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红云红磡,魔窟平山
盘旋数丈,冲天而起的水柱上面站着一位长发老者。一般修道中人,发髻垂肩便是长发,但是水柱上的老者黑发垂至脚踝,胡须垂至腰间浑身淡淡的黑雾缭绕,黑衣黑裤皆是山野村夫所着的粗弹麻布,双手倒背,阴鹫的双目直直的盯着迎佛柱上的紫檀。
“厄密,凭你一人之力,安可与我魔道大军相较一二?”
“阿弥陀佛,贫僧今日誓死为我寺中长者护法。”
水中老者双手之中寒光闪过,直径达半米的银色双环出现在了手中,一段咒语之后双目阴鹫的老者将银环投入江中,江面瞬间恢复平静。老者悬浮于空中面向紫檀道:“紫檀,老夫劝你自毁修行停止渡劫,否则,我魔道大军破你大无相金身之时,灵气爆体,毁你九百里隽秀山,如此灵秀福祉岂不痛哉,岂不惜哉,哈哈哈!”
紫檀双目微闭,手打佛诀,浑身金光不减,漫山桃花不落。不因红磡的到来,水鬼的威胁,消减沉浮。
水中老者背手站在平静的江面,待确定紫檀竟没有丝毫动摇之后,默念咒语。
水中双环飞出,水中老者将之握于手中,脚下水面瞬间隆起,一颗房子大小的水筑骷髅出现在了水中,老者站在骷髅之上,犹如天降修罗与世为难。
“哈哈,红师,老夫助你一成如何?”
“水鬼,老实操纵你的水筑骷髅,本座自信还能挡他几条金龙。”
“两位施主今日携魔道众人前来果然是早有预谋,我寺中众僧普世救人不敢言功,但求无过,千百年来,行我佛之慈悲,救众生于苦海。厄密今日劝众位早日回头。”
“回头?厄密,来我水魔窟老夫让你作我的殿前护法如何?”
“哈哈,厄密,不要去他那冻死人的破窟子,来我红云山吧,来日渡劫本座为你护法,看谁胆敢与你为难。”
“阿弥陀佛。”佛号诵后,厄密手捻佛诀身后金龙由一变二由二变四,浑身金光越来越浓,身后金龙环绕盘旋已变幻出了六条。
菩提寺传承千年有法典一百零八部,其中上乘法典三十六部,小乘法典七十二部,寺庙传承过程中小乘法典已被悉数参透,寺中慧根佛缘深厚者研习之时皆有师引导。上乘法典开山祖师六一凭借其中:不动明王咒、六字真言咒、燃灯古佛印、定心狮子吼、金光千叶手、六一神行术,得十相自在神境。前世江湖白木凭借其中:梵音咒,狮子印,入金顶莲花境力压魔道近百年,今世江湖紫檀凭借其中:龙象无相经,须弥千境咒,苦修数甲子于三月三繁华竞放之时入定渡劫。厄密铜佛于百年之前徒手搬石为恩师青叶建佛塔之时于南蛮之地金石头下得八部天龙经咒研习至今,功力尽出已可呼出四实两虚六条金龙。
“厄密,三十年光阴成就两条金龙,也不枉青叶那老和尚死前对你的七十二日临终教诲啊,哎吆吆,红师啊,什么时候魔云里翻入这无边无尽的血蝙蝠了。”
水中老者一边看着厄密的六条金龙与红磡的狱劫魔云交锋对决,一遍调侃着双方的成名绝技。同时双手挥动,江面水筑骷髅不停积聚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厄密一边阻挡着天边的狱劫魔云,一边防备着老水鬼的水筑骷髅携江中大浪袭击紫檀等寺中僧侣。但是凭借一人之力便想阻挡相同境界两位顶尖高手的成名绝技,除非焚身自戕化舍利拼死阻挡,否则没有半点胜算,而且还会葬送了正在全力渡劫的紫檀以及寺中全身心投入为紫檀化除心魔的众家僧侣。
红衣老者,名为红磡,魔家众人称之为红师,修佛道武道者皆称之为红魔,原生于北望山脉以西一个以采石为生的贫苦农家,因其天生红发故而被村中老者定义为不祥之人,从小受尽白眼欺凛,八岁之时瘟疫横行父亲兄弟皆受病而死,唯留红磡与其母亲相依度日,村中好事者多传言:“红磡不祥,引瘟神而将”但都未做过出格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村中最为长寿者在红磡经过其家门口时因瘟疫暴毙而亡,因此村中众人做出决定,杀红磡以祭瘟神。母子二人就像两只牲畜遇到饥饿难耐的流民一般在山坳里被无情追杀,山野沟沟里的人一辈子与山为伍用石头换饭吃,杀便杀从不都懂得变通,更没有一击致命的杀人手法。开山的锤子、凿石的尖锥、犁地的锄头,像平时追杀逃出篱笆的待宰的山羊般,不求追捕到,只求将其马上杀死,所以几十个身材健壮还未染病的壮汉四处围追堵截一个瘦骨嶙峋的妇女和一个还未成年刚刚八岁的孩子,撵上便是一锄头、追上便是一尖锥。终于,母亲被活活打死,被染得浑身是血的孩子被母亲用尽最后一点气力推下了悬崖。之后没人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红云山前世祖师带他回来时讲了这些之后便把他带入了红云禁地,连那个山村具体在哪里都从未提起。一甲子之后,前世红云祖师在北望山被五陵山元宏所击伤,红磡出禁地破魔道大修罗境,自创狱劫魔云横行江湖以至今日。
水中老者,名为莫平山,三道之人皆称之为水鬼。乃是水魔窟龙鳌殿上届殿主莫岚榆之子。三十岁之前不与人言,不与人行,不行江湖之事,不食、不饮。一心修炼龙鳌殿至尊宝典,碧鳌篆书。出世之日未至大修罗境巅峰却招致天行雷劫,罚其逆天行事。莫岚榆以北望山归后的残败之身为其挡下天雷之威,却未曾想被自己的儿子一掌拍了个魂飞魄散。拍死莫岚榆之后,莫平山说了平生第一句话:“莫岚榆,你杀了我母亲,又逼我为报杀母之仇杀了作父亲的你,以至于成为了无父无母之人,你罪过大的很啊。”之后,莫平山执掌水魔窟龙鳌殿,三十六水窟有异议者,皆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