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800000060

第60章 《华盛顿邮报》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分析与思考(2)

这场由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应该说,美国媒体在这场战争的表现是充分的,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与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实施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媒体策略的调整。

实际上,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与美国政府的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自美国国内战争以来,美国媒体与军队共同经历了不断演变的但始终是对立的关系。在国内战争期间,军方很少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战事的描述。然而,随着19世纪50年代电报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南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政府系统地实施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第一场战争①。在随后的历次战争中,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战时新闻检查制度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的经历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三边委员会”曾在70年代初发表了一篇名为《民主体制的可统治性》的报告,报告的结论指出:“媒体已成为国家权力的明显资源,媒体的无法掌握,内则使民主过度,使政府威信扫地,外则使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里衰退。”①这促使美国政府和军方重新思考其新闻检查制度,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在以后的战争和冲突中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②。如何营造和促进未来战争冲突中积极有利的公众舆论成了美国权力机构实施的对媒体的有效策略的主题。军方更是试图通过限制媒体与战事的接触来达到更有效地控制公众舆论的目的③。结果,在此后包括第一次海湾战争在内的战争冲突中,媒体记者遭遇了未曾遭遇过的严格的新闻检查和采访限制。

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和军方改变了以往对媒体实施的强制性的信息过滤与限制的方式,而代之以主动为记者提供随军采访的机会。这是其对媒体策略的重大调整,其出发点和实质是希望增加正面宣传的力度,借此提升政府和军方的形象。

应该说,美国政府和官方这一策略调整,并非为了帮助媒体获取新闻,而只是加强对媒体的控制与利用。这从这一策略的具体措施中可见端倪。每一位嵌入式记者必须签署一份协议,保证遵守所谓的“基本规则”(TheGroundRu1es)。“基本规则”规定了包括不得公布“表现敌军战俘或囚犯的脸部、名字牌或可辨认的东西的照片或图像”在内的19条禁止条例和14条可以报道的信息类别。从表面上看,大多数规定是理所当然的,但只要仔细研读便会发现,它对新闻报道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

例如,协议规定“关于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除非获得现场指挥官的同意,否则不得进行报道”;“有关早先常规的军事行动的时间、日期、地点或部队情况只有当以某种方式(certainterms)表达的时候才准许公布”等。又如“基本规则”的第六部分强调了安全的重要,规定军队为了安全起见有权审查新闻报道的内容,并删除“敏感”的信息。另外,不同意上述原则的记者将被禁止接触类似的信息,包括军事行动、战前准备、物质力量等①。这一切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战争的报道权和编辑权掌握在军队和政府手里,而非媒体记者和编辑手中。可以说,媒体以牺牲自己的一部分编辑权换取了与军队和前线的接近②。而这些嵌入式记者实际上也成为了美国政府宣传的工具。他们很难不对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士兵们抱有同情的态度,也难以对于美国的军事行动进行批评性的报道,如批判其带有侵略的性质③。

即便如此,最终的实施效果应该说是政府和媒体双赢,战争给了政府又一个控制信息流的机会,政府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令人感到骄傲的、正面积极的、爱国的”报道,而媒体也得到了相对于前两次战争丰富得多的新闻报道。与海湾战争相比,记者们不再只是待在旅馆里,抱怨他们缺乏与部队或前线接触的机会。美国编辑人协会4月份在新奥尔良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来自各大媒体的人士一致认为,尽管各媒体在处理敏感话题上存在异议,但总体而言,嵌入式采访报道是成功的④。

然而,浮华热闹的外表却掩盖不了空虚的实质。嵌入式新闻采访虽然使媒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战争,但是,记者们与军队士兵生活在一起,一方面朝夕相处,在情感上难免会产生好感,另一方面要依赖部队为其提供食宿、安全保障和交通便利,这些都或多或少会影响记者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说,嵌入式新闻报道的方式使媒体与军队建立了某种稳固的关系,“消除了记者与士兵们之间的距离,但所得到的却是客观性的丧失”。嵌入式新闻报道的确为记者了解美军的情况提供了便利,然而,这种便利却带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色彩。作家NormanSo1omon一针见血地指出,“‘嵌入’意味着对伊拉克战争进行报道的记者们与军队‘同床共寝’。这一报道体系势必导致记者们在进行军事报道的时候失去客观性。如果记者们‘嵌入’到美军当中,那么他们也应该‘嵌入’到伊拉克居民家庭当中去。”①最初几天的报道十分热闹,部队胜利挺进、萨达姆的寝宫遭到轰炸等消息充斥媒体,然而,有关炮火之下的伊拉克军队和平民的报道则寥寥无几。可以说,媒体传达给美国公众的是缺失的、不完全的信息,他们通过媒体所了解到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看到的不同的战争。美国公众成了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的牺牲品。如果说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大多数媒体认为这次战争报道是成功的、进步了的,那么这种成功和进步则是以牺牲公众对于战争的全面的、真实的了解为代价的。

第二,美国媒体过去所坚持的“监督和批评政府”的功能开始弱化,国家意识再度得以张扬。媒体与政府之间共生关系的核心,在于相互依存和相互利用。

很明显,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暧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的新闻报道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可从《华盛顿邮报》有关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新闻来源分布情况(见表三)中得到明证。该报大量采用政府和军队官方所提供的新闻,从而大大丰富了报道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在这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正是由于报纸充斥了来自权力机构的声音,势必导致对来自公众、弱小团体的意见的忽视,造成新闻信息的单一化、绝对化。

在“自由媒体”的时代,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状态。首先,美国媒体作为私营机构,在经济上完全自立,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它们可以不俯首听命于政府,不必受政令的制约。其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保障公民的议论和出版自由。这一精神作为美国宪法的灵魂之一得到了较为普遍而切实的执行。正是由于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保障,美国媒体数百年来充分发挥了监督(watchdog)政府的作用,被看作是与政府相抗衡的另一个权力中心①。

但是,自后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产业的集中和垄断的扩大,各行各业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精英。多元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达尔指出,如今,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决定……都是由极少数人作出的。决定国家的政策的是一小部分的政治精英、权力精英,他们比普通人更富有,受到更好的教育,有着更好的社会关系②。在美国,主流媒体本身常常被看作是精英的一部分。它们倾向于加强和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及权势阶层的观点,以精英阶层的价值观组织传播内容,使公众趋同于社会上原有的主流意见,最终以主流意见代表社会的意见。“这不是因为它们听从雇主的命令,而是因为它们自己认同于那些价值观念……”③可以说,媒体是现行制度的支持者和维护者。

一方面,媒体享有独立自主的法律地位,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受着社会经济制度所形成的公司企业界所支持的。反过来,媒介也支持这个制度”①。媒介经济的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媒体对于政府的倾向性。美国媒体的拥有者是少数富有的上层社会的精英,控制和决定媒体新闻报道的不是记者、编辑和其他从业者,而是这一“精英层”。这一“精英层”与政府官员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商业往来,他们要依赖政府在诸如电视频道许可证、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涉外商业活动等方面提供便利②。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美国媒体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表达自由便不可能不看政府的“眼色”行事了。正如LudwigvonMises所指出的,没有拥有和使用私有财产的自由,从根本上说就不会有言论自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笛子定调子的人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即使付钱的主子身份不清,情况也是这样”③。

现今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如果说他们之间还存在对立的话,那么这种对立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深层的核心关系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利用。已经在报界工作了近25年的Wi11iamL.Anderson指出,“政府是我们的生命线,即使新闻记者与政府官员之间有一点(但仅仅是一点)对抗性的关系,现在回头看来,我认为政府与媒体过去和现在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仅政府的强大和四处干预,而且它的增长,对于媒体都是有利的。”④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国内曾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媒体股权交易,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大财团和企业成为了美国媒体的幕后操纵者,“自由媒体”的时代从此结束①。这使得媒体成为了政府控制下的宣传机器。而就在本文行将完成的时候,2003年6月2日,尽管遭到强烈反对,美国电信管理机构仍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传媒改革新规则。

该规则除了允许电视集团最多可以控制全国45%的观众以外,还规定大部分地区的地方电视公司可以拥有两家电视台,同时还允许一个地区内的报纸、电视和电台进行交叉控股②。毫无疑问,新规则将导致美国媒体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再一次预示了企业集团对于媒体的控制将达到新的高度。NoamChomsky曾经指出,媒体根本上不是挑战现存秩序,而是在社会上为权势阶层“制造一致”③。

第三,既竞争又联合,走多媒体“互通”、“共荣”之路是美国媒体积极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新尝试。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美国报纸媒体大多一反常态,不再把其他媒体单纯地视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而是变换了竞争的手段,在“对抗”的同时注意寻求媒体间的合作与互通。这最主要的体现,便是报纸或报业集团(公司)与其他媒体在嵌入式记者名额分配上所进行的交易。《华盛顿邮报》与MSNBC.com签订了合作协议,允许MSNBC.com共同使用该报得到的8个嵌入式记者名额。Cox报业集团与CNN也达成了一项类似的协议,允许有线新闻网使用Cox所得到的8个嵌入式记者名额中的5个,即CNN除自身得到的名额外还获得了5个额外的名额。作为交换,CNN的嵌入式记者为Cox报业提供他们所得到的新闻报道内容。用Cox报业集团的旗舰报纸《亚特兰大新闻宪法报》责任编辑SusanStevenson的话说,这一交易是报纸节约资源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对保证报纸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质量和报道的丰富性提供了条件①。可以说,走多媒体“互通”、“共荣”之路是美国媒体打破原来的固定思维模式,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积极探索。尽管这一新举措的动因更多的是基于媒体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尽管其最终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但是这种拓展发展思路、勇于尝试和创新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的。

(2003年6月)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倾雪传

    倾雪传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稀里糊涂的穿越,开启不一样的人生。睿智女主实力蒙逼,这家伙是专门派来治她的吧,说好不近女色,说好冷面无情,尼玛,逗我玩呢?魂生陌世,唯他懂她,海阔天空,唯他夺她......男强女强,强强联手。
  • 沉默骑士

    沉默骑士

    一个意外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打破了世界之壁,空间夹层里的魔法元素疯狂的涌入这个魔力枯竭的世界中,这一刻,远古的元素守护者苏醒!人族,龙族,魔族,精灵族,兽人族,百族争艳,群王争霸!异界的魔物也对这个世界虎视眈眈。什么是穿越?就是眼睛一闭一睁,世界就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世界,自己已经不再是自己了。看主角与身旁的伙伴共创伟业,打造举世无双的沉默骑士团!“男人!就应该保护自己的女人!守护脚下的土地!”
  • 可爱,喵喵殿下

    可爱,喵喵殿下

    八月的流星...她许愿能与亲爱的喵喵在一起...因为那颗流星...令初到异时空的她与心爱的菊丸英二相遇...又是一场美丽流星雨...令他们相遇、相知、相爱...他们真的能在一起吗?...
  • 末日之星火燎原

    末日之星火燎原

    一颗陨石划破天的星际。从此,风云涌起,全球异变。一条路,我欲破除世俗的眼光;一颗心,我为伊人战九天。如若不强,怎能为王。
  • 我的当家大小姐

    我的当家大小姐

    【宠文+奇幻】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一次绝妙的机会,身份就此互换。“如果你认识她,如果你了解她你就不会怀疑她,更不会质疑我对她的喜爱。”“就算你不优雅不美丽不贤惠甚至泼辣野蛮无情无义无理取闹刁蛮任性可我还是爱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只是爱你这个人,爱你的灵魂。”
  •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对于青少年而言,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填报,毕业选择工作,青少年往往不知所措,作家余闲面对这个迫切的时代命题,磨剑六年,再推力作,对青少年人生规划给出了与时俱进、更加清晰的指导,本书的主人公杨略意外遭遇车祸,人生随之陷入迷茫:是优游卒岁,得过且过,还是重整志向,重新出发?爱子心切的杨父用了十堂课告诉他:人生意义在于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人生目标。通过了解自我的优势、兴趣、价值观和个性,了解社会的需求,知己知彼,合理规划人生,加以坚韧的意志、和谐的心态,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杨略和身边的朋友收益匪浅。通过测试与实践,他们逐渐确定了人生目标,为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做好了充分准备。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轮回

    轮回

    本书是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叶新、叶凡、叶枫祖孙三代人的人生经历,他们祖孙三人分别经历了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人生际遇、爱情、婚姻生活因社会的巨大变迁而迥然不同。其中以叶枫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贯穿他和辛虹、陆晓云、周芸的爱情故事,穿插他的父亲和祖父的生活经历,细腻地描述出他对人生感悟的变化过程。
  • 冷血王妃不好惹殿下请让道

    冷血王妃不好惹殿下请让道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有一天,他对她说:“我要出国了。”“骗子!大骗子!尘是大骗子!说好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她转身就跑,最后他还是出国了,他若知道,他回来后就见不到她了,他就不会出国了!
  • 龙飞凤舞:邪帝快走开

    龙飞凤舞:邪帝快走开

    她,暗夜女王,黑道上的至尊,遭人杀害,穿越到异世,成为被世人嫌弃的废物草包。“当真只能做弱者吗?”她笑道“不可能!”请看她如何成为奇迹。他,异世界帕风大陆的强者,堂堂夜王殿下,年轻少女的梦中情人,偶遇到她,开启了一段一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