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党对国家、社会生活实施广泛、全面的监控,在各类监督行政体系中,党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目前,党对政府行政的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和指导政府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和有关行政机关的党组等经常了解和检查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公务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的情况,以保障它们的贯彻实施;二是在组织人事关系上,政府行政首长是同级党委的重要成员,通过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有机结合,使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主持的行政工作受到党的严格监督。三是党的纪委对政府公务员中的中共党员进行党纪监督,查处违法乱纪案件。
2.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各国宪法或习惯法都分别赋予国家立法机关监督行政的特殊权力,主要采用质询、弹劾、诘问、不信任投票、审批、调查国政等监督形式。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从法理上讲,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具有至高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主要是通过执法检查的形式,对有关法律实施的主管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督促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它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是一种全方位的监督,其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制定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权力的界限、行政活动的原则与程序等,保证政府依法行政。二是审议同级政府提出的议案(包括法案),对有关法规实施备案,依法改变或撤销本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和命令。三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及其他重大事项。四是对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的工作开展质询、询问和评议,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进行视察和调查,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五是监督或罢免有关政府组成人员。
六是处理公民提出的涉及政府行为的信访事项等。
3.司法监督。各国司法监督的实践,主要包括违宪审查(或宪法监督)和行政裁判两个方面。违宪审查是对于政府所颁布的行政法规或行政措施进行审查,以判断其是否违反宪法精神。在西方国家,违宪审查的基本方式分为附带性违宪审查、预防性违宪审查和控诉性违宪审查三种。行政裁判是对和政府公务活动有关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司法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为实施侦查、审判等监督活动。从目前看,可以列入司法监督范围的,主要还是与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即对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实施司法监督。“两院”司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大致为:一是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详见第十七章)。二是人民检察院设立法纪、经济检察部门,检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犯罪案件(包括贪污案和行贿受贿案等)。
(五)行政机关外部非权力监督
包括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这些监督具有社会性、分散性、灵活性和批评性的特点。
1.人民政协的监督。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组织形式。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监督机制。政协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政协自身活动中,通过政治协商、提案、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提出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批评,反映社情民意。二是应邀列席同级人大会议,参与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政协的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最终处置权,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施监督。政协在实施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应该寓民主监督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增强政协活动的整体监督性,达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力。
2.民主党派监督。各民主党派是国家的参政党,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广泛发挥监督职能是各民主党派的重要工作。各民主党派监督行政的方式主要有:专题调查;提案;参加人大会议与政协活动;对其成员担负行政机关领导工作进行监督;在中央和一些地方组织设立举报机构,接受民主党派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报;一些民主党派成员被邀担任特邀监督员、检察员、审计员等,直接监督政府活动;参与政府监察、审计、工商等部门组织的重大违纪案件的调查和检查;参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等活动。
3.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的媒介作用,通过采访报道、跟踪调查、民意测验、发表评论等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监督政府各项行政活动和公务员职务行为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舆论监督具有群众性、经常性、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而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西方各国政府大多承认和鼓励社会舆论的自由性,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成为监督行政的一个重要方式,被称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
党和国家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建国初期,《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就规定“,对报纸刊物所载人民群众的批评或意见,各有关机关或工作人员须认真研究处理,并应在该报刊上作公开答复或检讨”。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和1999年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此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但是,有关舆论监督的立法还很不完善,我国至今尚未制定出台有关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应的法律,建立健全新闻法律制度或舆论监督法律制度,规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新闻媒介的监督权利、形式和保障措施等。
4.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监督。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监督是指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各种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在我国,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遍及城乡各地,广泛联系着社会各阶层,它们在参与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管理,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社会治安的同时,能够了解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要求,发现政府及其公务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可以采用批评建议、参政议政、协商对话乃至申诉、检举、控告等方式实施监督。
5.人民群众监督。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人民群众监督主要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行政、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方面进行监督。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对于人民的申诉、控告或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为了确保公民能切实行使上述权利,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人民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人民群众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信访、举报、申诉、检举和控告等形式,实施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
三、监督行政的体制创新
我国监督行政体制还存在一些积弊,改革和完善的目的就在于强化薄弱环节,优化监督机制,努力推进政府行为的民主化、法治化与高效化。在现阶段的改革实践中,中央和各地监督行政机制的创新与尝试已初见成效,这是我国监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程序规范等重要法律与制度外,主要有以下一些制度创新:
(一)政府采购制度
我国引入政府采购的观念和做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1998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有关政府采购制度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在此前后,重庆市(1997年11月)、潍坊市(1998年1月)、杭州市(1998年8月)、长春市(1999年1月)等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政府和其他直接或间接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而使公共资金获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一般采用以招标程序为主的、适用具体采购条件的一揽子采购方法。政府采购的实质,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成本的认可和制约,是要体现市场经济权利平等、程序公正的原则,使所有市场主体在政府采购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使政府不能无规则地任意处置公共财产,使公众有权利了解和监督公共财产的使用。这不仅节约了政府行政开支,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廉政建设。
我国在理论上缺乏契约观念传统,人民群众作为纳税人缺乏公共资金托管人意识。在实践中,对公共资金管理存在监督不足的体制性问题,行政腐败由此滋生。政府采购制度的尝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监督缺位。当然,目前各地的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又称领导干部离任审计。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规定县级以下领导干部(包括行政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此之前,全国许多地方已通过地方立法或以党委、政府联合发文的形式,规定了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