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900000014

第14章 出兵伐赵雪耻辱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唐)李白

(一)

尉缭当了秦王政的国尉,自知无法离开秦国,此后只能小心翼翼地为秦王政出谋划策,制定攻伐六国的战略方针。此时,秦王政的身边文有李斯,武有尉缭,朝中将才济济。因此,秦王政雄心勃勃,准备发动统一之战了。

他先根据尉缭的建议,派姚贾等人怀揣金银珠宝,分道前往东方六国,想尽千方百计去贿赂收买那些身居高位的显贵“豪臣”,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破坏六国之间的合纵。很快,东方六国的君臣之间及各诸侯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彼此互相猜忌,再也无法结成联盟了。

秦王政见用兵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召集李斯、尉缭等人商议进军计划。李斯说:

“东方六国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而且紧邻我大秦。如果能一举攻下韩国,不但能巩固我大秦的霸主地位,还可以威吓其他诸侯。”

尉缭点了点头,在一旁附和说:

“李大人的见解与在下相同。只不过,自昭襄王驾崩起,韩国已经向我大秦称臣,两国近年来也没什么纠纷。如今突然用兵,恐怕师出无名啊!”

秦王政眼睛盯着挂在墙上的秦国地形图,缓缓说道:

“两位爱卿所言都十分有理。那么,依两位之见,寡人现在该怎么办呢?”

李斯向前一步,回答说:

“大王,既然韩王向大王称臣,何不派一位使者前去招降韩国?”

秦王政面露难色,沉默片晌才说:

“只怕不容易吧,韩王怎么会轻易将他的江山交给寡人呢?”

这时尉缭说道:

“大王,如若韩国不降,我大秦便有向它用兵的理由了!”

李斯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道:

“不妙!”

秦王政惊问道:

“什么事不妙?”

李斯向秦王政深深一躬,回答说:

“臣跟随荀卿先生学习之时,韩国公子韩非也在先生处学习。此人满腹韬略,不易对付啊!”

秦王政忙问道:

“与爱卿相比,那韩非的用兵的韬略如何?”

李斯诚实地回答说:

“在臣之上。”

秦王政沉思半晌,说道:

“如此说来,寡人更应该对韩国用兵了。无论如何,寡人都要见见韩非。如此奇才,放在韩王手里实在是太浪费了。”

韩非是韩国王室的成员,曾同李斯一起向荀子学习王霸之术,不过他更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并下了很大的力气去钻研法家的学说。他在各方面的造诣均比李斯更高一筹,李斯十分嫉妒他。

两人在学满出师后,李斯来到秦国,韩非则回到韩国。韩非亲见自己的祖国积贫积弱,日益沉沦,外有强秦虎视,内有悍臣弄权,亡国之危已迫在眉睫,内心十分忧愤。他多次上书给韩王安(?-前226年,公元前238-前230年在位),针对时弊,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庸懦无能的韩王不识人才,根本不理睬韩非的主张。韩非满腔爱国热忱被冷落,又因口吃,不善言谈,只能将一腔忧愤倾注于笔端,埋头著述。

不久,韩非的著作便流传到秦国。李斯读到他的《孤愤》、《五蠹》等政论文时,不禁冷汗直出,惶惶然不知所措。韩非的笔墨犹如利刃,堪比数万大军。如果韩王采纳了他的政治主张,秦国灭韩之日将遥遥无期。

与秦王政讨论了韩非的才华之后,李斯便把《孤愤》、《五蠹》等文送给秦王政阅读。亲王政读完,不禁拍案称奇,感慨道:

“奇才!真乃奇才!寡人如能得见此人,死也无憾了!”

韩非集法家之大成,主张以法治国,以重刑惩治冒犯君主威严之人。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权术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君主统治天下所用的基本都是韩非的这套理论。可以说,他的这套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和固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力与义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不过,这种绝对专制的政治理论同时也桎梏了人性,极大地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但不论如何,韩非的这些理论在当时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思想与秦王政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得到了秦王政的认可。

(二)

秦王政十一年,即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命王翦、桓齮、杨端和为将,领兵直奔赵国的军事重镇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这三人都是秦王政收拢的大将,其中以王翦一生的功劳最大。

王翦是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少有壮志,不但有万夫不当之勇,且熟读兵法,颇有机谋。而桓齮和杨端和两人出身均不详,何时开始跟随秦王政的也无法考证。有历史学家认为,桓齮就是樊於期。这种说法的影响力很大,这里暂且采信桓齮即是樊於期的说法。至于杨端和,他只不过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而已。

在三位大将的联合指挥下,秦军迅速攻破邺城,并连续取得9座城池。而后,秦王政命王翦为主将,桓齮与杨端和为副将,全权处理伐赵之役。王翦决定以得胜之师进攻赵国的另一座军事重镇阏与。

阏与可以说是秦军的伤心之地。公元前270年,赵国名将赵奢就曾率部在此击败了强大的秦军,而秦王政的祖父秦孝文王也是在此战之后入邯郸为质的。

王翦决定在此一雪前耻,重振秦军的士气。王翦不愧为一代名将,他率部向阏与进发的途中突然停止进军,命令俸禄不满一斗粮食的士兵全部返回家乡,只从原先的军队中挑选出五分之一的忠勇之士,全力进攻阏与。结果,这支士气高昂的精锐部队不但顺利攻下了阏与,同时还攻取了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等城池。

赵悼襄王闻讯后大惊,竟然一病不起,不久就驾崩了,其子赵迁继位为王,史称赵幽缪王(生卒年不不详,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

秦军在前线取胜的消息接连也不断地传到了咸阳,秦王政大喜,在宫中大宴百官。远在洛阳的吕不韦也在此时再次活跃起来。一天,吕不韦秘密召见了几名门客,对他们说:

“如今大王挥军东进,正是用人之际,我这把老骨头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一名门客恭维说:

“老相国所言极是。朝中的那帮小毛头怎能与老相国相比呢?我想,大王现在一定十分思念老相国。”

另外一名门也附和着说:

“如果我等现在向大王进谏,大王一定会重新启用相国的。”

吕不韦笑而不语,默认了两位门客的建议。

半月之后,咸阳宫突然热闹起来,吕不韦原先的门客纷纷入宫觐见秦王政,劝说他重新启用吕不韦。对于这种情形,秦王政大怒,喝道:

“难道你们以为寡人离开了文信侯就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吗?”

吕不韦这次猜错了秦王政的心思。秦王政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太后、嫪毐和吕不韦把持朝政的局面,怎么会再次让吕不韦入朝为官呢?如今,嫪毐已死,赵太后也不再过问前朝之事,唯有吕不韦还蠢蠢欲动,这让秦王政很不放心。

左思右想之后,秦王政提笔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很短,只有22个字,但这22个字却像22把尖刀一样,将吕不韦刺得遍体鳞伤。秦王政在信中说:

“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吕不韦接到秦王政的这封信,心中仅存的幻想瞬间便被击碎了。他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耷拉着头,蜷缩在角落里,暗暗垂泪。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立国”的政治投资为什么会在“利润”达到顶峰之时突然“破产”了呢?他更想不通,秦王政为什么会如此绝情,竟连自己想为秦国出最后一份力的请求也拒绝呢?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吕不韦想不通,秦王政周围的人却看得一清二楚。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吕不韦威胁到了秦王政手中的王权。

吕不韦正在洛阳闷闷不乐之时,秦王政又下达了一道诏命,命令吕不韦及其家属全部迁居蜀地。蜀地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带。现在的蜀地虽然被誉为“天府之国”,但在先秦时期还是荒草丛生、瘟疫盛行的蛮荒之地。只有那些犯了罪的人,才会被送到那里居住。

秦王政的这道诏命彻底击碎了吕不韦的信念。吕不韦喃喃地说:

“大王步步紧逼,是不想给老朽留下生路啊!如今迁居蜀地是死,不迁居也是死,何不死得体面些呢?”

于是,吕不韦召集家人和门客,嘱咐他们不要与秦王政作对,而后便喝下事先准备好的毒酒安然就死。

吕不韦死后,他门下的数千食客纷纷赶赴洛阳,偷偷将他葬在北芒山。参加送葬的人很多,场面十分浩大,这说明吕不韦还是很得人心的。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吕不韦与秦王政之争实际上是一场权力之争,无所谓正义或邪恶。

秦王政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那些给吕不韦送葬之人是向自己示威,便下令惩罚那些在吕不韦墓前落泪之人。吕不韦的数千门客因此都受到了牵连。那些从韩、赵、魏三国投奔吕不韦的人也全部被驱逐出秦国;俸禄500担以上的官员一律削爵,迁徙他处;俸禄在500担以下且没有参加吕不韦葬礼的人,不削爵,但要迁往他处为官。

自此,吕不韦在秦国的残余势力被彻底肃清了,秦王政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主张治理天下了。

(三)

吕不韦死后,秦王政才得以从政治斗争中抽身而出,全力思考攻伐东方六国之事。秦王政十二年,即公元前234年,秦王政任命桓齮为将,令其继续攻打赵国。桓齮受命,领兵直奔赵国军事重镇平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而去。刚刚正式登基不久的赵幽缪王立即派大将扈辄领兵十万去救平阳。桓齮佯装退却,并在撤退的途中布置了埋伏。

扈辄是一个没有什么指挥才能,但却十分自负之人。他见桓齮退却,立即上书给赵幽缪王称:

“秦国不足虑!有我扈辄在,别说一个桓齮,就是王翦、桓齮和杨端和一起领兵打过来,也都让他们有来无回。臣领十万大军,尚未到平阳,桓齮就望风而逃了!”

扈辄根本没有派兵打探虚实,就命十万大军悉数出动,全力追击桓齮。结果,赵军在平阳以西遭到了秦军的伏击,全军覆没,扈辄也兵败身死。

消息传到邯郸之后,赵幽缪王大吃一惊,连声道:

“扈辄误我!扈辄误我!”

而此时,秦王政却在咸阳笑得合不拢嘴了。他连声称赞桓齮说:

“桓齮将军真是寡人的一员福将啊!赵国人在羞辱寡人之时,恐怕没有想到他们也会有今天吧?哈哈,这还远远不够!赵国人加在寡人身上的耻辱,寡人要加倍还给他们!”

秦军大获全胜,举国上下自然高兴万分,但秦王政的笑声却让满朝文武大臣不寒而栗。虽然不能说秦王政屡屡对赵用兵完全是为了报当年之仇,但其中必然有报仇的成分。否则,他应该按照尉缭和李斯的建议先灭韩国,然后再对魏、赵两国用兵。

一天,秦王政突然召集众臣,宣布说:

“桓齮将军横扫赵国十万大军,寡人实在高兴之至,因此决定亲自到河南之地去看一看。”

秦王政所说的河南并不是今天的河南省,而是指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与今天的河南省所在的位置大体相当。秦王政此话一出,立即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大王,河南之地大部分还在韩、赵、魏三国的控制之下,大王贸然前往定然十分凶险,请大王三思!”

秦王政大笑道:

“寡人难道会害怕韩、赵、魏三国的流寇吗?寡人的桓齮大将军与数万士兵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寡人不能不去看看他们。寡人心意已决,众爱卿不必再说什么了。”

众臣明白,秦王政一旦下定决心,是没人能改变他的决定的。几天后,秦王政的车架就浩浩荡荡地向东而去。数万士兵将簇拥着秦王政的马车,保护他的安全。韩、赵、魏三国的百姓听说亲王东巡,夹道欢迎者有之,想要谋杀他的人亦有之。不过,在数万大军的保护下,想要谋杀秦王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只看到了那些夹道欢迎的百姓。

这是秦王政回到咸阳之后第一次离开秦国的领土,也是他第一次亲临战场。当他来到战场之时,桓齮早已将数万士卒列成方阵等待他的检阅了。秦王政走到方阵前,拔出腰间的宝剑,向天空一指,数万士兵都齐声喊道:

“万岁!万岁!万岁!”

秦王政猛地收回宝剑,欢呼之声戛然而止,检阅场如同旷野一般安静。秦王政高说道:

“大家此次东征既是为寡人打天下,也是为你们自己争取功名。如今,大家已经征战数月,赵国也已经筋疲力尽,寡人希望大家一鼓作气,直奔邯郸,活捉赵王!”

桓齮随即便高声附和道:

“活捉赵王!”

士兵们也立即齐声高呼:

“活捉赵王,活捉赵王!”

秦王政此次东巡意义重大。秦国数万士卒见到秦王政后,都倍受鼓舞,作战也更加卖力,这就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而秦王政自己也更加坚定了一统天下的决心,因为一路上韩、赵、魏三国秀丽的江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热门推荐
  • 撩而不娶:僵尸宝宝叫爸比

    撩而不娶:僵尸宝宝叫爸比

    你有没有捡过流浪猫?有。那你有没有捡过会发脾气会撒娇会耍流氓还会说话的流浪猫?……lz,精神病院欢迎你。没错,我捡到了一只神奇的猫,但我精神好像是正常的。
  • 伺情而动:强宠女王大人

    伺情而动:强宠女王大人

    天靖十年,公子擎率禁军攻入王城,众臣之前指认殿上的北靖女王为假冒货。她受迫于人,有口难辩。从此由一国之君沦为“他”的禁脔。沦为这个她十六岁捡来,十年来视为心腹大患义弟的禁脔。*忠犬义弟企图推倒高冷女王姐姐,却一而再再而三遭到欺骗。因爱生恨,华丽丽的黑化了。姐姐?先囚禁了再说~*1V1高冷绝情女王X狠辣忠犬义弟苏苏苏爽爽爽~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都市造神系统

    都市造神系统

    一个普通的初三学生,被来自一千年后的系统选为宿主,彻底的改变了沈天的生活,打击黑帮和膏药,智斗校园恶霸,获得校花芳心,成为道上一霸……
  • 末世重生之生存

    末世重生之生存

    离缘:我不是救世主,我也当不了救世主,我救不了任何人,我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都不知道张婷:我是一名警察,曾经我害怕过迟疑过,但是我依然是一名警察,我不能再次看着一条无辜的生命在我眼前流逝而无动于衷武哥:活着就好铁头:就到这里了吗?我的感激和仇恨只能带我到这了吗?真是悲哀啊本书又名《末世人性》
  • 血月契

    血月契

    姜如是自认为是个合格的僵尸,连名字都干脆改成了姜诗为了生存不得不以鲜血为食,留在人间唯一的念想就是寻到千年前的未婚夫她以为自己的强大是恩赐,没想到竟不过是他的游戏姬媚的妹妹,给她秘方的老头,想要脱胎换骨的非人,吸血鬼的内讧……原来这一切,全都是未婚夫的阴谋未婚夫还是要对付的,但既然为了另外一个人冥界也闯了,吸血鬼姐姐也得罪了,管他尸生长短,还是继续待在他身边吧!
  • 帝恨:誓不负卿

    帝恨:誓不负卿

    他,慕容楚因为身负的责任,别无选择。江山美人,终是江山在前美人在后。然而真的是无怨无悔吗?他,云泽不惜倾尽天下,只为了他的离儿。只是若因为爱成痴,是该责怨他的无情还是该同情他的可怜。他,子言夜天下第一杀手,终生的守候只为她的笑与幸福。当相守都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时,他何以为续?他,步非天衣被天下的织云房少主,只愿默然无声的相守。他倾尽家财为她打造了一片桃源,却终生不得一见。她又如何得到幸福?
  • 婚色撩人:高冷老公别太坏

    婚色撩人:高冷老公别太坏

    “煌哥哥,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当初是谁巴巴地说要嫁给我的,嗯?”“现在我已如你所愿娶了你,难道你就不应该好好地履行义务,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婆’么,戴小姐?”这是她和仰慕已久的大哥哥的新婚之夜,既没有半句柔情蜜语,更没有半点温柔相待。戴小小就不明白了,为何她记忆中的那个温柔体贴的大哥哥会变得这样冷酷无情。“戴小小,我最恨的就是你这幅天真无辜的小白兔模样,装给谁看呢!”可是戚总,你有没有听说过,兔子被惹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 何事悲风秋华面

    何事悲风秋华面

    他有时是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圣人,有时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自幼身怀恶疾,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疼苦,但他却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拥有时间少有的金钱名利,但他却说,自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应为她不在了。
  • 两个世纪

    两个世纪

    鱼木跟夏风是两个世纪的人,他们会有交集吗?风吹的很劲,他们在各自的世纪完成了他们的梦想。在两个世纪的他们会演绎什么?他们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去看看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