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900000019

第19章 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再认识(1)

(第一节)劳动和劳动力

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劳动和劳动力的含义以及对它的界定是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从价值理论这方面来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的重要标志。

首先,我们从历史上的各种说法来研究一下劳动这一概念发展的历史。

亚当·斯密把劳动分为投入劳动(又称包含劳动)和换得劳动(又称支配劳动)。从前者观点出发,得出价值是由耗费劳动决定的观点,这一理论观点被李嘉图继承发展。从后者观点出发,得出价值是由购买劳动决定的观点,这一观点后来由萨伊继承发展。

亚当·斯密的说法里包含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意义,即价值本体和价值的表现形式,从哲学来说是辨证的。

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辩证观点,他认为价值包含了使用劳动和交换劳动。

1.价值是一种使用劳动,这是交换价值的条件,也是价值的自然条件。不具有使用意义,则不存在价值,也不存在劳动。

2.价值表现为一种交换的劳动。要交换则必须具有可比较、可度量性,具体的使用劳动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2.价值是一种抽象劳动的体现。这种抽象劳动,李嘉图称之为包含劳动。更进一步地,李嘉图将包含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按照李嘉图的说法,直接劳动是那些易于为人们感知的劳动,而间接劳动则是那些不易于被人感知的劳动。

而穆勒则认为,李嘉图学说中存在两点矛盾:

(1)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与资本相交换之间的矛盾;(2)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矛盾。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穆勒所说的矛盾,即为何陈葡萄酒价值比新葡萄酒较高的例子。如果说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那么除了窖藏时间以外,陈葡萄酒与新葡萄酒并不具有区别,但两者价值差距极大。所以,用供求比例差别解释只是一个方面,仍然避开了问题的实质。穆勒的解释是认为陈葡萄酒占用资本时间较长,而资本是一种积累劳动,积累劳动也参加了价值分配。他由此并得出了利润是对资本家劳动的报酬这一说法。

穆勒的说法注意到了时间的因素,并认为积累劳动也应参加价值分配。但是他提出利润是对资本家劳动的报酬这一说法,则仍然是萨伊三位一体观念的延续,何况他并没有理清所谓“资本家劳动”这一说法,资本家的活动与资本运动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约翰·雷姆塞·麦克库洛赫认为,真实价值与相对价值只有在供给和需求相均衡时一致,现实中相对价值总超过真实价值,其超过部分就是利润。这种说法显然是无法解释社会整体存在一个平均利润率的问题,相对价值不可能均超过真实价值,只能解释单个问题,何况这种说法整个回避了社会在发展这一现实,其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经济学曾经流行过自然力量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如土壤肥力参与了自然作物的生长,这当然也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1.没有劳动的参与是不可能产生价值的,价值是一个社会概念。

2.土壤肥力差异导致的地租差异,分两部分来说,级差地租是对过去劳动的负价值熵的补偿,而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于在某一具体范围内,土地的供给量是有限的,是由于供给的刚性而带来的一种租,从这一方面来说确实是供需条件起的作用。这是一种自然资4分配的制度安排问题,而与价值的产生无关。

关于劳动价值等概念,已有的观点还有西尼尔的节欲论和巴西夏的服务论。前者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或可视为一种消费者决策的消费跨时期安排问题,将之视为价值或利润来4显然是唯心的。

而巴西夏在《经济和谐》中提出的服务论则认为服务是创造价值的来4,其衡量尺度是人的紧张和努力程度。这一观点带有某种所谓“广义劳动”的色彩,但其理论问题在于混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而且,在价值的社会属性方面仍然没有进行清晰界定。

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劳动力与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为揭示剩余价值的起4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在经济学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因此,只有马克思才能真正解决李嘉图理论体系解体的两个难题。马克思通过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指出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工人出卖劳动力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没违背价值规律。而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根据马克思的关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以及我们前面对价值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在这里可以给劳动力与劳动作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了。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或称劳动能力,是指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创造价值和促进价值发展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是创造价值和促进价值发展的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是人类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创造价值和促进价值发展的过程。

我的定义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的定义,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强调的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而我强调的是“创造价值和促进价值发展”。之所以有这一区别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1.对劳动和劳动力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起点,是服务于“劳动价值论”的,而不是服务于“劳动财富论”的,从“价值”角度而不从“使用价值”角度描述劳动力的定义,能更贴近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2.我们要研究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与劳动力,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是从劳动过程看,使用价值的产生是这一过程的表象,而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发展是本质,因为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他并不真正关心使用价值。

而关心使用价值的目的,是因为它存在可以交换的价值,换取自己所需的商品。

2.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分工越来越复杂,一个物品的使用价值的产生越来越依靠更多劳动者的力量,生产的社会化、“整体劳动”概念的产生,都使得从“生产使用价值”角度分析劳动力的缺陷日益显露。

因此,在这里我国有些专家已提出了“商品生产劳动”的概念,明确地指出:“在我们的讨论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一词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代替;‘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与非商品生产劳动’代替。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歧义”。这些观点的提出,为我们重塑劳动与劳动力的定义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

一、划分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的意义

对于劳动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然而从商品生产劳动角度看,以往各种方法都没有抓到其本质。在各类划分中李嘉图提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的划分最有影响,这一分类有其直觉上的敏锐性,易于为直观所感知和辨析,在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初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种分类法容易造成对社会发展贡献看法的一种误导,也就是说,会使人们认为直接劳动创造世界,而间接劳动发展世界。而所谓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这一两分法也存在着区分上的困难,对于某些活动而言属于直接劳动的,在另一些劳动中会变成间接劳动,不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判别界限。而另一方面,在常识上人们又常常会简单地把脑力劳动等同于间接劳动,并进而影响人们对脑力劳动地位的看法。

商品生产劳动划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的劳动,揭开了劳动与价值动态变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劳动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明显。

按照我们提出的劳动力与劳动的涵义,将劳动的作用分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发展两大类。这两类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社会发展是由不断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发展过程构成的,而这两大类劳动作用之间又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价值创造活动是基础,价值发展活动产生于价值创造活动基础上;反之,只有价值发展活动完成得越好,价值创造活动的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用这一两分法分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可以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都存在着价值创造和价值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脑力劳动偏向于价值发展过程,体力劳动偏重于价值创造过程。

但是,在脑力劳动中同样有价值创造的过程,如图纸的具体设计活动,而在体力劳动中,当劳动者个体进行技巧的提高、训练或技术的探索时,即属于价值的发展范畴。

价值创造与价值发展统一于同一个劳动之中,同一劳动同时起到创造价值和促进发展价值的作用,共同创造财富。在现实的劳动分工中,有以发挥价值创造作用为主的劳动和以发挥促进价值发展作用为主的劳动,但并不排斥这些劳动发挥着另一方面的作用。在理论上区分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不仅创造了价值,劳动也促进了价值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个劳动过程,一个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二、创造价值与促进价值发展两类劳动的不同特点

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这两类劳动之间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共同点来看,都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劳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根本动力。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价值的动态变动的作用不同。创造价值的劳动增加并不影响价值质量的变动,但会使价值总量增加。而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增加,会使社会价值质量提高,从而会使现有劳动成果中的价值总量“缩水”或者说使单位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减少。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中两者对价值量的变动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然而,正因为这一“相反”的矛盾运动,才使劳动成为创造财富的4泉,也使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人类自身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他们对社会价值量的动态变化发生作用时的作用方向不同,造成了两类劳动在增加社会财富时的显现性与隐蔽性。前者通过直接的操作劳动作用于某种特定劳动对象,直接生产出具体产品或劳务。而后者则是通过作用于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来参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这里又可分为直接作用于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以及间接作用于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直接作用于劳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以促进价值发展作用为主的劳动有:将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劳动、企业经营管理劳动、继续教育劳动等;间接作用于劳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以促进价值发展作用为主的劳动有基础科学研究劳动、经济环境的管理劳动、文化艺术劳动,以及基础教育劳动等。正因为以促进价值发展作用为主的劳动在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使用价值量)的多重隐蔽性,使之长期被排斥在“劳动”概念之外。

由于两类劳动在增加社会财富时的显现性与隐蔽性,相应地又引起了两类劳动报酬形式的不同。简单地讲,在社会主义社会,前者应以创造价值的量获取相应的报酬;而后者则以在促进价值发展中的贡献取得相应的报酬,具体的操作中则以促进价值发展中的使用价值增加量折算出相应的即时价值计量。当然这里要注意,这两类劳动力的价值仍然可统一为动态价值论对商品价值的论述,劳动力价值是由再生产该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与创造价值劳动具有不同特点,再沿用传统的劳动力价值由生产该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定义,将难以反映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的本质。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两类劳动的异同了:

1.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促进价值发展的劳动,两者都是创造社会财产的4泉,只是前者呈现显现性,后者具有隐蔽性。

2.从对使用价值的影响来说,前者的增加会增加社会使用价值总量,但不会增加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使用价值量。反之,后者会改变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使用价值量,但只能通过前者改变社会使用价值总量。

2.从对价值的影响来说,前者的增加会增加社会价值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但不会改变单位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

反之,后者会使单位使用价值中的价值减小,从而使现有劳动成果中的价值总量“缩小”,或者说在不增加劳动者的情况下,有一个迫使社会价值总量减少的趋势。

三、动态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论与财富论

在当前的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有专家提出不能混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财富论,我赞同不要把价值论与财富论混淆起来,但同时我认为,也要注意一种把劳动价值论与劳动财富论对立起来的观点。

将财富与价值混用,会造成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混淆。在经济学说史上,许多经济学家把使用价值与价值混淆在一起,亚当·斯密给价值赋予两个不同的意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价值论以及相应的两种工资论和两种利润论。其中,价值“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的观点,被萨伊等发展为效用决定价值论,并以此建立了生产三要素论和三位一体的分配论。其后,又有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如美国的克拉克等把上述理论丰富为要素贡献论与要素价值论,将财富与价值混同,把财富创造的贡献归功于生产诸要素,从而证明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在我国目前强调“按要素分配”的合法性时,也有人把按要素分配的合法性混同于要素分配共同创造价值了,有人提出“整体价值论”,其实质仍是证明要素整体对价值的创造作用。

同类推荐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本书是山东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之一,这套系列教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步骤、途径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内容进行阐述。
  • 投资小常识

    投资小常识

    本书包含五篇内容,分为“投资导论”、“投资习惯”、“投资技巧”、“投资应用”、“狙击全世界”。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本书由总论、改革篇和发展篇三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改革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发展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热门推荐
  • 武林世家之黄池南宫

    武林世家之黄池南宫

    南宫世家一夜之间化为焦土,富可敌国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西北军营,南宫傲惊闻噩耗,千里追凶。魔教血荣耀二十年来再现江湖,恩平王府,黄池南宫,纷乱的江湖,各方势力逐鹿中原。新人求收藏求推荐感激不尽
  • 校草大人狂追痴情女

    校草大人狂追痴情女

    樱花树下,“小至,你不会离开我的对不对,会一直跟我在一起的对吧。”少女轻轻道。“对,小至会一直和小曦在一起的”少年宠溺的摸着少女的长发道。一场车祸,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光明,却带走了最爱的他…搞什么?她只是来江边散个步而已,这个男人莫名其妙的说什么:“哎,虽然我确实帅的没天理,但你也不用自卑到要跳江吧,这样我会有罪恶感的。”卧槽,跳你妹啊,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看校草大人如何倒追痴情女。
  • 霸道校草的腹黑小姐

    霸道校草的腹黑小姐

    夏冰雅被自己老妈坑蒙拐骗的骗回国,呜呜,但这理由会吓死人的!妈,人吓人会吓死人的,好吗!!我的小心灵承受不起啊!“你看看你老大不小了,去泪樱?雨学院骗个,不对,钓个金龟婿来!”某人老妈苦口婆心的劝着某夏。“我才多大啊,你看看我才18岁耶,打死我都不去!”某夏说。“不去也行,那就给我去相亲去!我都找好人了!”某人老妈气势汹汹的说。“妈,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去相亲什么的!都out了!再次强调打死我不去!”某夏很震惊。“NONONO,这可由不得你选择。不去我也要捆你去!”某人老妈向某人老爸招手,说:“来人!上帮捆住她。”“不要——”某夏胡乱挣扎。
  • 魔血弑煞

    魔血弑煞

    一身纵有千百热血,该何去何从?剑芒滑过指尖,魂力奔放暴喝,魂力碎碾万物,一生为准?修道一生,为情所生,煞如干尸,深遂暗漠,魂灭意存,杀神再现,血煞九天,舞风涅槃,两眼泪视,情思顿悟,身存为谁?疏星残月,波光映漾,独人舞剑,情意之深,心道之坚,有谁堪比?
  • 霸道专宠,我的女人谁敢抢

    霸道专宠,我的女人谁敢抢

    某女生气:“你无赖”某男邪恶:“噢?是吗?我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无赖...”“不要,滚...”“遵命”校园逆天女王,竟被霸道校草驯服成乖乖的小女人……直到某一天,“老婆,我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没能好好满足你!”“什么?你...喂...”校草对外界强势宣布:“我的女人,与我抢者,杀无赦!!”(男女主身心健康,1vs1,甜文,宠文!)
  • 追爷36计之妃常完美

    追爷36计之妃常完美

    前世,她是个孤儿,得了癌症出车祸死了。好吧!这个可以接受。接着她穿越啦!穿成了刚出生的奶娃娃,好吧!这个也可以有。可是,办个抓周,结果她豪迈的把东西都打包了;闲来无事画了个Q版乌龟,结果被可爱的将军爹爹挂在了大厅供人观赏;欢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的,将军府惨遭灭门……当她因复仇去接近他,谁的心先会沦陷,而女主在追求王爷的道路上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想要知道后续如何,各位亲还不赶快进来看看。这是一篇忧喜参半的养成文,欢喜中总是伴随着点点忧伤,预知后事如何,欢迎大家戳进来!感觉不错的亲们不要忘记收藏哦!
  • 将门毒后

    将门毒后

    她是21世纪天才家主却因练丹时不小心走火入魔而丧命。她是北影家族的嫡长女,却因废物之躯让人活活打死。一朝醒来当她变成她,王者归来,炼器炼丹不在话下神兽争先契约,至尊荣耀惊艳天下。他实力强悍,龙章凤姿,初次相见就爱上她。他杀人她善后,她要的东西他一定送到,她怒“你到想干嘛?”他笑“心都是你的了,你说呢?”
  • 太古封天术

    太古封天术

    天界动乱,太古封天术传入世间。少年身怀禁体,逆天崛起,踏破圣族,证得无上太古封天术,执掌天界!
  • 末日之玄学独步

    末日之玄学独步

    这里有强大的变异兽和凶残恐怖的丧尸强者,也有各种如魔法般绚丽的异能,更有各种古老的力量重新登上舞台,这不是神话,但胜似神话!只有强者才能在末日中生存!东西方新的碰撞,人类与异类的对冲,群雄并起!作为玄学的传承者,且看古玄如何凭借着一身所学,在这样的时代中掌天执地,镇压阴阳,独步天下。
  • 都市霸医

    都市霸医

    为求突破、他选择出山历练、拳打恶少、脚踢黑道巨枭、开诊所传播中医医病救人、活死人肉白骨、开公司疯狂敛财、美女相伴、站在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