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05

第5章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和礼俗(4)

由上可知,明代地方志对祭礼的记载南方多于北方,这是祭礼的实行南方较北方为盛的反映。地方志祭礼的内容证明,庶民一般有传统的墓祭习俗;士大夫还要实行属于精英文化的祭祖礼仪。祭祖礼仪包括在正寝祭祀和祠堂祭祀,基本上依据朱熹《家礼》实行。依礼仪祭祖,特别是建祠祭祖,成为士大夫的行为特色。居乡的士大夫不仅自己实行,还以此倡行乡里。前引嘉靖修陕西《平凉府志》说,当地士大夫创立移风社七十余年,推行以朱子《家礼》为中心的儒家人生礼仪,并给予立祠堂特别的重视,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时人认为倡行礼制是士大夫应尽的职责,如前引嘉靖修河南《商城县志》就说:“今庶民之家鲜克有礼,尊式厚俗当自士夫始。”一些地方官还不遗余力地推行祭祖礼仪,如前引嘉靖修河南《通许县志》讲提学陈公向各学颁布祭礼,于是有士子先行家祭礼。再如前引福建《建宁县志》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县何孟伦刊行祭礼图式,家喻户晓。士大夫及地方官对儒家礼仪的倡行并非无的放矢,而是针对当时的民俗。以上所引福建《建宁县志》《、湖广总志》常德府条的记载表明,民间家祭往往祖先与观音、祖师佛老及诸神像杂处,祖先神主也不符合礼制。所以士大夫与地方官的家祭礼仪推行活动,是儒家对佛道二教民间化以及民俗信仰的移风易俗。

二从岁时节日看宗族祠祭活动

岁时节日祭祀祖先除了墓祭外,通常以家祭为主。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元旦为例,前面提到的河南《通许县志》说当地嘉靖时始行家祭礼,又讲元旦祀神毕,“复于中堂或悬祖考影像,或请主以祭。”明代元旦祭祖设遗像比较普遍,还有一些方志对此有记载,万历江苏《昆山县志》(华东卷)说:“岁朝以祖考像悬之中堂,男女参毕,始贺尊长。”又如嘉靖江西《南安府志》卷十《礼乐志·岁时节物习尚》记载:“元旦设先世遗像,焚香烛,率长幼男女展拜。”贵州在元旦的前一天即除夕祀祖像,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说:“祖有遗像,至是日俱以父祖者悬挂于堂,自曾高以上惟论尊卑设神土(主?)奉祀之,尽一月复藏之,无像亦具神主如礼。”在家里祭祖,一般祭及祖、父。

值得注意的是,明人岁时节日祭祖往往以宗族祠祭形式进行。在南京,嘉靖修苏州府《太仓州志》卷二《风俗》说元旦列拜神祇后“,次谒祠堂,或悬祖先影像,设神主于中堂,具香烛、糕果、茶饭以祀其先而列拜焉。”嘉靖修应天府《六合县志》卷二《人事志·风俗》说,当地清明“其不奠者亦挂纸钱于墓而祀于家庙”。嘉靖《池州府志》卷二《风土篇·时序》记载:“七月中元荐祖,郡人咸谒寺观惟士人祭于家庙。”该府嘉靖《石埭县志》(华东卷)则说中元“惟士夫家荐之宗祠”。弘治修松江府《上海志》卷一《疆域志·风俗》记载:“十月朔:开炉,以面裹菠菜,名菠菜饼,登献祠堂,复拜扫先墓。”在祠堂对祖先的谒、祭、荐、献,分别于元旦、清明、中元、十月朔进行,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比较频繁。

江西。嘉靖修南昌府《宁州志》卷一三《风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名小除,晦日名大除,皆设祭于家庙。”所谓小除、大除即灶王、除夕二节,宁州有家庙祭祖之俗。正德《建昌府志》卷三《风俗·四时土俗大略》说冬至“:人初不为重,近时士夫家行祀先礼,人渐效之。”当地的祀先礼,或许包括祠祭。嘉靖南安府《南康县志》卷一《风俗·岁时所尚》记载清明:“祭先于祠,复以醴馔拜于墓,标以纸钱曰醮墓。中元以楮为衣冠,拜献于先祖焚之,仍合族祭于祠,亦有用浮屠作为追荐者。冬至礼先于祠,醮墓如清明。”南康的清明、中元、冬至诸节均在祠堂祭祖,可见祠祭之盛。一地岁时节日记载中反复出现祠祭也极为罕见。

湖广。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记载冬至:

“惟近时士夫家行祀先礼,乡人渐效之。”这一记载类似于正德《建昌府志》。

浙江。弘治《温州府志》卷一《风俗·岁时》记载:“中元:郡人于是日设盂兰盆,请僧人诵经追荐祖考,亦有具酒肴致祭祠堂不用僧者。”当地中元节流行用僧追荐祖考,祠祭者占少数。嘉兴府,天启《平湖县志》卷十《风俗志·岁时》说元旦要拜天地家庙。从该卷《家庙》部分可知,拥有家庙的是少数士大夫家族。天启《海盐图经》卷四《风土记》说:“十月朔:祭先于祠堂,间有扫墓者。”则表明十月朔祠祭很普遍。

福建。嘉靖修兴化府《仙游县志》卷一《风俗·岁时》讲到,元旦首先拜神祇以祈一年之福,其次谒祠堂致祭祖先。万历修建宁府《建阳县志》说冬至“: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崇祯修延平府《尤溪县志》卷四《风俗》也说冬至:“会通族子姓以祀其始祖。”嘉靖修漳州府《漳平县志》卷四《风俗·节序》:“中元祀祖于家庙,民家颇重之。”同府嘉靖修《龙溪县志》卷一《四时土俗》记载冬至“:巨家合族祀始祖。”崇祯《海澄县志》卷一一《风土志·岁时》说冬至“:是日巨家祀始祖。”万历修福宁州《福安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说中元祀先“:衣冠之家率族于家庙行祭。”福建岁时节日祭祖的记载有两个特点:一是元旦、中元节在祠堂、家庙祭祀祖先;二是冬至日巨家大族祭祀始祖。一般来说,始祖之祭以清明墓祭为主。冬至祭祀始祖,且系巨家大族所为,当是在宗祠举行。反映冬至祭始祖有四条材料,所在方志纂修时间,嘉靖、万历各一志,崇祯两志,也说明明后期宗族势力的发展。

广东。嘉靖《惠州府志》卷五《地理·土俗》说清明:“士大夫举族杀牲墓祭,以祠祭尤盛。”似乎这里的祠祭盛行于墓所。

岁时节日中的祠祭活动是实行祭礼的结果,所以祠祭流行省区与祭礼流行省区一致,均为南京、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而且岁时节日的祠祭记载仅见于这些南方地区,祠祭祖先的记载往往与宗族联系在一起,说明祠祭祖先是宗族建设的一部分,明代宗族势力盛于南方。

本节所引明代地方志的数量、纂修时间尚需说明,以进一步把握其资料价值。本节引用明代地方志六十三种,是笔者阅读了《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以及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大约总计三百余部明代地方志后选择的,这些地方志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收载明代方志九百七十三种,笔者已读方志占现存方志约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读方志有关祭礼的记载占所读地方志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比例不太大的数字,表明明代祭礼特别是祠祭在全国的空间分布上居少数。或者更确切地说,明代祭礼特别是祠祭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从所引地方志的纂修时间来看:弘治四种,正德一种,嘉靖三十四种,隆庆一种,万历十四种,天启三种,崇祯六种。基本上是嘉靖以后的,以嘉靖、万历为多。这一统计结果也和今存明代方志纂修时间分布一致。这是由于嘉、万两朝持续时间长,重视修志,明后期所修志书较前期修志书容易保存下来的缘故。再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嘉靖以来祭礼进一步深入民间。本节第一部分提到的士大夫与地方官倡行礼制的事例均出自嘉靖修地方志,还有方志明确记载祭祖民俗的变化。如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刻本《平凉府志》所记移风社成立于成化年间,但立祠堂则是嘉靖时。正德十二年(1517年)刻本《建昌府志》说冬至祭祖礼:“人初不为重,近时士夫家行祀先礼,人渐效之。”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本《常德府志》也说:

“惟近时士夫家行祀先礼,乡人渐效之。”如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刻本河南开封《许州志》讲当地:“又重墓祭,而祠堂亦渐设云。”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刻本《惠州府志》说:“旧四代神主设于正寝,今多立祠堂,春秋祭祀,一依朱文公《家礼》。”上述南北各地的资料表明,虽然成化、正德年间士大夫已有倡导祭礼的活动,但嘉靖时期规模更大,效果更为明显。而第二部分中福建等地祭祀始祖的记载以嘉靖以后为多,表明宗族势力得到了发展。嘉靖以来祭礼进一步深入民间。

小结

有明一代的祭祖礼制基于《大明集礼》。《大明集礼》仿自朱熹《家礼》,明代的祭祖礼制实际上是《家礼》的官方化。以《家礼》进入国家典制为标志,明代是以官方传播朱熹《家礼》的时代。明官方正式的祭祖礼制一成不变,但诸朝的一些祭祖礼制的变动却在社会上起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洪武十七年将庶民祭祖由两代改为三代,嘉靖十五年允许官民祭祀始祖,要求官员建立家庙。

明代祭礼实行比较普及的地方,也正是士大夫集中的地区。地方志祭礼的内容证明,庶民一般有传统的墓祭习俗;士大夫还要实行属于精英文化的祭祖礼仪。祭祖礼仪包括在正寝祭祀和祠堂祭祀,基本上是接受朱熹《家礼》的提倡。依礼仪祭祖,特别是建祠祭祖,成为士大夫的行为特色。居乡的士大夫不仅自己实行,还以此倡行乡里,时人认为倡行礼制是士大夫应尽的职责。士大夫与地方官的家祭礼仪推行活动,是儒家对佛道二教民间化以及民俗信仰的移风易俗。

明朝政府以及士大夫对朱熹《家礼》特别是祭礼的提倡,贯穿有明一代,明中后期进一步深入民间。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明代宗祠发展的动力。“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宗族势力凸显并且制度化与组织化。

明代地方志对祭礼的记载南方多于北方,这是祭礼的实行南方较北方为盛的反映。明代岁时节日中的祠祭活动增多,是实行祭礼的结果。祠祭流行省区与祭礼流行省区一致,均为南京、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而且岁时节日的祠祭记载仅见于这些南方地区,祠祭祖先的记载往往与宗族联系在一起,说明祠祭祖先是宗族建设的一部分。明代宗族势力盛于南方,尤以安徽、江西、福建为最。

同类推荐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技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最终目的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热门推荐
  • 找对方法

    找对方法

    你的员工,更多的并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方法!企业的低效能是人的低效能所造成的,可以这样说:人的问题是企业永远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效率、效能,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实工作证明,只有善于主动思考、勤于发现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获得最快的认可与提升。即便他不是“自动自发”地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一切管理理念得以实现的根基,是有效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
  • 北倾夏凉

    北倾夏凉

    夏凉本来是要去班长宿舍,结果不小心敲开了学长的宿舍的门。夏凉连忙道歉。学长傲娇地嗯了一声等待下文,却不想面前的夏凉以为学长已经原谅自己了,转身走到隔壁,“班长……”被无视的学长大人不高兴了,后果很严重!
  • 那年,操场上

    那年,操场上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生,有一个帅气的青梅竹马。他对她无微不至,每天会为她做尽一切事情,哪怕不惜一切代价。可惜从傻白甜的她遇到操场上另一个他后,让他的幻想被打回了现实。机智可爱的你们,要是她或他,会选择谁呢??敬请期待?
  • 修真神话

    修真神话

    修真神话是越后面越神话,刚开始就像小孩子玩耍一样,慢慢主角才有勇气面对任何事务。所谓说神话、包涵事务情节都是有些爽朗的,介绍也比较简单,也根据场合创造情景。修真神话里将会岀现很多方面的小节奏,稍有可能给人带来些情绪,但那些都是事的开始。主角将会穿越三个界面,在每个界面都有不一样的成就,也有惊人的一幕,想感受更多的节奏就继续观看修真神话吧。
  • 邪王宠妃:腹黑二小姐

    邪王宠妃:腹黑二小姐

    她,21世纪最顶尖的杀手,却穿为叶府最无用的废材小姐,当废材变身绝顶天才,昔日欺辱她的人,通通做好心理准备,不往死里弄,她就不姓叶。他,帝国最尊贵的皇子,冷酷且腹黑,却慧眼识珠,独独对她痴宠无度。“喂,大哥,我们不熟!”邪王轻笑“娘子是不想负责了?”呃……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傲视群雄?
  • 重生之王妃追夫三十六计

    重生之王妃追夫三十六计

    陈嘉树,经受地狱厉火九九八十一的炙烤,只为重生一世。重新来过,她既要报复舅父姨母将她卖入青楼,并害她父母亲弟身死之仇,还要报复皇帝太后下毒调包拆散姻缘之恨。更重要的是,她要还前世的深情,只是怎么前世万般爱重于她的王爷今生竟对她厌烦不已,避之不及。“滚开,你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离本王远一点。”不怕,我有追夫三十六计,且看本王妃如何将你捞入情网
  • 兴安野猪王

    兴安野猪王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重甲

    重甲

    天才陌路,巫明被人陷害,一个机甲天才患上了肌肉萎缩症,并被家族驱逐。意外中,他却得到了来自洪荒的《剑毒》传承,展开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 帝策

    帝策

    怀帝命,得天佑,是大道之因果。镇诸天,慑百族,乃帝王之神威。若顺应天命,创万载辉煌,虽负千古盛誉,却得百世孤清,又何欢?行逆天之举,扰生死轮回,纵背永世恶名,但享天伦之乐,亦何惧!苏政,顺天而生,逆天而行!
  • 名门嫡女

    名门嫡女

    穿越时空的冷若岚成为名门嫡女,可是美得冒泡的夫婿却冷漠的如山,所以……女儿当自强!美男乖乖来生娃吧!怎么?美男联合起来欺负人?哼,你们都给我等着,看我这异世凤凰如何让你们的世界翻天覆地!我冷若岚就要逆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