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喜结良辰初入宫
时日已然,王嬷嬷卸下手中差事回宫复命,国公府上上下下也开始清扫,防着出现半丝差错伤了皇家颜面。千辞再度展开案上嫁衣,并非大红之色,朱唇轻启:“终究是妾室罢了。”盼秋闻言稍顿,半晌轻叹口气复做自个手头的差事。
次日天还未大亮,国公府众人便已起身,千辞亦被早早催醒。吴氏使人备了甜点,轻叹:“嬅儿先用些点心垫垫肚子,今儿礼仪繁琐,只怕是要饿肚子了。”言罢褪下自个腕间玉镯放于千辞手中,复道:“这是你外祖母当初留于娘亲的,今日娘亲将它给你,入了皇室,便不如在自个家里自由,切记谨言慎行,莫要让娘亲担心。你打小便是个有心思的,有事也不让娘亲操心,可你记住,国公府终是向着你的,有了委屈,可莫要自个藏着掖着。”千辞闻言眸间蓄满了泪水,吴氏执其柔荑,强忍涩意,勉强笑道:“今儿是你的大喜日子,莫要失态让人笑话了去。娘亲去前院寻你父亲,一会再来陪你。”吴氏方走,宫里梳妆的嬷嬷便到,寒暄过后便为这太子良娣上妆。一切罢,千辞已是累极,在嬷嬷的催促之下穿上嫁衣,倒是添了几丝喜意。梳头的人讲究福气,为此惠妃请了安王妃为千辞梳头。安王妃仔细打量千辞,笑言:“良娣可是个标致人儿,往后定是个有福气的。”便净手为千辞梳头,且嘴里念念有词:“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吉日吉时,喜娘入,道该走了,千辞复回眸打量了这个自个住了十几年的院子,脚步微顿却又一步步离开,抬步至正院,千辞在喜娘的搀扶之下跪别国公爷与世子夫妇。因着良娣的身份,在宫里教习嬷嬷来后便阻了千辞与男宾的来往,时隔一月有余,千辞再见沈国公,涩声道:“嬅儿不孝,无法在祖父膝下尽孝。”国公亲自扶起千辞,仔细叮嘱数句方作罢。世子沈勋也是不舍自个的嫡亲女儿,虽说素日里与这大女儿并不亲近,可打破骨头还是连着筋,沉声道:“妆匣子底部的暗格子里有几间铺子的地契和银票,算是父亲为你填的妆,你是我们沈家的嫡亲小姐,莫委屈了自个。”吴氏不忍,执帕拭泪,借口招待宾客转身先携诸夫人至正门。千辞复下跪朝着沈勋磕了头:“父亲保重。”罢,沈国公亲自为千辞盖了盖头,且送至正门,入喜轿,喜乐起,轿亦起。沈家嫁妆紧随其后,十里红妆,引得诸人围观。
喜轿落于东宫前,太子踢轿门,千辞遂在喜娘指引下下轿。繁缛礼节后,入其殿,名曰福熙殿。因嫁的是皇室之人,故千辞只携婢盼秋及奶娘赵嬷嬷入宫。头顶珠翠繁重,碍于礼节,只得端着。自清早用完甜点至如今还未曾进食,千辞早已觉饿,一旁婢子似有感觉,端过桌间糕点,泠泠道:“太子殿下早前便吩咐让娘娘先垫些东西,怕娘娘饿着。”罢稍揭喜帕,露出一丝缝隙,轻捻块糕点入齿,方是垫饥。罢,抬眸示意盼秋赏其一些碎银子,那婢子领赏后方有了几丝笑意。后靠奶娘小眯片刻,直至殿外传来脚步声。
殿内众人行礼,方知太子入。千辞起身欲拜,却被人扶起,千辞垂眸只能看到帕下面前之人衣角的红色,心里不觉起了几丝涟漪。罢,萧澈拿起一旁喜竿挑起喜帕,喜娘在旁递过子孙饽饽,二人各执一块入齿。忽的黛眉蹙,喜娘借机问道:“生不生?”未曾多想,千辞便道:“生的”,罢,殿内诸人笑,太子亦挑眉,千辞方知其中缘由,不禁面红。后喝合氶酒,喜娘看此笑着将其二人吉服衣角系在一起,奉承几句得了赏赐后便带众人齐出了殿。
殿内仅留其二人,千辞方有了机会看看这个将同自个过完一生的人,萧澈轻言:“今儿你也累了,便歇息吧。”千辞垂眸,回想教习嬷嬷所言,不觉面红。红烛摇曳,似在诉说,一宵苦短,然此夜却是有人欢喜亦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