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5200000078

第78章 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哒哒哒哒……”远方地平线上一群马此事正在驿道上飞奔,土石路上尘土飞扬,烈日下,战马以及马上的将士们则淌着汗水,快去飞奔去往寿州皇帝大营。

……三日之后,寿州城外周军大营内,郭荣今日穿着一身圆领长袍,他的衣衫非常普通,看上去就跟一个普通官员一般,而他的面色也跟古铜色一般,看上去并没有一个皇帝的威严,此刻他正走出营帐外,看周军士兵操演兵马。

整个操场之上人马连绵不绝,前面的战兵行军不发整齐,“咯、咯、咯……”的声音很像现代军队走齐步的节奏。

就在此刻,忽然有几个骑兵士兵从远处而来,刮来了一阵尘土,顿时操场上的视野被尘土给笼罩。

“大捷,大捷,韩令坤将军打了胜战——”军营之内不得纵马,特别是靠近皇帝的营帐,骑兵士兵立即从马上下来,便急匆匆地往皇帝的行辕大帐而去。

李谷因为一战失败,而被改为判寿州府事,他现在正在为寿州诸部筹集、供应粮秣以及军械用度,自然也在周围安抚那些原来唐国统治下的百姓。

今日他来皇帝的营帐之内述职,只是皇帝未到,他要在营帐内等候。

却在此刻,忽然听帐外奏报,他立即问了那个士兵。

士兵一说,李谷的一张脸瞬间大悦,“陛下不在营帐内,我速去通知陛下。”

郭荣见李谷兴奋不已的样子,他当即问起缘故,李谷一说,郭荣龙颜大悦,与李谷一道回了行辕大帐。

三日前,韩令坤率领的周军已经攻下了扬州,彻底打开了东边的门户。

此刻范质听说了,也高兴地道:“恭喜陛下,如今扬州已下,江北十四州指日可待。”

郭荣哈哈大笑,他面对着行军大营内的牛皮地图,又问道:“文素,你看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范质想了一会儿,忽然欠身道:“陛下,如今扬州已经攻下,据闻泰州城内永宁宫为杨吴皇族居住地,昔年并元二年(938),唐国先主为避免口实以及监视前朝皇族,迁吴让皇至润州丹阳宫中,不久即遣人杀之。并元三年(939),唐主又迁吴让皇之族于泰州永宁宫,命泰州刺史褚仁规严加防守,不让杨氏子孙与外人通婚,不准出宫,宫内互为婚配。生男至五岁时,李氏朝廷就派使来宫,赐给杨氏嫡系小儿朝服,官爵,然后赐死,葬入小儿冢地。”

范质想起奏疏上的奏报以及以前的传闻,他继续道,“泰州离扬州不远,皆在江北,此番扬州城下,陛下何不下诏安抚杨氏子孙,谴责徐氏叛主篡位之行。如此一来,也好让李氏皇族在天下百姓的口中臭名昭著,遗臭万年啊!”

“文素,此言妙哉!”郭荣听了范质一番话,高兴地拍着手,听也觉得唐国这是自作孽不可活,他道,“此乃一桩往事,昔日唐国王室之丑行天人共愤,若是此诏令一出,李氏之丑行世人皆知。也可让李氏名声败坏,内部自乱!”

范质忽然记起吴越国此番出战之事,遂又上奏道:“陛下,臣听闻此番吴越国不尊我大周号令,已经擅自出战,臣担心这样会不会……”

郭荣哂笑之,说道:“文素,其实这样也好,吴越已然出战,可以减轻唐国对我江北周军之攻势,对我军而言可以减轻不少压力,同时唐国两线出战,无暇顾及,这样江北攻取之地能慢慢掌握在大周手中。”

范质遂又提议道:“对了,陛下,如今扬州城已经攻下,何不让韩令坤率军南下攻打泰州。”

“文素说的极是!”郭荣点点头。

范质也站立一旁,听郭荣训话。

郭荣在军帐内踱步走来走去,良久他让范质起草安抚吴国杨氏皇族的诏令,以及攻打泰州的诏令,派遣将士护送诏令至扬州城韩令坤部,同时让赵匡胤驻守扬州城,若韩令坤需要援助,可以随时出动。

寿州大营外,皇帝传令邮驿战报的将士前去扬州传召,那将士复又换上马匹,带上草拟的出征指令,绝尘而去奔赴扬州……

二日半快马加鞭之后,郭荣的诏令已经到了扬州。此刻扬州城内,韩令坤得到了郭荣诏令,将李氏背主之事通传天下,随后立即整军率军往泰州方向赶去。

……

泰州城唐军驻守军力并不多,不久之后韩令坤成功攻克泰州城,唐国泰州刺史方讷跑回了江宁府。事后,郭荣任命给事中高防担任泰州知州。

这日,泰州城被攻下来的那一刻,韩令坤就挥师进入泰州城,然后下达了郭荣的诏令,前去安抚前吴国杨氏皇族。

韩令坤立即整军前去,只不过到的时候将士们已经发现吴国杨氏族人都消失了。不过还好从一个唐国循吏口中得知:泰州城城破之时,已经有人事先将杨氏族人转送走了。

原来在泰州城破前,唐主李璟已经听闻郭荣的诏书,其中诏令安抚吴国皇族,并于诏书中责骂了李氏背主,残杀吴国皇帝皇族之事。

李璟听了之后非常愤怒,同时心底也有些害怕,为此他立即派园苑使尹延范到泰州,打算迁扬氏子孙去润州。

……

而江宁府一直都是长春堂的老巢,杨濛在江宁府已经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其下的势力已经扎根于此,也已经事先得知了一二。

杨濛当年也曾经三番四次营救自己的族人,计划一再失败,不过还好徐氏把他们关押在了泰州城内永宁宫中。

永宁宫之事,一直都是李氏的逆鳞,杨氏的痛楚之地,永宁宫中的残酷与暴虐,一直都是杨濛心头的痛苦,他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杀了徐逆。

赵德昭去淮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解救前吴国杨氏族人,而这次他再度收到义父杨濛的书信,赵德昭立马就开始行动了。他吩咐老九,并出动江宁府的长春堂武士,然后赶赴泰州,支援泰州城内的密探行事。

赵德昭去淮南之时,已经派了手下一些长春堂密探进入泰州城中,密探的任务就是解救杨濛的亲族人——前吴国杨氏皇族,然后将这些人从泰州城解救出来,送往安全之地。

如今韩令坤已攻下泰州城,正打算捞取这些前吴杨氏族人,可惜他去晚了一步,人已经被转走了。

……

泰州城外,尹延范一群人带着杨氏族人正往南方走去,现如今手上正握有杨氏族人,他按照李璟安排将他们送往润州。

尹延范他们正从小路抄近路走着,身后跟着长长的一队人马,这些都是前吴杨氏族人,此刻他们的手被绑着,一个连着一个,衣衫褴褛,穿着十分破破烂烂的衣衫,正疲惫地走着。他们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

太阳落山了,这群人终于赶到一处驿站,尹延范便让手下人在驿站内休息,那些杨氏族人则将他们放在露天外。

子夜时分,周围的一切并不平静,在露天外时常能听见杨氏族人哀嚎的声音,而驿站内尹延范等人也睡得并不安稳,尹延范腾地从屋内起身,随身寻出一条皮鞭,快步往屋外走去,他已经忍受不了外面的哀嚎吵闹声音了。

尹延范走出屋外,刚要抬起皮鞭,此刻夜幕下忽然出现了二百个黑衣武士,齐齐地往杨氏族人那儿赶去。

尹延范见黑衣人来此,心头十分惶恐不安,瞪大了眼睛站在原地,他支支吾吾道:“你们……是谁……”

尹延范话未说完,忽然林子外一个暗箭飞来,穿透了他的喉咙。

尸体倒地发出一声响声,杨氏族人见了之后亦是惶恐不安,生怕被杀。

“你们是谁……是李璟派来的么?”一男子惊恐地问道。

这些人并不答话,而是开始解他们身上的绳子,其余一些武士立即去往驿站内,将剩余人马全部砍杀,只留下一个活口,好让他传回此消息给李璟。

武士将缚在杨氏族人身上的绳子全部解散后,那些人一看这些黑衣人不是来刺杀自己的,便松了口气。

“你们放心,是主上和少主派来解救你们的,现在你们安全了。”

杨氏族人获得了生机,此时一个年长的男子忽然道:“多谢恩公救命。”

随即他吩咐其余的杨氏族人一道磕头。

“这可使不得呀。”为首的黑衣男子,立即将这个年长男子扶了起来,“此为主上吩咐之事,你们见了之后便知道了。”

“你们的主上是谁?”男子问道。

“我们的主上是吴国武王之子,临川王是也?”

“原来是临川王爷,不过临川王爷不是早就薨了。”那名杨氏男子回忆道,忽然间他自报姓名,“我是杨畅,认识临川王爷。”

“王爷没死,如今就在周国开封。”其余认识杨濛的杨氏族人也一并欢呼雀跃道。

杨氏男子复又道:“真的?”

“确实如此,不过现下,你们暂时跟随我们兄弟,去滁州城拜见少主。”

就在此刻,面前的杨氏族人一齐地跪倒在地,磕着头道:“多谢壮士,多谢王爷!”

这些武士也没办法,只好受之了。

片刻之后,那为首的黑衣武士准备好书信,从鸽笼中掏出一只鸽子,将信函缚在鸽子腿上,随即放飞了鸽子。

黑衣武士将驿站内草草地收拾了一下,搜寻了一番,杨氏族人也吃了一些点心,也换上了一些衣衫,跟逃难百姓看上去一样。

……

次日清晨在滁州城内,赵德昭这儿已经收到武士的书信,他便也放心了,听闻杨氏族人正往滁州城赶来,他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改变历史了,这么做义父肯定会非常高兴,也算帮义父完成了一个心愿。

赵德昭立马书信飞往开封,向杨濛告知了此事。

二日后,开封之中,凉城客栈,最近杨濛老是睡不着觉,担心自己的义子。

这时候飞鸽入屋,杨濛知道滁州的赵德昭肯定是有甚么讯息了,所以他直接解下信函读了起来。稍后他看了信件之后,心内十分舒畅,虽然没能报的仇恨,但是能够将自己的族人解救出来,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

随即他回了书信,让赵德昭、老九带着杨氏族人,一起回开封。

……

四月二十日,那些杨氏族人乔庄改扮的百姓入了滁州城,去了老九给他们安排的一处民居。此处偏僻,没人会经过此处搜查、又安全。

四月二十日子夜,赵德昭收到密探的信息,于次日四月二十一日正午,去了那个地方,见了杨氏的族人。

杨氏的族人见了武士口中所说的少主,都对他磕头谢恩。赵德昭连忙扶起义父的族人,安慰他们。

当夜,收到义父杨濛的消息,他觉得要把自己祖父也给带回开封城,可是自己的祖父他能回去吗。

……

Ps

①参考《资治通鉴》

②延范杀杨氏吴武让皇既殂于丹阳,其族属尚居泰州廨舍。先主自受禅已还,未暇措置。迨殂,方嘱付嗣君曰:“邦君皆杨氏所有,天地事物之变,偶移在我,然顺逆之势不常。吾所悯孤儿婺女侨寄殊乡,令往泰州津敛杨族,安于京口,周赡抚育,无令失所,男女婚嫁,悉资官给。”璟禀遗戒,遣园苑使尹延范具舟车调费,往泰般护。时王室在难,道路已乱。延范虑有他变,取子弟六十人皆杀之,惟载妇女以渡江。璟大怒,以延范腰斩,仍诛其族于市,以慰其冤。杨氏诸女二十余人,选士族嫁之,奁匣闺橐,不失常度。

③历史记载:公元956年,周世宗兵攻淮南,下诏安抚杨氏子孙,南唐主李璟(李鼻子)闻之惧,立即行至中途,延范虑有变,藉口遭路已乱,执杨氏子孙六十余男杀之,以女二十余人渡江。”

同类推荐
  • 纵横三国之神将天下

    纵横三国之神将天下

    三国蜀国小将自从手中有了ak-47,取敌方上将人头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关羽大将军都自叹不如。蜀军自从有了火箭炮,千里之外横扫千军如卷席,使曹操哭晕在厕所。诸葛亮未等刘备三顾茅庐便急急来投,生怕丢了饭碗。为何这个三国会如此不同寻常?也许只有看过此书的人才能说出个道理来·····
  • 唐朝大队长

    唐朝大队长

    小白美女,宅女,应届毕业生,游戏玩家,没错,就是她;女扮男装,逆袭爵位,风花雪月,没错,还是他;没人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 数据三国

    数据三国

    刚结束高考的南烨被汉末三仙召唤到三国时代平定战乱。身处乱世,他所能依凭的只有被三部天书改造后的游戏手柄、手机、U盘、钱包……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热门推荐
  • 亘古源皇

    亘古源皇

    神域的重置将神域带入死亡禁锢,有能力的修士都建立起新势力。同一起跑线的修士,都怀揣着以他人作为垫脚石来衬托自己的心思,这一状况在神域不知持续多久...
  • 啼笑女追男:好色宝贝

    啼笑女追男:好色宝贝

    从小生活在深山,拥有高强武功的宝贝,唯一的弱点就是好色!她只好少爷的色,谁叫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呢?生来就是她的克星。对这个宝贝,他的儒雅、傲视一切受到挑战,他总是面带嫌弃的说:“小尾巴,快滚开!”宝贝总是理直气壮的挥着小拳头说“为什么不喜欢我,我这么会打架!”
  • 网游之语

    网游之语

    看过刀剑神域就无聊写写,嘿嘿嘿嘿嘿····
  • 下山的道士

    下山的道士

    小道士的笔记,讲述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
  • 天魔剑皇

    天魔剑皇

    父亲失踪,母亲身为魔族被家族所抓,他偶得神功,偶得圣龙魔剑,为红颜一剑震天地,扰乾坤,成就一代魔皇,一代剑皇,天下称他为天魔剑皇!
  •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初恋时她义无反顾,准备献身的最后时刻被他从床上赶走。她因此下定决心,再也不爱,直到遇到了她的总裁大人......总裁大人温暖宽厚,爱她至深......然而,初恋回来了,也成了这家集团的总裁......她该如何选择?
  • 乱世浮殇之君心不悔

    乱世浮殇之君心不悔

    她是北国杀手,他是南国王爷,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人,却机缘巧合碰撞在一起……“你你你竟然夺我初吻?”“激动什么,只要本王想,你的整个人都是本王的。”
  • 我的终极

    我的终极

    大风吹乱了我的眼,在茫茫的世界中寻找到你是我的幸运(胡乱写的,不过这就是主角的情感路线了吧)
  • 易烊千玺我们的最后

    易烊千玺我们的最后

    时间慢慢的拉开了我们,你成为万人的瞩目,我也会成为你身后默默付出的一人,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你呢。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