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900000023

第23章 长实——长江滚滚向东流(12)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于1999年在香港上市,到了2002年资产总值已达60亿澳元。1999年7月,长江基建斥资1.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天然气供应商执牛耳者ENVESTRA19.3%的股份,打响了进军澳大利亚市场的第一仗。2002年2月,它又牵头收购悉尼跨城收费隧道,在澳交通行业得到了一席之地。接着,长江基建又与德意志管理集团、澳西太银行等组成财团,携手竞标标价为500亿澳元的悉尼机场。当时,长江基建总裁表示,该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在未来2-3年内,在澳大利亚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作为在此地进行多元化基建投资的载体。据悉,长江基建目前正与德意志银行合作投标价值12.5亿澳元的悉尼西区环城公路及另一条标价8.15亿澳元的收费隧道公路。

2002年7月22日,有报道称,李嘉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与港灯日前收购了澳大利亚的Citipower。至此,李嘉诚控制的长江集团已晋身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总投资额约400亿港元,业务除了电力分销外,尚包括电讯、基建项目等。长建董事总经理甘庆林说,连同这次Citipower的收购,长江集团在澳大利亚投资总额达90亿澳元,约服务客户280万名,聘用当地员工5000名。而到2002年7月份,长建及港灯在澳大利亚已拥有三个电网,同时长建本身在澳大利亚还有多项投资,包括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Enestra的最大股东;该年初,集团又获选为竞投新南威尔斯省悉尼一项2公里长的CrossCity隧道工程的优先入标者。此外,和黄旗下和记电讯也在当地投资电讯业务。由此也可以推论,李嘉诚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创业感悟: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承受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竞争之剧更属前所未有,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面对重大挑战。未来能靠什么去保持增长?除了已有的法制、金融体系和各种基建等优点外,最大的资产是人才。

五、电讯——看好电讯,遥领科技

1.前瞻未来欧洲电讯

李嘉诚如是说: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

李嘉诚每一次的投资动作,都让人感觉是剑走偏锋,他不是个商人,而是个实实在在的投资家。他不会对那些表面看上去红火异常的产业出手,正如他说的,他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如果出售一部分业务可以改善我们的战略地位,我们会考虑这一步骤。除了考虑获取合理的利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取得利润之后,能否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中让我们的投资更上层楼。”至于电讯业务,和黄在港稳占手机市场老二地位,仅次于香港电讯;在海外,1994年在英国成立OrangePlc,近期获德国Mannesmann收购,作价2500亿元,拥四成五股权的和黄接受收购,以换回440亿的现金和欧元票据,以及Mannesmann一成股权,称霸欧洲。另外进军美国市场,透过收购Voicestream三成股份而进占美电讯市场。

当亚洲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李嘉诚领导下的和黄集团奉行“继续扎根香港,但同时也不排除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经营策略,加快了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李嘉诚早就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并悄然着手在欧洲、美洲、亚洲以及非洲扩建自己的“通信产业王国”。

1999年10月21日,身兼香港长实、和黄集团主席的李嘉诚,兴高采烈地向外界公布:和黄与德国电信公司Mannesmann经过一周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和黄将以价值1130亿港元的价格向Mannesmann出售44.8l%的Orange(“橙”)电讯公司股份,而Mannesmann则分别以折合220亿港元的现金、价值220亿港元的欧元3年期票据及1184万股曼内斯曼新股支付。

待交易完成,和黄除持有Mannesmann10.2%股权,成为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外,还可套现440亿港元现金。待两公司合并后,和黄更可间接控制市值7000多亿港元的曼内斯曼;而Mannesmann亦将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跨国电讯巨人,远远领先于位于第二名的意大利电讯。

“这是我最骄傲的交易。”记者会上,征战商场40多年的李嘉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地对记者表示。

李嘉诚在欧洲电讯市场曾经有过十分艰难的开拓过程。1989年,李嘉诚在英国和记电讯注资84亿港元收购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涉足于英国的电讯市场。然而此番出师不利,新购公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1992年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流动电话服务,名为RABBIT(兔子)。由于它只能打出却不能打入,与这一时期的其他电讯服务技术比起来,要逊色得多,因此它没能引起更多客户的兴趣。一年之后,“兔子”败下阵来,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留下了巨额务债。但是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李嘉诚都凭着他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绝不轻言放弃。就在市场上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了市场上有关他的一切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黄在英国的电讯事业。其后,李嘉诚又于1994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改名为“橙”(Orange),推出GSM流动电话服务业务。

1996年,“橙”在英国成功上市,和记从中套现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橙”经过几年的发展,至今股票价格已上涨7倍。1999年年初,李嘉诚出售“橙”4.2%的股权,套现50亿港元。由于和黄在历年的交易中已套现近百亿港元(超过当初投资额),因此和黄在“橙”的投资成本已等于零。2001年,该公司又出售了在美国声流无线公司(VoiceStreamWirelessCorp.)中拥有的18.4%的股权,获利40亿美元。在1998和1999年,和记黄埔收购了两家公司,随后把它们并入了美国声流无线公司,当时的总投资约为10亿美元。李嘉诚对电信市场的把握很有分寸,在电信市场开始热度膨胀的时候及时脱手,书写了一段运作资本的神话。

取得了2G业务的丰硕业绩,李嘉诚又开始全面铺开他的3G计划。虽然,市场曾普遍对提供高速接入和多媒体服务的3G网络表示忧虑,认为高昂的成本和未经广泛试验的技术将令这种服务担上很大的商业风险。但显然和黄集团对3G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和黄在欧洲的3G计划覆盖范围包括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并且打算将网络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亚太地区的香港和澳大利亚。

Orange是和黄最为成功的投资典范之一。1999年10月,“橙”引起了德国最大的无线电话业务商曼内斯曼的兴趣。中旬,海外媒体率先透露德国工业界巨头Mannesmann正在洽购和黄旗下电讯公司Orange的消息,21日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个消息。10月14日双方经过6天的商讨,就达成了这项震动全球电讯市场的巨额交易。

这项巨额交易,“有关各方皆蒙其利”。Mannesmann不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讯公司,市值7000港元,更重要的是为该集团电讯业务提供更为远大的发展前景。对和黄股东而言,除了28亿美元现金及为期3年的28亿美元票据的进账之外,还获得Mannesmann扩大股本后10%的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同时也成为欧洲最大的GSM电讯经营商。

1999年的11月,欧洲电讯市场风云再起。一场更大的收购交易又令李嘉诚成为关键人物。当时,英国沃达丰电讯公司声明,将动用超过1万亿港元(129亿美元)收购德国Mannesmann公司52.8%的股权,而Mannesmann高层坚决抵抗沃达丰的恶意收购行动。于是,作为Mannesmann最大单一股东的李嘉诚手上所拥有的10.2%的Mannesmann股权,便成为这宗全球最大的收购案双方极力争取的焦点。

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沃达丰还是Mannesmann,都不是收购案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当属李嘉诚。然而,李嘉诚却不为名利所动。11月23日晚,英国一个组织给李嘉诚颁发了“杰出人士奖章”。当晚,和黄董事局发表声明,坚决支持Mannesmann抗拒敌意收购。而李嘉诚对这一声明的解释是:“和黄与Mannesmann一起发展对和黄股东有利,而且沃达丰提出的收购价不具备吸引力。”

对此,业界对李嘉诚的态度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和黄董事局的这一表态可以理解为李嘉诚绝不会轻易从欧洲市场撤出的一个信号;也有人说,因为李嘉诚与Mannesmann早有协议,由“橙”换回的10.2%的曼内斯曼股权在18个月内不能出售,而李嘉诚只不过以放弃虚拟的318亿港元换取了日后在曼内斯曼更大的影响力和决策权。不管外界对李嘉诚的行动有多少种解释,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李嘉诚通过入主Mannesmann而在欧洲电讯市场大展宏图的谋略,绝不仅仅是赚上几百亿港元那么简单。

后来,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这种前瞩未来的能力,使得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长立不败之地。

创业感悟:欲成大事者必有广阔胸襟,他们不汲汲于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是街头小商小贩之所为。目光短浅,患得患失注定了一个人不会取得大成就。而不计眼前得失,不为近期小利而迷失方向,时时刻刻将眼光放得远一点,注重长远利益,有时候为了长远的公司利益,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而要这样做,本身就要克服眼前名利的诱惑,而以长远的眼光来指导行动。

2.搏击3G张弛有度

李嘉诚如是说: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1997年公司业绩公布时,李嘉诚就表示未来集团的主要盈利将依赖电讯业务。1999年上半年。和黄因分拆VoiceStreamWireless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而获利5.85亿港元。随后,李嘉诚通过分拆澳洲和记电讯在澳洲上市,获利3亿港元。再加上两次出售“橙”股权而获得的1180亿港元的收入,1999年李嘉诚仅从分拆出售电讯业务中,便获利1188.85亿港元,成了上世纪末香港商场上最大的赢家。

从1999年起,李嘉诚对全球电信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寻找更新的发展机会。当年,李嘉诚以317亿美元出售英国Orange第二代移动电话业务,同时把眼光瞄到了第三代移动电话上。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在3G业务方面雄心勃勃。其麾下有许多市值很高的第二代移动电话(2G)运营商,如美国的声流公司(VoiceStream),英国的Orange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可能成为3G业务的执牛耳者。而且李嘉诚与霍建宁也已拟订出各种计划,准备在法国、比利时、瑞典和瑞士的3G营业执照的拍卖中一拼高下。

在全球电信行业的角逐中,李嘉诚的联合企业是亚洲的领先者之一。李嘉诚看到了第三代移动电话的大好前景。但是,李嘉诚经过缜密的分析,他已预测到第三代通讯的3G业务可能会遭受到泡沫经济毁灭性打击,因而果断决定退出目前市场前景不明朗的3G业务。就正在包括和记黄埔在内6家国际财团竞投德国第三代移动电话(3G)6份营业执照的时候,李嘉诚命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退出德国的拍卖,并且将和记黄埔在德国电信执照中所持有的股份卖给了荷兰和日本。

众人对此开始议论纷纷。本来看好的3G业务的李嘉诚率领和记黄埔从德国突然退出,可能预示着这些计划将撤销,或者至少会将规模缩小。分析员大声疾呼,和记黄埔最后一刻退出,意味着它将失去建立遍及欧洲大陆的第三代移动电话(3G)网络的机遇。有人因此奋起批评和记黄埔的投资政策,批评者指出,和记黄埔会因为这次失误而丧失机会,无缘成为3G电信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一员,而在这新一代电信世界中,最普及的高速互联网工具将是移动电话。

其实,就正如李嘉诚的分析,3G业务肯定会有挫折。自从李嘉诚放弃竞投3G营业执照的时候起,业界对在3G营业执照上花费的巨额疑虑重重。电信股的价格波动反映出人们的这一焦虑。德国电信的股价在过去9个月中猛然下挫了60%;法国电信下跌了40%;英国电信也下降了45%。所有这三家公司都在3G业务上投入了巨额资金。

而让李嘉诚和霍建宁感到庆幸的是,和记黄埔的股价只下跌了20%,减少了损失。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嘉诚与霍建宁售出了所持的电信股,而不是买入。和记黄埔留下的是210万用户,140万人在香港,其余的分布在印度、以色列等市场中。正如霍建宁所说的那样:“我们事后发现,投资者满意公司从德国市场退出的举动。”

还有一个原因是,和记黄埔公司除了经营电话以外,还有大量其他业务。和记黄埔是镶嵌在李嘉诚企业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79年,李嘉诚斥资两亿美元购进这家年代已久远、享誉极高的联合企业22%的股份,此后他逐步增持股份,如今他拥有51%的股权。)和记拥有的港口遍及世界各地:赫斯基是加拿大一家主要的能源供应商;百佳超级市场连锁店在全亚洲都有分店;另外,和记黄埔公司还经营着大量其他业务。在1999年财政年度,集团的营业额为71亿美元,净利润却高达15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出售电信资产。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收益使和记黄埔成为全球经营业绩最佳的公司之一。

同类推荐
  • 7天打造顶尖店长

    7天打造顶尖店长

    店长是企业提高业绩和管理水平的关键,也是贯彻服务宗旨的前锋,尤其在连锁企业中备受重视.与市场上其他的管理者培训图书相比,本书操作性较强,内容涵盖面大,行文通俗等,可作为系统培训的教材,也非常适合店长们的自我培训。
  •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华为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任正非为什么能够打造出华为这样的跨国企业?一切结果的背后都有着思想的种子。正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一些理念,决定了他能打造出现在的华为。可以说,华为的成功不仅仅是企业战略与管理的成功,更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理念及其价值观的成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做什么人,成功的基因关键在于思想。本书就是阐述任正非思想的一本书,它弱化了管理,强化了思想的重要性,以大众化阅读的风格,娓娓而谈的方式,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读性,无论对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学习意义。
  •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众所周知,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他们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他们。而像发动机的活塞一般不停运转的中层管理者,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的,要想让许多问题简单化,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学会授权,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授权是一种技巧,授权更是一门艺术,本书阐述的这些最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保证授权交办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掌握这些管理智慧,可以让自己的业绩不断提升,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
  •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

    本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决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是否属于理性行为,剖析各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 品鬼谷子,学管理

    品鬼谷子,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热门推荐
  • 怪宅魅影

    怪宅魅影

    京城名媛与怪宅2010年我21岁刚退伍那会儿,我们几个战友相约去北京钟楼玩儿,老北京都说那里曾经是一个铸钟厂,至于说后来,铸钟厂拆了在原址盖了一座铸钟娘娘庙,再后来也拆了鼓楼后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铁钟。钟楼现仍屹立在那里,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据老北京说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时候附近的老人就说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到那里的时候已经傍晚了,我们几个摸黑在窄窄的楼梯里往上爬,爬得正开心呢,转弯处突然一个胖大妈跳出来,把我们吓得半死。胖大妈身后一个浓妆的少女也被我们吓了一跳
  • Hello,高冷甜心

    Hello,高冷甜心

    慕容无忧,三大家族慕容家族的千金,早年逝母,让她活泼的性格变得十分冷酷。宫疏影,三大家族宫家的少爷,性格十分冷漠,有严重的厌女症。某一天。“姓宫的,我警告你,你最好离我远一点!”“ok,是这样吗?”说着,某男一脸邪笑的逼近她。“唔,你个臭不要脸的!”“哼哼,还有更不要脸的!”……无忧无奈,心里默默吐槽,什么鬼,不是说他是千年大冰山,从不接近女色的吗?依她看,明明是千年猥琐大变态!【ps:有点小虐,男女主身心干净,可放心阅读。】【欢迎入坑】
  • 青苔青春

    青苔青春

    青苔不是青苔,是人,不是植物。青苔有名字,本名叫苏瑞瑞。青苔是她自己给的名字,因为她觉得自己就像青苔一样,是野外杂生的,仅需要一点点地方,靠着自己,拼命的吸收着阳光长出一片绿。
  • 牧龙鼎

    牧龙鼎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恩怨轮回,一十九载。少年子林,迷离身世。一人一鼎,踏入江湖。群雄觊觎,众美相伴。孰为道义,孰辩恩怨。牧龙之岛,爱之开端,牧龙之鼎,恨之起源。人生奇遇,心灵旅程。但行公义,何惧前程......
  • 仙修者

    仙修者

    这是一个不以为人知的修仙大陆,这里只有强者,弱肉强食的大陆
  • 竹马BOSS:娇妻别逃

    竹马BOSS:娇妻别逃

    做了十年的别人,五年傀儡。“我暂时退出娱乐圈!”一次任性,她林语晚赔上所有积蓄。所有成就全部归零。全部从余子汐这个身份重新开始!脚踩白莲花,一脚一对狗男女。新生活她余子汐活的很威风。可是......什么?新老板是儿时竹马?以前经常骑在身下的小胖子?居然是盛世美颜!完全霸道总裁的做法是怎么肥四?BOSS大人天天撩怎么破?在线等!!!“余子汐,现在该轮到我骑你了,别跑啊。”男子邪魅一笑。“苏七灏!你这只禽兽!!!”余子汐紧紧抱着自己的小被子,满脸怨念......
  • 辟邪剑法

    辟邪剑法

    一次死亡的新生,一个仙侠的国度,一本辟邪剑法,一次苦苦的追寻。在磨难中成长,在苦痛中悔过,在逆境中重生。敬请期待,《辟邪剑法》。
  • 枕边人之雀占鸠巢

    枕边人之雀占鸠巢

    你真的了解你的枕边人么?当你受尽屈辱四面楚歌的时候,站出来帮你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思?
  • 冰雪女仙

    冰雪女仙

    穿越到一本书里成了里面的炮灰女配,女配当自强。坑人坑心坑爹,女主什么的滚开,姐就是那么拽。收小弟,找法宝,抢仙缘,拐灵宠,打女主……某男:沐月,我们干坏事吧。某女:好呀,是下毒是使坏吗?某兽泪奔。修炼成仙,携家带口上九天……
  • 玻璃塔里的流年

    玻璃塔里的流年

    像一座玻璃塔一样,我们的生活被注满咸咸的海水,以玻璃的透明度,展示你所有未说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