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对大众文化不能放任自流,任其盲目发展。大众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并不能完全解决文化水准的提升和文化趣味的正常化问题。所以,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和引导。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精英文化的介入。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负有价值导向和文化评估、影响、监控的职能,对大众文化的主体——大众,有教育、熏陶、提高的职能。如果精英文化失去自己的职能,退出大众文化领土领域,大众文化庸俗化的浪潮就不可阻挡了。
现代社会是文化发达的社会,精英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中的先锋、灵魂和瑰宝。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呈两种明显不同的流向,与大众文化的崛起相对应的另一极,是向精英文化的顽强挺进,这集中表现在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高峰上。因为它们最能展现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立在世人面前的民族精神的丰碑。
如果没有领先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先锋;没有高深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灵魂;没有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的文学艺术力作的问世,整体文化就无以奉献出享誉时代和世界的瑰宝。精英文化在整体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人们的共识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要发展,就必须集中精力建设发达的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的建设与人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从文化整体而言,文化发挥作用而言,从最根本上或从实质上说,都是取决于精英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精英文化。因为人的素质也就是文化素质,人只有站在精英文化的高度上,才能够成为时代的精英。
精英文化的建设与人的发展又直接决定着明天的经济。众所周知,一个低文化群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前途,同一个高文化群体所从事的同类活动及其发展势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有资金有设备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文化对经济的意义,远不止是它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时作用,而是具有久远深沉的明天的意义,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当然,从广义上说,文化包括经济,经济也即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怎样“化”和“化”为怎样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成就,就更取决于文化自身的质量了。
精英文化的职能与特点告诉我们,不能像大众文化那样完全把它推向市场,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总结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举凡将精英文化推向市场的,精英文化无不呈疲惫萎缩之态,这方面的损失是任何大众文化所不能弥补的。同时,它还势必引起精英文化的主要生产者——知识分子队伍的动荡与分化,知识分子下海和由雅向俗的转化,这并非绝对不好,但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
网络传播的发展,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分野趋于融合,大众与精英阶层在网络传播时代也在发展变化,网络时代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有了进一步融合的可能。
首先,网络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网络文化。网络大众化、全球化的特性,给人们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文化产品一旦在网上传播,便有了面向全球大众的可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文化产品。网上“大众”的概念与传统意义的“大众”已有很大的区别,仅以人数而划分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显然已不合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同样面对巨大的受众,它们处于同样的被选择享受的平台上,两者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是同样的。
其次,网络传播时代的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文化的消费阶层在不断地提升文化水平。随着大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日趋提高,原先的社会阶层也就分化了,分化的社会阶层对文化的要求也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他们不可能仅需要一种文化,他们需要多面的综合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面临变化的受众,两者的融合是最佳的选择。
再次,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当社会发展到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阶段,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定会注入新的内容,有更新的表达方式,在外因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之时,文化内部层次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文化必须适应时代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推动社会前进。
网络文化必将成为网络传播时代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最能体现时代的特征,体现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反映大众的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和艺术趣味。网络文化的雅俗共赏是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5.3强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文化从观念形态的层面上,还可划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系列。科学文化主要指自然科学,其构成要素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人文文化主要指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即以研究人的存在和价值为核心的人文学科,是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
人文学科的原意系指文艺复兴时期与基督教神学相对立的世俗文化,即不是研究神和天国,而研究人和世俗社会的那些学科,包括文学、艺术、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后来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形成众多的学科并相对独立出来,成为科学文化,哲学社会科学则构成人文文化。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在人类文明大道之中产生的,它们本来是浑然一体融合在一起。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之间曾产生裂痕,甚至彼此排斥,激烈冲突。哲学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流派的对立,就是最充分的理论形态上的表现和证明。所谓科学主义,实质是片面地、不适当地夸大自然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似乎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适用于一切领域,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文主义则背离科学文化片面发展,甚至干脆否认人文文化是科学,切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联系,把人文文化所固有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变成了主观随意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传播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传播业应该为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出特殊的贡献。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播业的进步并不意味着推动科学和人文文化的同步发展。
电视的发明,既给观众带来巨大的福音,但也引来了无数的批评。托夫勒曾经在《第三次浪潮》中这样描述过传播媒介与当今社会科学文明的关系:在这些大规模的传播媒介工具中,从报纸到广播、电影、电视,我们再一次发现工厂基本原则的体现。所有这些传播媒介工具,打上完全相同印记的信息,传入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同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去使用一样。大规模制造出来的标准“事实”,标准化副本,大规模制造出来的产品通过几个集中的“思想工厂”加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千百万消费者。没有这种广大情报信息通信系统,工业文明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发挥如此有效的功能。
批评家就认为,电视似乎对现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实际上,也正是这种科学文化的发展,造就了西方电视的巨大异化力量。
这种批评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100年前,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的出现,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和经济的格局。社会的商品化,一方面使人变成了机器和商品的奴隶,一方面促使人们用严密的科学态度去探索自然现象的规律。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观念形态,成为社会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科学理性被推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典范。但是,这种文化是以抽象化了的形象为基础的,是对人体感官的离异。这种思潮的畸形扩张,导致了人文精神的衰颓和生存意义的丧失——为了钱而工作,为了钱而发明,为了钱而生存,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电视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多种信息的大量涌出,又一次形成了文化与人体感官的离异。在这里,技术是最主要的力量,而人又一次成为新技术的奴隶。
电视的功劳首先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快速认识周围世界的可能,它通过最新电子技术把最新的信息告诉观众。但是,它也牺牲了人的情感介入。
电视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提供各种的节目,这无疑是科学对文化建设的一大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它又强化了人的弱点。有人认为,电视绝不是紧凑两个字,它的窍门是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供尽量少的内容,而且还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为越符合这种标准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制作还是欣赏都可以花费更少的脑力。不讲求收看效率,不需要思考能力,尽管看完电视后大呼上当,第二天又坐到电视机前,这就是电视培养出来的一代文化人。
电视使人们在家里就了解了世间的一切,大千世界缩在尺幅之间。但是,与此同时,也助长了人们认识社会的片面性,使人的感情变得冷漠。特别是学龄前就开始看电视的“电视一代”,他们的行为意识就是从电视模仿开始的。
如果人们过度依赖于技术的成果,很可能会丧失人们相互依赖的情感。高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独处居室而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
这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使西方电视陷入了一方面代表现代文明发展的水平,一方面又带来了巨大社会文化弊病的两难处境。
2.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织
20世纪以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开始相互靠拢,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呈现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发展新趋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因为自然、社会和人本来是密切联系的,科学是一个内在统一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越来越显现出其科学真理的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科学成果越来越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社会越来越需要科学的帮助,知识更新的周期性大大缩短。所有这些,深刻改变着人文文化,推动着人文文化的发展。
科学文化的价值及其特点,是人们格外关注的问题。科学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最辉煌的文化成果,它从社会文化的整体中孕育出来,一经产生,就日益显示出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成为带动社会文化进步的最积极因素。科学渗透到社会文化包括人文文化中,使社会文化出现新质,转化为更加优越的体系。同时,这种新质又因附生于不同的文化基础而有所差异。
作为科学文化的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自然知识是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概括,反映的是自然界本身的过程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增长直接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