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6300000001

第1章 .COM时代的智者宝典

——《网络传播研究丛书》总序

邵培仁电脑与网络传播已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个社会就是信息传播社会。这个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核能”,已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内容。

它标志着人类将从此面临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如果说纸与笔、阅读与说写是人类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播模式,那么,我们今天正迎来一种集声光电于一身、聚音字像于一体、汇采传受于一线的第二种模式,即光与电、电脑与网络的新型文化传播模式。

电脑与网络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传播文化,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状态和竞争方式。几年前,电脑与网络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还很遥远。可如今,电脑已成为家用电器,“上网”也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会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枝动百枝摇”的连锁反应。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1997)一书中写道:“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所谓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表现在传播技术和传播能力上。可以预测,在21世纪,一个人传播技术的高低和传播能力的大小,肯定会与他的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高低基本成正比。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1999年11月底的一次讲演中提醒人们要当心“数字差别”,即当心社会越来越多地分裂成一部分人能富有成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另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拒之门外,并越来越多地充当成功者的辅助工。因此,如果说过去人们曾将不识字的人叫做文盲,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全民化,今后人们也许又要将那些不会操作电脑、不会网络传播的人叫做“文盲”了。“数字差别”也许比“文化差别”会更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差别”,进而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实力。其实,这种影响和差别已经出现。

同任何重大变革一样,传播革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昔者仓颉作书(创造文字),而天雨(下)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人类传播史反复证明:人类在传播活动中每项惊天动地的重大发明都会使人们同时产生欣喜和恐慌心理。今天,电脑与网络的发明犹如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也正在引起人们产生新一轮的欣喜和恐慌心理。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1984)一书中曾不无忧虑地说过,人类发明了电视,但如何使用电视正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今天我们又发明了电脑和网络,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如何迎接新的挑战,既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又考验着我们的自信和耐心。

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把所有的复杂事物都简单化为数字1和0;又通过数字1和0把一个虚拟的美丽世界推到我们的面前,并将主宰着21世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全方位的影响。不论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四大发明,还是西方明的进程息息相关的重大发现。在这样的一种席卷全球的浪潮中,在这样的一种蔓延世界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的最佳抉择是:必须从现在就开始用电脑与网络传播方面的知识来修炼和武装自己。

大学历来是创造和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而传媒则是传播和承续知识的永恒载体。如果能通过某个纽带将这两个方面的人才连接、聚合在一起,就国际国内的网络传播现象和问题,以及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娱乐、商业等实践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思考、分析,形成成果,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网络传播辅助教材丛书》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运作和组织的。丛书作者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有网络传播研究者,有网站经营管理者,有设坛讲授网络知识的专家,有“寄生”在传统媒体上的“网虫”。其学术背景也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脑与网络科学,但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和工作都与网络传播发生了有机联系和强烈互动,而且有的成果颇丰。Internet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复旦大学出版社犹如撒网人,轻易地就把这批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网友”困在了网的中央。

丛书作者这样一种相对宽泛的学术背景,恰恰与纯粹技术意义上的网络研究形成了对比和互补,使得他们能够站在另一种角度、运用另一种方法,来审视网络现象、分析网络问题、解剖网络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它所施加于我们的影响,甚至试图在网络还没有全面征服人类之前向世人提出征服网络的种种对策。

同其他研究一样,网络传播研究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因此,研究者如果无视前人或者同辈的研究成果,不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批判性地审视和思考问题,就很难更进一步。为了写作这套丛书,研究者们涉猎了大量与网络传播相关的各类专业书籍,也阅读了大量与他们的论题相关的其他专业文献,更从网络上吸收了丰富的养分。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借鉴,能够站在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起点上,来面对已然变得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从中梳理出有借鉴价值乃至建设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期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较强可读性、趣味性的阅读“界面”。

2001年3月16日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同类推荐
  • 会展成长的逻辑

    会展成长的逻辑

    本书分析会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小会展企业品牌建设中文化创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会展文化创意的预警进行分析,阐述会展中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文化创意的保护力度是有效克服风险的有力保证等。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热门推荐
  • 狂追王先生

    狂追王先生

    不爱银子.不爱美男.不爱学习.不爱美……洛可可偏爱网络游戏.整天拉帮结派的在网吧里组团战斗.可却在中考的时候.走了狗屎运.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神马?好闺蜜跟王俊凯表白.被拒绝了?从不追星的洛可可问了一句:王俊凯是什么鬼?原来是个小鲜肉?看样子长的还挺水嫩?为了替好闺蜜报仇.洛可可指定了一系列的猎艳计划.追上王俊凯.然后把他甩了.狠狠的报复他.哦买噶的……哥哥竟然是王俊凯的经纪人?说什么因为工作的问题.王俊凯要搬来她家?搞什么鬼.竟然要她跟王俊凯同居?
  • 那些琐事青春

    那些琐事青春

    这个世界会有很多个梦,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世界,已然逝去的日光再璀璨再美好,也只不过一段回忆的长度。有些明明就是不能回去的梦为何苦苦挣扎久久不能放开。不让我逆天我偏要逆天。我的人生我的青春应该拿捏在自己的手中,男儿路,只一步,生死荣华莫回顾!男儿血,才如铁,刀山火海志不绝!男儿泪,最昂贵,孤身万敌不后退!男儿碎,血横流,生生死死不回头!以吾本性,快意恩仇,以吾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
  • 往前走,不要回头

    往前走,不要回头

    2016~2026,这是青春与梦想的故事。
  • 仙为人知

    仙为人知

    简介:超人戴着那么厚的眼镜就是怕别人知道他是超人,蜘蛛侠戴着头套就是怕仇人来找他,就连小明星出门都戴着太阳眼镜,都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他是神仙,却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把他的身份给曝光了。仙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故事,谢谢您的支持,日更新4章1万字。
  • 千金红颜洗尽铅华

    千金红颜洗尽铅华

    一个是富家小姐,一个是寒门子弟,渴望追求自由的两个人心中产生了共鸣,走到了一起。嫩芽般美好而脆弱的爱情注定要经历风风雨雨,他们是否能经受住考验?突破重重难关,过上童话般幸福的生活?敬请观赏......
  • 兔子潜了窝边草

    兔子潜了窝边草

    我是一根杂乱无章随风而长的杂草,有一天,我这根杂草在沙堆旁玩耍时被一只兔子发现。然后让殷勤的照顾着我,说要等我长肥后,然后吃掉。杂草就是杂草,长的再肥,也未必能够填报兔子的胃。因缘巧合,我被一只黄鼠狼看中,怪哉怪哉,这只黄鼠狼也吃草,不吃鸡。终于有一天,杂草长肥了,可是我迟疑,我应该给谁吃呢?【蓬莱岛作品】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
  • 思想大狂潮

    思想大狂潮

    思想决定着人的性格,性格决定着行动。获得异能的林枫行走在寻找伙伴的道路上,却不经意间插手着各种大师,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秩序。
  •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情感、军旅题材小说。以寒门子弟张军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特种兵的故事为主线,演绎出了张军以及祝小雅、张俊等人的情感故事。其中有爱情、男人间的友谊、特种受训、丛林历险、单兵作战、团队协作,是对曾经的青涩年代过往青春以祭奠的一篇架空文。
  • 青草的故事

    青草的故事

    本小说原名《青草的故事》。八十年代初。一个发生在山东胶东小渔村的真实爱情故事。王青草爱上了同村青年王冬生,但是他们的爱情却一波三折,离奇曲折。时光如粼粼河水向前流淌到新的世纪,最终,两人之间究竟揭开了怎样的惊天秘密。真爱是永远的主题,驾驭真爱的秘密是什么呢?也许故事会告诉你些许答案。读者中应该不乏胶东半岛海边出生的人,这里的原生态的海边农村风情会让我们想起故乡的美好。如果你不是,这里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胶东风。好了,请随着我的笔触,穿越故事中浓浓的历史迷雾,走进八十年代初胶东小渔村春天里一个普通的雨后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