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900000005

第5章 导言杜光庭思想研究的现状与意义(4)

(第一章)主要探讨杜光庭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唐代道教的发展与杜光庭思想的出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唐代道教的多向度发展及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面临的多种挑战,以说明杜光庭正是在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对内贯通道教诸派,对外融会儒佛道三教,从而通过对各种不同思想的融合与吸收而进行理论创新的。

(第二章)主要通过对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中所记载的汉唐历代六十余家注老着作的目录的分析,以阐明杜光庭是如何在评判前人注老的宗旨意趣的基础上,在自己的《道德真经广圣义》中别立新解,从而将道教老学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并为自己建构道教思想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的。

(第三章)主要通过对杜光庭在宇宙起源论上所形成的两条线索的分析,来说明杜光庭提出的宇宙神创说是为了彰显道教信仰的主宰性、神圣性与超越性,而杜光庭以“道气”为本的宇宙生成论,则是为了寻求对人生活于其中的宇宙世界做出解释,以为其宗教信仰服务,但他通过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诠释,并以有无概念为基点而把宇宙的统一性归之为“妙本”,不仅表达出浓厚的宇宙本体论的色彩,而且为贯通天地人并突出人的修道的依据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四章)将重点研究杜光庭的重玄学思想,准备把杜光庭的重玄学放到佛道关系中来加以考察,以说明杜光庭在注疏《道德经》

时,不仅对他之前的重玄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而且像大多数唐代道教思想家那样复归老庄,并吸取佛教思想,自觉地运用重玄学的“有无双遣”的思维方法来阐发道教义理,通过心境、言道关系的辩证,来说明主体之人应通过修心、忘言而在人的内在生命中实现精神超越。杜光庭如何运用重玄学沟通了宇宙本体论和心性论,从而追随唐代道教哲学由宇宙本体论转向心性论的发展趋势,完成了宇宙本体论向以道性论为核心的心性论的转型,这也将成为本章讨论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主要从形神与道性的关系中来研究杜光庭的心性论,探讨杜光庭如何运用“道气”的概念来说明人的生命是由禀道受气而来,因而禀道则生,失道则死,他又如何从“一切众生,皆有道性”

的思想出发,从本质的层面上(“性”)将道与众生联系了起来,明确地将道教心性论建立在对“道性”的深入探讨上。在杜光庭看来,如果人以自心自性为“得道”之依据,通过”返性归元”就能从内外束缚中解脱出来。杜光庭的道性论以认识自我和顺应自然为基本特征,据此而提出了复归人的清虚自然本性的思想。本章将重点讨论杜光庭这种对天道的淡化和对性命的强调如何在客观上促进了唐末五代内丹心性学的兴起。

(第六章)主要从性命和顿渐切入来探讨杜光庭的修道论,探讨杜光庭如何将“道性”看作是宇宙本体的内在化、人性化,将去除贪欲、返本复性作为修道的进路,因而虽然提出仙道多途,但更以心气两炼、性命双修作为主要的修道进路,并在修道途径和步骤上对悟的顿渐作了阐释。同时将分析杜光庭对性命双修的强调如何为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的兴盛,并在宋代以后成为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内丹心性学所具有的内在超越的理路如何促进了道教修道成仙的目标从追求长生不死转向了复归于人的生命本真以寻求精神超越,并为后来的金元全真道所继承与发扬。

(第七章)主要探讨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之间的关联,将具体分析杜光庭在本体论、重玄学和心性论等方面如何总结唐代道教的思想而成为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五代宋初道教思想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性命双修的强调对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兴起的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他对人的生命的看法以及对心性论的强调,对宋明理学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他对三教合一思想的宣扬,对经国理身思想的重视,对即世而超越的人生理想的发挥,又如何为宋代以后的道教神仙思想与民间信仰的进一步结合,与民众生活打成一片开辟了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杜光庭的道教思想是在推展唐玄宗老学思想的基础上而自成一说。如果说,杜光庭通过对《道德经》的义释而从理论上对道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有效的发挥,力图以“道”来拯救失道的社会,但这种拯救的意图主要地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建构上,杜光庭本人就因自己无力于救世,宁愿不做蜀国“宰相”而归隐于山林,在四川青城山终其一生,那么,宋金元时期出现的新道派则将这种道教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弘道过程中去,通过宗教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这种理论。因此,杜光庭的道教思想在唐宋道教之间,从注重理论建构向付诸社会实践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或创新:

第一,对杜光庭的道教思想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虽然一般都认为杜光庭是唐代道教的集大成者,但对杜光庭的思想还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对他如何集唐代道教思想之大成以及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也缺乏专门的深入研究,本书则力图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界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或空白。

第二,努力将杜光庭的道教思想放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来加以考察,既系统地展现杜光庭的道教思想的特色,又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如下一些问题上表明自己的研究心得:杜光庭思想的特点是通过注释老子《道德经》,在总结汉唐老学思想的基础上,吸取玄、儒、佛的思想和方法来关注宇宙、社会和人生问题,从而为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新理路;杜光庭在宇宙起源论上形成了宇宙神创说和以“道气”为本的宇宙生成论两条线索,前者是为了彰显道教信仰的神圣性与超越性,而后者则是为了寻求对人生活于其中的宇宙世界做出解释,以为修道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杜光庭提出自然无为的道气论,又以“有无”概念为基点而把宇宙的统一性归之为“妙本”,形成了独特的宇宙本体论;杜光庭不仅对唐代重玄学做了总结和发展,而且运用重玄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说明修道就是复归于人本有的自然清静之心,从而促进了道教修道成仙之路径的由外向内转变;杜光庭在道性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性命双修在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出唐宋道教之间存在着一个转型,并对这个转型的原因、特点以及对道教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认为,从思想层面上看,唐宋道教的转型主要表现在由注重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的探讨而转向了内丹心性学。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兴盛,并在宋代以后成为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其所具有的内在超越的理路促进了道教修道成仙的目标从追求长生不死转向复归于人的生命本真以寻求精神超越,这为后来的金元全真道所继承与发扬,对这些问题,都将进行专门的论证。

第四,对杜光庭思想在唐宋道教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杜光庭如何在总结唐代道教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的基础上强调性命双修,从而促使了内丹心性学发展成为宋代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内丹心性学所具有的内在超越的理路又如何促进了道教修道成仙的目标从追求长生不死转到复归于人的生命本真上寻求精神超越,由此而说明杜光庭既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其后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杜光庭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的转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写作过程中,本书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取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努力将杜光庭的思想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整个中国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来加以考察,同时还将借鉴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地理学、神话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杜光庭的思想展开比较深入而系统的全面研究,并以小见大地来探讨唐代道教的特点以及唐宋道教的转型。

本书主要是通过杜光庭的着作来研究其思想的。杜光庭的着作不仅为我们了解唐代道教文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材料,而且还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宗教、文化之状况。但毋庸讳言,杜光庭是围绕着道教的得道成仙的基本信仰而撰写着作的,他的一些着作中弥漫着浓厚的神学成分,对此,有人提出,“杜光庭谈神仙事,多出于自造,所以后人称编造为‘杜撰’。

但神仙事迹,本属虚幻荒唐,正不必以此责备杜光庭。”“杜撰”一词是否由杜光庭而来,可以再研究,但不必苛求古人,则是有道理的。恩格斯曾说:“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宗教的历史,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的历史,不致被全盘否定,永远忘记。”如果拨开重重神学迷雾,还是可以看到杜光庭在对自然之道、人性之善、社会之和的追求中所表达的真知灼见和所洋溢着的人文主义情怀。

同类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都市西游培训班

    都市西游培训班

    养一百万头猪才出一个猪八戒,养一千万只猴子才出一个孙悟空,有一个孙悟空才能骗得紫霞仙子下界,任重而道远啊……我在山里开培训班的!我左八戒、右悟空,沙僧在手中,就问你怕不怕!
  • tfboys易烊千玺恋爱史

    tfboys易烊千玺恋爱史

    他们尽力一路坎坷后,最终走到了一起。我不多说,你们仔细看吧。
  • 黄昏界

    黄昏界

    一段黑暗中仿佛永无尽头的楼梯,让普通的上班族赵辰见识到了另一个世界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黄昏中行走,在阴影中生存,他们是游离在普通世界边缘的人,他们被称之为——他者
  • 西红柿的奇遇记

    西红柿的奇遇记

    每个人都会期待平凡的生活中遇到一个不平凡的人,发生一些奇妙的事。也不知幸与不幸,这位爱吃胡萝卜的西红柿,遇到一个叫做纪西元的奇男子之后,透明的平淡生活中吹出了七彩泡泡。拾回了那些早已抛弃的感情,从悲伤中拯救了最本真的灵魂,两个人一起快快乐乐地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探究下去。然而,故事的发展总是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第一章从咖啡馆的故事说起,这是二人相识的地方。一枚称为“白菜”的珍贵婚戒丢失,为何又莫名出现?是谁偷走又是谁找回?敬请期待,西红柿的奇遇记。
  • 美食战争

    美食战争

    3年前,我根本不可预料得到,有一天我会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上班,而且是西餐部VIP区主厨,给的起步价是年薪60万人民币的打包价,包括2个月公费海外度假,顺便在连锁公司工作、培训……人生没金手指。只有偷懒才能上天。
  • 夜夜惊婚:我的老公不是人

    夜夜惊婚:我的老公不是人

    三世情债生阴缘,今生冥婚鬼还家。背负着孟家旧债,冥婚之后,惊魂血案层出不穷,孟辛月被卷入其中,逃脱不了宿命安排,她挣扎在阴阳之间,身怀阴阳胎,导致十方云动阴阳乱。为爱纠缠,为了偿还自己曾经的债,她从一个不知世事的丫头蜕变成东北闻名的鬼阴婆。
  • 无数世界我称霸

    无数世界我称霸

    身为全能女神的叶凄凄很无奈的穿越了,而且还是在一个平行世界!什么都跟21世纪不一样了。但是!她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大废柴身上?十五岁?被全校人沦为笑柄?孤儿?怕什么!她叶凄凄给你重新变回全能女神!什么?A国总统?S国总统?这么多总统……边靠边靠,她叶凄凄看不上!哇……大腹黑!大冰山!我不要你你也别赖上我呀!!好好,我嫁你嫁你啊!别亲上!你有口臭……停……你说什么?还有好几个世界要我闯?你不是说只剩一个平行世界了么?
  • 嗜血杀手:必死无疑

    嗜血杀手:必死无疑

    她,白纯,原名冷忆秋,被蜀山弟子高笙箫带入蜀山,成了他人口中的天才,甚至敌帮派的人为了她都愿意与蜀山交好。丹药?简单。习武?芝麻大点事。灭一个国?易如反掌。又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呢?没有!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烟雨落江南

    烟雨落江南

    江湖自有江湖险,万人江湖万人言独入江湖两三秋,力挽狂澜险中求可是到底是谁的局,谁在是最后的那只手,谁被骗了,谁没有被骗,江湖中几人说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