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审视科技和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强化教育的战略地位。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竞争必定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担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的兴衰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我们只有从这样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育,才能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才能在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水准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在于知识已成为社会所有方面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曾提醒全党:“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转变教育指导思想,确立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全民教育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工作的重心要向农村倾斜,对教育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向进行战略大调整,即大幅度增加对8亿农民的教育投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使农村教育有个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发展。目前从城市看,总起来讲学生受教育的条件、机会、水平还是比较好的。教育发展落后,最主要的表现在农村。农村文盲占农村人口比例很高,而且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新的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影响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不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农村人口素质低将不利于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将构成农村劳动力分业和转移的素质障碍,不利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多年来,我们把农民排斥在体制外,不仅利用剪刀差转移了过多的农业积累,而且把农村人口固着在狭小封闭的土地上,使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无法与城市相比,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对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时代、科技进步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切实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发展教育一定要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多年来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很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投入的比例和规模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资金不足、师资短缺是农村教育大发展的两个最大障碍。应强化、硬化发展农村教育的举措,尤其要狠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我们至少应当做到像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发扬“在别的地方忍一点”的精神,少搞楼堂馆所,多修学校旧房、危房,多盖教师宿舍,少铺张浪费,多帮助贫困学生,严格遵守教师法,不拖欠教师工资。这些总是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首先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经过连续几年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在校学生已超过2000万。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增长,培养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走一条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子。同时,我们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方面社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院则出现招生难,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为此,今后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地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使各高校根据市场人才供需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此外,我们需要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提高市场准入程度,扩大和提升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空间,从多方面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
其次,改革现行教育体制,改变那种以旧工厂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包括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技能和素质优势的劳动者大军。
3.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大环境
活跃人力资本市场,强化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让市场为知识定价,培育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搞活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流动。在知识资本的流动上,要有一个符合市场要求的大环境。“知识经济”,说到底,是以知识资本的培育、开发、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主要过程和基本特征的经济。就知识资本与人才、技术、知识经济的内在关系来说,人才是知识资本的人格化,高层次人才则是高额知识资本的人格化,技术是知识资本的智能化,高新技术是高新知识资本的智能化;知识经济是知识资本的物质化,高素质的知识则是高素质知识资本的物质化。在知识资本物质化过程中,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知识资本其中包括人才和技术,或者说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则是保障知识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寿命周期缩短的情况下,对知识资本流动的大开放,就尤为必要。据测算,现在新技术平均寿命周期只有5年,每年平均有20%原新技术被淘汰。在美国最近15年中,已淘汰8000多种职业,同时创造了6000多种新职业。这就必然要求人才和技术的流动及重新组合,要求有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大环境。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资本的积压和浪费,并阻碍知识资本的再生产。
就我国人才流动而言,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力约束,在干部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户籍制度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人才的“部门所有制”、“行业所有制”、“单位所有制”、“区域所有制”、“城市所有制”与“农村所有制”,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缺位的进不来,多余的出不去。因此,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继续进行干部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人才的流动,不仅需要国内范围的流动,而且需要国际范围的流动。美国在战后的1952年和1965年,曾经两次修改移民法,优先批准各种科技人才入境入籍。1952年至1973年,曾引进了16万科技人才。1974年至1996年,又引进了14万科技人才。每引进一个外国科技人才,能节省教育投资4万美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一段时间,科技人才流出多,流入少;而近年来,科技人才的流入逐步增多。但总的来说,从未来发展看,还应借鉴别国经验,进一步创造一个有利于引进国外科技人才的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就我国技术流动而言,根据科学技术更新规律和对外辐射规律,应当通过技术市场的完善,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在地域、行业和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流动的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流动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和选择机制,防止人才使用上的暗箱操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强调在人才观念上,要有一个重大转变。知识经济的竞争,是比市场经济更为激烈的竞争。由于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竞争,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竞争说到底是各种专业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程度的竞争。所以,要通过“国兴科教”实现“科教兴国”的百年大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贤使能,举才有德,在人才观念上,有一个重视程度的大转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有重才之识,求才之心,识才之见,爱才之意,用才之道,举才之德。但仅此还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把人才的成长、选择寄希望于领导,更不能仅靠呼吁社会形成重才之风,关键在于要建立公开、公正、竞争性的人才选择机制。最好是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流动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用工、户籍制度,消除人才选择上的封闭和不合理的现象。
切实重视人才,切实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知识分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担负着国家科技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科教兴国的希望所在。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富于刻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科教兴国,首先要切实改善知识分子的状况,不让他们为寻求职业外收入,影响精神创造这种得不偿失、恶性循环的事情再继续下去。
4.构筑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科技体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地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这种创新不是通常意义的技术发现或发明,而是如何把新发明引入经济活动,或者说如何按照市场要求和规律对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使得科技创新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生产系统、组织系统必然产生一系列变革,如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创新目标的绩效化等。这些变化要求对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对科技体制进行战略结构调整,使科技运行机制得到根本转变,从体制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在体制上紧密融合,产学研有机联合,按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储备、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跨部门、跨地区优化配置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并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各类研究机构依据其不同目标,按照不同机制优化其内部结构,增强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市场经济下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将原有的按照部门需求设置科研机构、按照学科和专业配置科技力量,调整为按市场需求和国家目标配置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地区限制,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集成。
———将国家财政对科研机构给予普遍支持,调整为国家重点支持一支精干的研究开发队伍,使大部分科技力量进入市场,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工作按照不同的机制得到加强。
———将技术开发体系从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调整为以企业为主体,使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
———将科研机构内部专业设置过细、老化,科研机构办社会、人员臃肿、非研究人员过多、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调整为重点加强综合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专业、人才结构优化,突出研究开发队伍建设,在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
构筑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科技体制,其重点应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微观基础的建设,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从外部结合向内部结合深化。在发达国家,其科技人员大多(60%以上)分布在企业之中,企业内部有足够先进的研究设备,优秀的且数量众多的科技人员,较为充分的经费支持,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因此,在发达国家,其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在企业内部(从实验研究室到生产车间)进行,或从外部引进已经成熟的生产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科技成果的上述转化途径较为顺畅。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反,我国原有的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外部,因此,10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倡的“科技面向经济”、“科技长入经济”主要指的是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科技力量与企业或经济的结合。由于科研单位(包括高校)与企业双方在利益、观念、思维定势、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长入经济过程困难重重,纠纷不断。所以说,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微观基础较为薄弱。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配合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把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促进大部分技术开发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一些有实力的综合类大院大所,除“稳住”少而精的科技力量从事长远性和基础性研究、加强成果储备,多数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配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引导、支持更多的科研机构充分运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通过技术或其他资产入股、收购、兼并等方式,运用高新技术成果盘活一批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以资产为纽带,与现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育和形成一批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通讯、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等方面抓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展组建高新技术集团的试点工作。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迅速崛起,将对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