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200000011

第11章 三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5)

刘姥姥猜说这是哪位哥儿的书房,贾母告诉她"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的反应很奇怪,"细细地打量了黛玉半日",然后说了一句话:"这哪像一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她为什么不说:"唉呀,好漂亮的姑娘啊!"或者干脆跑过去,拉起黛玉的手,说:"唉呀,姑娘,你这么个好模样,又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她一个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跟一间屋子较什么劲啊,还这么下死劲地夸---非常明显地"顾左右而言他"。

我猜:第一,她不敢;第二,她不肯。

别忘了,一场戏里,二人相对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主角。刘姥姥打量黛玉的时候,黛玉也没闲着。刘姥姥的心眼活动着,她的心眼也在活动着。这个姑娘天天眼见的是精馔美食、漂亮的公子小姐,就是年老人,也是年高有德,这下子见这个母蝗虫蹦蹦达达,居然蹦到自己的屋里来了,还能有什么好脸色?就算她不敢当着贾母的面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那神色估计也是:"别理我,烦着呢!"这一点不光刘姥姥,连贾母都看出来了---不愧是聪明的当家老太太,人情世故,可以懂装不懂,绝不是不懂装懂。所以她才会在探春的屋子里说这样的话:"我这个探丫头倒好,只是两个玉儿可恶,回头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刘姥姥有八个胆子,也不敢跑上前拉人家的手。

但是,这似乎也不是刘姥姥细看黛玉的深意。黛玉这个姑娘,从形貌到气质,都不是人间女子。所谓"超凡脱俗",实际上不是褒义,而是贬义,那意思就是虽生在红尘,却不适合活在红尘,而且命里注定会一生不如意,甚至早逝。刘姥姥分明看出了一点玄机,她却不肯说出来。

正因为她对黛玉的印象不好,很不好,所以才会对黛玉打量了半天,不肯夸黛玉的容貌,反而夸这间屋子模样好。就像她对惜春,就敢跑上前去,拉住人家的手:"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有这儿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黛玉才真是神仙托生的呢,她倒是不置一辞。可以说,她评价黛玉和黛玉评价她,必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标准交错出来的剪刀差。

让人惊讶的是,刘姥姥对黛玉的暗评,居然和南安太妃对黛玉的暗评是相合的。南安太妃来给贾母贺寿,请出几个姑娘来见,先是拉着宝钗湘云的手细看,然后再细看黛玉和探春,然后说都好,都好,不知道叫我夸哪一个的是。这里面有一个次序问题。四个姑娘是横向一字排开的,并不是排一路纵队,有个先来后到。她却先携了宝钗,那意思就是心中就先取中宝钗。这时候宝钗脸上必是一团和悦之气。黛玉则是一生之中,百分之九十的光阴,脸上都是一种清寂之气,这种气质使人远离。

再联想到元春省亲,高高在上地坐着,看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作诗,想必高灯下亮,看得清楚,所以心中先取中宝钗,在赏赐端午节礼的时候,才会钗、玉的礼一样,黛玉的且放到后头去。

刘姥姥这么一个村妇,居然和太妃、皇妃取向一致,她们所代表的,可以说是从上到下的俗世对于宝钗和黛玉之间,孰优孰劣的一种精确选择。就是贾母,那么疼外孙女儿,给宝玉选媳妇,也是舍黛玉而取宝钗。

刘姥姥这个人的眼光真是非比寻常的厉害,这种厉害不是因为她学了哲学,或者会看人的心理,而是积年得来的民间智慧。这种智慧还表现在她对妙玉的态度上。妙玉对她的态度无从想见,不过因为她喝了茶,就连名贵的官窑茶杯都不肯要了,想必这个自命高洁的姑娘是绝不肯对这个母蝗虫假以辞色的。微妙的是,刘姥姥居然对这个人也如同对黛玉一样,有一种老于世故的圆滑和回避。贾母问她这茶怎么样,她说淡了些,再熬浓些就好了,这话里没有多少深意,不必挖掘,不过她的态度却大有深意,是燕子抄水一般地一掠而过。如果说姥姥代表的是俗世,那么妙玉代表的就是一个精神金字塔顶端的那颗珠子。高也罢,低也罢,反正妙玉是没有群众基础的。李纨也不喜欢她,"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在这里,刘姥姥和李纨又成了同一阵线。刘姥姥这个人,真是具有非比寻常的亲和力。

同类推荐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嗜道巅峰

    嗜道巅峰

    他的大起,他的大落,一点点在显现,他也在一点点变得成熟,变得离巅峰更近了、、、、、、、、、
  • 再世之邪尊

    再世之邪尊

    欢迎来到我的修真世界。主角碌碌无为的前生直至晚年重生于新世界的一段传奇人生,给读者一段话:一定要多注意本书细节
  • 快穿之坐拥坐拥万千男主

    快穿之坐拥坐拥万千男主

    初夏从她有记忆起,就游荡在这尘世间,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为何飘荡在这世间。忽然有一天,却被一个自称引导者的绑定,穿越到各个不同的世界,完成任务。只不过,为什么要她去攻略男主?摔,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男主不是注定是女主的吗?所以她要跟女主抢男人,简直不能愉快了。不过为了自己的记忆,豁出去了。她的人生格言就是:没有拆不散的cp,只有不努力的炮灰。所以,放开男主让我来。(本文一对一,HE大结局,所以放心入坑吧!)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乱世狂神

    穿越之乱世狂神

    天下暗涌六界涌动你若入魔我陪你入魔为你挥剑为你执着我无怨无悔她,现代大学生伏小满,一朝穿越,却穿到了草包洛家嫡女洛小满身上,会与月翼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她,死神一样存在的姬画魂,别人只看见她表面的风光无限,可谁有看得见她背后的血和泪,她带着无尽的仇恨,背负着不应属于她的罪孽,他又会怎样为祸六界。已开群472905903
  • 倾爱之非你不可

    倾爱之非你不可

    她,本以为那人的走,她这一生便再不会爱上一个人,或是再也找不到一个爱自己一样的他。八年后,她看似从那场伤痛之中走出来了,已27了的她,依旧逃不掉家人安排的相亲,在姐妹的帮助下逃避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最终却是没有逃得过一个将他记了四年的人,而这时候,她小时候她苦苦恋着的邻家哥哥也回来了,却对她也有着不同一般的人的依赖,她能淡忘那个因她而走的人,而去接受别人吗?亦或是孤寂的心,在不经意间也开始颤抖,寻求温暖了。且看《非你不可》的讲诉一个关于她的非你不可吧!
  • 武装之凤逆羽

    武装之凤逆羽

    她,来到这里,只为寻找一个人。她,不知道他的任何信息,只记得那双异色眼眸。她,对于他们的战争保持中立,哪方弱,她就帮哪方,不管对手是亲人、朋友异是爱人……她,冷酷无情,最终被他坚持所感染,可她,却不能回到他的身边,即使……
  • 独霸星宇

    独霸星宇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花草树木,刀枪剑戟,皆可成神。宝体出现,惊动星空,少年势强,谁与争锋,预言成真,血洗宇宙。
  • Honorine

    Hono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求生传

    末世求生传

    末世来临,每个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