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900000006

第6章 比较文学与哲学(4)

当然,比较诗学更多面对的,是相互没有影响和渊源关系的平行研究,并且将更多地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哲学。中国的诗学一开始就与中国的哲学联系在一起。当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时候,实际上是将文学艺术与他建构的整个儒家的伦理大厦糅合在一起的。在他看来,人的七情六欲是不能阻塞的,而应该像大禹治水那样加以疏导,诗歌正是疏导人情的利器。但是,如果放纵人的情欲而不加节制,那么也就背离了疏导人情的初衷,所以就应该将人情纳入乾坤、天地、夫妇、父子、君臣的“礼”中,从而达到由人情到人伦的升华。但是,“礼”是别异的,是分化的,别异与分化就意味着有矛盾和冲突;而“乐”是和同的,是和合的,孔子就曾在韶乐的陶醉中几乎三个月不知道肉味。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别异之后,奏起和合的大乐,使人们在有差别的“礼”中就感到无差别的和乐融融,让存在于时间之中的感性生命得以安顿,就是孔子致力建构的文学、伦理与艺术——诗、礼、乐合一的“理想国”。而庄子让人厌弃现世人伦,在走向山水林木的归隐路途上,才可能在纯然的审美中解脱烦恼与达到永恒,这就不仅是美学的,而且也是哲学的。

西方人从一开始对文学的观念就与中国哲人的不同。尽管在希腊,柏拉图也很重视文学的道德功能,并且以模仿文学——史诗和悲剧败坏人心,而欲赶出他的理想国;但是,他否定模仿文学的根本理由仍然是立足于知识论的,是从本体论的认知角度着眼的。在他看来,做为现象的感性世界是对于做为本体的理念世界的模仿,做为模仿的史诗和悲剧又是对感性的现象世界的模仿,因而文学就成了和真理隔着三层的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而亚里士多德要肯定做为模仿的文学,也是从认知的角度着眼的,他以为诗以其对必然律和可然律的忠诚,使之所模仿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从而比仅仅模仿个别的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历史,更具有哲学的意味。

因此,尽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诗的否定和肯定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在这样一些观点上是完全相同的:诗是一种对于世界的模仿,是对于感性生活的一种再现,必须靠认知而取得其自身的价值。文学的本质是模仿的观点在希腊是如此盛行,以致没有一个诗学家能够不以模仿论文谈艺。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已经论及艺术是自然的模仿,留基伯(Leucippus)以人“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来说明艺术是自然的模仿,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在肯定留基伯的说明之后,还认为不应该只模仿坏人而不模仿好人。苏格拉底认为,诗歌、绘画、音乐、舞蹈、雕塑,都是模仿。虽然我们也使用再现一词来说明希腊人的审美观念,但是希腊人的用词几乎是清一色的模仿。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模仿一词出现了几十次。为什么希腊人这么热衷于用模仿说明诗的本质呢?也许,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还是具有经典意义的:“从孩提的时候起人就有模仿的本能”,“并通过模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儿童时期的人比起具有主体性的成人来,显然更具有模仿的本能和天才,而古代希腊不正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是人类的童年时期发展的最完备的地方吗?

与从认知的角度强调模仿的希腊诗学不同,中国诗学早在先秦就是在礼教的节制下强调诗的抒情与表现功能。《毛诗序》就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艺术的各种体裁中,音乐与舞蹈偏重于艺术的抒情与表现功能,绘画与雕塑偏重于艺术的写实与再现功能,《毛诗序》将诗与咏叹、唱歌、舞蹈相提并论,显然是从艺术的抒情与表现功能着眼的。而《毛诗序》与《礼记·乐记》、《荀子·乐论》对于诗与乐的论述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本之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的观念。中西早期诗学的这种不同,与中西早期文学创作的不同是完全对应的:西方最早兴起的是史诗,而中国最早兴起的则是抒情诗。如果借用艾布拉姆斯(M.H.Abrams)《镜与灯》中的概念,那么,西方最早兴起的是“镜”的诗学传统,而中国最早兴起的则是“灯”的诗学传统。如果说希腊诗学注重的是文学与世界的关系,那么,中国人从古注重的就是主体的抒情与表现。将诗歌看成是性情的表现,又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是中国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学观念。

中西诗学在先秦与希腊的这种不同,导致了中西诗学不同的发展路向。西方诗学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中,是恪守希腊的以认知为本体目的的再现诗学传统的。虽然罗马后期随着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圣经》的文学传统对荷马的文学传统有所冲击,使得文学对神明的礼赞以及崇高的艺术风格有所抬头,但是,希腊的影响是如此强烈,以至西方人在讲文学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模仿”论,只不过更多地由对生活世界的模仿转向对上帝的模仿。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就认为,善与欲望相对应,“美则与知识相对应”,而且在“上帝的心灵是自然万物的源泉”的前提下,“艺术的过程必须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的产品必得仿照自然的产品。”

文艺复兴虽然是对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一场复兴运动,但是这种复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表明了西方文化的成长。科学的务实的色彩使得神明的辉光有所暗淡,哲学上认识论的探讨逐渐取代本体论的探讨,于是,尽管文艺复兴时代的诗学恪守希腊人的以认知为目的的再现传统,在论文中还大量使用着“模仿”一词,但是已经不再强调模仿,而更多是用反映、再现、镜子等词汇加以替代。达·芬奇(I.

DeVinci)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他甚至以镜子摄取事物的真确性为标准,认为“诗人的作品却比不上绘画那样使人满意”。而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也借主人公的口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戏剧做为自然的镜子,不能越过自然的常道,“任何过分的表现都是和演剧的原意相反的”。这种反映论的镜子说,直到18世纪的诗学与19世纪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创作中,都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摆脱孩提时代而走向主体性的青春觉醒,就文学的本体归属而言,将文学划归情感领域已经渐渐取代靠认知来取得价值,于是,西方诗学由镜而灯,从模仿、再现、反映向抒情、表现转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华兹华斯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几乎成为浪漫主义凤凰在夜色中飞向蓝空的灯塔。克罗齐(BenedettoCroce)在《美学原理》中认为,艺术就是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现代主义诗学虽然已经摈弃个体的情感而不加约束的自然流露,甚至艾略特(T.S.Eliot)认为诗人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但是很显然,现代主义在使情感朝着更具有普遍性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的道路上迈进。朗格(S.K.Langer)在《情感与形式》中就认为,艺术是人类普遍情感的符号,是抽象情感的形式。

如果说浪漫主义诗学的抒情与表现是偏于个体的人,而且由于其不加约束的奔涌而出,从而与中国古典诗学差异甚大——后者是将个体纳入群体,并且要求文学的表情要和自然的外物相融合,使主体的感情与客体的自然相交融,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那么,现代主义以其对情感的普遍性和抽象性的追求,就与中国古典诗学有更多的可认同之处。有趣的是,中国明代中叶公安派和竟陵派对个人的独抒性灵的强调,倒是对中国传统诗学注重群体之抒情和表现的一种变异,而与西方的浪漫主义诗学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尽管中国古典诗学对伦理之善与和谐的注重,同西方现代诗学对真理与对立冲突的注重是极为不同的,但是在强调艺术的主体性以及抒情与表现功能上,却又是相似的,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早熟。

当然,由于中西文化哲学的巨大差异,在中西诗学的比较中,将更多地看到二者的差异而非相似之处,或者说其相似之处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哲学的差异的烙印。西方哲学在柏拉图那里就分出了本体的超越世界和现象的现世世界,前一个世界是理性的,精神的,灵魂的,后一个世界则是感性的,物质的,肉体的。而在中国哲学中,从来就没有脱离感性的理性,没有脱离物质的精神,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庄子对痛苦的个体感受已经非常深刻,但是他的哲学仍然舍不得脱离感性的自然,而要人与天地万物为一。

同类推荐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无限相思无限恨

    无限相思无限恨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日日新

    日日新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王之仇剑

    王之仇剑

    联盟中的一个新英雄因为抗拒符文而被杀死的师傅从废墟中被师傅捡起后再次独自一人与其他英雄相遇打破王之剑道的桎梏通过符文获取强大的力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总裁追妻:一号杀手不认你

    总裁追妻:一号杀手不认你

    他是Universe的幕后主人,同样也是BM集团的总裁。她是Revenge的一号金牌杀手,她冷酷无情,带着属于她复仇的工具“血木槿”走上了复仇之路。在她枪下的亡魂不计其数,没有人能从她的枪下活着离开,但唯独他让她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从那次任务之后,他霸道纠缠,她冷脸相对。“女人,从你谋杀我的那刻开始,我们的梁子就已经结下了。”那天,他拿着为她专门定制的“木槿之恋”对她许下终身,她回答:“我。。。。。”
  • 天罡图

    天罡图

    一介江湖小辈,本无意于武林中事,怎奈事与愿违,逼迫他踏上了这条无法回头的不归之路。既然这世间不容我,纵使举世皆敌又如何?
  • 争:精英进化

    争:精英进化

    继《战:未来战争》续作,故事延续,但是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环境。这里依然以“我”为视角,叙述一个或许将会是真实的故事。
  • 今夕陌忆1

    今夕陌忆1

    她本是不苟言笑的职场精英,一朝灵穿,性情大变……她本可以随遇而安在王府生活下去,一句感叹,离府出走……她本想要或行侠仗义或骗吃骗喝的游山玩水,一段溯源,牵绊所有……她是韩晓陌,她要在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好好生活下去……
  • 六界之灵神大陆

    六界之灵神大陆

    豪门家族,废物继承人,一夜之间,悄然蜕变。神又如何,魔又如何,这天地间,我才是巅峰。
  • 洪荒涅盘道

    洪荒涅盘道

    洪荒破碎,天柱山倒塌,石缺看着天地之外的那个大洞,源源不断的混沌乱流闯入,他微微一笑,对天之师与地之母说道:“吾道成也,多谢两位前辈。”这是一条修道之路,看石缺如何一步步成就混元之位,以三千大法包容万象,修炼之时顺便打打秋风,有缘无缘皆看实力,一身因果缠绕浑不怕。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添加各类神话传说,若诸天仙佛鬼神有异议,请百年之后找作者,千万不要来早了。
  • 南宫晗玥

    南宫晗玥

    离开地球真的能一切重新开始吗?那一个玄妙的世界和真情相比哪个更重要?地球永远是故乡,永远有我为之站斗的理由……看一个重生的萝莉,一群来自异国的兄弟姐妹,在同一目标下生活成长,为真诚善良,为和平真理而谱写一段段星际恋歌……别样的星际生活,别样的魔法战斗,别样的穿越恋歌,慢慢走进,给你一个忘返的世界……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