都是自幼习武,王爷是半途出家,能有如此成就已是不易。灵鹮爱武成痴,拿习武当茶饭,虽资质所限,已有小成,那份劲头令我辈汗颜,亦令父亲称叹。父亲拿王爷与她比,当是赞赏之词,亦劝勉王爷学无止境。”
延晟点点头,道:“灵鹮曾在宫中舞剑,果是非凡。我当以此为先,必苦力成之。”
灵岳道:“学问之道在循序渐进,过犹不及。王爷慎之,身体为要。”
延晟哈哈大笑道:“世子把我想的太不堪了。灵鹮一介女流能做成的,我堂堂男子如何做不成?虽说学问之道在循序渐进,然‘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者亦可成就。”
灵暄高兴起来:“王爷这么说,明日我做王爷对手,每日与王爷对击练剑。”
延晟大喜,道:“好,你我击掌为定。”
灵岳、灵川都皱眉看着灵暄,灵暄挠了挠头,道:“不过王爷不要与父亲说才好。”
延晟问道:“为何?”
灵暄憋了半天,方道:“父亲不让我与王爷动手,怕我不知轻重,又不知拿捏,伤了王爷,不好向圣上与皇后交待。”
延晟恍然道:“我说王爷教我武艺之时,你总不在场。只有侍卫或是王爷与我对练。”
灵暄道:“那些侍卫是父亲再三嘱咐过的,要小心些,别伤了王爷。而父亲对剑招、劲力自可操控自如,伸缩挪转之间游刃有余,不会伤了王爷。”
延晟道:“难为北王爷用心良苦。原说不拿我做皇子待,只做弟子。竟不能与师兄弟较计,岂不遗憾?”
灵川笑道:“王爷无须有此遗憾,我们兄弟回来,当可陪王爷练练手法。”
延晟喜出望外,道:“现今就练如何?”
灵川笑道:“不急,不急。王爷还是先养好身子。异日再练不迟。”
延晟笑道:“是我太心急了些。”
灵川从怀中拿出一包药来,道:“这是南海产的蛇胆珍珠藻丽泥,对外伤、烧伤有些疗效,烦请王爷代转公主,或可对她伤势有些助益。”
延晟称谢,接过了药,四人又说些别话,三兄弟起身告辞,延晟亲送出来,灵岳辞让道:“王爷身子欠安,还是静养为佳,我兄弟不是外人,不必客套。”
延晟道:“我歇了这许时候,也厌倦了,想走走,非专为送世子。”
几人出了斗瑶宫往宫门处来,路经绣锦宫,绣锦宫废墟已清理净尽,院中槐、榆等树,叶已落尽,大片青草亦已萎黄。灵岳走入院中,静静地望着那片空地,缓缓吟道:
野火芳菲尽,燕来独自鸣。
明春草又绿,处处是思情。
灵川等人跟着他进来,听他吟诵,灵川微瞥一眼延晟,亦吟道:
芳菲罹难尽,榆槐叶落飘。
经霜叶虽萎,历火心未萧。
金风催旧岁,春日暖新梢。
昨月照今古,青鸟托瑶翘。
延晟一惊,诧异地看向灵川,未及开言,身后有人朗声赞道:“好诗。”众人回身一看,竟是皇上,忙上前见驾。
皇上笑道:“罢了。没想到三兄弟同时入宫。灵川竟做得好诗。听说你们兄弟受母亲熏染,不仅诗做得好,书画亦有可观之处,让朕开开眼界如何?”
三兄弟同时躬身答礼:“不敢有污圣目。”
皇上道:“这点象你们父亲。谦逊怀柔固好,奈何熟人之间如此,就有惺惺之态。”
三兄弟为之语塞。
皇上道:“好了,跟我到御书房去,看看你们文才进益如何?”
“是。”四人无法跟着皇上去了御书房。
皇上在龙椅上坐定,命太监拿来文房四宝,让三兄弟各写一诗。灵川刷刷点点,运腕如飞,龙翔凤翥,把方才吟诵之诗一字不改落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