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3800000015

第15章 1825年(2)

“席勒批评我编织进了悲剧性的内容,好像长篇小说就不能有这种东西似的。可是他错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他给我的信里,有他关于《威廉·迈斯特》最重要的意见和观点。这是我最难以捉摸的作品之一,几乎连我自己也没有开锁的钥匙。大家想寻找一个中心点,可这不仅困难,而且没一点儿好处。我应该讲,在我们眼前展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本身便不无意义,并非一定要道出倾向,倾向只适用于理智。如果有人非要寻找这样的东西,那他就抓住弗里德利希在小说结尾时对主人公讲的话好啦:‘你让我觉得就像基士的儿子扫罗;他出去寻找父亲走丢的驴子,结果却得到了一个王国。’就抓住这句话吧。因为归根结底,整部小说没说什么,只想讲一点,就是人尽管会干许多蠢事,犯许多错误,可在一个更高的存在指引下,最终会到达幸福的终点。”

随后谈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席卷德国的资产阶级高雅文化。至于对这件事的贡献,歌德又更多地归功于赫尔德和维兰特,较少归功于莱辛。“莱辛体现最崇高的理性,”他说,“只有一个同样伟大的天才才能真正向他学习,中等才情的人去学就很危险。”他指名道姓地提到一位记者,此人以莱辛为表率,在上个世纪末也充当过一个角色,但却是个不光彩的角色,原因就在他离自己的表率相差何止千里。

“整个德国上层社会的风格都来自维兰特,”歌德说,“大家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语言表达能力即其中之一,且并非无足轻重。”

提起《温和的赠辞》,歌德特别称赞席勒写的部分,说它们尖刻犀利,鞭辟入里;相反,认为自己写得不痛不痒,小里小气。他说:

“席勒的那首《黄道带》,每次读它总令我叫绝。它们在当时对德语文学产生的良好影响,实在无法估计。”顺便谈到了许多被《温和的赠辞》讥讽过的人物,只是他们的名字我却没有记住。

由于被歌德这类以及其他各式各样有趣的谈话和插曲所打断,《自传》的手稿好不容易朗读和讨论到了1800年的年底,这时他把稿纸放到一边,吩咐用人在我们坐的大餐桌的一头摆上餐具,送来一份小小的晚餐。我们惬意地享用起来,歌德自己却一口都不尝;据我观察,他平素就从不进晚餐。他坐在一旁,只顾给我们斟酒,擦拭灯台,并以睿智、隽永的谈话提高我们的精神。他对席勒的忆念如此鲜活,这一晚后半段的谈话完全围绕着席勒。

里默尔回忆席勒的风采,说:

“他匀称的四肢,他走在街上的姿态,他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高傲,只有他那双眼睛是柔和的。”

“是啊,”歌德接过话头,“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高傲、庄重,可他的眼睛却挺柔和。他的才能正如同他的体魄。他常常勇敢地抓住一个大题材,把它翻来覆去地进行观察,将它看啊看啊,直至完全将其把握才肯罢休。只不过呢,他似乎仅善于从外部观察事物,不擅长细细地剖析其内部。他的天才偏于散漫。他因此从来疏于决断,做事总难有结果。他常常是临到彩排才来换角色。

“他经常勇于采取行动,但不少时候没有明确的动机。我记得,我与他因为《威廉·退尔》发生了争执,他想让盖斯勒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然后叫退尔从孩子头上把苹果射下来。这完全违反我的天性,我劝他为这样残忍的行径至少找一个动机,就是让退尔的儿子在此之前对总督夸口,说他爸爸百步穿杨,能从树上把苹果射下来。席勒先不以为然,可是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想法和请求,按照我的建议修改了剧本。

“我呢,正相反过分强调动机,结果剧本远离了舞台的要求。我的《欧仁尼》纯粹是一连串的动机,这样的作品在舞台上没法取得成功。

“席勒是天生的戏剧家。他每写一个剧本便前进一步,并且日臻完美。可是奇怪,从《强盗》开始他总没能摆脱对残忍行为的癖好,甚至在他极盛的时期也是如此。例如我还记忆犹新,在《哀格蒙特》的监狱一场向主人公宣布对他的死刑判决,他硬让阿尔法头戴面具、身裹斗篷,出现在舞台背景上,为的是欣赏死刑判决在哀格蒙特身上产生的效果。席勒想以此表现阿尔法的残酷复仇,幸灾乐祸。我却表示反对,这个形象便去掉了。他啊,真是个既伟大又奇怪的人。

“每过八天他便会是另一个人,一个更完美的人;每次再见面,我都觉得他在读书、博学和判断力方面有所进步。他的信件是我对他珍藏的最美好的纪念,也属于他写得最出色的文字之列。他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我视为自己宝藏中的一件圣物。”歌德说着站起身,去取来了那封信。“瞧,你念念吧,”他把信递给我说。

信上的字迹优美、豪放。内容是对歌德评介《拉摩的侄儿》一文的意见;歌德在文中谈及当时的整个法国文学,把手稿送给了席勒过目。我给里默尔朗读了信。

“你瞧,”歌德说,“他的判断多么准确,多么集中,字迹毫无一点病体衰弱的迹象。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正当盛年却离我们去了。这封信的日期为1805年4月24日——席勒逝世于5月9日。”

我们轮流观看书信,既玩味它清朗的措辞,也欣赏它秀美的书法。歌德还讲了些怀念亡友的话,直到深夜十一点我们才离去。

1825年2月24日,星期四

(评说拜伦)

“如果我还负责领导剧院,”歌德今晚说,“我将把拜伦的《威尼斯执政官》搬上舞台。这部戏自然是太长了,必须缩短;但是不能删削任何内容,而只能紧缩每一幕的剧情,使其仅仅在演出时变得短一点。如此一来剧本会变得更精练,但却不会由于修改而蒙受损失,反倒会增强演出的效果,基本上不削弱原有的美感。”

歌德的话给我一个新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在演出时遇到成百上千的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自然只有一位智者,一位对戏剧在行的诗人,才能提出这样的处理原则;我极为高兴,能了解这个原则。

我们继续谈拜伦,我提到他在跟麦德文对话时说过,为剧院写作是一件极其困难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歌德讲:“这得看剧作家是否能对上观众口味和兴趣的路子。既有才能又对上了路子,那就万事大吉。侯瓦德的《图画》对上了路子,所以大获成功。拜伦爵士也许就没这么幸运,他的取向偏离了观众的路子。须知这儿的问题根本不是作者有多么伟大;相反,常常正是一个对于广大观众来说算不上什么人物的剧作者,能赢得普遍的青睐。”

继续进行有关拜伦的谈话,歌德很佩服他非凡的才能,说:

“我所谓的创造能力,在拜伦身上得到了充分表现;全世界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在这方面能超过他了。他解开戏剧死结的方式方法,常常完全出人意外,好得超乎人们的想象。”

“对莎士比亚我也有此感觉,”我应和说,“比如那个福尔斯塔夫,他撒谎撒到了头,我于是问自己,换上我该怎么写,才能使他解脱出来,结果当然是莎士比亚的处理比我所有的想法都高明得多。可您说拜伦有同样的能力,那就可能是对他最高的奖赏啦。只不过呢,”我补充道,“比起受着局限的读者来,剧作家从头至尾纵观全剧,所站的位置有利得多。”

歌德承认我说得正确,然后取笑拜伦爵士,说他生来桀骜不驯,从不买什么法则规范的账,临了儿却偏偏服膺于最最愚蠢不过的所谓三一律。

“对这个法则的本质,”歌德说,“他跟世人一样不了解。本质就是可把握的,如果通过三个一致能够接触到这个本质,那它们就是好的。反之,如它们妨碍把握剧情,那视它们为法则并予以遵从,就莫名其妙了。就连发明这一法则的古希腊人,也不总是遵守它们;在欧里庇得斯的《菲通》和其他一些剧作中,地点也有所变换,显而易见,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处理好剧情更加重要,而不是盲目遵从这一本身从来就没有多大意义的法则。莎士比亚的剧本常常尽可能地超越了时间的一致和地点的一致,但他的剧作却是可把握的,在可把握这点上无与伦比,因此,即使是古希腊人也会认为它们无懈可击。法国的剧作家们极力严格遵从三一律,然而却亵渎了可把握的这一根本,不是以戏剧手段解决戏剧法则,而是通过讲述。”

我想到了侯瓦德的《仇敌》,这个戏的作者为了保持地点一致,在第一幕便损害了剧情的可把握性,为一个不讨任何人喜欢的怪念头牺牲掉了原本可能更大的戏剧效果。反之我也想到了《葛慈·封·伯利欣根》,这出戏一有可能就远远抛开了时间一致和地点一致,但剧情的开展仍切合现实,直接面对观众,结果便比世界上任何一部戏都真正富有戏剧性,都可以把握。我也想到,时间和地点的一致要显得自然,要符合古希腊人的本意,只有下述情况:就是剧情涉及面比较狭窄,在一定的时间里就能展开细节,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才可行;反之,涉及面广,要在不同地方展开的剧情,就不应限制在一个地点,特别是在我们眼下的剧院里,对随意改变剧情已不存在任何障碍。

歌德继续谈论拜伦爵士,说道:

“他生性天马行空,好高骛远,能以遵守‘三一律’来约束自己真是一件好事。要是在道德伦理方面,他也懂得节制就好了!他办不到这点,便是他的致命伤;完全可以讲,他毁就毁在放纵不羁。

“他一点没有自知之明。他总是狂热、冲动,头脑发昏,既不清楚也不考虑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事。他自己为所欲为,看别人却一无是处,这一来肯定自己也没好结果,把全世界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他那篇《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一开始就得罪了那帮文学精英。随后哪怕只为了活下去,他也必须后退一步。可在接下来的作品里,他继续与人家对着干,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国家和教会也敢去碰。如此不顾一切地蛮干,使他在英国待不下去了,再过一段时间欧洲也可能把他赶走。他在哪儿都觉得空间狭窄,他享受着无边无际的个人自由仍感到憋闷;世界对于他是座监狱。他奔赴希腊并非心甘情愿的决定,是他与世界的别扭关系驱赶他去了那里。

“他与传统决裂,与爱国主义决裂,这不只毁了他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他的革命理想和与此相联系的经常情绪激烈,也不允许他的天才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他老是反对别人、挑剔别人,同样有损他自己的那些优秀作品。倒不仅仅是诗人的不满情绪会传给读者,而是一切的反对都会导致否定,而否定的结果只有虚无。我如果见坏就说坏,那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可如果我把好的也说成坏的,那害处可就大啦。谁真要想成就事业,千万不要咒骂,千万不要去忧心那些做颠倒了的事情,而应该永远只做正确的事。因为需要的不是摧毁,而是建设;建设将使人类感受纯粹的快乐。”

听了这连篇妙语我顿觉心旷神怡,它们在我如同铭语箴言一般值得细细玩味。

歌德继续说:“可以把拜伦爵士既看做一个人,看做一个英国人,也看做一个伟大的天才。他的好品质,主要都来自于他作为人的天性;他还有一些坏品质,则由于他是一个英国人,一位英国上议院的议员;至于他的天才嘛确实无人可比。

“所有英国人生来都不爱独自思考;精力分散于各种琐务并热衷党争,根本静不下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但作为实践家,他们却很伟大。

“这样,拜伦爵士从来不能好好自我反省;因此他即使进行反思也从来不会成功,例如他那句‘钱要多但不要权威’就莫名其妙,好像钱一多权威便自然削弱了似的。

“然而他的创作却都成功了,真可以讲,他这个人是灵感取代了思索。他必须不停地写作;须知在创作中,一切来自于人的特别是心灵的东西,在他都很杰出。他写起诗来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不用思考,也不知道是怎样生出来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一位天生的诗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人身上有他与生俱来的那么多做诗的天分。还有在把握外在事物和洞悉历史情境方面,他也与莎士比亚一般伟大。不过作为纯粹的个人,莎士比亚更加杰出。对此拜伦心中有数,所以也不多谈论莎士比亚,尽管他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大段大段地背得烂熟。他真恨不得将莎士比亚给否定掉,因为他的快活爽朗如同横在他前进路上一块巨石,他感觉自己无法越过。他不否定蒲伯,因为不害怕蒲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提起蒲伯,对蒲伯钦敬有加,因为他清楚,蒲伯于他只是一道背景而已。”

歌德谈起拜伦来滔滔不绝,我呢,听他讲也不知疲倦。在几段小的插话之后,歌德接着讲:

“身居英国上议院议员的高位,对拜伦十分不利。因为任何天才都要受外界的影响,更何况出身又如此高贵,家资又如此豪富。中等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位天才要有利得多;所以我们也发现,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全都出自中层阶层。拜伦那样地不知节制,要是出身低一点,家产少一点,也就远远不会那么危险。可事实上呢,他有权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便陷入到无数的纠葛麻烦之中。再说,他出身如此地高贵,还有哪个等级能令他心生敬佩和顾忌呢?他心里想的什么就说什么,这便使他与世人的矛盾难分难解。”

“看着真是令人惊讶,”歌德继续说,“这个高贵、富有的英国人,竟把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耗费在了私奔与决斗中间。拜伦爵士自己就讲,他的父亲曾勾引跑了三个妇女。相比之下,他这个儿子还算理智的哩!

“他确实一直生活在原始状态;以其禀性,他必定时刻觉得有自卫的需要。因此他总是放枪。他不得不随时准备着有人去找他决斗。

“他没法独自生活。所以他尽管有很多怪癖,对自己交际圈内的人却极其宽容。他可以整个晚上朗诵悼念穆尔将军的诗,让他那些高贵的朋友如坠云里雾里。他不管这个,朗诵完了就把诗稿放回口袋里。作为诗人,他表现温顺如同绵羊。换上另外一位,可能就会叫那班高朋见鬼去。”

1825年3月22日,星期二

(剧院失火;歌德如何培养演员,管理剧院)

夜里十二点刚过,我们突然让失火的喧闹声吵醒了。只听人们高呼:剧院着火啦!剧院着火啦!我胡乱披上衣服,赶到火灾现场。人们极其惊慌失措。几个小时以前,我们还在这里欣赏女演员拉罗西演康保兰的《犹太人》;男演员赛德尔快活诙谐的表演,更不时引起哄堂的笑声。在这刚刚还提供给我们精神享受的地方,眼下那最可怕的毁灭性元素正狂暴地发着淫威。

火像是由暖气引起,最初爆发在池座,很快蹿上了舞台,引燃了布景的细木条,大量的易燃物跟着熊熊燃烧起来,不一会儿火焰便冲出房顶,烧得椽子纷纷折断、坠落。

同类推荐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N个心灵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N个心灵故事

    本书搜集了大量名家所写的精彩好看且包含丰富哲理的散文,从对自我的认识、梦想与信念、做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分别讲述了影响孩子一生成长的哲理美文。再加上作者用心良苦的人生忠告,相信一定会让阅读此书的青少年受益良多。
  •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本书收有“永不放弃”、“高级享受”、“医生吓死病人”、“贫困中的尊荣”、“嫁给哪一个”、“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等近160篇小品文。
  •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本书编写精良、引人遐思,是一套开拓眼界、促人思索的好书。
  •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莱恩又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德国柏林,经过二战洗劫过的柏林饱含历史的沧桑,几个小伙伴也在这里开始了乌烟瘴气的生活。德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了黑森林,原来这里曾是核武器的秘密研究基地!为了避免危险和意外,他们逃出了黑森林,却又遇到了一位古怪的女孩,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经周折,他们竟然有幸参加了这里的啤酒节,真是喜出望外。可是事情交没有到此为止,他们遭遇了惊魂一刻……
  • 影响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影响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本书分“成长涂鸦板——用心品味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情绪调节器——用微笑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八章,共收录203篇影响孩子成长、启迪孩子智慧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先婚厚爱:总裁特无耻!

    先婚厚爱:总裁特无耻!

    她是29岁的大龄剩女陌如烟,被妈妈逼着走上了相亲的道路,却因看错了座位号嫁错了人。他是龙氏集团总裁龙泽天,却因在大街上的匆匆一撇一见钟情,耍近手段把陌如烟娶走又耍进手段让陌如烟爱上了他。“老公,今晚我想休息。”“老婆,我们得好好耕耘才有收获。”啊,啊,……卧室一阵尖叫声传来……总之,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总裁婚后特无耻拿下单纯小猫的故事。
  • 与女神捉鬼那些日子

    与女神捉鬼那些日子

    香蕉娘,喜欢帅哥,半夜勾魂淫银。色鬼男,喜欢美女,半夜闯房意银。吊死鬼,喜欢吓人,半夜拉舌舔脚。吾乃抓鬼天师,喜欢漂亮女鬼,见到不免调戏!喜欢本书,可加扣扣2463353735
  • 魂世纪
  • 审判戾爪之远古狼王

    审判戾爪之远古狼王

    切勿小瞧幼狼的威严,月华在狼王身上聚集,最后的抉择即将到来,他将何去何从?这是狼的世界,但他们的经历总有一件事和你相似……书群群号347636039,欢迎大家加群哦!
  •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芽》杂志社唯一独家授权出版!萌,一种年轻的能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七堇年从这里启航!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分初赛获奖作品和复赛获奖作品两部分,收录的获奖作品经过精心选编,题材各异,生动有趣,满溢着“萌”的能量。 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与梦想的呐喊,有校园生活、青春情愫的细细诉说,有故土之思、人生感悟,有对现实的关照、对人性的思索,还有各种新鲜的文体实验。
  • 三国之无双武帝

    三国之无双武帝

    三国大世,群星璀璨,将才云集,各诸侯共逐汉鹿,谱写波澜壮阔的江山画卷,演绎荡气回肠的风云序曲。既然代替吕奉先降临这世间,那就挥舞起方天画戟,驾驭起赤兔宝马,轰轰烈烈地开创绝世的雄图霸业!我就是那无敌的无双武帝,灿烂若太阳,一切星辰光辉都要黯然失色!让我们一统华夏,让我们横扫世界!我,就是要到世界的尽头去!
  • 美男求扑倒:乱世兽妃腹黑本色

    美男求扑倒:乱世兽妃腹黑本色

    “这一辈子我只有一个愿望,下辈子做只猫然后去流浪,寻一处温暖窝然后定居他乡。”她是被世人称为死神X的世界第一杀手,她是被唤为兽族耻辱的;她冷酷无情,她懦弱胆小;下一秒,她重生为她,一笑倾城,再笑倾天下。废柴逆袭,高冷黎三高调归来。废材,草包,废物?通通还给你们!虚情,假意?拒绝收货有事出门右拐!看上大把大把的财产了?不急,先给本座揉揉腿,我们慢慢聊……本以为一世繁荣富贵一统兽界,却遇到帅气的反派角色。帅气也就算了,尽然看上了兽族新皇?那一夜,他懊恼地刮了刮她小巧玲珑的鼻子。“我当初为什么会看上你这个小变态?”“这只能说明你眼神好。”☆开学更新较慢,各位大人可以先收藏,等养肥了再看★
  • 幻想守卫

    幻想守卫

    为了自己的妹妹而被迫进入如同童话世界一般的幻想空间这里不会死人,这里可以实现愿望,这里就像圣杯一样但是剧情人物的消亡,嗜血的团战都让罗空感觉到这个空间的不对头这里到底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抑或是。。。。比无限空间更加无道德的世界?当一切的真相都展现在罗空面前的时候他是为了虚幻的梦想而战还是为了枯燥的现实而战?
  • 与尔同消万古愁

    与尔同消万古愁

    一个,本是无忧富家千金,却一步步走向黑暗,亦步亦趋而又小心翼翼。机关算尽只为留在他的身边复仇。一个本是梨园戏子,身藏秘密却为她失了心放弃一切。他说,“阮阮,我可以为你放弃一切,你信我。”却换来她的沉默不语。后来,她的背叛让他们往日恩爱间的喃喃细语皆成虚幻,昔日她的一言一行对他而言,变成了无尽折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她说“我的少年,愿你一生平安喜乐”几经流年,全国各地爆发军阀混战,再次遇见,昔日恩爱却只剩下冷漠、疏离,而她和他的身边亦有了旁人。究竟两人要何去何从?最终,她又是否能觅得良人两相恩爱?
  • 滴血瞳

    滴血瞳

    阴年阴月阴时出生的韩小天,为传承家族衣钵,被选为陆判传人!那吸血噬魂的飞头降,黄河边凶恶无比的尸煞,宗坟里的百鬼夜行,还有那各种置人于死地的蛊法邪术......看陆判传人和柳灵童子一起玩转三界,惊险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