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700000018

第18章 战略前提:思维方式和理论范式的转换(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技术、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处在新旧体系转化过程之中。人类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这场革命将再次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正在急速地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化浪潮使知识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各国的综合国力将在这场竞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在转移,国民经济的管理模式也不得不改变。信息技术革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革命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全球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使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世界逐步转变为各主权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相互依存的世界,信息、知识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而也对指导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传统文明是以民族国家为政治本位的工业化文明。从1648年的巴伐利亚和约以来,一个以民族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国际秩序开始形成,主权概念开始诞生。两个世纪之后,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了世界工业化的序幕。从此,一个以国家主导的、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牛顿式的机械论世界观为中心的,社会是一台组装起来的机器,政府是机器的控制中心,个人必须适应国家的整体的功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同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价值的新趋向是不相容的。虽然它为工业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基本范式,却妨碍了人们对全球化新时代的生存环境的认识和适应。

后冷战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文明正处于十字路口,特别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辨别未来的方向,以新的精神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理论范式、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处理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

6.1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其意义

6.1.1 范式的含义

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时期交替构成的。在前科学阶段,由于没有范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处在混乱和迷茫之中。科学革命阶段是新旧范式的竞争和冲突时期,旧范式已失去了合理性,但尚未被完全取代,新范式已经产生,但还不成熟。常规科学阶段,新范式已取代了旧的范式并为人们普遍认可,科学家在新范式指导下扩展知识,并对已有范式进行提炼和完善。范式的形成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

范式一方面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另一方面,是一门科学的基本规则、原理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它们构成常规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所谓范式转化既是价值观、信念的心理变革,也是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规则的变革。库恩的范式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它的意义已经超出科学哲学的范围,影响到我们对当代世界各方面深刻变化的理解。在世界观上,范式是一种即使未经证明也能取信于人的基本信念,它规定着人们如何理解世界和世界内部的关系,理解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基本关系。在方法论上,范式是解决问题的公认模式和模型,使人们把经验转化为知识成为可能。它并不提供具体的经验和知识,不能通过经验来否定或肯定,它的合理性在于它能使我们有效地适应变化的世界。一旦世界本身发生变化,理论范式还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就会在现实和理论之间产生冲突。每一次大的文明变迁都必然伴随着理论范式的变化。范式的转型是人类思维变革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幕。知识社会和信息文明的出现也必然会改变人类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

6.1.2 传统理论范式的实在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实在观是把客观实在看作由单个事物组成的物质世界,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它的存在独立于认识和实践主体之外,人类面临的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这一实在观不能反映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人类生活的现实。在信息化时代,人类大量活动不是同物质世界打交道,而是同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的虚拟实在打交道,虚拟实在不像物质世界那样独立于人类思想和实践,它本身就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特殊世界。如果说人类以往的活动大都通过局部性的技术创新改变实在的某一方面,信息化则创造一个新的实在。多媒体技术通过把数据、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把不同人的信息空间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空间,它既不单纯是物质,也不单纯是精神,更不是完全无章可循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世界的关系将被改变,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世界,而是通过计算机的眼光所看到的世界。通过这一世界,人类正在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6.1.3 传统理论范式的秩序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秩序观在本质上也是以牛顿式的机械论世界观为中心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台机器,人是会说话的机器,社会是更复杂的机器。自然秩序是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是通过人类活动创造的。但是,人类是以机器为原形创造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系统,政府是机器的控制中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要素,它必须适应国家整体功能的需要。为了使系统有效运转,必须建立层层控制的垂直式等级制度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秩序是由命令和服从建立起来的。生产要服从技术规则,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服从社会技术统治规则。为了秩序和效率,人们必须学会服从,这是机械论世界观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本质上是非个性的,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看成是人的异化。而信息化和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世界和人类的秩序。信息网络使知识和观念的交流高度分散,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平台协调相互间行为,分散决策与自主协调成为信息化时代新秩序形成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个人获得自由和自主性,而且使社会秩序更加合理。在西方管理学和政治学中,权力下放和决策分散倾向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倾向于把组织本身视为网络,组织即网络这一观念将带来秩序观以至整个社会观的变革,它不仅会影响未来生产组织的变化,而且会影响到国家这一工业文明核心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6.1.4 传统理论范式的发展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发展观包括对事物过程和趋势的理解都是以它的实在观和秩序观为基础的。世界由单个事物组成的,而任何事物又是由不同的要素通过功能和结构联结的整体,事物的变化或者是因为要素的变化,或者是因要素结合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对事物本身的研究得到解答。这种发展观只适应于结构简单的系统,不适应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信息和知识已经变得比物质资源更加重要的时代,反映有形物质世界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了的时代,因为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源的积累,也取决于技术和知识的创新。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已经打破了事物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僵硬界限,一个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该事物本身的要素和结构,也取决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信息已经打破了物理的时空界限,把所有国家联系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一国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同世界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息息相关。

6.1.5 传统理论范式的进步观

传统思维范式的进步观是直线性进步观。它假定事物在发展中呈线性秩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历史是渐进的进化过程。线性思维是在近代力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的,它是直线性进步观的基础。线性进步观在哲学上受形而上学的预成论和目的论影响。预成论把历史看作预先规定的目的的展开,目的论把历史看作朝向未来目的实现的过程,它们本质上都是绝对的决定论,因为历史的目的不受活动着的人的支配,它的发展阶段是由终极目的支配的,历史进程是线性的,过去是为了现在做准备,现在是为未来做准备。人类的进步观一旦陷入预成论和目的论就会陷入绝对主义,并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冷战思维。如果历史是由终极目的规定的进程,不同的国家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社会正义的普遍化身,历史进步意义的体现,最后必然衍化为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外表现为宗教和世俗政治中的原教旨主义的好战心态,对内体现为高度集权的为实现权威规定的目的的社会动员体制。国家主义和线性进步观的结合使整个世界变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角斗场。

6.1.6 传统理论范式的文明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文明观,即一般所说的工业文明观,在本质上是物质主义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和人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国家间的竞争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国内的社会阶级结构以对物质资料的所有权为基础,社会斗争归根到底又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生产控制权的斗争为基础的。金钱和权力成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它们归根到底都是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控制。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文明观也受到挑战。知识已取代一般物质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知识具有双重性,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精神产品,既是私人物品又是公共物品。因此,它超越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对立,也超越了私有和公有的界限。必须正视知识经济这一特殊性,在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为个人提供广泛的自由空间,使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当代工业文明又是对抗的文明,主体与客体二元分立的世界观,等级制的社会秩序观和线性发展观,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人的对抗,国与国的对抗。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20年的冷战把这种对抗性推到极点。今天,冷战虽已结束,但是冷战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许多人(包括原敌对双方的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影响到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6.1.7 冷战思维是传统思维的极端化

冷战是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集团非战非和而又势均力敌的特殊政治格局。但是,冷战思维并不仅仅是冷战的反映,它本身就是产生冷战的重要原因。没有冷战思维就不可能出现冷战。对冷战思维的认识不仅要研究战后特殊的历史条件,还要追溯它产生的理论和思维范式。

传统思维以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为前提,主体之间具有排他性,除了自己之外,任何事物,包括他人都是自己力图认识和控制的客体。任何事物,包括社会和国家都是一个自主调节的系统,系统的要素服从其自身的生存要求。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社会关系领域有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异化和国家之间的对抗。冷战思维是这种思维的极端化。从这种思维出发,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冲突除了一方征服另一方外,双方的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同时,工业文明本质上是物质主义,它把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的竞争力的唯一基础,而物质资源在使用和受益上具有排他性,同一资源只能有一个受益主体,因此,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冷战表面上看是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实际上是资源和物质财富的争夺。冷战思维是建立在有形的物质资源的争夺基础上的。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冷战思维范式的有害性十分明显。环境污染、核战争威胁、毒品和国际恐怖主义等公害的影响具有全球性和非排他性,而信息、知识和技术则具有共同受益的特征。现代信息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它的低成本、高覆盖面的特点只有在全球化条件下才能充分地释放其生产力。为了有效地利用全球化信息带来的机遇,克服全球化的其他危害性,必须改变传统理论范式对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理解,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相互依赖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冷战体制解体后,人类面临着重新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任务,全球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维范式。战争、扼制、关税壁垒、相互诋毁等以邻为壑的策略只能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传统的那种把世界历史看作是“天使与魔鬼”争斗的政治修辞学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冷战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工业化文明在特定历史形态下的表现,工业化造就了民族国家的国际政治体系,塑造了民族国家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形成两个互不相容的意识形态,当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以核武器和意识形态两重盔甲武装起来为它们的国家利益而战时,人类就陷入了冷战状态。而这种冷战从思维方式上剖析,是主客体对立的世界观和直线性发展观的产物。冷战结束使人类从随时可能爆发的核战争阴影中摆脱出来。但是,只要冷战思维存在,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死灰复燃。美国之所以推行霸权主义,重要的动机是要防止世界上重新出现对美国霸权进行挑战和对抗的新的一极。可以预料,只要美国不放弃其霸权要求,随着其他大国的崛起,大国之间迎头相撞的结局最终必然会出现。建立世界新秩序不仅要改变冷战时代的力量对比,而且要认识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只有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放弃传统现实主义的力量制衡原则,转向各国相互共处、共存和合作的原则,世界的和平才有保障。

6.2呼唤新的思维方式

6.2.1 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同类推荐
  • 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本书主要探讨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关系,涉及到经济内生增长、R&D溢出和知识生产等理论,共分8章,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D活动的ESDA分析、R&D空间溢出的CSDA实证分析等。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 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加强财政监管,为加快推进“五个鄂州”建设、实现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热门推荐
  • 牧师无双

    牧师无双

    我高三那年,在去吃拉面的路上被不明飞行物砸到脑袋,不,不是UFO,是一枚徽章。从那以后,脑海中的神秘提示音与神秘界面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如果你的生活变成了一场游戏,你愿意吗?反正我是愿意的,因为打个鸡蛋都能给我爆RMB。没事做做任务升升级,打打怪爆点人民币当零花钱,和龙组打打交道,有空再到地府走一圈,。我不是异能者,也不是修真者,我只是一个混迹都市的牧师罢了。
  • 洪荒混沌记

    洪荒混沌记

    是否看过的小说套路一样?是否主角总是各种奇遇让你不在有了新鲜感?是否NPC的智商总是让你感到着急?没关系现在有了洪荒混沌记、让你感觉小说不在千遍一律。让我带你去见证真正的修仙之路的放纵!!敬请期待,不一样的修仙之路
  • 冰火重译

    冰火重译

    重新翻译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
  • 空间提升

    空间提升

    看书五分钟,消化两小时这就是第一本空间解释小说,空间提升是有可能的,请大家一定相信空间是可以提升的否则这小说就成为奇幻小说了,没准,明天空间提升的就是你!
  • 爱情废柴:娇妻,别跑

    爱情废柴:娇妻,别跑

    智商一百九,情商却没有。容子旭是父亲容千哲的替代品,从小有着高超的成绩,却因为家庭的变故使他成为了一个没有情感色彩的孩子。二十三岁时,继承了伟大的家业,传闻中,职场上的他为了生意可以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从来不碰女人,他的贴身保镖只要做错一件小事,他都会极力惩罚。直到她的出现,改变了他灰色的人生,“严紫茜!给我好好呆在这!哪也不能去!"他像个魔鬼一样禁锢着她早上做佣人,晚上做女人。一次次的自杀,让他内心掀起了一阵阵波澜。为了救她,他被车撞倒在地。又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了他没有回忆的童年。可却在一次威胁中,她毅然的选择了另一个男人......
  • 终极恶女钟声幸福

    终极恶女钟声幸福

    当某女睁开眼发现自己在医院,然后听到一阵乱动,脑子里面一大堆记忆出现,晕倒了。她有终极一家跟终极宿舍里面夏美的全部记忆,然后记忆里面的女孩发现自己变成小孩了,就顶着两岁的身体离家出走,遇到跟修长得一样的唯一就赖上,然后唯一带回去后被啊天王喜欢上变成王查理的双胞胎姐姐,啊天王收下的女儿。后来又有了终极恶女凯特的记忆,发现这就是凯特小时候的长相,再次离家出走。现在又多了一点记忆,就是某女醒来后的记忆,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终极系列的凯特身体里,只是这个凯特的脑袋里面记忆太多了。
  • 修道大掌教

    修道大掌教

    李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携带着可修炼道术的修道系统来到了这个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乾坤苍茫

    乾坤苍茫

    一个来自富贵贵族的下人,一路轮回,破而后立,他将会在仙武大陆成为何人的棋子还是把别人当成棋子呢。在我们生命中,有无数个小星星会停留,有些会停留下,有些确实永久的停留在你的心中,这就是你的一辈子。乾坤一转见苍茫,欢迎大家。本书采用的手法最注重于写情和修炼的部分,相信大家看了会觉得焕然一新。
  • 魔皇崛起

    魔皇崛起

    21世纪末,地球发生了一场异变——28.9%的生物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说的是人类本身的隐秘的能力,称之为隐能!而主角莫辰却并没有所谓的隐能,不过却因一次意外喝下了地狱之血,拥有了魔皇拉顿的能力。然而23世纪初,地球...陷入末日!末日的到来,莫辰却不幸感染,而死后人却并为死亡,而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血色的幽冥!莫辰能穿越时间改写历史吗!
  • 神级透视群

    神级透视群

    某天,正在用手机撩妹的苏明突然手机振动,一个昵称叫‘黄大仙’的家伙邀请他加入一个修仙的QQ交流群,而群里面的头衔等级都是修仙小说里的什么筑基,金丹,元婴,之类的等级…原本苏明仅仅以为这只是一个对于修仙小说有特别爱好的交流群…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聊天群里面的头衔等级并不是靠聊天冒泡升级改变的,而是他们每个人本身的真实境界…而他进群的时候,头衔竟然是……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