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从一开始就面向市场,在国家没给一分财政拨款的情况下,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一份日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的大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但《扬子晚报》的发行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一,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分为两方面:内容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发行网络的覆盖范围。在内容竞争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报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营销和推广。从《扬子晚报》的发行实践来看,它过去非常重视报纸的采编,强调以一流的报纸内容促进发行,但对发行还不够重视。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地报纸比较起来,《扬子晚报》的发行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
其二,发行渠道建设滞后。南京有报刊亭540个、零售摊点1500多个,加上流动的售报点和部分奶站、米站参与售报,共近4000个报纸零售终端,组成了南京庞大的社会化发行网络。但南京长期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没有一家报纸建立起了自我掌控的发行网络,均主要依靠社会网络销售报纸,没有哪家报纸能够完全控制这些终端。1987自办发行的《扬子晚报》用很少的成本建立了一支很大的社会发行队伍;好处很明显,少环节,不用太大投入,也不用养活固定的发行员。但与之相伴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征订队伍,报纸长期主要依靠零售,订阅率不到30%,发行费率高达50%以上。这显然不利于报纸的长远发展。
其三,从北京、广州报纸发行的情况来看,发行渠道不仅要承担发行报纸的任务,还应开拓业务,促使发行渠道的保值增值,但《扬子晚报》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四,最近几年来,《扬子晚报》发行增长的势头有所减缓,南京的另一家早报《现代快报》的发行量不断上升,于2004年初达到100万份。而且,最近几年内,发达国家的晚报发行量也呈下降态势,这是否意味着“晚报早出”是历史的趋势?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学”
1994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其历史不过10余年,但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城市报纸中发行量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报纸之一。《华西都市报》有很多原创性做法:他们率先提出都市报办报理念,率先提出都市报发展的“三个转变”理论,率先提出敲门发行,等等。正是由于该报这些新时期报纸发展的新思路,使它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自该报创办以来,已经有上百家报社到该报考察取经,把它作为新时期办报的样板。在发行上,《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敲门发行学”,1995年发行10万份,第二年翻了一番,达到24万份,第三年计划35万份,到7月下旬已达到40万份,年底突破50万份;与此同时,广告收入第一年1000万元,第二年2000万元,第三年达到了9000万元。《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经验也很快被前来取经的全国各地报纸带回去,最终形成了“全国一片敲门声”。原《大河报》副总编辑马云龙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华西都市报》的经验很快变成了我们的想法,他们的敲门发行学我们一敲就灵,使我们从6月份(1997年)的8万份增加到现在(12月份)的18万份。”
在《华西都市报》刚创办时,交邮局统一发行仍是国内报刊的最主要发行渠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一些报刊的自办发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4年底,成都市邮政局发行科的同志得知《华西都市报》即将创刊的消息,希望该报能够像《四川日报》一样采用邮发。《华西都市报》负责人问他们:“如果《华西都市报》交邮局来发行,你们在1995年准备使这张报纸的发行量达到什么水平?”邮局的回答是,“如8果这张报纸办得好的话,我们争取达到8000份的数量”。这个数字显然达不到报社快速成长、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华西都市报》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要让这张新型城市报纸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认同、喜爱和欢迎,必须走以自办发行为主的多渠道发行道路。
尽管自办发行的任务非常艰巨,但《华西都市报》领导层给发行定下铁的目标:“第一年占领成都,第二年占领重庆,第三年占领市县。”结果,第一年在成都发行十多万份,第二年2月便坐上了成都市报刊零售量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在重庆的发行第二年只有3000多份,第二个目标落空了。发行目标在重庆落空,引起了很大的震动。1996年3月,《华西都市报》组织了11个人的小组,坐镇重庆不惜一切代价打破该市发行僵局。在重庆招聘了400多人的发行队伍上门敲门,没想到效果很好,经过4个月的努力,在重庆的发行量增长了4万份,几乎全部是征订,而报纸在自己的根据地成都也只有4万份的发行量。尝到这个甜头后,报社把敲门发行的经验在成都和四川各地推广。1996年9月,《华西都市报》在成都招聘了500多人的发行队伍,推广“敲门发行”,同时,成都周边城市的“敲门工程”也开始实施。结果继重庆敲门4个月,发行增长4万份以后,成都敲门4个月,增长近7万份;成渝周边城市敲门4个月,再增长4万份。至此,敲门发行给《华西都市报》带来了初步胜利。《华西都市报》及时地总结了重庆发行经验,“敲门发行学”由此产生。“敲门发行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形象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华西都市报》的发行经验。那么,《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究竟包括哪些具体措施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发行,提高发行部门的地位
如何认识发行部门的地位问题,国内报界一直比较保守,尤其是重采编轻发行的传统势力非常强大。《华西都市报》让发行从报社的后方走向报社的前台,把发行工作提高到跟采编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编辑记者编织出美丽的花篮,发行员投递美丽和新鲜!”也就是说,再好的报纸也要靠发行人员去实现它的价值。故而必须重视发行,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发行队伍,把采编和发行结合起来。为提高发行员的地位,激发发行员的工作热情,《华西都市报》发行部开展“发行明星”评比,获奖者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给予精神奖励,用以鼓舞发行员的斗志,并起到示范作用。
二、把商品营销模式引入发行,开展敲门发行
敲门发行的核心观念是,发行员不是坐等读者来订报,而是主动走出去,深入市区的每个角落,敲开千家万户门,去主动争取更多的订户。有读者这样描述敲门的情景:“(门)敲开以后就送你一张《华西都市报》,送了还不走,还要站在那儿宣传报纸。第一次向你宣传,第二次、第三次也向你宣传,到了第四次就建议你订上一份,你要犹豫他就建议你订一个月试一试……”这就是敲门发行的核心——上门宣传,上门征订,还上门投递,读者家住几楼,报纸就送到几楼!
敲门发行只是个形象的说法,真正的发行绝不是仅靠敲门就能完成的,还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必须组建完善的发行渠道。《华西都市报》为建立自办发行体系,设立了200多个发行站,招聘了3000多人的发行队伍,每天有十几条直送报纸的运输路线,这使它能够推出与逐户“敲门”相辅相成的现场订报、电话订报、破月乃至破天订报。发行员深入一幢幢居民大院,挂上宣传横幅,静静坐下,见读者稍露兴趣即主动宣传、征订。又到处可见订报电话,一个电话过去,发行员即到家。今天订报,就能收到明天的报纸。
1997年后,报社向全年订户免费赠送报箱,报箱上印有订报电话,站在居民楼里无声地“提醒和催促”。订报电话同时是投诉电话,如有错送、漏0送,随时投诉都会得到答复。此外,发行员对订户定期回访。请他们对报纸质量、投递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宣泄和疏导不满,培养相互信任和品牌忠诚。
敲门发行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到1997年年底,《华西都市报》发行量一举突破50万大关,成为四川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一种看来非常原始、非常简单的办法,却获得极大的成功。
三、以人为本,把选拔和培养发行人才看作工作的战略重点
《华西都市报》的发行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在发行中始终坚持尊重发行员,用好发行员,把发行员当作报社自家人,不断培养优秀的发行员,树立典型,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发行团队。
《华西都市报》非常重视提升发行队伍的素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培训。发行部每年都要组织安排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开展“海尔管理模式”的培训,邀请保险公司资深业务经理对发行员进行营销培训,开展数报、分合报的业务技能比赛,对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等等;不断提高队员的业务技能、敬业精神、精力体能、服务态度等综合素质。为确保培训效果,还要定期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每个队员都在不断提高。
《华西都市报》力图创建“学习型”发行团队,发行部为员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多看书,看好书,每月为大家推荐必读书目,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讨论,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工作相结合,做到用科学理念指导工作,用大胆实践带动工作,用优秀职员推动工作,用管理制度考评工作。
在干部管理和任用上,《华西都市报》提出了“五定”(定岗、定员、定责、定权、定利)原则。发行站片区经理和发行管理人员更是每年都必须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力求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
四、变“硬敲门”为“软敲门”,变“强硬推销”为“亲和营销”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华西都市报》过去的简单敲门发行已经行不通了,“敲门发行学”也随时代的发展又有了一些新进展。因为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里没有围墙的居民小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管理严格的封闭式小区,报纸发行员不仅没有办法敲门,而且连小区的门也进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华西都市报》发行人员审时度势,把过去的“敲门”改造成“敲开小区之门”——把报纸发行营销跟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参与到小区文化活动建设中去,跟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建立互惠互动关系,通过物业管理这个桥梁实现与读者的有效沟通,进而达到扩大报纸发行的目的。报纸的发行站纷纷走进社区,跟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一起举行“共建文明小区”活动,搭建“社区文化广场”,到了周末,报纸发行队伍开进小区,举行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跳绳比赛、象棋比赛、歌舞比赛等,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也顺利地扩大了发行。同时,报纸发行员不惜一切代价跟社区管理人员搞好关系,如在节假日到门卫室送礼,在社区管理人员得到实惠后,不仅大力支持报纸发行人员进社区,一些门卫还帮助发行员投递报纸,还有的门卫室同时成了报纸征订室,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订阅。此外,发行员变过去“硬敲门”为现在的“软敲门”,变过去的“强硬推销”为现在的“亲和营销”。例如,为了打动读者,把带有《华西都市报》宣传品的玫瑰花插在读者门口;逢年过节,把印有报纸宣传口号和订阅优惠的福字贴在读者门口,等等。这些新颖别致的敲门方式再次得到了读者的青睐,使得敲门发行再次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五、发行存在的问题
从1995年到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用了3年时间就创造了四川发行量第一的奇迹,敲门发行的成功经验在一夜间传遍全国。但《华西都市报》的发行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教训也极为深刻。其一,重视零售,对征订抓得不够。《华西都市报》开始是模仿《扬子晚报》的发行策略,因为《扬子晚报》100多万份的发行几乎全部是零售出去的。《华西都市报》在初期主要是抓零售工作,使零售发展得很快,每月以一万份的速度增长。虽然在成都也搞过征订,但没有下工夫。然而,国内外的报纸发行经验告诉我们,零售与征订在发行中处于同样的地位,都必须高度重视,只有零售的发行是不稳定的。结果,在《成都商报》发展起来后,《华西都市报》很快丧失了在成都的优势地位。
其二,盲目扩大发行,缺乏有效发行观。《华西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就提出了所谓的“区域组合城市为覆盖范围”,要求把成都和重庆两大核心城市都纳入自己的发行范围,要演一场“双城计”。结果,发行量虽然上去了,但带来了大量的无效发行。随着重庆划为直辖市和《成都商报》的发展壮大,《华西都市报》不仅丢了重庆的蛋糕,而且,连成都也受到对手的制约。
其三,管理体制落后,报纸发行创新缺乏后劲。从报社经营管理的体制来看,《华西都市报》不是独立个体,还不能够独立运作,广告和发行都是交给《四川日报》来做,体制上的缺陷妨碍报纸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秋季的有关调查显示,《成都商报》是百分百的上摊率,而以前上摊率都是百分之百的《华西都市报》,在调查中却只有98.3%,虽然只差1.7个百分点,但作为成都的一张老牌大报在极少数报摊不能上摊,绝不仅仅意味着几个居民点或几条街道的丢失。而且从调查中的一周销量来看,《华西都市报》在总体中的比例下降较大,《成都商报》和《成都晚报》在总体中的比例则有了较大的上升。此外,《华西都市报》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其不少发行精英被北京、广州等地报纸挖走,这也势必影响报纸的发行。可喜的是,从2002年年末开始,《华西都市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经过调整后,报纸的发行量和发行结构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成都商报》:公司分销制发行模式
当《华西都市报》成功的时候,很多其他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成都报业市场,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的何华章便是“觊觎者”之一。最初,何华章进入的是隶属于成都市财贸委内部发行的《成都商报》。而要让报纸能够进入正常的盈利轨道,当务之急是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后来,《成都商报》与成都市科委的《科学生活报》合并,更名为《成都科技商报》公开发行,获得了宝贵的报纸壳资源。一年以后,取消了带有行业性质的“科技”两字,正式改名为《成都商报》,开始走上综合性市民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