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中寒风刺骨的冬日,明晃锋利的刀片,亲人倒地时满地的鲜血。伍子胥大喊:“不”才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自己满头大汗,沉重的喘气声。伍子胥走下床榻,望着天上的明月,呆看着,这样的噩梦一夜夜重复,在幽清静谧的夜晚,如同利剑刺向自己的心窝,每每思及,如此的像毒蛇在一口口的啮咬自己的心扉,
。十六年间,伍子胥总被这样的噩梦折磨。突然伍子胥仰天长啸:吾必覆楚,吾必覆楚。
子胜匆匆走过来问:先生怎麽了?
伍子胥看着子胜,当年太子建的遗子,尚在襁褓的子胜已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英俊少年,他知道当年伍子胥濒临危境时也没有抛弃他,自幼如父亲般抚养他,所以对伍子胥很尊敬。伍子胥问:公子我没事,有人来吗?
子胜答道:先生,长卿将军到访。已在大厅。
伍子胥说:我去见他,公子赶快休息吧。伍子胥认为子胜是故主之子,所以对他一直以公子相待。
“那先生早些休息。”
伍子胥快步走向大堂,只见孙武离座拱手说道:深夜打扰,吴员切莫见谅。见伍子胥不说话,只是脸中欢喜,单单看着他。
沉声说道说:大王明日就要找我等定下伐楚方略,为吴国考虑我还是希望吴国应先灭越,而不是一心攻楚。
伍子胥惊讶道:越国,弱国也。贫瘠之地,人口稀少,愚味闭塞,灭越能得到多少益处?对吴国称霸能有多少帮助?
孙武答道:越国虽穷弱,但其位置对吴国极为重要。处吴国后方,好比楚国之吴国,晋国之秦国。楚国,吴国之大敌。可越国,乃吴国之心腹大患。况越人轻生好战,其勇猛不下吴人,若纵容越国,越国必成上扬之势,倒时吴国奈何?当此之时,
伍子胥细细考量孙武的话,加以思索。
越吴国土相邻,两国的渊源相似,都是中原伟大王室血脉的后裔。吴国是周王室姬姓泰伯,仲庸一脉,而越国是夏朝大禹一脉,血脉更加古老。两国侨居蛮夷,筚路蓝缕。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吴王寿梦学习中原礼仪文化而率先崛起。吴王寿梦时期,吴国极力学习中原文明,又得到当时的霸主晋国的帮助,改变了吴国落后的境地,吴国国力呈现上扬之势。两国实力发生根本变化。吴国开始对越国扩张用兵并连连得胜,越国不甘心被吴国欺凌,遂与楚国联盟,通过楚国学习中原文明增强国力,共同对付吴国。
每次吴国伐楚时,越国就会趁吴国内部空虚时从后方进攻吴地响应楚国,吴师不得不回援。多次伐楚都因为越国铩羽而归,令吴国下定决心先灭越国,但三次大规模伐越并没有灭掉越国,吴王余味也死于越人之手。越人好勇轻死甚于吴人,越国越打越强,令吴国烦恼不已。到了吴王阖闾时,越国君主允常向南开疆扩土,成方圆千里之国,称王,越国已经不容小觑。
越国真的是我吴国的心腹大患吗?我相信孙武的话。但现实是只有打败楚国,吴国才能称霸中原,看来必须重视越国,它仅此于越国。
伍子胥缓缓说道:将军高瞻远瞩,员佩服。可当前局势,我军已有伐楚千载难逢之时机,为了区区越国,放弃楚国实在可惜。越国只需削弱即可,只要我军一战灭楚,则大局可定。
“伍员,你当明白越国的威胁。为了个人恩怨,当真置吴国利益不顾?你瞧不上越国,当年楚人也瞧不起吴国,结果呢?楚国被打得满地找牙,一个霸主,尊严尽失,众叛亲离。”
“员虽与楚国有血仇,但绝对为吴国考虑,你从兵家考虑,可你要知道,只有灭楚,吴国方能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
“如此吴国是瞧不上越国了,也罢。你说灭楚灭楚,楚国万乘之国,地阔三千里,带甲三十万,你有信心灭楚?”
伍子胥笑了笑,摊开地图,伍子胥用手指划了圈,上面的地名是柏举一带,说:楚军虽众,此处不易展开。
孙武盯着地图一字一字说:涉淮逾泗。
伍子胥接着说:越千里而战。我军对阵楚人还有一个巨大优势。
“什麽?”
“一头羊领着一群狼不如一只狼率领的一群羊。楚国的主将是子常,此人好大喜功而贪生怕死,伐楚时可先从此人打开缺口。”
“如此吴国必先伐楚,我会慎重准备”孙武明白伍子胥的谋划,伐楚之战必不可免,至于越国,吴人没有留意。
孙武知道伍子胥在吴王心中的地位,阖闾无条件的相信他,授予他“行人”职位,那是吴国除吴王外权位最高的官职,且此官职仅仅授予过曾经带向吴人走出愚昧无知的晋人狐庸。掌管的无论是治国大政,还是兵事谋略。事实也是因为伍子胥,吴国国力才能飞速上升,直逼楚晋两国。孙武相信伍子胥的品格,更相信伍子胥的能力。文盛邦国,武谋天下,仁安百姓,死全忠义,春秋第一人杰,仅伍子胥是也。
相比之下,孙武的主将身份并不是正式官职,也无卿,大夫的贵族爵位。仅仅依靠伍子胥的举荐,地位尊贵,并无多少实权。吴王也很赏识他的才能,却一直对他心存疑虑,因为孙武是齐国贵族后人,而伍子胥与楚国楚王有血海深仇。孙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人知晓,被尊为兵家第一人,但当时他并不为世人所知,连《左转》,《国语》等正史未曾记载他的事迹,以至于曾有人怀疑是否有孙武此人。生而默默无闻,死而声名鹊起,这便是孙武,一个恬淡,爱立言不爱立名的兵家。
孙武已经离开,两人讨论很多军伍之事直到夜已经深了。伍子胥望着满幕星辰,璀璨的银河像一条玉带横挂在天空。银河两岸的牵牛,织女二星正在熠熠生辉。夜空像一匹纯黑的锦缎,透出一种沧桑的神秘感。心中多了一些轻松。子胜从后面悄悄走来,轻声问道:先生,吴国当真已经到了发动灭楚之战的时候了?会成功吗?
伍子胥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只是说: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执着,那是生存的源泉,为了它,你曾想过放弃一切,不管会不会成功,管他呢,你永远不会后悔,因为你没有遗憾。你做过。
子胜又问:先生,恨真的那么强大吗?
伍子胥说:恨是一把利剑,你背着感觉很沉重。放下它,你会感到轻松,同时你会失去方向,失去方向的人生有什麽意义?把恨放在心中,你将无往不利,无坚不摧。公子,记住,你的仇人是郑国,是郑国逼得你父母自刎。记住一句话:一个人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子胜鞠躬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