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4800000016

第16章 素质教育的整体结构特征(5)

三是教育系统自身的主体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教育系统从零散的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巨大的教育事业,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自主能力,能发挥主体性作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教育系统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自身的独立性方面,教育为社会服务并非亦步亦趋,应该是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迎合社会、追随社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就要面向未来,要积极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其次,教育系统的主体性还表现为坚持其自身的规律和价值方面。教育自身的规律包括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自我运行、自我调节的机制,教育是由内部诸多要素构成,如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之间形成的有机整体等。一切来自外部的要求必须通过并遵从教育内部的运行规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既有工具性又有未来性价值,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价值,既有社会的又有个体的价值,但作为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则是创造价值的价值,是创造上述那些价值的源泉,它可以将人类历史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使之成为社会的人,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障。教育的这种价值才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

素质教育还是个性教育。素质教育是主体教育,主体又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因此,素质教育必然重视个性教育。所谓的“个性”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具有独特性和主体性的特点,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是个体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整体性。个性教育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受教育者的兴趣、需要、创造力以及尊重人的尊严、潜能和作为人的价值为宗旨,在这方面素质教育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观有着本质性区别。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的状况是“目中无人”———忽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将社会化与个性化两个方面人为地对立起来,以整齐划一的统一性压抑个性自由发展,视社会化为驯服工具化,这实质上是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个人价值。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唯唯诺诺、萎靡不振等消极甚至颓废的精神面貌,这些人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理想挂在别人的嘴上;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又缺乏主体意识,对外界的社会事务冷漠、厌倦甚至抵触。而重视个性教育的素质教育,在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自身的价值,以及自身固有的创造精神、潜能的开掘和发挥。将社会化与个性化辩证结合起来,这样既避免了社会中心教育观忽视个体发展的弊端,又规范了个性化发展方向,避免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逆向或异轨的个性化发展的倾向,如极端的自私自利和无政府主义等。人的个性化应该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就是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性

前面分析了素质教育产生的外部历史与自身的内在逻辑原因,下面我们探讨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首先,我们界定一下“素质”的概念。近20年,“素质”一跃成为当代最耀眼的热门词汇之一,如国民素质、市民素质、职工素质、员工素质、教师素质、干部素质、警察素质,还有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真可谓“素质是个筐,什么都可装”,那么,我们这里所讲的“素质”究竟是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视角,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这个“素质”的定义强调素质的先天性特征。与此不同的定义还有:“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扬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这个界定不仅看到了素质的生理层面特点,而且又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到素质的可改变性,富有辩证性。从教育学的角度,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个定义更侧重于素质的后天可塑造性特点。综上所述,素质既有先天的生理特性,同时,也有后天的社会实践的印迹。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个描述基本说明了素质教育大体应包括的内容。素质教育是以素质为本位的教育模式。所谓的“素质本位”是一种教育价值观,它以全面培养、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基点,它建立在教育要“三个面向”、服务于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一切教育体系的建构都应围绕如何科学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一核心运转;同时,“素质本位”还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针对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呈现的一种倾向意识。

至于严格的关于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但可基本分为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是从词义的角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旨的教育;另一种意见是从哲学的角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二者显然都注意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本质,强调了素质教育是以主体为本位的教育。以主体性教育为本位不同于以社会性为本位的教育。所谓社会本位教育是指它立足于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的矛盾,力求通过教育把个体的人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平。这种教育虽然也以个体存在的人为对象,但却抹杀了不同教育主体的个性差异,使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相同模式、类型和同等程度的社会化、文化化的人才。因为缺乏个体创造性的学习和充满自信的个性发展,这种以牺牲主体性的人的自我发展为沉重代价的教育方式,不可避免地埋没部分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而且也会使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达不到社会要求的目标。因此,只有把社会性的教育融入主体性的教育之中,以主体性教育为本位,把主体自身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本源和基础,通过不同个体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目标。作为教育的对象的学生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不断超越自我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更不是可以按照教师的意图任意修理和改造的物。正是他们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教育是一种双主体的活动,但就双主体间的关系来说,教师主体服务于学生主体,而不是相反。

二、素质教育是主体素质与相关素质的统一

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对素质教育的承诺,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具体规定。

关于主体素质,除了人的身体素质之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素质或较稳定的文化心理品质。它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主体精神存在方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也可称为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文化素质;第二个层面是作为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文化素质外化形式的能力;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素质和能力表现方式的知识。

关于对“知识”的界定,学术界从知识的起源,或者是从哲学角度对知识给予定义。大体说来,主要观点有三类:一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等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二是指人的观念的总和,这些观念反映了从实践上有目的地认识和把握对象的过程;三是指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是合理性判断或经验性总结的结果。以上三种界定都可以说明知识的普遍性、实践性和有用性的特点。彼得·德鲁克从历史演进的轨迹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转型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知识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第一阶段为工业革命之前的“启蒙时代”,这时人类对知识的探求目的纯粹是为了启迪思想和增加智慧,即为求知而渴求知识;第二阶段是“工业时代”,以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拉开为起点,伴随科学技术发明蓬勃兴起,知识开始走向社会生产的最前线,表现为有组织、有体系、有目的的应用知识;第三阶段是“知识时代”,以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契机,人们更加注重知识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如何运用知识的知识,即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以求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这种从社会目的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的观点似乎更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可见,知识价值革命的实际过程就是“知识”观念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具有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特征和新功能,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必须学习、拥有知识经济所需要的“知识”,那么,这时的“知识”具有什么特征呢?

如前面所论述,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经取代了作为物质资本的有形资产而上升为知识资本,企业的资本形态是知识与智慧,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资本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分配的主要依据。企业竞争、市场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较量都将归根为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抗衡;知识资源在知识社会里成为重要资源,经济价值的增长通过知识的运用而实现,一个全新的“财富创造体制”完全依赖于信息的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通讯、数据、思想、符号和象征体系的传送构成这个体系,社会的经济组织要依赖这些社会结构化了的资源而存在,如果语言、文化、数据、信息和专门知识等这些资源不存在了,那么任何企业都将寸步难行;从更深层次上讲,知识这种资源是比创造财富必需的其他任何资源更具有持续性的替代性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征。正是由于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知识自身生产的速度在急剧加速,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原有的相关知识,越是重要的知识,运用以前的知识量便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在知识产权制度基础上具有了产权性质,即知识必须通过“转让”方式才能应用到社会生产以及其他领域发挥知识的效益,这个转让属于商业性质的行为,知识产权在法律上作为一种财产权出现,与当今市场经济进程密切相关。总之,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具有资本、资源、生产和商品的功能,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具有实效性、具体性、相关性、可操作性和可交换的商品性等特点。当然,在全球“知识爆炸”的当今世界,知识的概念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更包含人文知识,是一个综合概念。素质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搭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

通常,在心理学上能力是与智力相对应。智力是指保证人们顺利进行认识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征的综合,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而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属于实际活动范畴,它由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其中,创造能力是其完整结构的核心;智力与知识密切相联系,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虽然说智力是先天因素多,后天因素少,但如果没有后天的知识学习,智力难以提高。智力是能力的内部基础,能力是智力的外部表现,通过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能力的提高,反之,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但是,仅有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相当数量的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却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见,知识的内化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关键,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会拥有较高的素质。

同类推荐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繁花境语之千年

    繁花境语之千年

    一束蒹葭苍苍的守侯,一盏甘洒墨清的凝视,涉过浮光掠影般的记忆,苍茫中惊起朵朵涟漪。一场爱恨的交织缠绵,两个皇朝的兴衰荣枯。千年空候,晓月遗情,谁在无尽的黑夜中匍匐前行,却依旧等不到与之灰飞烟灭的重逢。历史在风沙的洗礼中面目全非,再相遇,已是红尘路远,相忘江湖。谁的指间划过千年的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了我,等你用尽了我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不懂的凄凉。一梦春秋,千年怅惘,繁华落尽,有梦无痕。“沧寒,你究竟在哪里?”他等她千年,只为圆那个与她一世长安,相携白首的梦。执念,一旦入骨,挖也挖不掉。“这一生,我从来没有怨恨过谁,你可以心安了。”相逢已是路人,浮生何须强求。
  • 张艺兴我们在一起好不好

    张艺兴我们在一起好不好

    “苏离,你等等我!”“不。”“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不管我在哪,你都能找到我。”苏离的身影越来越远,张艺兴迷茫的伸出手去触摸,却什么也没有碰到.....“你回来吧,这次,我真的找不到你了......"
  • 杀手风暴

    杀手风暴

    这是一个属于杀手的世界,这里有热血,更有无穷无尽的梦想。李天義,一代主宰的儿子,在学校却倍受欺辱,家人遇到危险,却无能为力。在种种打击下,他终于决定做一个杀手,一个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的杀手。
  • 死神绝宠

    死神绝宠

    似水流年,忽而两个春夏。那时年幼,晃晃年少。再见,幼心不变,再见,一起去看蓝海。(十二岁那年,亲母逝,十三那年,烟水那儿的小村庄,天是那么清澈那么蓝,转而看了两年,再见十五。回到那个家,然而一切仿佛已变,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同龄的女孩走进了我们单纯清澈的生活。一年后搬到了舅舅家住,然后,他闯入)
  • 火影封之记忆

    火影封之记忆

    我穿了????NANI!还是佐助和鼬最喜欢的妹妹!一出生就有了永恒的万花筒写轮眼,比九尾还多的查克拉,还有轮回眼做后备!太牛逼了!话说那个自称是老天的大爷为啥会对我这么好呢,虽说他无冤无故的送我上了天,,,真想只有一个!被封印的力量,真正的身份!逐渐消失的记忆!“如果是平凡人,根本不可能会穿越!”“你的所有记忆会随着封印的开启而一点点的消散!”“这个世界,将毁于你自己的手!”
  • 阴阳双星传奇

    阴阳双星传奇

    鸿蒙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茫茫太空,阴阳孕育,情满双星。诡异的星球、神秘的蛰趸龙、有着神奇经历的吃货饕餮仔……少年壮志不言愁!踏破双星、寻觅龙的踪迹,只为一个美好的誓愿!透过一个独特的视角,窥探地球的起源与人类的渊源;讲述远古人类祖先的传奇故事;揭开远古地球那段尘封已久、不为人知的历史!本小说无打怪升级、无系统修炼,但有独一无二的金手指!不喜欢者可以绕道!谢谢!
  • 重生之系统修仙

    重生之系统修仙

    一觉醒来,李枫发现自己回到了初入高中的时代。如同重生回去的主角一样他发现自己也有一个金手指:修仙系统。想到了前世种种的遗憾,对于前世的庸庸碌碌,有了金手指的李枫会怎么做呢?
  • 都市天王

    都市天王

    一次次梦中惊醒,到底那三十二年的记忆是真的?仰或只是一个很长的梦?当林凡睁开双眼发现自己重生回到了十八岁,脑袋中带着个颗子弹重生归来的他,在这花花世界是否能够玩转都市?且看《都市天王》,林凡带来的传奇人生~
  • 逆算神机

    逆算神机

    评论相关任人世繁华千万年,自以为独作主,且不知隐世处,暗藏拨弄手。千里迢迢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的找不大工作的只能干临时工的两个青年,过着辛苦奋斗苦逼,又非常幸运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一个都不简单,只要我们认真的盘算,任何难事还不在你手?其实两个看似最卑微的青年远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他们拥有着最神秘的身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改变自身乃至世界命运的使命……
  • 超能小偷与女警

    超能小偷与女警

    如果你是一名有超能力的小偷,你会偷什么?我会把一个对我穷追不舍的女警察的心给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