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900000007

第7章 比较文学与哲学(5)

宋代的理学在佛学的影响下已经有点越出感性世界的形而上的意味,但是“理在气中”,就又回到了中国物质的感性家园。中国有一句“魂飞魄散”的成语,意指惊吓之时的非常态,并且表明离开了肉体的魂魄也毫无意义,而从传统中国人死后要极力保存尸体来看,也是不相信有什么不朽的灵魂的。所以在西方,那种不与肉体挂钩的纯精神恋爱被称为“柏拉图式的恋爱”,而在中国的小说中,一写恋爱往往就是“云雨一番”。《红楼梦》做为中国文人化了的高雅文学,也并没有描绘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灵魂相爱,而是将他们的相爱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有一次,宝玉看见宝钗身上的白胳臂又发了呆,说是如果长在黛玉身上也有福气摸一摸。即此一端,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不相信有什么超越于肉体的灵魂的。

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诗学,有一个特点是西方诗学所没有的中国国粹,就是以口为中心的“味觉诗学”。西方人认为在人的眼、耳、鼻、舌、身的五种感觉中,身有触觉,鼻和口舌有味觉,但都是低级感官,只有听觉的耳朵和视觉的眼睛,才是精神性的可以欣赏艺术的高级感官。耳朵可以欣赏音乐、歌曲、朗诵诗,眼睛可以欣赏诗歌、小说、绘画、雕塑、建筑,戏剧、影视则要靠眼睛与耳朵的配合。

但是中国人对感性的世俗生活的执著,使得口舌具有其他任何器官所没有的地位。老子就有这样的道德箴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换句话说,圣人并不为美的色彩与音乐所动,而只求吃饱肚子就可以了。于是,口就具有特别尊贵的地位。口可以成为人的代名词,譬如“人口”、“养家活口”,都不是仅指口舌而是指人的整体,这就使得西方所谓高级器官的眼睛与耳朵都望口莫及。说这家有多少口,无人不懂,而说这家有多少双眼睛,多少只耳朵,则会把人说得一头雾水。于是,整个中国文化都具有“泛口主义”色彩。中国人将工作叫做“饭碗”,换工作则叫“跳槽”。

受欢迎说是“吃香”,不受欢迎则说“吃不开”。同意会说“合胃口”,拒绝则说“不吃这一套”。在“熟人”面前“可以开口”,在生人面前则“不好开口”。外贸可以说成“进口”、“出口”,打官司则可以说成“吃官司”。这种“泛口主义”必然对中国的诗学发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于高雅的精神产品,照“吃”不误。如果对文本或者作家有深刻的理解,就叫做“吃透了”,不太理解则说“还没吃透”。一个欣赏者面对太高雅而一般人读不懂的文本,会谦虚地说“太难啃”,“啃不动”。

品字由三个口组成,表示对文学文本的欣赏应该慢慢在口里咀嚼,才会品出味道来。中国诗学注重作品的“诗味”、“韵味”、“滋味”,所显示的就是欣赏者在不断地咀嚼之后品出味来的意思。因此,所谓好作品,就是要耐嚼,能够使人“回味无穷”。而所谓《诗品》,就是对不同诗人的作品品味之后,定下“上品、中品、下品”之类的等级,做为评价的标准。有趣的是,钟嵘正是在《诗品》中,首先提出中国诗学的“滋味说”的,以“味之者无极”为“诗之至也”,而否定“淡乎寡味”的作品。而更为高雅的“韵味说”的提出,正是作《二十四诗品》的司空图。

此后,“滋味说”与“韵味说”及其品评方法,成为中国诗学一个重要的传统。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而其在中西文化中所占的比重是极为不同的。如果说西方的哲学是爱智慧,偏于神学与科学的文化形式,那么,中国的哲学则是闻道,偏于伦理的与审美的文化形式。中国文化具有一种泛审美主义和泛艺术主义的色彩。所谓泛审美主义与泛艺术主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切产品都具有审美与艺术的色彩。孔子哲学与老庄哲学的诗化特征,我们后面还将详细讨论,其实,整个中国哲学几乎都具有这种诗化色彩,从而与从亚里士多德、康德到现代科学哲学的传统大相径庭。林语堂说:“一个中国法官必不能把法律看作一个抽象体,而一定要把它看作一个可变通的量,应该具体地运用到某一个人身上”,所以“中国的法律是一种艺术,不是科学。”

海外有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医的学者,认为中医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甚至连中国文化的家园——汉字,也具有极大的艺术色彩:不仅汉字的起源是图画,而且书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艺术门类。而西方哲学的传统是“爱智”,而且早在希腊就将科学的“爱智”与生命的终极超越联系在了一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绘早期希腊哲学的时候,就引用了伯奈特的一段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上帝的所有物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惟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这和柏拉图认为爱智慧的哲学家能和本体的理念世界打交道从而使自己不朽,其实是一个意思。

中西哲学对审美、艺术与科学的这种不同偏重,使得中西诗学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与西方传统美学执著于探究美的本质即所谓美的哲学不同,中国美学的主导方面是文艺美学和艺术欣赏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多是以诗的形式或语言出现的。与西方诗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求明确概念的含义不同,中国诗学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朦胧的、模糊的、多义的,需要以熟读文本之后的经验来慢慢地加以领悟。

像“风骨”、“气”、“气韵”、“神韵”、“滋味”等诸多的中国诗学概念,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言传和分析,往往就失去了概念的本意或主旨,而只能靠感悟去意会。按照新批评的说法,“含糊”是艺术的陈述,与科学陈述的精确有别,而中国诗学概念的模糊性与多义性正是意义含混的,它很符合艺术作品所要求的含蓄性,即所谓“天地有大美而忘言”,“得意忘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甚至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诗学同以分析和精确为指归的科学相距甚远,而与审美、艺术、生命、直觉甚为亲近。而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传统,在西方诗学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概念的明晰伴随着分析的精确,一直是西方诗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文,讲诗是模仿,史诗是怎样模仿的,悲剧是怎样模仿的,诗和历史的区别,情节怎样模仿行动,诗的作用是什么,都讲得一清二楚。这种科学主义的诗学传统在西方诗学中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所以西方科学的巨大进步往往对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尽管在19世纪末,这种科学性的诗学受到了来自尼采传统的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挑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西方诗学的主潮仍然是科学主义的。从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符号学,主导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的科学传统是如此顽强地显示着活力。

中西诗学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中西诗学的发展模式也极为不同。西方诗学由于想以精确的概念穷尽时代的艺术精神,所以时代一过,就只有根据发展了的时代重新创造新的诗学概念来面对新的时代的文学精神。这就使西方的诗学发展往往是以批判和否定前人的方式进行,从而造就了西方诗学的批判和否定传统。譬如关于诗的本质,往往是亚里士多德说一套,康德说一套,黑格尔又说一套,各各说得又不相同,真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说到现在,才忽然发现,原来诗就没有什么本质。现代哲学就倾向于否定诗有什么本质,写过《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当过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的荷兰学者佛克马,在中国比较文学成立大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就宣布:文学是没有什么本质的。这可真是: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这就不如中国古人聪明了,他们慎言少说话,对于诗的本质或者存而不论,或者点到为止,从来不去劳神费力地大篇大篇地论证什么诗的本质,尽管中国是个诗国,并且具有泛审美主义和泛艺术主义的文化倾向。中国人更愿意去讨论诗歌与小说的作法,怎样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而且也往往是以谈话、书信、序跋、笔记或者以“诗话”“词话”的形式面世,而很少去做什么长篇大论。《文心雕龙》略略偏离这种诗学传统,还是印度因明学的影响所致。中国诗学的这个特征,使其具有特别的生命力。

因为先人给定的诗学概念本来就是模糊的,含混的,灵活多义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那么,时代变更了,也并不需要创造新的诗学概念,而只需要向原来的诗学概念灌注新时代的文学精神就可以了。这样,虽然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和不同的语境中,却获得了略有不同甚至极为不同的含义。所以中国诗学的发展也不需要批判和否定,而只需要在传述过程中向原来的诗学概念灌注生气。这正如宋儒与汉儒差异很大,然而都不是对原始儒学的批判和否定,而是对原始儒学的不同解释而已。这就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类推荐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九年等候一朝重逢:恋恋好日

    九年等候一朝重逢:恋恋好日

    再遇沈易,我们之间隔了九年的空白格。一场调查之后,我被他卷入泥潭,一步步走向残忍的黑暗。他带着伪装的假面,时而冷漠,时而温情,而我深陷其中,抓不住救赎的绳索。欺骗的真相掀开,我举枪对准他的脑袋,婚姻围城轰然倒塌。那日炎炎火光前,我心如死灰,决心忘记,却无法逃离。直到最后一刻,层层迷雾散尽,看清眼前人,我才恍然明白,那个我爱的男人,不是王者,不是枭雄,是这世上最怯懦的胆小鬼……
  • 永恒冰皇

    永恒冰皇

    一个过马路时被撞死的倒霉蛋,原本是被合道神尊附体,却因为手中的手机游戏,变成了被神尊系统附体,之后,他重生了!这里,日漫中的逆天技能应有尽有。这里,无敌系统的牛X让你看不尽。这里,随身老爷爷的梦想,正等着主角去实现。游戏系统与合道神尊结合会变成什么样?神尊系统启动中……
  •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在一个雨天被我救下的婴儿是血族的后裔,也就是吸血鬼。等我知道真相的时候,已经回不了头了,他已经成了与我‘血脉相连’的‘儿子’,我承认我离不开他。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爱上冷血的吸血鬼,更没想到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变成那样的生物。众叛亲离,无力挽回,若命如此,用命破之。
  • EXOcp原创文集

    EXOcp原创文集

    勋鹿、灿白、开度、牛绵、鹿白、灿勋、牛鹿、繁星、牛灿、开白、城堡、星辰……66对EXO所有CP的温情浪漫汇集。错过=过错,别让真爱因距离受挫,别让炙热的心因分离而堕落,别让罗曼蒂克的花朵因世态炎凉而枯萎……青春是华丽的圆舞曲,青春我讴歌你的欢欣,青春你一去不复返……愿初心不变,愿花好月圆人长久……致我挚爱的十二位少年,EXO,永远唯12!1,2,3,EXO,WeAreOne!
  •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男友背叛,她纵身一跃,摇身变成了江湖鼎鼎有名,让人闻风丧胆的繁星宫宫主。她皱皱眉头,整个江湖都要震一震。她一句话,便可让江湖中的一个门派瞬间荡然无存!按照紫云的安排,她做好宫主,在外人面前演好一个江湖名人的角色。可是,为什么他要出现?一切都乱了。理不清了。百年不变的戏码,她被下了春药。而解者,非他。见者,却是他。江湖少侠,一国王爷,绝世神医,甚至……身边最信赖的友人。为什么她不想在爱了,偏偏这一世,要和这么多的人有所牵扯!“为了那种满不在乎的家伙,豁出自己的性命,值吗!”他悲痛地喊。她,不能否认,“值。”“即使是……杀了我?”他如发狂的野兽般痛苦的眼中,满是她此刻承受不了的哀伤。心,不知碎成了多少瓣。既然是欠下的,就必须换。身体也好,生命也罢。因为她想,所以她做。他痛恨,他愤怒,拼命地要把她杀掉,用毒,用剑。她只能受着。曾几何时,那个众人恭恭敬敬成为宫主的冷漠的她,沦落到这种被人弄伤,心中却仍止不住地在意他的痴情女子?……有够讽刺。“呐……这辈子,就当我欠你,成吗……下辈子再……还你。”……
  • 不败武神

    不败武神

    实力为尊,武道纵横。突遭穿越的肖辰来到了雷鸣大陆,以一个废柴的身份,凭着一副神秘的太极图开始迅猛崛起。以执着为己念,以杀伐为锻炼,在无数强敌中追求自己的武神之路!强者如林,万皇出世。武神之路,谁与争锋!
  • 火影之狼

    火影之狼

    不一样的火影不一样的激情
  • 一夏盛景

    一夏盛景

    2014.8.1他们第一次见面,她14岁,他15岁。从那年的夏末,他便成为了她一生的盛景。让他们的一夏盛景,带你重回那些曾今流逝在身边的美好吧!本文轻松治愈ww主打校园青春风(??ω??)?微甜文请放心食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们都不曾辜负

    我们都不曾辜负

    在我青春的那几年里:相似的我和你,你碰巧路过,我刚好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