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技术、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处在新旧体系转化过程之中。人类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这场革命将再次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正在急速地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化浪潮使知识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各国的综合国力将在这场竞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在转移,国民经济的管理模式也不得不改变。信息技术革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革命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全球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使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世界逐步转变为各主权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相互依存的世界,信息、知识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而也对指导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传统文明是以民族国家为政治本位的工业化文明。从1648年的巴伐利亚和约以来,一个以民族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国际秩序开始形成,主权概念开始诞生。两个世纪之后,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了世界工业化的序幕。从此,一个以国家主导的、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牛顿式的机械论世界观为中心的,社会是一台组装起来的机器,政府是机器的控制中心,个人必须适应国家的整体的功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同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价值的新趋向是不相容的。虽然它为工业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基本范式,却妨碍了人们对全球化新时代的生存环境的认识和适应。
后冷战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文明正处于十字路口,特别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辨别未来的方向,以新的精神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理论范式、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处理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
6.1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其意义
6.1.1 范式的含义
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时期交替构成的。在前科学阶段,由于没有范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处在混乱和迷茫之中。科学革命阶段是新旧范式的竞争和冲突时期,旧范式已失去了合理性,但尚未被完全取代,新范式已经产生,但还不成熟。常规科学阶段,新范式已取代了旧的范式并为人们普遍认可,科学家在新范式指导下扩展知识,并对已有范式进行提炼和完善。范式的形成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
范式一方面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另一方面,是一门科学的基本规则、原理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它们构成常规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所谓范式转化既是价值观、信念的心理变革,也是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规则的变革。库恩的范式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它的意义已经超出科学哲学的范围,影响到我们对当代世界各方面深刻变化的理解。在世界观上,范式是一种即使未经证明也能取信于人的基本信念,它规定着人们如何理解世界和世界内部的关系,理解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基本关系。在方法论上,范式是解决问题的公认模式和模型,使人们把经验转化为知识成为可能。它并不提供具体的经验和知识,不能通过经验来否定或肯定,它的合理性在于它能使我们有效地适应变化的世界。一旦世界本身发生变化,理论范式还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就会在现实和理论之间产生冲突。每一次大的文明变迁都必然伴随着理论范式的变化。范式的转型是人类思维变革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幕。知识社会和信息文明的出现也必然会改变人类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
6.1.2 传统理论范式的实在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实在观是把客观实在看作由单个事物组成的物质世界,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它的存在独立于认识和实践主体之外,人类面临的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这一实在观不能反映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人类生活的现实。在信息化时代,人类大量活动不是同物质世界打交道,而是同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的虚拟实在打交道,虚拟实在不像物质世界那样独立于人类思想和实践,它本身就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特殊世界。如果说人类以往的活动大都通过局部性的技术创新改变实在的某一方面,信息化则创造一个新的实在。多媒体技术通过把数据、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把不同人的信息空间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空间,它既不单纯是物质,也不单纯是精神,更不是完全无章可循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世界的关系将被改变,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世界,而是通过计算机的眼光所看到的世界。通过这一世界,人类正在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6.1.3 传统理论范式的秩序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秩序观在本质上也是以牛顿式的机械论世界观为中心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台机器,人是会说话的机器,社会是更复杂的机器。自然秩序是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是通过人类活动创造的。但是,人类是以机器为原形创造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系统,政府是机器的控制中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要素,它必须适应国家整体功能的需要。为了使系统有效运转,必须建立层层控制的垂直式等级制度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秩序是由命令和服从建立起来的。生产要服从技术规则,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服从社会技术统治规则。为了秩序和效率,人们必须学会服从,这是机械论世界观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本质上是非个性的,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看成是人的异化。而信息化和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世界和人类的秩序。信息网络使知识和观念的交流高度分散,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平台协调相互间行为,分散决策与自主协调成为信息化时代新秩序形成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个人获得自由和自主性,而且使社会秩序更加合理。在西方管理学和政治学中,权力下放和决策分散倾向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倾向于把组织本身视为网络,组织即网络这一观念将带来秩序观以至整个社会观的变革,它不仅会影响未来生产组织的变化,而且会影响到国家这一工业文明核心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6.1.4 传统理论范式的发展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发展观包括对事物过程和趋势的理解都是以它的实在观和秩序观为基础的。世界由单个事物组成的,而任何事物又是由不同的要素通过功能和结构联结的整体,事物的变化或者是因为要素的变化,或者是因要素结合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对事物本身的研究得到解答。这种发展观只适应于结构简单的系统,不适应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信息和知识已经变得比物质资源更加重要的时代,反映有形物质世界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了的时代,因为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源的积累,也取决于技术和知识的创新。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已经打破了事物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僵硬界限,一个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该事物本身的要素和结构,也取决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信息已经打破了物理的时空界限,把所有国家联系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一国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同世界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息息相关。
6.1.5 传统理论范式的进步观
传统思维范式的进步观是直线性进步观。它假定事物在发展中呈线性秩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历史是渐进的进化过程。线性思维是在近代力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的,它是直线性进步观的基础。线性进步观在哲学上受形而上学的预成论和目的论影响。预成论把历史看作预先规定的目的的展开,目的论把历史看作朝向未来目的实现的过程,它们本质上都是绝对的决定论,因为历史的目的不受活动着的人的支配,它的发展阶段是由终极目的支配的,历史进程是线性的,过去是为了现在做准备,现在是为未来做准备。人类的进步观一旦陷入预成论和目的论就会陷入绝对主义,并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冷战思维。如果历史是由终极目的规定的进程,不同的国家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社会正义的普遍化身,历史进步意义的体现,最后必然衍化为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外表现为宗教和世俗政治中的原教旨主义的好战心态,对内体现为高度集权的为实现权威规定的目的的社会动员体制。国家主义和线性进步观的结合使整个世界变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角斗场。
6.1.6 传统理论范式的文明观
传统理论范式的文明观,即一般所说的工业文明观,在本质上是物质主义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和人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国家间的竞争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国内的社会阶级结构以对物质资料的所有权为基础,社会斗争归根到底又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生产控制权的斗争为基础的。金钱和权力成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它们归根到底都是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控制。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文明观也受到挑战。知识已取代一般物质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知识具有双重性,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精神产品,既是私人物品又是公共物品。因此,它超越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对立,也超越了私有和公有的界限。必须正视知识经济这一特殊性,在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为个人提供广泛的自由空间,使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当代工业文明又是对抗的文明,主体与客体二元分立的世界观,等级制的社会秩序观和线性发展观,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人的对抗,国与国的对抗。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20年的冷战把这种对抗性推到极点。今天,冷战虽已结束,但是冷战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许多人(包括原敌对双方的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影响到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6.1.7 冷战思维是传统思维的极端化
冷战是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集团非战非和而又势均力敌的特殊政治格局。但是,冷战思维并不仅仅是冷战的反映,它本身就是产生冷战的重要原因。没有冷战思维就不可能出现冷战。对冷战思维的认识不仅要研究战后特殊的历史条件,还要追溯它产生的理论和思维范式。
传统思维以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为前提,主体之间具有排他性,除了自己之外,任何事物,包括他人都是自己力图认识和控制的客体。任何事物,包括社会和国家都是一个自主调节的系统,系统的要素服从其自身的生存要求。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社会关系领域有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异化和国家之间的对抗。冷战思维是这种思维的极端化。从这种思维出发,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冲突除了一方征服另一方外,双方的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同时,工业文明本质上是物质主义,它把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的竞争力的唯一基础,而物质资源在使用和受益上具有排他性,同一资源只能有一个受益主体,因此,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冷战表面上看是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实际上是资源和物质财富的争夺。冷战思维是建立在有形的物质资源的争夺基础上的。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冷战思维范式的有害性十分明显。环境污染、核战争威胁、毒品和国际恐怖主义等公害的影响具有全球性和非排他性,而信息、知识和技术则具有共同受益的特征。现代信息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它的低成本、高覆盖面的特点只有在全球化条件下才能充分地释放其生产力。为了有效地利用全球化信息带来的机遇,克服全球化的其他危害性,必须改变传统理论范式对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理解,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相互依赖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冷战体制解体后,人类面临着重新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任务,全球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维范式。战争、扼制、关税壁垒、相互诋毁等以邻为壑的策略只能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传统的那种把世界历史看作是“天使与魔鬼”争斗的政治修辞学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冷战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工业化文明在特定历史形态下的表现,工业化造就了民族国家的国际政治体系,塑造了民族国家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形成两个互不相容的意识形态,当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以核武器和意识形态两重盔甲武装起来为它们的国家利益而战时,人类就陷入了冷战状态。而这种冷战从思维方式上剖析,是主客体对立的世界观和直线性发展观的产物。冷战结束使人类从随时可能爆发的核战争阴影中摆脱出来。但是,只要冷战思维存在,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死灰复燃。美国之所以推行霸权主义,重要的动机是要防止世界上重新出现对美国霸权进行挑战和对抗的新的一极。可以预料,只要美国不放弃其霸权要求,随着其他大国的崛起,大国之间迎头相撞的结局最终必然会出现。建立世界新秩序不仅要改变冷战时代的力量对比,而且要认识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只有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放弃传统现实主义的力量制衡原则,转向各国相互共处、共存和合作的原则,世界的和平才有保障。
6.2呼唤新的思维方式
6.2.1 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