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之身是由我们过去的苦难和对未来的恐惧压力所造成,它最害怕的事情除了我们的快乐和平静,就是当下。时间是一种幻象,那么我们就结束时间的幻象。时间是一个陷阱,它让我们深深地陷入并不存在的过去和并不存在的未来。过去已经不在,未来尚未到来,想想看,我们活着的地点从来不是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过去的事情发生地点是过去的当下;未来发生的事情是未来的当下,但真正的当下只有此时此刻。我们习惯于把能量投掷到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中,我们宝贵的生命能量就不会使用在当下,而我们仅有的只有当下。我们的当下是严重缺乏能量的,我们怎么能不贫乏?
时间真的一点都不珍贵,它仅仅是一种幻象。我们都说要珍惜时间,其实我们最该珍惜的是当下。我们以为回忆过去和探望未来是珍惜时间的好方式,其实我们用这种方式错过了当下。是的,当下是惟一存在的东西,我们最该珍惜的就是此时此刻。生命就是此刻,我们的生命从来不会不在此刻。过去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未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在当下。
心理时间是有害的,它让我们在时间的催促下不是瞻前就是顾后。在心理时间的阴影下,我们的生命似乎在一天一天老旧下去。紧迫感像只狼狗一样对我们横追猛赶,我们的心仓皇而绝望。我们怎么避开这仓皇和绝望,都显得徒劳。仓皇与仓促了那么久,最对不起的就是每一天仓皇与仓促的那个自己,那个没有活在当下的那个不快活的自己。有一天,我坐在阳光洒进来的窗前,落下来的阳光打在我手里的这本《当下的力量》的书页上,打在我正在朗读着的埃克哈特·托利的文字上。我突然觉得,当下的这个时刻,其实是我真实仅有的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刻。明天,我一定不会比今天更年轻,后天不比明天更年轻。明年不比今年更年轻。当下的我是最年轻的我!即使我活到了70岁,那个当下的我一定也是最年轻的我。除了全心全意对待生命中最年轻的自己,还有什么做法更合理?
是的,今天的这个我,就是最年轻的我。当下就是我最年轻的时刻。这事实比死亡更确凿无疑,比活着更肯定,比哲学更有劲。每当我用无意义的神经症的坏心情再去破坏当下最年轻的这个我,我都该为自己的生命感到可惜。我不能再粗糙地对待我最年轻的每分钟了。那是多么蠢笨的一种活法。我已经蠢笨了那么久。我蠢笨地和别人比较着活,看到正当花开岁月的女人们,我就会为自己的老旧暗自神伤。其实,没有任何人肯为我们暗自神伤,除了我们自己。这么多荒诞,多么不真实。暗自神伤是活,平静随喜也是活,为什么不用安静平和的这种健康的方式去存活?
埃克哈特.托利对我们说:在你本质中不是你的东西就不会在你之内生存。在当下这一刻,当时间缺席时,你所有的问题就会消失。受苦是需要时间的,在当下它不能生存。
34.临在:自己的观察者
临在,是《当下的力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破除思维认同的一个重要进入情态。它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我们的痛苦是一种幻觉,单纯认识到这一点并不会让我们远离痛苦。抗拒痛苦通常是我们使用的对付痛苦的方式,但是,这是最坏的一种方式,因为抗拒意味着向痛苦宣战,而痛苦最不怕的就是宣战,就像火苗最不怕的就是风。痛苦的食物就是痛苦。一旦我们向痛苦宣战,我们只能生产更多的痛苦去喂养痛苦。
打破思维认同,我们必须做一个自己思维的观察者,因为痛苦之身不希望我们直接去观察它并认请它。当我们观察自己的痛苦之身,感觉到它在我们体内的能量场并关注它时,那个认同就打破了。这时,一种更高的意识状态就产生了。这就是“临在”。只有在临在中,我们才能从痛苦中转移开自己,获得当下的力量。
从痛苦中的自己转化为对自己正在痛苦的情绪的观察者,只是观察,不做评判,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仿佛一个观察者移开自己,默默地看着那个正在痛苦的情绪……我们就会发现,转变已经发生,痛苦已经不再掌控着自己。这就是临在的力量。是的,思维认同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产生了痛苦,意识却将它变回原形。临在,这是这种意识。
2007年,我第一次读到《当下的力量》,在书本中懂得了“临在”的伟大意义,我高兴得要命,认为自己得救了。我还打电话给自己的一个道友,告诉他我得救了,因为我读到了这本书,懂得了临在的这个神秘力量。我还买了这本书给朋友。事实上,我买了十本《当下的力量》分别送给我的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和我一起得救。让我沮丧的是,我低估了“临在”的能量,我以为我知道了它,我就获得了它。以后的日子,痛苦的情绪时常发生,思维的认同太无意识了,我就像一台设定好了的机器被它使用,思维毫不费力地就按照既定的情绪程序设置打开了我的痛苦。每每这个时候,临在的意识总是不出现。我就呼唤“临在!临在!”,它只是简短地出现,比闪电还快,我的情绪就被换回了无意识状态,思维认同重新控制了我。我的注意力稍一放松,思维的噪音就会重新开始,我又回到了时间的状态之中,不是反刍已经发生过的痛苦就是呆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就是这个“临在”,我用了若干年时间都没有唤来这个意识。我一遍一遍地读这本书,就是一遍一遍地去唤醒我生命中的临在意识。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发生在我身上的痛苦的事情,我把引起我的痛苦之身的难缠的人,当成是生活委派给我的老师,就是为了让我从自己的生命中唤出“临在”这种意识的,让临在这种强大的意识熟悉得像是自己的无意识。但是,我知道自己还是远远地不够,一个高于自己的意识力量在生命中远未形成。
现在我依然在学着用临在的意志瓦解我的无意识痛苦。一旦负性情绪登门造户,内心的观察者就会出现。我一直在练习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我的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一旦思维无意识呈现,我就会问自己: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我的大脑正在创造什么样的思维?我像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样对自己的内心发生的事情保持兴趣。我知道,如果我的内在没有问题,外界才会正常顺利。如果我的内在是有问题的,我就是住在殿堂里面也无异于住在豪华的棺材里面。我知道,那些我们深层的无意识,那些性质歹毒的我们的痛苦之身,那些生命极深处的恐惧,比如,丧失所爱之人,比如重大的疾病,比如严重的分离,比如重要关系的破损……这些必将来临的痛苦,它们需要通过深深接纳的力量和持续的临在意识之光来改变。我知道,这种修持是恒久的,终生的。
痛苦是我们生命中普遍的黑暗,临在是光。把光引到黑暗中来,黑暗中无明的万物就会转化成光。临在就是这样的能把痛苦转化为光明的光。
禅修是我们的必修课,是让痛苦的我们转化为平和喜悦的我们的必修课。禅修需要的定静甚至打坐,其实以归笼的形式让我们进入到临在之中。瑜珈也是。瑜珈的内质就是唤回临在意志的莅临。
无意识的思维让我们生命的瓶子晃动,有意识的临在才能让它静止清明。
35.臣服:让生命的瓶子深沉地宁静
曾经,有一个乞丐每天都坐在一个地方行乞,这一下就是30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
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它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乞丐充满了惊奇和狂喜:箱子里面满是金子。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埃克哈特把它讲给我们听,他是想告诉我们,那些没有找到真正财富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真正的财富不是肉眼可见的金子,不是我们每天拿出来与人比较的物质和地位,而是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如果我们是一个没有真正财富的人,即一个没有存在的欢乐和宁静的人,即使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财产,但我们依然在四处寻找。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东逛西寻,试图要找到让自己感觉幸福的东西。我们不知道,真正的财富不在外部世界,而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我们还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还拥有了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
如果事情能够改变,我们就去改变。如果事情不能改变,我们就去臣服。这是我从《当下的力量》当中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却也是最难的一课。我们想要的喜悦和安静,我们想要的安稳沉静的生命瓶子,只有通过臣服这个当下的力量才能得到。
臣服,不是一种消极的能量,不是意味着失败、放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迟钝、退缩等所采取的消极策略。真正的臣服与这些完全是不同的。臣服,像水一样流经形状各异的万物,不去改变万物的形状,仅仅去流经,纯正地流经,依旧保有水的形状和品性,无疼而且无畏。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臣服,就是水之柔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水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而无损,没有什么能高贵于它。
臣服不是被动,也不是不行动。臣服就是选择了自己所选择的,然后对自己所选择的事物负责。不瞻前,不顾后,不后悔。臣服,是担当,担当起每一个自己的当下。臣服就是接受了当下时刻的现实,然后采取行动,尽最大努力从泥沼中摆脱出来。这种行动才叫积极的行动,它比愤怒和退缩是更加高贵的作为,也更具威力。
大自然到处可以让我们见证到臣服的美丽。看看百合花是如何生成的,它们不耕不纺却过得好好的。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活在当下的,它们从来不知道屯积,也不絮叨自己的恐惧。让我们怀着一颗臣服的心,去观察万物是如何被完成的,生命的奇迹是如何在没有不满或不开心的状态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一定有一些重大的痛苦是我们不能一下子接受的。比如,疾病,比如,失去心爱的人,比如死亡。我们依然可以不抗拒,我们依然可以臣服。我们的第一个机会是向当下臣服:承认现实不能改变,因为它已经发生了。假如我们这样做依旧是有困难的,尖锐的疼痛依然命令我们挣扎,那么还有一个臣服的机会在向我们敞开: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外在的状况,那么我们就接受内心的状况。我们不要去抗拒痛苦,而是允许它的存在。向悲伤、绝望、恐惧、孤单或者任何形式的痛苦臣服。我们不去逃避它们,而是去全面感受它们。但是我们不要去思考它们,不去评判它们,只是观察着它们。假如我们更有力量,那就用自己的仁心去拥抱它们。试试看,臣服的力量是怎样让奇迹发生的?它是如何将深深的痛苦转化为深深的宁静的?这显然的磨难,依旧可以成为复活和提升我们生命的契机。哲人说,不要浪费了我们的苦难,说的就是人生在世,苦难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打击我们的力量会变成我们的力量。
最后的臣服,是我们面对死亡的臣服。我们开始学习的这种臣服,也是开始学会向死亡臣服的第一步。死亡是一件迟早会发生的事情,生命最寻常的事情就是无常。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打算活到八十岁的人,仿佛八十岁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这是个幻觉,也是个投射。生命哪一天被取走,都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可能的。死亡是一种美学,不是一种恐怖的学问。我们早一点学会向死亡臣服,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就学习死,以便于在活着的时候就有力量把那些在本质上无用的东西摒弃掉。知道死亡,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怎么去活。
埃克哈特告诉我们:对痛苦的接受是通向死亡的旅途。面对痛苦,允许它的存在,接受它的事实,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就是有意识地进入死亡。当你已经消灭了这个死亡,你就会认识到没有死亡——你也不会再有恐惧。唯一的死亡的就是小我。你想要有一种轻松的死亡方式吗?你想要没有痛苦地死去吗?那么请你随着每一刻的消逝而死亡,让你的存在意识之光躯散被时间包围的自我。
这,也许是我们后继的人生需要去研读的功课。
我想起了俄罗斯伟大的作家——一个向生命臣服了的丰饶的灵魂——陀斯妥耶夫斯基。当苦难的生活让他的生命受伤,他选择了去包扎刀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等待我们的依然是伤害和苦难,我们要有所准备。那些伤害过古往今来的人类的刀子,必定会千里迢迢地前来伤害我们。现在,我们要学做的是那个包扎刀子的人。现在,我想念叨一遍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这是在我临死前必定会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剩下的岁月里面我最想践行的就是这句话: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