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800000056

第56章 结语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前景展望(2)

总结中国各个层次和各个地方出现的选举改革经验,应该可以提炼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初步的中国标准的选举制度。从学者专家的论述和总结中,已经可以初步地看到一个比较好的选举标准,这个标准也在民政部门的提倡之中,只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从改革的发展和推动中国基层民主的角度来看,建立选举的中国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也并不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选举行政机构来规划和规范中国的选举改革,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标准的选举制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在人大选举这一块,需要有更多的努力来规范选举制度,来推动选举改革,以达到发展民主的目的。

2.向国际标准靠拢

从选举的角度而言,西方国家进行得很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程序和技术上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建立一个规范和民主的选举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西方国家的选举也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西方国家选举中的一些冲突,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例如美国2000年总统选举在佛罗里达州所发生的点票冲突就成了世界选举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案例表明,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举制度,再有经验的国家的选举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从而影响到选举的过程;另外一个方面则来源于科技的发展导致的选举技术含量的提高,也会在选举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例如,现在许多国家的选举中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投票,从技术的发展来讲这是必要的,会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技术的许多问题会影响到选举的结果,电脑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就有可能影响到选举结果;再如,计算机的使用有可能使操纵选举变得更容易等等。这些都是现在选举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表明选举制度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虽然有些国家的选举制度搞得很好,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选举制度就不需要提高了。选举的国际标准实际上也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国际标准。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发展出现了三次大的高潮,这三次大的高潮也带来了选举制度三次大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发展很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们的选举,在国际社会的监督和帮助下,这些国家的选举实际上采用了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的选举制度。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各种各样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采用了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谓的国际标准问题。因此,这些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选举的时候,逐步地按照国际标准来建立和规范自己本国的选举制度。此外,由于在选举的时候实行了国际观察员制度,这些国家也将他们所进行的选举改革放在了国际社会的观察之下,而国际选举观察的标准采用了西方国家的办法,也就是国际的标准。这种国际标准的选举制度实际上也就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新进入民主国家所采用的通用办法。这些新进入民主的国家中,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民主选举的程序上也有一些区别。例如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议会半总统国家在选举制度上会有许多的不同,地方选举和中央选举、基层选举和政府选举也会有许多的不同,这些不同造成了这些国家选举制度的许多差异,形成程序上的一些差异。例如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投票以后立即进行点票,但是柬埔寨就规定在投票日的第二天点票,但是却要为保护选票的安全在当天晚上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是柬埔寨国家的特点所决定,因为他们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一张一张地点票,虽然这种程序设置使得点票的速度很慢,但为了保证点票的公正,他们在投票结束以后实行封票而不是点票。这种程序上的差异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妨碍是不是采用选举的国际标准。

所谓的国际标准就是在所有的选举程序中都必须实行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总括来讲就是要实行一个民主的、竞争的和自由的选举。按照这一原则,不论选举程序上有什么样的差异,都必须体现出民主、竞争和自由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标准。具体的来讲,体现普遍选举权的原则,所有的公民年满十八周岁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选举权原则就是所有的选票效力完全相等;公开提名原则要求提名必须是公开的,不得以不公开的方式提名产生候选人;竞争原则就是要求候选人的名额应该是差额竞争产生的,而且竞争是公平的;秘密划票原则就是规定选民应该在没有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监督下划票,以保证选民无记名自由投票得以真正实现;公开计票原则是指选举结束以后当场点票,当场公布结果;可以用法律的方式对选举的结果进行诉讼。这些就是所谓的国际标准。其他具体的技术上的问题,例如选民投票的时候是以身份证领取选票还是以选民登记证领取选票则可以依据各国情况的不同而确定,还如选民投票以后是否在手上盖印记也可以依各国情况的不同而定,再如投票箱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也可以依各国的情况而定。这些技术上的差异都必须在上述的原则下体现,只要能按照上述的基本原则进行选举,就是民主的、公正的和自由的选举,也就基本上达到了选举的国际标准。

中国到目前为止由于选举开展得比较晚,缺少经验,而且直接选举基本上是在基层举行,虽然在基层的选举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深刻的教训,选举水平有所提高,几年前也已经提出来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中国选举改革的要求,但是由于选举的面比较小,尤其由于选举改革还没有大范围地触及到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因此,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目前基本上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对选举全过程严格控制的办法,这样就使得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从总体的层面上来看还没有完全展开,离国际标准差得很远。正因为如此,中国懂选举制度的专家和学者、政府官员和选务人员很少,知识也很有限,经验也远远不够。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导致了全国各地的选举中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地方的选举搞得不错,选举程序符合或者基本符合国际的标准,有的地方则很混乱,所作的选举根本不符合民主、公平和自由的原则。这样的情况表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任务还很重。解决的办法,一是中国各地的选举制度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另外就是将国际标准的选举制度引入到中国的选举制度中来,也就是要在具体的选举程序上将国际的统一做法引入到中国的选举中。目前农村的选举已经搞成了五花八门的样子,即将可能推动的城市社区选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改革中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选举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国际标准引入而一步到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水平,对促进中国选举的发展和民主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3.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国际标准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看起来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因为全面的选举改革目前还难以实现,基层选举的改革仅仅只占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一小部分。虽然这一小部分的改革可以影响到其他方面,但是如果真正做到全面的改革,特别是对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选举制度还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从实践中来看,中国建立一个国际标准的选举制度可以考虑采用如下的一些办法:

建立国际标准首先就是中国的选举改革要向国际开放,因为在开放的环境中容易进行改革。就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如果仅靠自身的改革则中国的市场经济很难进行,而中国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选举制度的改革也同样需要这样做。所谓的国际标准就是其他国家的普遍做法,建立国际标准的选举制度是中国对国际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国基层选举中,国外的选举专家和选举观察人员已经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使用秘密划票间就是因为国外专家的提倡而进行的。秘密划票间的应用使得中国传统的无记名投票能够真正实现,而没有秘密划票间的所谓无记名投票实际上保证不了。选举制度改革的其他方面也由于国外专家的介入而带来了许多好的建议,推动了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中国主持选举的官员也经常受到国际的邀请到一些国家去观察选举,这些国家的选举对中国这些官员们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推动了国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在中国选举制度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专家学者也起了一些作用,他们除了和国际的选举专家进行交流以外,也到外国观摩选举。这些因素推动了中国选举制度向国际标准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对外开放的趋势应该保持下去并加大力度。

中国选举制度向国际标准的靠拢应该从选举制度的某些方面入手。目前进行得比较好的是基层的选举,包括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的选举。这一部分选举由于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因此有可能先将这一部分搞好,向国际标准发展,这样可以避免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中的一些困难而比较容易地向国际标准靠拢。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目前比较难的仍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选举,这个选举制度目前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阶段,没有什么改革。但是,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改革滞后,但是也仍然有建立国际标准的可能。没有进行选举制度改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从改革的一开始就实行国际标准,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中国的基层积累了许多选举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其中的一条就是在选举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就可以一步到位地实行国际标准,就像世界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从选举制度改革的一开始就实行国际标准,就请国外的专家学者帮助。中国基层的选举制度改革所走的道路是自己摸索的道路,现在来看由于形成了固定的做法,真要改成国际标准会有很多的阻力,但是如果在改革的一开始就坚持国际标准的做法,中国现在基层选举改革的面貌会大不一样,这是一个教训。所以,如果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改革启动的时候就向国际标准靠拢,则会减少改革过程中的许多阻力,改革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发展经历来看,虽然有许多的困难,但是改革毕竟是一步一步地在前进。只要中国维持一个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局面,并同时推动广泛层次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则选举制度的改革就有可能不断的发展,对这点我们可以有比较乐观的态度。选举制度的发展一定会推动中国民主持续的发展,对此,我们也同样可以抱比较乐观的态度。

(李凡)

同类推荐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本书研究了村民选举中各个层面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国家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举措的出台;省级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在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付诸实施;地方政治精英“构建”村民选举;村庄政治精英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制作人”的角色。通过对四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和策略运用的阐述,勾画了中国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没有了你再美好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回来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辈子只有你。”
  • 人间星路

    人间星路

    这是一个地球少年秦末成为星武者的故事,而这仅仅只是他踏入宇宙浩瀚星途的起点。人类危机,怪兽威胁,星球大战,星空中的国度,宇宙人类族群……一切都在颠覆他以往对宇宙的认知。
  • 寒剑惊鸿

    寒剑惊鸿

    亲仇?情恨?一时恩怨难明断.权力.阴谋.几多苦海迷路人.
  •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蒙达朗拜尔是法国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电影制作、记者、画家),1943年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一个五代军宦的贵族家庭。后来英年失明,他在绝望中挣扎、苦思、追索。在爱情的激励下,通过再教育的训练,他的生命重新焕发出活力。他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开始写作生涯,至今,他已经出版四部小说以及一些文章。他热爱中国,曾几次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于格以极为真挚的口吻,不屈不饶的精神,富有哲理的思想和他的幽默风格写下他失明前后的生活轶事,特别是对他重新获得的这个世界,对不可见的世界的思索与追求。
  • 叶影

    叶影

    人也好,妖也罢,在世间,最难逃避的是命运——那莫测的,无奈的,刚开始便已注定的命运……只有可见真情的故事才能震撼人心!
  • 冥王传之妖魔相恋

    冥王传之妖魔相恋

    一个情感懵懂的恶魔来到人间体验情感,却是最先遇上了妖狐小樱,从此开始了一段为爱奋斗的生活。
  • 一楼到四楼

    一楼到四楼

    那些存在于男生心里的自卑情结,他的畏怯你可能不知道。
  • 青春负了流年

    青春负了流年

    雅阑喜欢上他,但他却喜欢男生!!!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两次死后世界的真实游历:一名美国死而复活者的非凡亲历

    两次死后世界的真实游历:一名美国死而复活者的非凡亲历

    贝姬·伊蒂是美国印第安人,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罗兹巴德种族区长大,著名律师。她31岁时突然病故于美国一所医院,不过只是短暂死亡。令人震惊和迷惑不解的是,她在这短暂的假死期间曾游历过死后世界,这是她在死后世界梦幻般的特殊旅行。书中描述了当事人贝姬·伊蒂亲临死后世界游历的全过程和真实写照。
  • 阴阳风月尽

    阴阳风月尽

    一段过去的故事,一个人生的结局;不同的人,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