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经典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企业运营活动由两大类型构成:战术性经营与战略性经营。战术性经营主要关注企业短期的、局部的运行效率,战略性经营则主要关注企业长期的、整体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实现既定方向①。

过去,战术经营上的革新就可以为传媒机构带来竞争优势,例如通过明确市场定位、变革发行渠道等方式,一份报纸则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战术性经营的做法,如学习、模仿甚至照搬同行先进经验,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如报纸频频改版、电视及电台节目不断调整等)等,只会导致媒体经营方式的趋同,从而使竞争更加白热化。而今,战术上的变革显然已远远不够。

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以网络崛起为代表的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的国际化竞争,无疑从内外两个方面“加速度”地推动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于现阶段媒体单位的操作来说,解决战略问题(即解决“在哪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远比解决战术问题(即单一埋头于“如何做”的问题)要重要得多。

因为战术问题的解决仅仅有助于局部操作的精细化,而战略问题的解决则意味着能否敏感地、有效地抓住现实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及能否未雨绸缪地规避这一变化所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战略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要解决影响一个传媒组织未来发展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当一家媒体在战略制定上出现了严重失误时,它为此要承担破产的后果。相反,如果一家媒体制定并实施了合适的战略,那么它将从中受益匪浅。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本书之所以命名为“战略传媒”的现实动因。

用战略管理框架研究我国媒体组织运营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战略管理涉及传媒组织的各个领域。不仅界定传媒组织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决定着应该怎么去实现目标。

战略管理指导传媒组织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管理是形成媒体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充满激烈竞争的、迅速变动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每家媒体组织面临的急迫问题。

优秀的战略管理应该能够产生比现存和潜在竞争对手更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媒体运营者和管理者能否从战略角度考虑经营问题,这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尽力开发传媒经营者以及潜在的经营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因此,读者将发现贯穿于本书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如何帮助媒体组织更高效地在传媒行业内竞争?

本书的核心内容包括:

什么是传媒战略管理?

如何进行战略分析?

什么样的战略决策才是富有竞争力的?

如何把战略决策付诸实施和执行?

为了实现本书的主旨,我们主要讲述有关传媒战略管理的实务知识,试图在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两者之间进行恰当的平衡与结合。因为我们认为,好的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是非常危险的;另一方面,不和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于实践的理论则是无用的。

本书的体例安排充分贯彻了这一意图。首先,本书采取了“应用导向型”的分析方法;其次采取了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应用导向型”分析框架受我国战略管理学者项保华先生“问题导向型”

研究方式①的启发。这就是,对传媒战略管理实践中可能碰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把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归成一类,从而使其具有简单易懂、拿来即用的特点。全书分为三部分,共十章。各篇章的基本内容与关系如第1章讨论了传媒战略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对大众传媒产业特性以及中国大众传媒独具特性的探讨、对传媒战略管理涵义的探讨以及传媒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分析方法等,这些内容为全书的展开提供了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探讨的是如何进行战略分析,分三章从外部环境(第2章)、内部资源(第3章)、使命愿景(第4章)三个方面展开剖析。它为下一步的传媒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阐述的是传媒战略制定架构,本部分力图解决“什么样的战略才是有竞争力的”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传媒组织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应同时兼顾以下三个维度:有助于传媒组织创建竞争优势(第5章)、有助于传媒组织整合业务范围(第6章)、有助于改善传媒组织的竞争关系(第7章)。第三部分共3章对战略执行所涉及的战略实施、组织结构以及战略变革三个方面作深入讨论,从而为战略方案的贯彻落实提供理论思路与操作建议。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内容,我们又借鉴了案例教学法的一些精髓思想。在每一章节的理论阐述之前,我们都为读者提供了与这节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选择的案例以及对这一案例的分析都紧紧围绕即将阐述的理论思想,而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也非常注重和前文的案例分析相结合,力图把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有效地融合起来。

事实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不仅能使没有实践经验的读者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概念,而且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观点,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我国传媒战略问题和传媒战略管理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他们的战略思考能力。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还有一个突出的好处是,对那些已经从事媒体经营的实践者而言,他们还可以把书中的案例分析与他们的运营实践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从而可以获得实战性的帮助。全书共收集了38个经典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综合了全球传媒业以及我国媒体业最新的发展变化情况。案例来源大多是作者本人对各类公开出版资料的归纳和总结,这些资料基本都源于新闻报道中的真实事件,也有少量来自于作者本人的亲身调研。正是因为具有这一突出特点,我们把本书的副标题命名为“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本书旨在为以下三种类型的读者提供参考:第一,正为经营问题所困扰的传媒业内人士;第二,已有成功经验,但又有志于壮大事业领域的传媒业内人士;第三,对传媒经营领域感兴趣的在读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更简单地说,本书是为媒体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未来的传媒经营管理人员而写的。因此,虽然使用了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但从整体而言,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学术着作,我们更注重把一些经典的、较为成熟的、为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介绍给大家,同时又紧密结合中国传媒业的特性,力图把理论性与实战性有机融合在一起。读者可能会发现,本书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传媒组织”一词,而并未像有的教科书那样采取“媒介企业”这样的说法。其原因在于,企业(或公司)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对我国大部分媒体单位而言,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举。因此我们使用了一个更为中性的词语——“组织”来替代“企业”。

另外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尽管在信息时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出于与传媒业界的通行说法保持一致,并且让读者也更方便理解的考虑,本书采用了受众一词,它的含义和营销学意义上的“消费者”是等同的,在本书中,受众即指代的是“信息产品消费者”。需要说明的还有本书的研究对象。我们关注的是大众传媒的战略管理方式——大众传媒——指的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电视、电台、杂志以及互联网站等五类媒体。为阐述上的简洁和方便起见,本书中一律使用“传媒”,用以指代“大众传媒”。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是国家“十五规划”“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子项目《中国传媒集团基本态势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子项目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张骏德教授共同领衔。

同类推荐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热门推荐
  • 废材大小姐之倾世花神恋

    废材大小姐之倾世花神恋

    他是至高无上的魔皇却忘不了匆匆那一眼,她杀伐果断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却对他下不了手。
  •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一飞冲天,淋漓的人生,走上巅峰皇者。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尸器

    尸器

    破裂的时空旋轮停止倒转,划破的时间空洞再次弥漫起黑暗的气息。陷入绝境中被灼烧的灵魂随风飘逝,然而谁都没有注意到噩梦中的傀儡渐渐觉醒。谢谢你拯救了我,但是,我不愿与你就此告别...我来了...我要改变你的命运。
  • 铁血之王

    铁血之王

    我天生绝脉,但我不屈不饶;我受尽嘲讽,但我从未退缩;我九死一生,但我从不轻谈;我英豪万丈,但我义薄云天;我行千里路,但我咫尺天涯;我,一叶扁舟;我,大千世界里的一凡人;我,为了活着,势必铁血。
  • 千古恋无悔

    千古恋无悔

    她是社会的恶魔,也是黑道中的佼佼者。但一次的任务,她被她的妹妹杀害。而她的亡灵穿越到了新的世界,成为了新的主宰!与自己心爱的人携手并肩..............
  •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原本应该是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在十二岁却被颠覆了。她变得冷漠,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为了留住他们。人人酷爱的邪魅少爷,因为她的身世,让他对她产生了兴趣,一步步调查也一步步沦陷。他准确无误的让她爱上了他,结果却告诉她这些都是假的。他改变了她,却也深深地伤害了她。当邪魅王子遇上冷爱公主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就让我们一一来揭晓吧!
  •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她原是前朝公主李含山,其父为了破坏晋国国祚,不惜以自己的亲身女儿赤雪为赌注,将年仅五岁,懵懂无知的她当做一个饵,投在晋王猎园中,从此,一个小小的人儿,在命运连翻无情的摆弄下,渐渐地成长为一个聪明内敛,重情重义,却又懂得自保的女孩子。她忘不了那个眉心有一缕朱红的少年詹台那速,因为要她活着,他在猎园里被晋王追逐,据说是落入了鳄鱼潭,但是十三岁那年,她终于再见到了他,但是仅仅一夜,他却再次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 文娱摄政王

    文娱摄政王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空前发达的娱乐业让文娱高手遍地开花的同时,也造成了娱乐门槛看似低,实则非常之高的假象。造成谁都能进,但谁又都难火的尴尬局面。而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盗版彻底根除,并且能通过大数据直接给任何一部作品进行打分!所以,天才们能瞬间遨游天际,笑傲天榜,名利双收!蠢才却只能自娱自乐,难进大排行。而这边,高海那沉寂二十年的系统终于觉醒,也顺带唤起了高海前世的记忆,此刻,高海大喜!自己蹉跎二十年,今天才发现自己所处的正是他前世朝思暮想的完美世界!但同时,他刚来,他的漂亮老婆和小姨子就给他出了道难题“老公,薇薇的儿歌你什么时候能做好!”儿歌?高海两脸懵逼,老婆,我是写小说的....
  • 恶魔男友,亲我啊

    恶魔男友,亲我啊

    开学就遇见了小时候常常欺负她的坏蛋长大了也依然如此,女子捏紧了拳头,咬紧牙齿说到道:“我一定要翻身做主人”此后,女子就常常让男子出丑,但是每次他都一下子化解了女孩捏着拳头对男孩说:“你今天如果不让着我我就一个月都不让你碰,手都不能碰”男孩皱了皱眉,慢慢的说到:“好呀”女孩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我终于要做主人啦”“宝贝,是不是该开始了?”这么淫漫的一句话被他说的很好听,女孩一下子坐到了床上,嘟着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