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0200000003

第3章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历史文化背景(2)

各级学校都要聘请图画教师,开展“包括适合各种生产性或工业艺术在内的所有图画门类”的教学。宰史密斯进一步描述了所谓的“工业图画”:“我认为,这一称谓的目的是要区别于那些更具有装饰性或专业性的艺术门类,人们学习这类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娱乐、或一种自我满足、或一种赚钱的职业,而不是作为商业和制造业的某种要素。”他还颇有先见之明地指出:“图画活动是培养审美趣味和掌握工业技能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它是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和创造幸福生活的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20世纪初,德国成立了“德意志艺术工业联盟”。这个联盟联合了当时的一批有名的建筑学家、实用艺术家、企业家,致力于研究工业品的设计与制造如何同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增强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在20世纪20年代前夕,德国在“德意志艺术工业联盟”的基础上又创立了“包豪斯”学校,成为世界上第一所艺术设计和工业建筑的高等学校。这个学校的宗旨是使工业产品尽可能美观、完美,实现产品的艺术价值与效能的完全统一。

由此,为了提高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培养工艺设计人1为目的的艺术教育逐渐流行,并与培养艺术家的专业艺术教育分道扬镳。

(第二节)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后现代语境

西方人习惯于将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与现代。现代即“指理性与科学战胜宗教经典、传统、风俗的时期”。启蒙运动是现代化的开端。启蒙思想家以科学为武器打败了神职人1和专制政权,使科学成了真理的新基础。他们主张一切知识都应具有科学性,视科学天才为文化英雄,由此,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英雄主义的科学范型就诞生了。

这种科学范型推崇机械科学,遵循科学实验的手法,寻找从人体生物构造到支配艺术领域的一切事物的法。由于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而自然界是被设定为完全由运动中的物质构成,因此,科学的特性被规定为无私利、无偏颇、完全中立。启蒙思想家们相信这样的科学将保证人类的世界不断进步。他们的期望得到了工业革命的有力佐证与支持。

正如利奥塔尔所指出的:“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来临时,人们发现了如下的互逆命题:没有财富就没有技术,但没有技术也没有财富……

正是在这个确切的时刻,科学成为一种生产力,即资本流通中的一个环节。”机械时代的到来使西欧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不断进步,科学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英雄主义模型在随后的几代人眼里成了真理。科学的威力及科学的客观中立立场使科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获得了一种合法性与优先性,并进而达到惟我独尊的地位。原本启蒙思想家反对的神学绝对主义被科学绝对主义取代了。18世纪由启蒙运动引起的政治改革与反传统运动也促进了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首先是历史学,然后又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鉴于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型已使科学看起来像是永恒的真理,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者热衷于将天体力学的逻辑应用到各学科中,以使人文社会科学摆脱偶然性的领域。可以说,从启蒙运动流传下来的中立、无主观价值标准的科学形象广泛影响到每一学科,并一直持续到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文社会学者都8意将自己专业的理论模式看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真理。他们力求将其他地区、时代的研究同质化而纳入自己的体系发展模式中。追求科学性正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即使如此,人文学科依然因为不能为社会创造出任何“实际”成果而在学科体制中处于劣势地位。

西方科学刚刚起步时,商业扩张、思想启蒙以及改革与革命正轰轰烈烈地展开。西方人凭借科学摆脱了包括神学、政治在内的各种压制,对科学既感激又崇拜,因而忽视了工业化在早期就显露出来的弊端。20世纪,科学技术更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科技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改善了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先进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信息传播技术使世界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这些姑且不算,今日的科技依然以日新月异的脚步前进着,人们已无法估计它们会给未来的人类生活带来怎样巨大的发展变化。

按照启蒙思想家们的进步观念,今天的人类既然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应创造出合乎人类理想的幸福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借用一句流行的说法,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科学发展带来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人类陷入新的困境,难以自拔。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及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中,科学被用来制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进攻,进行掠夺性的开发与索取。

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家0反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于人类生存。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的能4是有限的,人类对大自然的统治不能够没有限制。弗洛伊德式的怀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力量:

文明与进步并不能使人们的幸福总量有所增加。启蒙思想家为人类设计的现代乌托邦梦想终于破灭了。

与此相应,在18、19世纪被人们置于神坛上的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被驱下神坛。人们在冷战的焦虑与核战争的恐惧中开始重新思索科学家及其活动。在科学史学家库恩提出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革命起4的命题后,科学史上的英雄人物被历史学家重新放到了显微镜下。人们发现牛顿原本是虔诚的新教徒,正是他对上帝的信念及对无神论的恐惧才使他确信宇宙会有秩序,才使他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自然淘汰论的目的是激励当时的穷人阶层为生存竞争,而不是仅依赖富人的慈善;而且他的关于物种起4的论述中充满了种族与性别歧视的思想。当然,科学实践受到价值观与个人主观性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妨碍科学理论的大部分是符合事实的,但这已足以打破知识体系中科学主义的垄断。

对科学及科学主义的反思逐渐演变为对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现代性的反思。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反思已汇集成后现代主义的洪流。后现代主义一词本来是指艺术领域特别是建筑艺术中反现代主义的艺术。这一术语传开后,就渐渐被赋予了批判整个现代性的意义。

现代社会将科学技术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性地看待人和世界,导致了现代人审美和文化情境的丧失。后现代主义者根据西塞罗对文化的解释,即文化原本同“耕种、养殖的农业相关”,指出:

文化是对某种尚无人时就已存在的东西如植物、动物的培育。

技术创造出无人便不能生存的东西。技术创造人的活动方式,文化使自然之物与给定之物得以完善。这些完善之物不是无根据地出现的。技术让某种先前遮蔽的东西显现出来,文化是对本身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培育。

技术越发展,社会成1就越需要文化科学来加强他们相互间的精神纽带,否,技术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就不可避免。因此,现代社会中的技术之思应被后现代的文化之思所取代。

英国艺术哲学家斯克鲁顿特别注重文化一词在传统上与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将个人的意义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而人文学科能够使我们同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当代社会正处于工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发展时代,人们追求财富和权利的本能往往超过道德的义务和审美的义务。人们的物质主义冲动日益呈现增长的趋势。为了使人类自身的精神品位不致趋于单一,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科学与技术却不能提供审美和伦理上的帮助。人们要建构美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离不开艺术与人文学科。后现代主义者还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上论证艺术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展需要创造性思维与想像力,而艺术能促进“思维和感觉,它训练想像力的游戏,使人从感觉印象的无序性中走出来,在以前不曾具有普遍性的地方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当代艺术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特征表现为:不断增加新的艺术形式与种类;多种艺术理论与态度共存;力图重新界定艺术与艺术家的概念。可以说,艺术世界中的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观点,而是不同观点与运动的松散联合,是对“许多现代主义传统中为期已久的假设所作出的一种反应,一种批评或一种异议”。

现代主义曾对艺术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假设:艺术史即进步;艺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存在一个传统的经典;客观性与普遍性;艺术品的自律性;等等。(1)现代主义以进化理论来看待艺术的发展。艺术似乎是在按某特定的历史方向往前发展。后辈艺术家是在前辈艺术家创作的基础上,把艺术沿这个方向向前推进。这种观点能让我们对艺术世界产生一种全面的感觉,但它却往往忽视了地区艺术、民间艺术与其他文化中的艺术。(2)现代主义者认为,社会变化包括了物质方面、社会标准及价值方面的变化。艺术的作用在于说明这些标准和价值,并使它们适合于变化了的社会。(3)艺术传统中有部分属于经典杰作;正是这些经典决定了艺术史的方向,决定着社会标准与价值。(4)只要着眼于艺术品本身的视觉外观,如色彩、线条、形态等,人类的共有本性可以使不同背景与文化中的人对艺术作出相同的反应。(5)既然认为对艺术的解释具有客观性,就会承认艺术品的自律性,即艺术审美决定于艺术品本身,与艺术品的外在环境无关。

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批评性反思,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假设。(1)后现代主义否认艺术史有一种确定的方向,反而认为各文化环境都有各自的艺术和传统,艺术史是多元性的。(2)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之所以存在着主导性的艺术史与艺术传统,是因为它迎合了统治群体的利益,并赞同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因此,在艺术史间作出的选择多是政治性的,而非审美性的。(3)既然经典是主导性群体意识形态的反应,因此,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经典杰作的概念,要求更多地关注被忽略的群体。他们还将艺术世界的语境扩展到整个社会,将社会的政治、经济都包括进来,主张在艺术的讨论中要注重语境与历史的作用。(4)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们无法就艺术或者艺术史的真理性达成共识。对事物的判断与事物本身并不是一回事。人们不可能为了了解语言与实际是否相符而脱离自身的语言。每个人对艺术品的解释仅反映了他自己的语言背景。即使能达成共识也只是说明这一共识更具有说服力,而不是更具有真理性。(5)后现代主义者赋予了观众更多的重要性,认为不同的解释创造不同的艺术品。因此,观众取代艺术家,成为了艺术品的创造者。后现代主义这种对个人主义的强调往往会阻碍艺术世界成1之间的交流。

后现代主义带给艺术教育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艺术史与文化的多元论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给个人更多的解释自由,也使学生们有机会把所学的艺术作品与自己的具体生活与体验相联系。另一方面,艺术传统形成了作品意义,若抛弃惯例与传统,学生们就无法完全理解艺术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美国艺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指出,要做的不是接受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节)美国的通识教育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正如前文所述,19世纪科技的进步与普遍应用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与此相应,训练专业人才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经济与知识领域之拓展的需要,一方面也带来了教育上的功利主义。

学科知识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学生们只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面过于狭隘,视野不开阔。面对这种情况,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开始采取措施,纠正弊端。哈佛大学率先提出了“集中与分配制”,力求学生在精通专业与博识之间取得平衡。接着,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开始了通识教育,“前者着重加强学生与社会、价值和伦理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后者强调学生要透过伟大经典的阅读,反省人类共通的、历久弥新的价值问题”。三校的举措带来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现在,美国高等学校的本科课程就是由主修专业学科、选修学科与通识教育组成的。

通识教育的说法并非是现代人的首创。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最早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他视正确的教育为乌托邦的基础。为了指导公民身心健康成长的方向,柏拉图要求儿童教育要从文学教育与体育开始,然后再学习“三艺”:文法、逻辑与修辞,以及“四艺”,即代数、几何、天文与音乐,以获得形象思维。这些课程是学习哲学,寻求真理的必备条件。

古希腊人认为,只有接受了通识教育的人,才能读人所写,理解人所说,并说出自己的想要表达的东西,才是自由的、有思考能力的人。

因此,现在所谓的通识教育的原义本是“自由人所受的教育”。它当时的目标是培养能形象地思维,并在学校教育结束后能够继续自我教育的人。受过这种教育的人才是拥有独立自我的自由的人。到了中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大学除了教授神学外,也教授文科“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与音乐理论。文艺复兴时期,在神学院或教会学校之外,推崇人文主义教育的新式学校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成功地使世人认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人文学科包含着人类经验的全部真理,因此这种学科对道德与城市生活极具意义。

同类推荐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至强之王

    重生之至强之王

    敬请期待吧!这本书可是让我死了不知道多少的脑细胞啊!
  • 追寻遗落之音

    追寻遗落之音

    寻际古今,历经磨难,她们终相遇凤矽响绝云端,寒霜冰封千里。她们的相遇竟是如此短暂
  • 永生之新的纪元

    永生之新的纪元

    看完永生,是不是都觉得里边BUG太多,本大侠来给大家填填坑
  • 彼岸几世

    彼岸几世

    彼岸花花开花落,不曾掉落彼岸花几世纠缠几世恩怨,何以了结?
  • 风流总裁漫漫追妻路,晚安宝贝

    风流总裁漫漫追妻路,晚安宝贝

    顾如晓在遇见冷铭萧以前,从来就没想过结婚这回事儿。冷铭萧在遇见顾如晓以前,也没想过要这么早进婚姻的坟墓。但是遇见以后,他就非她不可了。“我们好聚好散不好吗?”“不好。媳妇儿,老公来接你回家。”“你丫的离我远点!”某人乖乖地后退一步。“我让你离我远点!”“退一步海阔天空。”某人委屈兮兮地说道,“宝贝儿,我都给了你一整个天空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狂霸武力

    狂霸武力

    魏央一觉醒来,可悲的发现自己穿越到另一个位面自己身上,更可悲的是这个位面的自己,身份是一个囚徒。庆幸的是父母弟弟和妹妹都在世没有任何改变,除了世界历史有点差别外,和以前那个位面并没有什么不同.......等等好像哪里不对,为什么心脏上面多了一样东西........已完成悬疑探险小说《葬龙棺》,良心作者,放心收藏。提示:这是一部关于二十多岁至三十来岁的硬汉主角的故事,喜欢看十几岁就称霸世界的请绕道。
  • 独宠天下:霸道王爷嚣张妃

    独宠天下:霸道王爷嚣张妃

    慕夜辰这辈子最倒霉悲催的事就是遇到了穿越而来的苏雨诺,硬生生把一个高冷男给折磨成了妻奴。可在慕夜辰心中,他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爱上苏雨诺,并把她拐骗成自己的王妃。.
  • 猎魔团之狂龙

    猎魔团之狂龙

    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没有可以修仙的法决,更没有毁天灭的大神通。这里是心意力量的天下,平民型心意力量,霸王型心意力量,帝皇型心意力量。你到底属于哪一种,快来进入无尽的冒险之中吧!(本小说过于暴力,未成年人禁止观看)
  • 神魔舞九天

    神魔舞九天

    一笑风云变,一怒灭苍天。天既无情,我便无义。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便诛天!天、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