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运用供应商的智慧。供应商通常不仅熟悉本行业务,而且能够提供许多对你有益的特殊咨询。
(16)与员工共进午餐。与主要员工每天共进午餐,可交流各自创意互相学习等,做到一举数得。
(17)从潜移默化中学习。多与经验丰富或才华横溢的人相处,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大有收益。其诀窍是,时常出外走动,与顾客、员工、专家等多聊聊。
(18)每周邀请专家前来演讲,使员工具有最新的商业知识。
(19)注意倾听顾客的抱怨。从顾客的抱怨中,足以发现你的缺失,以便及时改进。如果你的某些措施是正确的,则你应继续保持并做得更好。
(20)学习管理课程。目前,管理顾问公司时常开办专题演讲,而许多大学也开办管理进修班,应利用晚间或周末时间学习或进修。
(21)持续找寻问题。只要你提出问题,大多数人都会乐意解答你的疑问,你的疑问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进而获得他们的钟爱。
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大的战略决策,而在于做好细致工作的韧劲。也就是说人和企业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地做好细致工作!
5.温情管理--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回报
许多公司对员工的管理,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机械化的管理;它给员工的感受,就像是挂在办公室的玻璃镜片,冷冷冰冰。因此,更适合现代人的新型管理模式,应该包含“温情”这一人性化的因素。
温情化管理在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大到企业整体的人性化管理,小到一针一线的细微生活细节,其原则是让员工备感关怀、舒适和亲近。
情感不仅调节人的认知,调节人的行为,当人有了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表达方式时,情感追求更为人共同的需要,人际之间的依恋性就会越来越强,团队的理解力、凝聚力、向心力即成为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维护团队的责任感甚至是使命感也就成了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与属下取得沟通,而人情味就是沟通的一道桥梁。它可以有助于上下双方找到共同点,并在心理上强化这种共同认识,从而消除隔膜,缩小距离。那么做为领导者该如何用真情去打动下属的心呢?
(1)要加强自身修养,情出自“真心”
情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管你是面善的领导还是脸色难看的领导,如果你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尊敬每一个人,你就能够拥有一种谦逊的胸怀,你就能够发自内心地和蔼待人,你自然就会看到员工的长处,认可他们为公司所做出的贡献,相信他们的潜力,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对待他们。平常时刻,上司脸色柔和,给人以春风沐浴般的温暖,员工自然心领神会,春风愉快地工作,公司上下都和和气气,真可谓“和气生财”。上司尊敬下属,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不大声地喊叫、呵斥,说话友善,平易近人,对他们的态度十分亲近。下属自然也就愿意靠近你、接受你、信赖你,进而把你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你还要记住下属的名字,不要忘了跟对方打招呼,当对方以善意的态度与你打招呼时,你一定要回应对方。尽管你很忙、很烦,要知道你的一声招呼,会使你的下属舒心愉快,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工作一整天。如此保持下去,你们的关系会越来越近,你的工作也会非常顺畅。这要归功于上司“真情”的效用。如果下属看到笑容满面的上司有一颗狡诈的心时,就会对虚伪的笑容十分反感、厌恶。
(2)要接纳你的下属,关照他、帮助他、称赞他
如果你的下属在你手下工作两年了,你们很少接触,你对他的事一无所知,你怎么会用真情打动他呢?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法,和他聊聊天,请他吃顿饭,多征求他的意见,对一些好的建议及时称赞,在工作上给予一定的帮助,经常找个理由聚一聚,即使他有一颗顽固禁闭的心,也会向你打开。
(3)他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他一把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当你的下属在生活中遇到了烦恼、工作中碰到了难题,这个时候,如果你积极地表现出愿意帮忙的态度,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那么,他定会对你充满感恩,并为你效力。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激励能够充分体现领导者对下属的重视、信任、关爱之情。
人们在做出某种决定时,事实上是依赖人的感情和五官的感觉来做判断的,也就是说感情可以突破难关,更能诱导反对者变成赞成者,这是潜在心理术的突破点。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作为上司应深知其中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感情投资,对于拉拢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6.恩威并施--驾驭下属
一般人的本性,是喜欢奖赏,害怕惩罚。因此,领导者可以运用软硬两手驾驭下属,使之按着自己的意图行事。
软硬兼施的方略,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驭臣之道。早在先秦时期,韩非即明确指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此后数千年,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不论是刘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无不是深谙赏罚二术的好手。
因此,上司要赢得下属的心,一定要恩威并施。但领导者运用时,必须掌握两者不同特点,适当运用。一般说来,正面强化立足于正向引导,使人自觉地去行动,优越性更多些,应该多用。而反面强化,由于是通过威胁恐吓方式进行的,容易造成对立情绪,要慎用,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所谓恩,则不外乎亲切的话语及优厚的待遇,尤其是话语。要记得下属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时,如果亲切地呼唤出下属的名字再加上一个微笑,这名下属当天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他会感到,上司是记得我的,我得好好干!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名字,在电梯上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
对待下属,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忧虑,他们的起居饮食都要考虑周全。
所谓威,就是必须有命令与批评。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终客客气气,为了维护自己平和谦虚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斥其非。必须拿出做上司的威严来,让下属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上司的威严还在于对下属布置工作,交代任务。一方面要敢于放手让下属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一方面在交代任务时,要明确要求,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标准。布置了以后,还必须检查下属完成的情况。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惩罚,必须照章办事,该罚一定罚,该罚多少即罚多少,来不得半点仁慈和宽厚。这是树立领导者权威的必要手段,西方管理学家将这种惩罚原则称之为“热炉法则”,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它的内涵。
“热炉法则”认为,当下属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这种处罚的特点在于:
(1)即刻性:当你一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
(2)预先示警性:火炉是烧红摆在那里的,你知道碰触则会被烫。
(3)适用于任何人: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
(4)彻底贯彻性: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
总之,恩是正面强化手段,即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使之得到巩固和保持。而威则属于反面强化,即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之逐渐减退,这两种方法,都是领导者驾驭下属不可或缺的。
领导者必须兼具软硬两手,实施起来坚决果断。奖赏人是件好事,惩罚虽然会使人痛苦一时,但绝对必要。如果执行赏罚之时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
恩威并施,才能驾驭好下属,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7.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
当今领导者管理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对于企业来说,怎样才能更充分运用每个员工的才华呢?那就应该像浙商那样,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谁都明白,大部分人“别人的事情上七分的心,自己的事情上十二分的心”。因此,把员工变为企业的主人,让企业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地发展,这是用人最高的境界。
许多企业的老板在用人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和员工对立起来,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不对的。你有这种思想,员工必然会产生怨恨的心理,感觉自己在受公司的压迫和剥削。这样是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的。
就像浙江星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济荣说的那样,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是当老板的都知道的,关键在于做老板的是否舍得把利益让给员工一点。
他举了个例子:为了进入防盗门业,他这个“外行”老板,投入6000万元,却只占38%的股份;而经营班子中的几位成员,只出资300万元,却占股62%。
胡济荣说:“技术、管理,董事长、总经理,这一切都交给他们;但产品质量、效益必须第一,这就是我的用人之道。”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努力研制新的产品,管理人员尽力控制企业的成本,减少内耗,员工则尽心尽力地干活,效果自然会很明显。
可见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企业的员工为本。
作为一个人,如果当你悲伤时,有人替你分忧;当你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喜悦。那么你会把他当作你的知己。
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如果能做到对员工悉心关照,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就会有较大的功效。从人作为感情动物的特性来说,你关注我,我也会想着你,这就会形成员工与公司忧乐与共,共同进退。
韩国十大财阀之一、鞋业大王梁正模就成功地做到了与员工忧乐与共,致使大家愿意与他尽力打拼。
梁正模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后,对员工也是关心备至。当他和工人接触时,总是问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上有什么具体困难。在获悉困难后,他总是想办法替他们解决。
他的工厂里有一位技师朴明镇技术高超,是梁正模多花了几倍的薪水请过来的。朴明镇的家乡在平壤,由于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状况,他与家人被迫分离。对亲人的思念,使他非常痛苦,面对这种状况,又无能为力,只有每天以酒解忧。
梁正模知道这件事后,每天陪着他一起喝酒,到半夜才回家。这样的以人之忧为己之忧,深深打动了这位技师,他晚上不再去喝酒了,而是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上,使公司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提高,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领先地位。
梁正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成功。在韩国、日本、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的传统使得人与人之间重视亲情式的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人员管理模式。与此相反,有些企业的一些老板经理,他们总是“一切向钱看”,“忽视了人”这个企业的根本,发出了“忽视人的企业早晚要垮台”的感叹。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是管理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具体的工作任务。身为公司的老板、经理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人才为本”的观念。“以钱为本”只能是“人心散,事业完”。
人是公司得以存在的支撑,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想着为员工分忧解难。这样,员工也一定会与企业忧患与共、共同进退。
8.弹性管理--放松比加紧更容易控制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疑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身为领导者,无不希望下属对自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忠地努力工作。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证明自己的管理是成功的,自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可是,并不是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实现这一目标,恰恰相反,成功的管理者往往只是少数人。古往今来,失败的管理者都是居于多数,不胜枚举。
在这里,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者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运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这向来是管理学者们所讨论的一大重点问题。
高明的领导者懂得:弹性最能予己以主动,对人对事弹性处之,回旋余地自然很大。
例如,对一个人既不要把他看作敌人,也不要把他看得太亲密。亲不可太近,疏不宜过远,取其弹性中段较宜。对一件事,从理论上讲,开始的时候就要想一定能办成,办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麻烦,但从不定死哪件事不可办,叫做不见老底不回头。这就是对人对事弹性为本的策略。这个策略起码留有余地,保存实力,达到时时主动的功效。
布默尔公司总裁彼得·普诺尔说:“领导人物必须是与众不同的,他能控制各种假定状况并能对传统持有怀疑态度。他具有追求真理的毅力,拟定决策必须基于真凭实据,不依据个人偏见行事。领导人物必须是体察入微的,对员工具有高度的敏锐力。他能充分了解职员的心理,并培养相互的信任。他必须能将企业目标明确地告诉大家。他应该常常鼓励赞美员工,而不应总是批评指责,他不仅要让员工敬畏,还需要得到员工们的敬爱。”
“弹性管理”是指领导在办具体事的时候,运用灵活的一种手段,可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尽量地留有余地,即运用可进可退的手段。但这又区别于模棱两可。如遇非明确答复不可的事,但又不好答复时,可以“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再作答复)为盾牌,好为自己争取迂回的时间。
弹性管理政策的目的在于从原则上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精神实质上为领导者开辟一个大的回旋余地。像武侠小说中的回旋镖,击中目标就击中了,击不中,镖还回到自己手上,绝不至于陷入被动。
弹性管理的原则是,增强方针政策在文字语言方面的笼统性和原则性,减少它的具体性,以便随时按照需要,改换它的内容。
为了加强管理,有的管理者采取强硬手段。即使当他们解雇某人时,他们也并不因为内疚而变得犹豫不决。他们一旦要采取坚决措施,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默克在工作时经常会勃然大怒。身为上司的他似乎有这样的特权,可下属心里并不痛快。默克向亲近的人抱怨:我的工作压力这么大,什么事都在那儿撑着,压抑着自己,不让我发泄一下,我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害,也许还会得病呢。
其实,默克只想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许多管理者认为生气时不把怨气发泄出来,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压抑,只有把心中的怒火释放出来才有益于健康。刻意压抑情感,甚至生气时也强装笑脸确实是有害健康的。实际上,许多专家也建议我们生气时最好不要压抑,而是把它宣泄出来。
但是,怎样才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法呢?提高嗓门、大声斥责,这样你就占了上风吗?答案是否定的。发脾气、失去控制只能让你得到一时的心理满足。但事后很多人仍会像“暴发”之前那样心烦意乱,有些人还会为自己如此失去控制平添一分担忧。因为发泄怨气会使自己的形象受损,朋友可能因此对你敬而远之,下属可能因此对你阳奉阴违,这一切是你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