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800000024

第24章 残雪:“阴郁的生存处境之歌”(3)

“残雪的小说与其说是恶声,不如说是‘弱声’,是一纤细的弱者的哀鸣。”借助敏感的作者由小花和蝴蝶标本传达出来的“弱声”是太纤细了,太孤立了,太无助了,它们根本上不能同黑暗和丑恶构成正面的交锋和对抗。《黄泥街》的最后一段便集中反映了这种过于悬殊的力量对比:

夕阳,蝙蝠,金龟子,酢酱草。老屋顶遥远而异样。夕阳照耀,这世界又亲切又温柔。苍白的树尖冒着青烟,烟味儿真古怪。在远处,弥漫着烟云般的尘埃,尘埃裹着焰火似的小蓝花,小蓝花隐隐约约地跳跃。

充满诗意和反讽意味的文字,勾画出了小蓝花所处的古怪而异样的处境。由尘埃和青烟所包裹的小蓝花,一方面传达出一丝不灭的理想之光,同时也诉说着弱者的艰难处境和不容乐观的前景。正是这种过分悬殊的力量对比,使残雪笔下人物的生存普遍地呈现出病态的色彩。《一种奇怪的大脑损伤》《患血吸虫病的小人》一类标题即是这种病态色彩的集中体现。

面对人类的荒诞处境和不容乐观的命运,人何以堪?作者显然倾向于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存态度,通过流浪和出走来反抗死亡,通过进入个人的主观世界来抵制外部世界的规约,通过艺术的创造来消解无意义。《一段没有根据的记录》里,自愿的失踪者年复一年地坐在光秃秃的山下,听着被风折断的树枝击打树干的声音,并认定这是一种区别于守林人和捕猎者的纯粹的守护。守林人和捕猎者都有所期待,自愿失踪者却在纯粹的守护中达到了物我两忘,连有意义无意义的问题也不再记起。在他人看起来这种守护是无意义的,自愿失踪者却在这种出走和守护中反抗了无意义和至高无上的命运。《从未描述过的梦境》中,主人公描述者先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在记录他人的梦境过程中他人能说出一种从未描述过的意境——那意境里凝聚了大量的热和刺瞎人眼的光——我们不妨将这意境看成描述者的理想之境。但久而久之,他失望了,因为从来没有人有过并诉说过这样的梦境。描述者最终进入了一个外部时间全部停滞的世界,他开始按自己的主观世界来划分时间,并且生活在这种时间里,进而进入一种完全放弃与他人的联系的豁然开朗的境界。这一作品既表现了人类的局限,同时也表现了人的主观力量对命运的反抗——通过默认命运来反抗命运。《痕》可以说包含了对现代艺术家存在处境和意义的思考。作品开始部分痕在山上遇到的满脸杀气的老者,可以说是死神的化身。他向痕这个多年来探索编织技术的人传达了来自于死神的死亡判决书:死神随时都可以收回痕的生命。痕在这种前提下,开始加紧编织自己的草席,并与小贩达成了购销合同。然而在目睹了自己编织的草席被随意地弃置山上腐朽的命运后,痕的编织热情越来越低,最后甚至于接近敷衍的地步。作品中,铁匠是一个靡非斯特式的角色,他将痕引到无底洞(生存的深渊)旁边,告诉痕获得了吃苹果的特权(村里其他人则没有),并订立一种类似于打赌的游戏,让痕尝到了与魔鬼共舞的经验。这个作品的意义是极端隐晦的。它表达的不是一种绝望,而是要使人免除幻想,真正地面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这种创作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正像有人所说的:“今天,死亡和年龄越来越被隐藏到委婉说法和信口瞎扯背后,生命受到威胁,将在催眠式的老一套庸庸碌碌的大众消费中窒息。因此,使人类面对其处境现实的必要性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因为人的尊严在于他面对完全无意义的现实,毫不畏惧、毫无幻想地自由接受这个现实——以及嘲笑这个现实的能力。”

残雪在艺术表现上是一个有自己特点的作家,她不仅热衷于对人物的非理性世界和潜意识的挖掘,而且在创作过程中也写得比较随意,推崇一种非理性的接近于自动写作的方式(尽管从其作品的主题表达来说是高度理性化的)。她在写给罗兰·詹森的信中曾说:“我想写时就写,漫不经心地写完它……写作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了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我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有内在的冲动和无穷无尽的欲望。”从审美形态来说,她的小说有点近似于西方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和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借用他人评价荒诞派戏剧的话来评价残雪,了解其创作同传统文学间的区别:“假如说,一部好戏应该具备构思巧妙的情节,这类戏则根本谈不上情节或结构;假如说,衡量一部好戏凭的是精确的人物刻画和动机,这类戏则常常缺乏能够使人辨别的角色,奉献给观众的几乎是动作机械的木偶;假如说,一部好戏要具备清晰完整的主题,在剧中巧妙地展开并完善地结束,这类戏则没有头也没有尾;假如说,一部好戏要作为镜子照出人的本性,要通过精确的素描去刻画时代的习俗或怪癖,这类戏则往往使人感到是幻想和梦魇的反射;假如说,一部好戏靠的是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这类戏则往往只有语无伦次的梦呓。”残雪的小说是1985年左右新潮文学大潮中最走极端的创作之一,甚至可以说其创作形成了中国小说语言结构方式、主题表达等的革命,结构的开放性,主题的不确定性,对话的非交流性,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旅途中的小游戏》可以说是一个有关小说创作的小说。主人公旅途中的思维游戏可视为作家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很多故事都结在鱼网上,需要的只是一根不相干的绳子,越不相干越好。”“我还想不拘泥于任何事件的线索,我要使自己的头脑适应许多杂七杂八的念头在里面并存。色彩被排除之后,某种轻而易举的倾向就显露了一部分。”鱼网状的结构,事件的缺乏线索,乱七八糟的意识描绘,语无伦次的梦呓诉说,使残雪的小说极像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创作,有时甚至更趋极端。布勒东曾以精神病理现象为例来说明印象的、超现实主义的写作,当医生问“你的年纪多大”时,病人却回答说:“你”;当医生问“你叫什么名字”时,病人却答:“45座房子。”布勒东总结说:“没有任何对话之中不掺杂这一类错乱的。只有靠了社交的约束,以及我们在社交方面根深蒂固的积习,才能暂时掩盖这种错乱。”残雪的作品中便充满了这种错乱的对话(尤以《公牛》中“我”与老关的对话为典型)。这种错乱的对话既反映了人物精神上的紧张焦虑所引起的语言上的错乱,以及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冷漠隔膜,同时也增加了作品意义的神秘色彩,使作品的意义在整体上或局部上变得不确定,难以索解,从而增加了作品接受的难度。

残雪是一个主观性相当强的内敛型的作家,基本只为自己的内心而写,很少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她曾说:“提到读者,他们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层次,我考虑读者时,只考虑与自己同水平的、同类型的读者。我的小说不是奉献给大众的。”在谈到《突围表演》时,她甚至说作品“非常抽象,非常朦胧,充满了排斥读者的力量!”这种一意孤行的写作既成就了她创作的鲜明特色,也使她不可能成为拥有很多读者的作家。甚至曾激赏残雪写作的人,也写下了这样的话:“1988年初,我读到了残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突围表演》,我不能讳言我的失望:那是怎样一部冗长、抽象、枯燥之极的小说啊!滔滔无尽的议论、连篇累牍的废话、直接的精神分析弥漫在长达二十余万字的文字徒刑中,人形木偶被说话木偶代替,细节和氛围都荡然无存,抽象语词终于喷泄而出,一泻千里。

残雪终于向人们证实了她的思考能力,而那种思考即便再有价值,却没有艺术地体现在《突围表演》中。”这种观点除了价值判断部分是用传统小说的艺术标准去衡量现代主义小说而稍显圆凿方枘之外,倒也道出了残雪的大部分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困难。阅读残雪决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

残雪的小说总体上给人以阴郁偏执的印象。但她自己却坚持说:“我敢说在我的作品里,通篇充满了光明的照射,这是字里行间处处透出来的。我再强调一句,激起我的创造的,是美丽的南方的骄阳。正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正因为有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结合具体创作来看,残雪的自述是准确的。她的小说向读者奉献的是“恶之花”,但传达的是弱者的声音和理想之光。她以一种自愿入地狱的勇气,去书写人类存在深渊中的真实,在重重的黑幕之后,她确立了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对照,她让人们去直面自身的生存处境,以绝望中求诞生的人生态度焕发出生存的勇气。她评价卡夫卡《城堡》时的话同样可以用来评价她。让我们引述如下:

摇摆在两极之间的诗人,总是处在要不要生活的犹豫之中。突围似乎不是为了打消犹豫,而是为了陷入更深、更致命的犹豫里。生活由此变成了最甜蜜的苦刑,思想变成了极乐的折磨。双重意志将他变为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但也可以推断出他所获得的那种幸福也不是一般的人可以享受得到的。这一切都是由于他那超出常人的灵魂的张力,这种张力使他达到的精神高度,至今仍无人超越。

同类推荐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一个民工的江湖

    一个民工的江湖

    本书是80后著名民工万小刀的首部作品,收入了万小刀近年来二十余篇散文、小说。其内容以童年的乡村记忆、打工历程为主,文风独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本人是一名民工,曾从事过多种工作,目前在南方一家鞋厂做鞋,辛苦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近年来在文学圈展露头角。
  • 大家小品

    大家小品

    本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包括《作品研讨会之一针见血》、《血没热过,就从未年轻过》、《妈妈做的菜其实很难吃》、《林丹,裤子也行》等。
热门推荐
  • 位面入侵危机

    位面入侵危机

    好的故事能带给人愉悦,而这本小说的故事却是一堆垃圾,但是当你仔细的去阅读,嘻嘻的去品味,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我他喵的对着一堆垃圾都能细细的品读我脑子秀逗啦
  • 超能再现

    超能再现

    吴心灵在救学校的过程中意外的获得了超能力,从此他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但他是否能像小说一样走上巅峰呢?(加我qq3048283309)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神学院之堕天使

    超神学院之堕天使

    (本人及其喜欢银河之力,所以突发奇想的写了这本小说)猪脚名曰天星,女主为天使彦,猪脚的武器和盖伦的大剑一样,不过比盖伦的要重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麒麟印:霸气狂妃乱风云

    麒麟印:霸气狂妃乱风云

    辉煌的大厅,交织的人影,极度的奢靡下是森冷的杀机。书房里,她和他回忆起曾经,那些对她来说是痛苦的曾经!愤怒,绝望,悲凉……他的欺骗,他的背叛,他的温柔,他的宠溺。他说,他不爱她!最后,她杀了他,也杀了自己。到最后,她才意识到,这,才是欺骗!锁骨上的神秘麒麟印,带给了她新生。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新的人生,一次重新爱的机会……哼,天才,什么是天才!刚觉醒就能契约灵兽的是天才?我勒个去,别笑死人了,老子挥挥手就是一群。什么?觉醒时幻力五阶就是绝世天才?别笑掉大牙了,老子一醒来就是最高级。有毛好得意,在我面前装逼!统统拍飞!挡道者,死!
  • 我们曾遇见过

    我们曾遇见过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的圈子中,但有些人虽然只是过客,却也曾在你生命的某一刻作为主角,有些人陪着你走过一段时光,让人怀念,令人回想。这是一本情感的回忆册,十二段故事,十二个“遇见”的旅程。
  • 天行者:五行大陆

    天行者:五行大陆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有的人辉煌,有的人匍匐本部小说,就从一个从末世来的女孩说起
  • 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人心叵测?人心隔肚皮?虽然“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人心并非是一处难以破解的禁区,读懂人心仍有规律可寻。这就是——看一个人的微表情!微表情与人的内心心理息息相通,心理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通过微表情显示出来。人的表情比语言、行为显得更为真实。在稍瞬即逝的微表情里,往往隐藏着人真实的行为心理感受。微表情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直接途径。
  • 梅花诀

    梅花诀

    一个孤儿偶尔被命运选中,在不断经受磨难的过程中最终找寻出了自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