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00000052

第52章 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4)

他在自序中还说:“满清入室,文化专制”,致使文人不敢如宋人以天下治乱为己心,不敢过问政治时事,埋头故纸讨生活。这实在是坏学术,毁风俗,绝不是正常的情况。在钱穆看来目下国难当头,早应纠正这种学风。具体言之,对于久经讥刺的宋学精神应当继续加以发扬。做学问要不要有自己观点,要不要联系时事,要不要为爱国保国服务,古来乾嘉学派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即在民国时期,也还有一部分学者将学术与国事、国运相脱离,成为一种不好的风气。如同当年康有为发动改革,提倡公羊三世说,主张复兴今文经学,钱穆为重建中国文化,以使中国文化更好的启发民众,解救国难,主张重视宋学精神。他身体力行,主讲并编写学术史,重点于宋学作了充分肯定。

如何建设中国新文化,需要作切实的工夫。为此他指责“时论”的浅薄。对当时几欲专擅文坛,独步一时的全盘西化说不以为然。他有以下言论:

清社虽屋,厉阶未去,言政则一以西国为准绳,不问其与我国情政俗相洽否也。捍格而难通,则激而主全盘西化,以尽变故常为快。至于风俗之流失,人心之陷溺,官方士习之日污日下,则以为自古而固然,不以厝怀。言学则仍守故纸丛碎为博实。苟有唱风教,崇师化,辩心术,核人才,不忘我故以求通之人伦政事,持论稍稍近宋明,则侧目却步,指为非类,其不诋(诃)而揶揄之,为贤矣。显然,他反对在中国文化建设中一以西国为准绳,再次提倡复兴宋明精神,主张研究历史当重理、明理。

在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梁启超的同名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著者说:今年是公历1923年,上溯1623年为明天启三年。这部讲义就从那时讲起。若稍晚一点也可以说是17、18、19世纪三个世纪的学术史。

梁将此书与自己的《清代学术概论》相比较:“我三年前做《清代学术概论》,那部书的范围与这部讲义差不多,但材料与组织很有些不同,希望诸君预备一部做参考。”他又论治学术史的四个条件:其一是要网络全部的学术流派不可以有所偏废。要忠实传写各派学术,不以爱憎为去取。,分为33个部分。概述从明末到20世纪初,中国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书中表达这样的观点:清代学术总趋势乃以复古形式表达新思潮。此书初刊于1920年至1921年《改造》杂志第三卷第3~5期。1921年作为共学社史学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印刊,收入《饮冰室合集》。

三、教科书编写与历史教育

当我们观察民族史学派的研究成绩的时候,不可忘记他们在编写中国历史教科书方面所作的努力。这项工作的开展与1901年废除八股文有关,直接的关联则是考试制度与教育制度变化,大学堂与各府县的中学堂纷出,需要大批的教科书。20世纪初从京师到地方都设置编译局,也为教科书的编印创造条件。中国教科书编写也受到日本影响。1901年普通学书室增删日本中等学科教授法研究会著《东洋史》,编成《普通新历史》,实是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1903年陈庆年在武昌两湖文高等学堂,以日本《中等东洋史》为原本,成《中国历史教科书》。柳诒征的《历代史略》分六卷八册,从上古至宋代,乃以《支那通史》为蓝本,有所增益。但所袭甚多,有的甚至只是改动了标题,如把《支那通史》首篇第二章人种之别改为历史大旨。第一篇第一章唐虞之国势改为尧舜,如此等等。1905~1906年之间刘师培有《中国历史教科书》计三册。第一册记原始社会到殷周时期历史,第二与第三皆记西周历史。此书未最后竟稿,然对学术界影响很大。

1908年徐念慈有《中国历史讲义》,堪称严整而有系统的通史式教科书。20年代吕思勉则有《白话本国史》。其实,钱穆的《国史大纲》原则上说也是一部教科书。李泰为北京大学预科编写的《中国最近世史》是一部近现史,说明国史研究从同时步向断代史眼的新气象。

如同民族史家以民族思想编写通史与断代史,他们的教科书编写也秉承了这样的观点。这在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中有明显的表示。

夏曾佑青年时代习今文经,后来接受康梁改良主义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庸俗历史进化论,并以此作指导开展中国古代史研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简称《中国历史教科书》)。该书属章节体中国通史。书末附有引用书目及主要历史人物名单,说明其籍贯、官爵封位。该书1933年商务印书馆印大学课本时列入大学丛书,改名为《中国古代史》。

书中反映出强烈的忧患国难思想。作者在为严复翻译的《社会通诠》一书作序时说:此书(指《社会通诠》)“以证社会之原理,疑若非今日之急务者,然曾佑读之,以为今日之神州急务,莫若译此书者”,“神州自甲午以来,识者尝言变法矣。然言变法者,其所志在救危亡。而沮变法者其所责在无君父。”《中国古代史》专标《历史之益》一节,其中有言:“读上古之史,则见至高深之理想,至完整之政治,至纯粹伦理,灿烂大备”,“读中古之史,则见国力盛强……此思之令人色喜自壮者也”。然而“自此以还,对外则主优柔,对内则主压制,士不读书,兵不用命,名实相反,主客易位,天下愁叹,而不知所自始,其将蹈埃及、印度之覆辙乎?”

以上语词激烈,扼腕痛恨,显见《中国古代史》也包括中国最早出现的其他教科书,所反映的基本观点多以救亡报国为主。

中国民族史学家一面致力于教科书的编写,同时注重历史教学的实践与立足于民族史观的教育思想的提出。以梁启超为例,他1920年后将主要的精力倾注于历史教学。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国学”,所授大部属历史学,研究院四届合70多名毕业生,学成后,许多都成为著名文史学家。他认为,开展历史教学,重要的问题是教科书的编写与选择:“历史者,普通学中之最要者也。无论欲治何学,苟不通历史,则触处窒碍,怅怅然不解其云何,故有志学问者,当发箧之始,必须择一佳本历史而熟读之。”他的历史教学思想与民族史观有关,目的是培植民众素质,提升爱国自觉。因此认为“倘若中小学教育里头没有好好的国史教育,国民性简直不能养成”。他将历史教学的主要对象设为青少年,然而对中国的官吏教育也没有掉以轻心。他提议各省办课吏堂,让官吏入学受教育,学习“各国约章、各国史志,及政学、公法、农、工、商、兵、矿、政之书”。对于他们的教育,既要“明政法所以然之理”,也要侧重于“东西史志”的讲授:“但与之反复讲明政法所以然之理;国以何而强,以何而弱;民以何而智,以何而愚。令其恍然于中国种种旧习之必不可以立国,然后授以东西史志各书,使知维新之有功。”

四、注重考实,释“疑”求“信”

章太炎的考证

民族史学家多重考实,重史料整理。在这方面,章太炎做的工作很有代表性。郭湛波曾说:综观章太炎一生学术路径乃由尊孔读经到考证经学、史学,由考证经学、史学到考证诸子,由考证诸子之书到研究诸子学术思想,由研究秦汉以前诸子学说思想起,而推翻孔孟学术思想之独尊。他又说,章集清代考证学之大成,开近代诸子学之先河,这是章太炎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可见章太炎的学问离不开“考证”,主要则对“诸子”史料与思想探究与认定。考证的目的也非常清楚,前期是为“尊孔”,后期则是反对孔子的“独尊”。如果说,康有为是近现代今文经的代表,章太炎则是古文经的代表,他将乾嘉学风推进到一个新高度,通过辨析中国古典,在中国文化建设史上别具创获。胡适对章太炎的考证工作及所从事的“国故学”多有赞词,肯定“章太炎是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对章所著《国故论衡》与《检论》格外重视,以为:我们可以说这两千年中,有七八部精心结构可以称得上是“著作”的书。如《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等,其余的只是结集,只是稿本,但不是著作。章太炎的《国故论衡》要算是这七八部中的一部了。他的古文学工夫很深,又很富有思想与组织力,故其著作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都称得上“成一家之言”。如果说,中国传统汉学家以至乾嘉学派的考证多辨事由而少义理,章太炎则在他们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他著《诸子学略说》以为,学问有主观之学与客观之学。说经之学中有疏证学,本应该是客观之学,主要功能考其典章制度与事迹,而对所考释内容是非,“且勿论”。自然这种学问意在考求真实,本该“博览传记”,但以后的学问家,常是“唯守一家之说”,这决定了他们的学问往往流于一己之见,终至走向作为“客观之学”原来意义的反面。及至后世“党同妒真”,其求真功能进一步丧失,“客观之学,必不能就”。可见章太炎对中国经学与经学史是持保留意见的。他笔锋一转,对诸子学表现出另一种态度,以为诸子学不是客观之学而是主观之学,不是考释之学而是义理之学。“意在寻求义理”,不在“考迹异同”。因此诸子对社会必有更密切的参与与具体的贡献。“诸子”的学术天地宽泛广阔,自立其宗,坚持己见,且“虽异己”亦“必睹其籍”。章倡言研究诸子必读诸子原著,求诸子之原理,“是故言诸子,必以周秦为主”。

从以上思想出发,章太炎不囿古文经的固定范围,加强对诸子思想学术的考释研求,并做出成绩。《訄书》中即包括一组先秦学术史论,如有《尊荀》、《儒墨》、《儒道》、《儒法》、《儒侠》、《儒兵》与《独圣》等。王国维:考史而“求信”与批判史学家不同,民族史家非考史而“疑史”,相反是考史而“求信”。这可从王国维的研究中看出。王国维学术研究有以下几个阶段的转折与变化,也可以说王一生有其“史学三变”的经历。以1907年为界,在此前主要是对康德、叔本华与尼采的介绍与研究。他叙述自己致力于西洋哲学研究情况说:西洋哲学研究开始于1901年春天,读康德《纯理批评》苦其不可解,接着读叔本华书,大好之。结果一直到1904年的春天,皆与叔本华为伴,自称“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他作《红楼梦评论》也全以叔本华观点为立脚点。后来他发现叔本华思想多阐发主观而少“客观的知识”,又回到康德研究。1903年于通州师范学堂任教,时读叔本华与康德之书。是年撰有《哲学辨惑》、《叔本华像赞》、《汗(康)德像赞》等著。他这时将东西方哲学研究作紧密结合。在研究叔本华、尼采与康德同时,还将很大精力倾注于儒学、诸子乃至清儒思想的研究。他在1904年28岁时著有《孔子之美育主义》、《国朝汉学派戴阮两家之哲学说》。1905年撰有《周秦诸子之名学》、《子思之学说》、《孟子之学说》、《荀子之学说》、1906年三十岁时又有《墨子之学说》、《老子之学说》、《原命》、《孟子之伦理思想之一斑》、《列子之学说》等。至1907年又撰《孔子之学说》,另有《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他注意将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做比较研究,获独到心得。在他看来,中国哲学有“实际的倾向”,而此性质于中国北方之学派中尤见显著。这是一种“生活主义”哲学,是北方哲学的一大特点与宗旨。他强调理论哲学不适合中国人之个性,而中国人的个性“其彻头彻尾实际的也如是也”。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中国的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1900年至1907年是辛亥革命的思想与组织准备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处于动荡与变革中。一方面是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反省与再思考。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大工程已经启动,直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爆发,达其高峰。对此王国维作出思想反应。这方面的文章有《论近年之学术界》、《论新学语之输入》、《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论平凡之教育主义》、《教育小言十二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还著有《教育家之希尔列尔(即席勒)传》、《去毒篇(雅(鸦)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

王国维的第二个学术阶段由哲学转向文学的研究。1907年他经罗振玉介绍得到学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荣禄的赏识,此后即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并任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他在本年的6月发表《三十自序二》,论己学问已由哲学转向文学,兴趣所致,则主戏曲之研究。这个时期大体延续了4年左右。时间是1907年至1911年。不过这也是一个大致年代的推说,其实早在1906年他已有《屈子文学之精神》,表现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怀。1906年他已集数年所填词(1904~1906年)61阙为《人间词甲稿》。1907年成《人间词乙稿》。《人间词话》是王国维重要研究成果。1908年他在《国粹学报》上刊出《人间词话》前21则。1909年中又于《国粹学报》第49期与第50期分别将《人间词话》刊完。直至1910年又将《人间词话》64则作修订,并加附记。王国维的文学研究直到1913年还余音犹在,并获得新的重要成果。这就是他在此年撰成的《宋元戏曲考》。

1911年是王国维学术的最重要的分界线。此年为宣统三年,时35岁。他随罗振玉全家迁往日本,滞日5年之久。从此后他的学问发生了重大转折,学术历程转向第三变化期,将主要精力置于经史小学与历史地理研究。尤在用甲骨文考证古史方面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1912年罗振玉藏书运到日本,存于京都大学,此为王国维研究创造了条件。1914年,与罗振玉合著《流沙坠简》,乃为现代西北古地理研究的重要著作。是年他为罗振玉撰《殷墟书契考释》作校写,作序与后序。1917年王国维于古史考证方面所获最丰。2月,王归国,开始撰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还酝酿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是年9月又撰成《殷周制度论》。9月8日,致罗振玉信云:“《殷周制度论》至今日始脱稿,约得二十纸。此文根据《尚书》、《礼经》与卜辞立说。惟近久不为名理之文,故尚嫌未能畅发,且存此以待后日修补耳”。1923年溥仪召王为“南书房行走”(五品)。1925年吴宓负责筹办清华研究院,聘王为导师,就任。此后他的研究转以西北地理及元史为主。是年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古史新证》。以上是王国维学术三变的大致路途,从他学术演变的过程将可以对他的学术思想与成就有所认识。王一生中的最大学术成就可以说是通过甲骨文研究,拨云翳而辨伪,考史实而求真,定疑史为信史。

同类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 上古世纪—前传

    上古世纪—前传

    穿越远古原大陆,凝聚勇士之心,世界的起源,不朽的庭院,诸神的封印。海的另一面,向往的原大陆。上古世纪的谜题,原大陆的毁灭,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追随历史的脚步,揭开着上古之谜。
  • 青春禁果

    青春禁果

    他的笑很暖,他的怀抱很暖,但我却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温暖了......
  • 逗逼小神偷,高冷王爷赖上我

    逗逼小神偷,高冷王爷赖上我

    她是一个外表冷艳其实内心逗逼的第一神偷,因“一不小心”而穿越到古代。他是高贵优雅从不进女色的异姓王爷。他和她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虚空天帝

    虚空天帝

    绝世武圣,转世重生,化身为一名废物家族少年。从此不断逆袭,不断打脸,宝贝是我的,天材地宝是我的,美女也是我的。怀着一颗武道之心,踏着无数天才一步步走向九天之巅。
  • 舍我取谁

    舍我取谁

    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我就像一片落叶随风飘荡偌大的世界却没有我的安身之所孤独那是一种毒能销魂能蚀骨可谁是我的解药......想拥有全世界,可是,我只是个废柴,我真的只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但是...我想改变这是我第二次尝试写作,也是第一次网络版图书,这部小说构思了很多年了,一直没有动笔,浙江此下定决心一定会好好完成,这次的题材是一个孤单,颓废的主人公慢慢成长的故事,涉及到一些异能,科技,希望大家喜欢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余额宝本质上是货币基金的一个销售渠道,而支付宝是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所以它做余额宝是合法的,没有任何违法的地方,但它的宣传中存在不合规的地方,即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按法律规定说明基金有风险(虽然我认为货币基金的风险提醒其实并没有意义)。
  • 网游之丧尸

    网游之丧尸

    张松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隐藏的精通,于是就走上了王者之路,开创了一片领域。
  • TFboys爱的邂逅

    TFboys爱的邂逅

    TFboys偶然与三个女孩邂逅了,然而,发生了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