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900000011

第11章 价值规律具体形态的进一步分析(1)

(第一节)生产力要素分析:显要素与隐要素

要搞清楚生产过程中有哪些生产力要素在发挥作用,以及他们会怎样影响负价值熵的产生,就必须首先研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恩格斯把力看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主动的运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论述过一般的力的实质,他说:“如果任何运动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那么,只要这一运动是自己转移的,是主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运动的原因,只要后一个运动是被转移的,被动的;于是,这个原因,这一主动的运动,就显现为力,而这一被动的运动就显现为力的表现”。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恩格斯对一般的力的论述适合于生产力的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运动是主动的,因此就显现为生产力,我把它们称作生产力的显要素;劳动对象的运动是被动的,因此是生产力的体现和反映。

相对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我把科技、管理、教育等作为生产力的隐要素。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根据这种状况,得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的结论,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则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人类社会总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是人类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教育训练以至文化发展的高度结晶。在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关系中,除了运动着的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以外,剩下的只是天然的资4、空气、河流、海洋和阳光。所以,当我们说生产力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一种运动时,当然已经把科技、管理、教育等因素包括在内了。因为,劳动者必须是受过一定教育和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劳动资料是体现了一定科学技术的社会产品,而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总要以一定的方式相结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管理方法。因此,科技、管理、教育等要素是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的。如果要把它们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只能把它们称作生产力的隐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是负价值熵的直接导入者,而科技、管理、教育等要素只能通过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来抑制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熵的产生。

在生产力的两个显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要素,从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长河看,劳动资料也是劳动者过去劳动的结晶。因此,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看,也可以看作过去劳动的结晶与在过去劳动结晶基础上的未来劳动创造的关系。从这一意义讲,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劳动者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社会价值发展的推动者。在这里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商品生产过程中的负价值熵也必然由劳动者所“创造”。反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过去劳动的结晶与现实劳动的创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的运动。

(第二节)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开始研究起,他按照历史的进程,由简单到复杂的理论研究逻辑,在研究了一般商品与简单商品生产后,研究了三类特殊商品,它们是货币、劳动力与资本。首先是货币,货币首先是商品,正因为是商品,才能发展为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货币的产生使个别商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商品。劳动力也是一种特殊商品,正因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简单商品生产才得以进入复杂商品生产,才使货币成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开始,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矛盾产生的起点。资本成为商品,虽然在马克思原着中论述不多,但在马克思、恩格斯对股份制、交易所等新事物的研究中已给我们指出了其研究的重要性。资本成为商品,加速了资本的社会化,特别是时间性的虚拟资本的出现与买卖,突破了资本买卖的时间局限性,增强了资本集团榨取社会价值发展中的剩余价值的力度,关于时间性虚拟资本的商品化问题我将在第六章中重点论述,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

劳动力在很多重要方面都不同于一般普通商品,其区别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力的依附性

劳动力商品的依附性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对劳动者人身的依附。劳动者是劳动力的天然载体,一切才能和智慧都依附于活生生的劳动者而存在,并且以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为条件。随着劳动者本身的成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劳动能力开始产生并不断增加,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开始发挥作用。一旦劳动者死亡,劳动能力也随之消失。劳动力的依附性要求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时,必须同时让渡对劳动者的使用权,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依附性造成了劳动力使用受制于劳动者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积极性与工作态度。当其他商品卖出以后被使用或消费时,已与其卖者没有关系,卖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场。但当劳动力被使用时劳动者必须在场,所以劳动者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对他的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如果不同意他还可以做出各种抵制。

一台机器有一种技术给定的最大的运转速度,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社会关系。

二、劳动力所有权的私人占有性

在近、现代的商品生产中,与奴隶社会不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有劳动力的使用权,由于劳动力所依附的劳动主体——奴隶也归奴隶主所有,所以,奴隶主实际上还占有了劳动力的所有权。在近、现代的商品生产中则不同,如上面所说的,资本家购买的只是劳动力的使用权,并不是所有权,由于劳动力的依附性,劳动力商品的实际所有权仍然在劳动者一方。而其他一般商品则不同,所有者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可让渡其所有权,如出售、拍卖、转让等。也可以在拥有所有权的同时让渡其使用权,如通过承包、租赁、借贷等。

劳动力所有权的私人占有性也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其他一般商品,如生产资料,一旦所有者通过一定交易方式向企业让渡了所有权以后,原所有者就无权参与收入分配,人与被让渡过来的物也不存在收入分配关系,一旦产生经济剩余,可以全算作企业的“功劳”,为他们所有。劳动力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割性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只能拥有劳动力的使用权但不可能将劳动力的所有权占为己有。作为人的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参与同作为使用权的拥有者的企业主之间的收入分配。所以,劳动力的买与卖必然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剩余如何分配才算合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大难题。

三、劳动者生产过程中投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一般商品由企业或他人生产,其投资一般由资本的所有者来进行,因而与实物资本投资相比,其复杂得多。其形式起码有以下几种。

1.劳动者家庭的抚养。当劳动者处于幼年时,其成长费用主要是由家庭或监护人来进行,有的将延续到就业前。

2.业前教育由多元投入。在劳动者就业之前上学的费用最为复杂。有以家庭为主的,也有以社会为主的。例如,接受教育的场所如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所需要的图书资料等,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来进行投资。

2.劳动力使用过程中的岗前培训、技术培训通常由劳动力的使用者来投资。在使用中“干中学”产生的劳动能力,其所需的实物资本也由劳动力使用者支付。

4.劳动者的继续学习的投资视不同情况而有劳动者本身、家庭、或企业通过契约约束来束缚。

劳动者生产过程中投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就使劳动者出售劳动力使用权后的收入变得更为复杂,使资本主义的“谁投资谁收益”的基本法则难以实施。

四、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变动性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因为它首先是一种商品,所以首先它具有一般商品的普通特征。一件商品的价值如果处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价值系统中,它就会产生价值熵,而这些价值熵的产生,只能从系统外的社会总劳动过程中引入负价值熵来加以抑制。

也就是说,一个商品吸收的负价值熵难以完全抑制价值熵的产生,再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会“缩水”。同样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如果一个劳动者处于一个与形成其劳动能力的环境的脱离或半脱离状态,其劳动力的价值也会受产生的价值熵的影响,使再生产该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水”,造成劳动力价值的贬值。

而在现实生活中,从总体来看,劳动力价值呈现一种特殊变动的性质,即再生产一个劳动者所需的社会物质在增加。从单个劳动者来看,这种特殊变动性不仅仅是教育的投入、培训费用、促进支出增加,更因为是劳动力的不断的使用(“干中学”)。劳动者不仅不会随着劳动力的使用而使其价值减少,反而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呈现一种价值增长趋势。例如一个徒工经过长期不断的锻炼,其经验积累是越来越多,最后成为一名熟练工,甚至工程师。

在“干中学”中,并没有增加投资,这是因为劳动者与一般商品不同,劳动者作为人,有一种创造力,劳动者在吸收社会一般水平的基础上会不断地创新,而这种创新是社会价值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问题,虽然从单个劳动者来看,随着学习资本投入的增加,个人的奋斗与努力,可能会使自己的价值增值,也就是说,再生产该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增加。但要注意,从劳动者的整体看,只要劳动者的数量不变(或者我们先假设劳动者的数量不变),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也不发生变化的话,整个社会的总劳动时间并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再假设社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也基本不变的话,从平均数的角度看,生产和再生产一个正常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生产和再生产一个正常劳动者的社会物质量,或者说使用价值量在增加,这是因为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在增加,这就是我们在前文中论述的价值发展的一般规律。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变动性要求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的社会物质量的不断增加,然而这一点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极大的抑制。

(第三节)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也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所公认的真理,那么我们在这里为什么还要再论述这一问题呢?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怎样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表现为剩余价值规律的价值规律是怎样抑制劳动力价值发展的,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的劳动力价值发展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论》论述的是资本,而资本则是能够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

在剩余价值的规律中,生产规律、交换规律和分配规律不是并列的,最重要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其他一切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又是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结合在一起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矛盾。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怎样反映出来呢?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资本价值和增殖资本价值,简单地讲,就是引入负价值熵和生产剩余价值。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发展生产率(力)。

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要发展生产率(力)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从单个资本来看,资本家提出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章讲的问题,如果某个资本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就会使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剩余价值,而且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机和价值熵引起的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方法,而当新的生产方法一经普遍采用,超额剩余价值之消灭,不过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了。

2.从社会总资本来看,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规律,并不排斥总资本吸收的剩余劳动的绝对增加,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的增加是同一资本积累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在平均利润率下降时,资本家要取得与原来相同和或更多的利润量,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力)。

《资本论》第一卷开始就讲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率(力)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靠牺牲生产力的某些方面来发展生产力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只是为了有限目的时,才发展生产力,即它仅仅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在谈到使用机器时,讲到机器如果是作为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么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它所费的劳动必须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但对资本来说,只有机器的价值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的时候,才会使用它,即要看它能不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是以工人健康和劳动能力受到严重损害为代价的。

可见,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目的,以牺牲劳动力价值的发展作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已经经历的历史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低下时,资本主要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即用剥削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剥削工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以生产力发展到能提供剩余劳动为前提。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本书讲述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实践内容,非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讲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演变以及战略思路。
  • 财富羊皮卷

    财富羊皮卷

    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灵魂和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致富的权利,但只有勤奋和有智慧的人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在本书中,富兰克林通过虎构角色亚伯拉罕大爷,汇总了他所出版过的作品中有关如何在生意上成功并获得财富的思想,经久不衰。
  •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本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行业的逐一分析,指出了中国几大支柱产业的重要趋势和潜在机遇,并明确了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热门推荐
  • 去留无意

    去留无意

    子薇在一场意外中穿越了自己的三世人生,在东西方哲学与宗教中寻求生命的救赎,缓缓独语,徐徐哲思,开卷有益,掩卷潸然。
  • 重生化龙

    重生化龙

    繁华的大都市里面有多少秘密?你不知道?我知道!有漂亮到极点的狐狸精,有凶狠的狼人,也有装神弄鬼的人,还有常人不见的超人!你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是他们的主宰!世间唯一的龙神!而我的故事,该从那一年我被车撞死了开始,记得那个时候,我是所有妖物眼中的稀世佳肴,无量造化.......
  • 炎黄龙血

    炎黄龙血

    炎黄二字流传了千古,我们自诩为神龙之子,可笑!!!九州之地,血染多少白骨皑皑,江山如画,埋葬多少烈士英魂。“为了什么?”笔墨丹青留下千古颂歌,一笔一划书写乱世情肠。是谁说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是谁呐喊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流着一腔龙血,就当为这土地,斩尽诸敌,只手遮天”这是林凡的故事,一个隐藏于平凡之下的故事,一个世界节点以外,被人称之为,“里世界”之中发生的故事。
  • 仙业

    仙业

    这是一个二十一世纪光荣的人名警察在异界修仙为业的故事……
  • 幻殿

    幻殿

    遭遇爱人的背叛,家族的放弃。曾经的命运之子。是堕落?是毁灭?还是拯救。。。。
  • 十二天供仪轨

    十二天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宠呆萌:殿下放开我

    甜宠呆萌:殿下放开我

    她是一个富裕的人,衣着却很穷酸。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过小三,斗的过流氓!偶然一次,她救了一个少年,多年以后,她早已忘记这件事,而少年却深深记得曾经救过他的那个女孩。她进入圣沐贵族学院,成为学院的一员,学员们大多对她不屑一顾,甚至鄙夷。笑话!一个人是不能用衣着来衡量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她相信她会让他们心服口服!
  • 神的血

    神的血

    一个是玉叶金柯,一个是白屋寒门,生时不曾有过任何的交际。为什么,初次见面却像是久别的重逢?我生来贫寒,不曾有过鸿鹄之志!可是遇见你,我不愿在平凡中悠游自得,我会披荆斩棘,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强大!只为了能在最强大的时刻,得到最完美的你!
  • 追爱365天:宫少诱捕小淘妻

    追爱365天:宫少诱捕小淘妻

    “女人,你难道不该负责吗?”他双手将她禁锢在车厢一角。言曦掏出匕首抵在他的下身,冷笑,“现在还要负责吗?”男人邪眸微眯,反手夺过匕首对准她纤细的脖子,邪笑:“负责!”“混蛋,你别忘了当初是谁救了你!”她咬牙。“当然没忘,本少这不是打算以身相许吗?”他低头舔了舔她的红唇,味道真好,找了那么久,你以为你还逃得掉吗?生死之际,这个霸道邪魅的男人深邃双眸凝视着她:“你说过,你最大的心愿是活在阳光下,而我宫少爵,就是你永远的太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使

    影使

    人有灵启智,以影乘载灵。唐玄一个无业游民,再一次意外后,却开启了灵术。瑰丽的蛮荒世界,看似平静的西方世界。却暗潮涌动!如来的秘密。千年前的秘密!静待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