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300000040

第40章 社会思想(2)

不过在这里也应指出一点,杜佑的历史观,有其进步的一面,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也一样可以肯定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从今天的角度看不可取、应予否定的一面。对此,我们应该予以注意。例如他对少数民族的看法,认为进化慢,野蛮落后,以及由此看法而来提出的处理四夷关系问题的政治主张,就是典型一例。他甚至认为,夷狄之人尚处于中华古代的发展阶段,既落后于又无助于中华的文化发展,因此国家没有必要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武力征服、战争讨伐、政治控制。强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身的发展受到损失拖累。他认为,秦始皇之所以统一六国成就巨大但不能长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终以事胡为弊”,即把很大的国力投入到了控制或防御沿边“胡”人即少数民族关系上。秦鉴在前。而唐天宝以后,国家力量的衰弱,安史战争祸乱的酿成,在杜佑看来,主要原因之一也在民族关系的处理失策这个问题上,即也是投入过多的国力处理边地民族关系问题,造成力量衰弱,矛盾生发,导致严重的后果。他曾感叹地假设,“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耶!”并以秦、唐为鉴,顺着这个思路,得出了“持盈知足,岂特治身之本,亦乃治国之要道”的结论。

对于杜佑的这种实质是轻视少数民族的大国优越感或文化优越感思想,笔者认为,有其不足之处,是观念落后保守所致,这是考察杜佑思想应该注意的。但如果联系当时的政治现实看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他考虑民族关系问题,并不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而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的。换言之,杜佑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他思考这个问题时,面对的是唐王朝国力不足、藩镇内患尚无力应付的局面。

因此可以说,国家发展不景气,政治、经济皆困难,是他如此思考问题,从而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取“持盈知足”态度、主张立足于防守的主要因素。

二、“盖是人事,岂唯天时”:非天命的社会变革认识论

“天命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界长期以来在思考国家政治、社会变革一类问题时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要义是人事为天命所支配。西周的统治者,用它处理封建政治问题,处理周王室与分封国的关系,维护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共主的地位;秦汉统一以来,转而维护、论证新政治体制的儒家等学派,也用它来解释阐述时代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引导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认识,论证所在王朝统治的“君权天命”合法性。与天命论同时发展着的则是非天命论的思想潮流。这股潮流在先秦便以荀子、韩非子等人为代表,在魏晋便是无神论的思潮,发展到唐代,就是唐初的反谶纬神学思潮、唐前期刘知己的非天命论无神史观,到唐中期柳宗元为代表的“天论”思潮。

杜佑总的来看是反对“天命”的。杜佑一生,很少讲怪力乱神,从来坚信事在人为。杜佑用来引导自己认识国家政治、社会变革的思想是非天命论的思想。或者用现在的观点去判断,在当时“唯物”与“唯心”的思想阵营里,他的思想,是可以用“唯物主义无神论”这样的词汇来描述的。他在天人关系的认识方面接受和继承的是先秦以来荀子、韩非等儒-法综合思想家“天人相分”、“交相胜”、“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传统。

他与荀子等人一样,认为有些事的兴衰成败,决定的因素是人事,而不是天命。对于天命论及其衍生思想如“五德终始”运期循环论的说法,特别是东汉谶纬神学的说法,他的态度明显的是不相信。我们翻检《通典》,与天命论关系密切的有关天文历象、阴阳五行、卜筮、灾祥、历数、谶纬一类内容,只有《礼典》有很少的涉及,也是出于材料引用的需要,直接的谈论基本上看不到,即可为证。由此想到他说自己“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之学”,也确实不是虚言。另外,如谢保成在《隋唐五代史学》一书中评论指出的,中唐以前的史学界,形成一股冲击神学史观的潮流,否定天命论是其中之一。杜佑前面,唐前期的思想界,魏征、刘知几等人,都是对天命论持批判态度的政治家或学者。其中刘知几着《史通》,对于政治兴衰成败与人事、天命的关系有这样的看法,“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夫推命而论兴灭,委运而妄褒贬,以之垂戒,不甚惑乎!”刘知几《史通》影响甚着。刘知己的思想,对杜佑的思想一定有影响。

但是,杜佑也不是完全反对天命论。在有些场合,例如国家政治、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问题上,他也有不加分辨地因袭成说,讲一些天命论观点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在这个问题上,杜佑或者是出于政治需要而如此,或者则是思考不彻底,他的思想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不信天命,以积极有为的态度看待人事,相信人事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也不否认天命,例如也认为王朝更替是有应命承运的成分的。是一种非天命论思想为主、杂夹一些天命论思想的矛盾统一体。

杜佑的非天命论思想,可以从他以军事安排为例对人事和天时的因素对古今国家治乱兴衰时势变化的作用影响分析看到反映。

人事在杜佑这里即安邦治国的各种制度安排和政治行为。“天时”,从杜佑的有关论述看,既指“时机”、形势、客观条件如年成好坏、“因缘际会”,也指“天命”,即“尽人事、听天命”意义的“天命”,以及王朝的统治是否受命于天的“天命”。更多的是这层意义的含义。杜佑在另外的场合,说过“夫圣人之运,莫大乎承天”、“王者必五时迎气者,以示人奉承天道,从时训人之义”的话,有助于对他的“天时”说法的理解。另外,荀子是杜佑崇拜的人之一。荀子《天论》的着名主张,“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与杜佑的思想有内在的为后者所继承发挥的关系,也有助于对杜佑思想的理解。

在杜佑看来,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治与乱、兴与衰,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场合,人事的作用影响因素超过了天时的因素,比如说国家的治乱兴衰,关键因素就在于人事,在于合适的制度安排和政治施为。这是古今历史都能证明的。他在《通典·兵典·兵序》写道:“若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商周以前,封建五等,兵遍海内,强弱相并。秦氏削平,罢侯置守,历代因袭,委政郡县。缅寻制度可采,唯有汉氏足征。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又移天下豪族,凑居三辅陵邑,以为强干弱枝之势也”。“玄宗御极,承平岁久,天下安。财殷力盛。开元二十年以后,邀功之将务恢封略以甘上心,将欲荡灭奚、契丹,翦除蛮、吐蕃,丧师者失万而言一,胜敌者获一而言万,宠锡云极,骄矜遂增。哥舒翰统西方二师,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践更之卒俱授官名,郡县之积罄为禄秩(开元初每岁边费,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以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关辅及朔方、河陇四十余郡,河北三十余郡,每郡官仓,粟多至百万石,少不减五十万石,给充行官禄,暨天宝末,无不罄矣。麋耗天下,若斯之甚)。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乐祸觊欲,胁之以害,诱之以利,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牟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语曰:朝为伊、周,夕成桀、跖,形势驱之,而至此矣。”

在这里,杜佑通过分析历代的军事安排得失,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战国强弱兼并,战争不已,与商周分封制的“兵遍海内”军事安排有关,两汉承用郡县制,但采取“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的办法,以成“强干弱枝之势”,是最佳的军事安排。相比之下,唐玄宗时期的做法,重视边防而忽视中央,“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以致于形成“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的干弱枝强局面,就显然是失着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转衰,正是这样的军事安排造成的。所谓“地逼则势疑,力牟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

顺便指出一点,杜佑在这段话里,还从制度安排得失的角度,对安禄山个人的反叛原因作了解释分析,提出了朝为伊尹、周公,夕成窃国大盗,不过是“形势驱之而至此矣”,而未必是“素蓄凶谋”的看法。这个看法,强调制度安排、形势变化等客观条件对人的思想变化的影响,是见地深刻的看法。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诸多人事因素造成了这次影响深远的战争叛乱。杜佑显然很重视对导致安史之乱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的分析,曾先后两次专门谈到这个问题,并在多处场合引用分析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通典·兵典·兵序》这里是一次。另一次讨论这个问题是在《通典·食货·轻重》篇的最后,作“论”总结全篇时。这一次,他是从军事安排失着引起经济困难财政危机等连锁反应的角度谈这个问题的,原因分析之后,再次强调了人事因素影响的重要性。“盖是人事、岂唯天时”这个论断,即在这次讨论时提出。

杜佑在这篇“论”中写道:“昔我国家之全盛也,约计岁之恒赋,钱谷布帛五千余万,经费之外,常积羡余。遇百姓不足,而每有蠲恤。自天宝之始,边境多功,宠锡既崇,给用殊广,出纳之职,支计屡空。于是言利之臣继进,而(言利之)道行矣。

割剥为务,歧路多端。每岁所入,增数百万。既而陇右有青海之师,范阳有天门之役,朔方布思之背叛,剑南罗凤之凭陵,或全军不返,或连城而陷。先之以师旅,因之以荐饥,凶逆承隙构兵,两京无藩篱之固。盖是人事,岂唯天时!”

同类推荐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孟德尔——生物遗传学的先驱、奥地利生物学家,阐述其作为农民的儿子对科学的执着、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等。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帝王泪:卿本红妆

    帝王泪:卿本红妆

    我是萧临,萧国的大皇子,萧国的唯一一个皇子,可是谁知,我——本红装。萧国皇帝萧乾意外中毒仙逝,萧国大皇子萧临继位,萧临继位后袁氏之子袁屹恒奉先皇之托来京任相,辅佐尚且不够成熟的萧临。面对萧国先皇去世,早有一统天下的野心的邻国炎国,虎视眈眈,趁机发动战争,盛极一时的萧国,面临着巨大危险。切看萧临在这场国家之间的斗争的成长史。爱恨情仇,从这里——上演……
  • Q版语文

    Q版语文

    有出版界周星星之称的林长治继《沙僧日记》后的又一搞笑力作。作者将三十一篇我们耳熟能详的语文经典课文彻底打造成无厘头爆笑故事,内容诙谐幽默,情节出奇,对白趣怪。三只小猪会造房子、孔融爷爷是功夫高手、孔乙己偷窃盗版光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演艺界新星、司马光砸缸时碰到了流氓兔和机器猫,《背影》中的父亲在月台上做起了托马斯全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全都是假的

    全都是假的

    别被骗了,全都是假的。别乱相信别人,煞笔才乱相信别人。
  • 百分与鸭蛋的日常

    百分与鸭蛋的日常

    此乃“百分”与“鸭蛋”的爆笑日常与追爱记,两个毫无节操的少女都各有擅长,其中还含内一些页游时光在内哟,没错,在这里你能看到巧遇?床榻?告白?撕逼?然而文笔不注重好,而在于简单粗暴!如果你喜欢那个何不进来瞧瞧?
  • 天令

    天令

    为了所爱之人,去战斗吧!天令,传说拥有可以毁天灭地,创建新世界,让人起死回生,穿越时空的神奇力量。谁握有天令,谁就能号令天下,凌步神域,众生瞩目。而天令,却是在创世之初分裂成十块,散落凡间各地。千百年来,无论是芸芸众生还是天上神域都在不断寻找天令的碎片。那么,谁最终能获得这神奇的力量?谁最终又能凌步于一切,成为天令新的掌控者?
  • A CONFESSION

    A CONFES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脉诀

    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剩万世风华

    花剩万世风华

    声声泣,夜夜决。重生于记忆的结束,探索一切问题的真相。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倾城绝世。他,万众瞩目。待到重生,一切谜底浮之水面
  • 魔女修仙录

    魔女修仙录

    了无衣是修仙界的女魔头,她的恶名无人不知,折腾得所有人不得安生。当她被诛于论道台后,众人放了三天三夜的鞭炮来庆贺,高枕无忧了五十年。五十年后,风靡修仙界的无衣大人强势回归,所有人都在猜,她重生回来是为了干什么?了无衣说:大家不要害怕,我重生是为了泡妹子,绝对不是为了报仇所有人:呵呵==========================女主爱作死,男主面瘫脸,作者恶趣味。全程无痛无虐欢迎跳坑,一碗黄金狗粮和大家分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