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900000130

第130章 八洞天(4)

钦命河北节度使李,为晓谕事,照得本镇奉命讨贼,连胜贼兵。贼已望风奔窜,其所过州县,该地方官正当尽心守御。乃武安县署印知县长孙陈及守将尚存诚,弃城而逃,以至百姓流离,城池失守,殊可痛恨。今尚存诚已经擒至军前斩首示众,长孙陈不知去向,俟追缉正法。目下县中缺官失印,本镇已札委能员,权理县事,安堵如故。凡尔百姓逃亡在外者,可速归复业,毋得观望,特示。

长孙陈看罢大惊,回身便走。胜哥解手方完,迎问道:“什么榜文?”长孙陈不及回言,忙抱着胜哥,依旧上马拴缚好了,加鞭纵辔,仍望山僻小路乱跑。穿林过岭,走得人困马乏,臂上系的印,也不知失落何处了。奔至一溪边,才解带下马,牵马去饮水,自己与胜哥也饮了几口。胜哥细问惊走之故,长孙陈方把适间所见榜文述与他听了。胜哥道:“城池失守,不干爹爹事。爹爹何不到李节度军前,把守将先逃之事禀告他。”长孙陈道:“李节度军法最严。我若去,必然被执。”胜哥道:“既如此,今将何往?”长孙陈道:“我前见邸报,你外祖辛公新升阆州刺史。此时想已赶任,我待往投奔他。一来把你母亲的凶信报知,二来就求他替我设法挽回。若挽回不得,变易姓名,另图个出身!”说罢,复与胜哥上马而行。正是:

井中死者不复生,马上生人又惧罪。

慌慌急急一鞭风,重重叠叠千行泪。

行了一程,已出武安县界,来至西乡县地方。时已抵暮,正苦没宿处,遥望林子里有灯光射出。策马上前看时,却是一所庄院,庄门已闭。长孙陈与胜哥下马,轻轻叩门。见一老妪,携灯启户,出问是谁?长孙陈道:“失路之人,求借一宿,幸勿见拒!”老妪道:“我们没男人在家,不便留宿。”长孙陈指着胜哥道:“念我父子俱在难中,望乞方便!”老妪道:“这等说,待我去禀复老安人则个。”言毕,回身入内。少顷,出来说道:“老安人闻说你是落难的,又带个儿子在此,甚是怜悯,叫我请你进去,面问备细,可留便留。”长孙陈遂牵着马,与胜哥步入庄门,见里面草堂上点起灯火,庭前两株大树。长孙陈系马树下,与胜哥同上草堂,早见屏后走出个中年妇人来。老妪道:“老安人来了!”长孙陈连忙施礼,叫胜哥也作了揖。老安人道:“客官何处人,因何到此?”长孙陈扯谎道:“小可姓孙,是房州人。因许下云台山三元大帝香愿,同荆妻与小儿去进香。不想路遇贼兵,荆妻投井而死,仆从奔散,只逃得愚父子性命。”老安人道:“如此却可伤了。敢问客官何业?”长孙陈道:“小可是读书人。因累举不第,正要乘进香之便,往阆州投奔个亲戚。谁料运蹇,又遭此难!”老安人道:“原来是位秀士,失敬了!”便叫老妪看晚饭。长孙陈谢道:“借宿已不当,怎好又相扰?”因问:“贵庄高姓?老安人有令郎否?”老安人道:“先夫姓甘,已去世五载。老身季氏,不幸无儿,只生一女。家中只有一老苍头、一老妪并一小厮,今苍头往城中纳粮未回,更没男人在家,故不敢轻留外客。通因老妪说客官是难中人,又带个令郎在此,所以不忍峻拒。”正说间,小厮捧出酒肴,排列桌上。老安人叫声客官请便,自进去了。长孙陈此时又饥又渴,斟酒便饮,胜哥却只坐在旁边吞声饮泣。长孙陈拍着他的背道:“我儿,你休苦坏了身子,还勉强吃些东西!”胜哥只是掩泪低头,杯箸也不动。长孙陈不觉心酸,连自己晚饭也吃不下了,便起身把被褥安放在堂侧榻上,讨些汤水净了手脚,又讨些草料喂了马,携着胜哥同睡。胜哥哪里睡得着,一夜眼泪不干。长孙陈只因连日困乏,沉沉睡去。次早醒来,看胜哥时,浑身发热,只叫心疼。正是:

孝子思亲肠百结,哀哉一夜席难贴。

古人啮指尚心疼,何况中途见惨烈。

长孙陈见儿子患病,不能行动,惊慌无措。甘母闻知,叫老妪出来说道:“客官,令郎有病,且宽心住此,将息好了去,不必着忙。”长孙陈感激称谢。又坐在榻前,抚摩着胜哥,带哭地说道:“你母亲只为要留你这点骨血,故自拚一命。我心如割,你今若有些长短,连我也不能活了!”口中说着,眼中泪如雨下,却早感动了里面一个人。

你道是谁?就是甘母的女儿。此女小字秀娥,年方二八,甚有姿色,亦颇知书。因算命的说他,婚姻在远不在近,当为贵人之妻;故凡村中富户来求婚,甘母都不允,立意要她嫁个读书人。秀娥亦雅重文墨,昨夜听说借宿的是个秀士,偶从屏后偷觑,却也是天缘合凑,一见了长孙陈相貌轩昂,又闻他新断弦,心里竟有几分看中了他。今早又来窃窥,正听得他对胜哥说的话,因想他伉俪之情如此真笃,料非薄幸者,便一发有意了。只不好对母亲说,乃私白老妪,微露其意。老妪即以此意告知主母,又撺掇道:“这正合着算命的言语了。那客官是远来的,又是秀士,必然发达。小姐有心要嫁他,真是天缘前定。”甘母本是极爱秀娥,百依百顺的,听了这话,便道:“难得她中意,我只恐她不肯为人继室;她若肯时,依她便了。但我只一女,必须入赘,不知那人可肯入赘在此。”

正待使老妪去问他,恰好老苍头从县中纳粮回来,见了长孙陈,便问:“此位何人?”老妪对他说知备细。苍头对长孙陈道:“昨李节度有宪牌行到各州县,捱查奸细。过往客商,要路引查验。客官若有路引,方好相留,如无路引,不但人家住不得,连客店也去不得!”长孙陈道:“我出门时,只道路上太平,不曾讨得路引,怎么处?”苍头道:“宪牌上原说在路客商,若未取原籍路引者,许赴所在官司禀明查给。客官可就在敝县讨了路引罢。”长孙陈道:“说得是!”口虽答应,心愈忧疑。正是:

欲求续命线,先少护身符。

当晚胜哥病势稍宽,长孙陈私语他道:“我正望你病好了,速速登程,哪知又要起路引来,教我何处去讨?”胜哥道:“爹爹何不捏个鬼名,到县中去讨。”长孙陈道:“这里西乡与我那武安县接壤,县中耳目众多,倘识破我是失机的官员,不是耍处!”父子窃窃私语,不防老苍头在壁后听得了,次早入内,说与甘母知道。甘母吃了一惊,看着女儿道:“那人来历如此,怎生对付他?”秀娥沉吟半晌道:“他若有了路引,或去或住,都不妨了。只是他要在我县中讨路引却难,我们要讨个路引与他倒不难。”甘母道:“如何不难?”秀娥道:“堂兄甘泉现做本县押衙,知县最信任他,他又极肯听母亲言语的。今只在他身上要讨个路引,有何难处!”甘母道:“我倒忘了,便叫苍头速往县中请侄儿甘泉来!”一面亲自到堂前,对长孙陈说道:“官人休要相瞒,我昨夜听得你自说是失机官员。你果是何人?实对我说,我倒有个商量。”长孙陈惊愕了一回,料瞒不过,只得细诉实情。甘母将适间和女儿商量的话说了,长孙陈感谢不尽。

至午后,甘泉骑马同苍头到庄。下马登堂,未及与长孙陈相见,甘母即请甘泉入内,把上项话细说一遍,并述欲招他为婿之意。甘泉一一应诺,随即出见长孙陈,叙礼而坐。说道:“尊官的来踪去迹,适间家叔母已对卑人说知。若要路引,是极易的事。但家叔母还有句说话。”长孙陈道:“有何见教?”甘泉便把甘母欲将女儿秀娥结为婚姻之意,从容言及。长孙陈道:“极承错爱,但念亡妻惨死,不忍再娶!”甘泉道:“尊官年方壮盛,岂有不续弦之理?家叔母无嗣,欲赘一佳婿,以娱晚景。若不弃嫌,可入赘在此。纵是令郎有恙,不能行路,阆州之行且待令郎病愈,再作商议何如?”长孙陈暗想:“我本不忍续弦,奈我的踪迹已被他们知觉,那甘泉又是个衙门员役,若不从他,恐反弄出事来”又想:“我在难中,蒙甘母相留,不嫌我负罪之人,反欲结为姻眷,此恩亦不可忘!”又想:“欲讨路引,须央浼甘泉。必从其所请,他方肯替我出力!”踌躇再四,乃对甘泉道:“承雅意倦倦,何敢过辞!但入赘之说未便,一者亡妻惨死,未及收殓,待小可到了阆州,遣人来收殓了亡妻骸骨,然后续弦,心中始安;二者负罪在身,急欲往见家岳,商议脱罪复官之计,若入赘在此,恐误前程大事。今既蒙不弃,只留小儿在此养病,等小可阆州见过岳父,然后来纳聘成婚罢!”甘泉听说,即以此言入告甘母。甘母应允,只要先以一物为聘。长孙陈身边并无他物,只有头上一只金簪,拔下来权为聘礼。甘泉以小银香盒一枚回敬。正是:

已于绝处逢生路,又向凶中缔新姻。

婚议既定,长孙陈急欲讨路引。甘泉道:“这不难,妹丈可写一个禀揭来,待我持去代禀县尊,即日可得。”长孙陈便写下一个禀揭,只说要往云台山进香的,捏个姓名叫做孙无咎,取前程无咎之意。甘泉把禀揭袖了,作别而去。却说胜哥卧在榻上,听得父亲已与甘家结婚,十分伤感。到晚间,重复心疼,发热起来。长孙陈好生忧闷,欲待把自己不得不结婚的苦情告诉他,又恐被人听得,不敢细说。至次日,甘泉果然讨得路引来了。长孙陈虽然有了路引,却见胜哥的病体沉重,放心不下,只得倒住着替他延医服药。又过了好几日,方渐渐痊可。长孙陈才放宽了心,打点起身。甘母置酒饯行,又送了些路费。长孙陈请甘母出来,下了四拜,说道:“小儿在此,望岳母看顾!”甘母道:“如今是一家骨肉了,不劳叮嘱。”长孙陈又吩咐胜哥道:“你安心在此调养病体,切莫忧煎。我一至阆州,即遣人来接你。”胜哥牵衣啼哭,长孙陈挥泪出门,上马而去。甘泉也来送了一程,作别自回。长孙陈虽缔新姻,心中只痛念亡妻,于路口占《忆秦娥》词一首云:

风波里,舍车徒步身无主。身无主,拚将艳质,轻埋井底。留卿不住看卿死,临终犹记伤心语。伤心语,嘱予珍重,把儿看觑。

长孙陈在路晓行夜宿,但遇客店,看了路引并无阻滞。一日,正在一个客店里买饭吃,只见有个公差打扮的人,也入来买饭。店主人问他是哪里来的,那人向胸前取出一个官封来,说道:“我是阆州刺史衙门,差往李节度军前投递公文的。”长孙陈听了,暗喜道:“莫非我丈人知我失机,要替我挽回,故下书与李节度么?”便问那人道:“阆州辛老爷,有何事要投文与李节度?”那人道:“如今辛老爷不在阆州了。这公文不是辛老爷的,也不知为着什事?”长孙陈惊问道:“辛老爷哪里去了?”’那人道:“辛老爷才到任,却因朝中有人荐他,钦召入京去了。如今是本州佐贰官掌印哩!”长孙陈听说,惊呆了半晌。想道:“这却怎处?”岳父已入京,我去阆州做什?逃罪之人,又不敢往京中去,况与路引上不对。欲仍回甘家,又没有阆州打回的路引。”此时真个进退两难。正是:

羝羊不退又不遂,触在藩篱怎得休!

当晚只得且在客店中歇宿,伏枕寻思,无计可施。正睡不着,只听得隔壁呻吟之声,一夜不绝。次早起来,问店主人道:“隔房歇的是何人?”店主人道:“是一位赴任官员。因路遇贼兵,家人及接官衙役都被杀,只逃得他一人,借我店里住下,指望要到附近州县去讨了夫马,起送赴任。哪知又生起病来,睡倒在此。”长孙陈听说也是个被难官员,正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不觉恻然,便叫店主人引到他房里去看。只见那人仰卧在床,见长孙陈入来,睁眼一看,叫道:“阿呀!你是子虞兄,缘何到此?”长孙陈倒吃一惊,定眼细看,果然是认得的,只因他病得形容消瘦,故一见时认不出,那人却认得长孙陈仔细。你道那人是谁?原来是长孙陈一个同乡的好友,姓孙,名去疾,字善存,年纪小长孙陈三岁,才名不相上下。近因西川节度使严武闻其才,荐之于朝,授夔州司户,领恁赴任。他本家贫未娶,别无眷属携带,只有几个家僮并接官衙役相随。不想中途遇贼,尽被杀死。他幸逃脱,又复患病羁留客店。当下见了长孙陈,问道:“闻兄在武安县……”长孙陈不等他说完,忙摇手道:“禁声!”孙去疾便住了口。长孙陈遣开了店主人,方把自己的事告诉他。孙去疾也自诉其事,因说道:“如今小弟有一计在此。”长孙陈问何计?孙去疾道:“兄既没处投奔,弟又抱病难行。今文恁现在,兄可顶了贱名,竟往夔州赴任。严节度但闻弟名,未经识面,接官衙役又都被杀。料无人知觉!”长孙陈道:“多蒙厚意,但此乃兄的功名,小弟如何占得!况尊恙自当痊可。兄虽欲为朋友地,何以自为地!”孙去疾道:“贱恙沉重,此间不是养病处。倘若死了,客店岂停棺之所。不若弟倒顶了孙无咎的鬼名,只说是孙去疾之弟。兄去上任,以轻车载弟同往。弟若不幸而死,乞兄殡殓,随地安葬。如幸不死,同兄到私衙慢慢调理,岂不两便!”长孙陈想了一想道:“如此说,弟权且代庖。候尊恙全愈,禀明严公,那时小弟仍顶孙无咎名字,让兄即真便了。”计议已定,恐店主人识破,即雇一车,将孙去疾载至前面馆驿中住下。然后取了文恁,往地方官处讨了夫马,另备安车,载了去疾,竟望夔州进发。正是:

去疾忽然有疾,善存几不能存。

无咎又恐获咎,假孙竟冒真孙。

不一日,到了夔州,坐了衙门。孙去疾幸不死,即于私衙中,另治一室安歇,延医调治。时严公正驻节夔州,长孙陈写着孙去疾名字的揭帖,到彼参见。严公留宴,因欲试其才,即席命题赋诗,长孙陈援笔立就。严公深加叹赏,只道孙去疾名不虚传,哪知是假冒的。以后又发几件疑难公事来审理,长孙陈断决如流,严武愈加敬重。长孙陈莅任半月,即分头遣人往两处去:一往武安城外井亭中,捞取辛氏夫人骸骨殡殓,择地权厝,另期安葬;一往西乡城外甘家,迎接公子胜哥,并将礼物书信寄与甘泉,就请甘母同着秀娥至任所成婚。一面于私衙中,设立辛氏夫人灵座。长孙陈公事之暇,除却与孙去疾闲话,便对着那灵座流涕。一夕独自饮了几杯闷酒,看了灵座,不觉痛上心来,又吟《忆秦娥》词一首云:

黄昏后,悲来欲解全恁酒。全恁酒,只愁酒醒,悲情还又。新弦将续难忘旧,此情未识卿知否?卿知否,唯求来世,天长地久。

吟罢,取笔写出,并前日路上所吟的,也一齐写了,常取来讽咏嗟叹。正是:

痛从定后还思痛,欢欲来时不敢欢。

此日偏能忆旧偶,只因尚未续新弦。

过几日,甘家母女及胜哥都接到。甘母、秀娥且住在城外公馆中,先令苍头、老妪送胜哥进衙。长孙陈见胜哥病体已愈,十分欢喜,对他说了自己顶名做官之故。领他去见子孙去疾,呼为老叔,又叫他拜母亲灵座。胜哥一见灵座,哭倒在地。长陈孙扶他去睡了。次日,衙中结彩悬花,迎娶新夫人。胜哥见这光景,愈加悲啼。长孙陈恐新夫人来见了不便,乃引他列孙去疾那边歇了。少顷,秀娥迎到,甘母也坐轿进衙。长孙陈与秀娥结了亲,拜了甘母,又到辛氏灵座前拜了,然后迎入洞房。长孙陈于花烛下觑那秀娥,果然美貌。此夜恩情,自不必说。有一曲《黄莺儿》,单道那续娶少妇的乐处:

幼妇续鸾胶,论年庚儿女曹,柔枝嫩蕊怜她少。憨憨语娇,痴痴笑调,把夫怀当做娘怀倒。小苗条,抱来膝上,不死也魂销。

同类推荐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大明江山风雨情

    大明江山风雨情

    本书洞察大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善恶。明君、暴君,再现明成祖朱棣饱受争议的一生。建文帝决定对各地藩王抢先下手。他先强行剥夺了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爵位,然后准备向实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皇族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历史常常以宏大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决定历史走向的,却每每是那些不为后人所注意的微小细节。正在朱棣几乎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南京宫廷里发生了一些琐屑而致命的变故……而在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城后,建文帝在皇宫突然烧起一场大火之后便下落不明。有人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也有人猜测建文帝从皇宫的秘密地道逃走……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大悬案……
  • 点燃记忆

    点燃记忆

    《独行者文丛:点燃记忆》中既有怀乡散文的写景状物,亦有哲理小说的寓言叙述,就在这两种异质文体的交相辉映下,作者不仅超越了对乡愁情愫的简单摹写,而且还以怀人记事之名,将心中那番绮丽幽深的历史迷思展现得。
  • 遇见你,遇见爱

    遇见你,遇见爱

    初次邂逅,边境小镇正烟雨迷蒙,她翩翩走来坐在他身旁,画一般动人,他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清迈小城,他们爱上同一首歌,就像在某个瞬间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面前这个人一样,相见恨晚。然而,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纵使千般万般愿意,又怎么忍心让他陪她痛苦?唯有不告而别。他开始寻找,寻找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影子。思念已经占据他的整颗心,为了她,他用尽全部热情,几乎忘了自己……两年后,在别人的婚礼上,他们终于重逢.可面对他的深情表白,她步步退缩,始终不愿道明内心隐痛。只是,这一次,她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不会再放开他的手。他的心,就是她停泊的方向。
  • 后汉演义

    后汉演义

    本书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个别地方,沿用历史小说,如张飞(实为刘备)鞭督邮,诸葛亮用空城计(属虚构),目的为增加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战争地带

    战争地带

    枪是我的命,弹是我的魂!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什么。可是至少我做了,我不后悔!
  • 许你万丈青阳

    许你万丈青阳

    我想用余生的时间来守护余生里那个最好的你.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爱双次方

    恋爱双次方

    双生子什么的,最可爱了。。。。林汐,林晟的交换生活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 至尊混沌诀

    至尊混沌诀

    谁说仙尊不死,谁说杀不了神尊。今天我就屠神弑仙。小白,不要在杀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你说跟我在一起,可是你为何抛弃我。不是说好不离不弃的吗?那你还是认为我是以前那个没钱,没势的穷人吗?我呸,抛开这些我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以前我在你眼里连狗都不如。不要在和他废话。看见他我都恶心。看着小白怎么虐仙尊神尊踏上最强者的道路。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各位勿喷。
  • 先森,求放过

    先森,求放过

    常言道:女追男隔层纱!可素……“先森,今晚约会吧!”“不去。”“先森,一起去上班吧!”“不行!”“先森,要不我们……”“闭嘴!”为何她追男人,却感觉隔着整个撒哈拉!
  • 战国大帝

    战国大帝

    君臣相攻,易子而食,暗黑战国,唯有杀戮得永生!魏武卒、秦方阵、飞剪船、青铜炮、马镫土豆养大鲸!秦灭六国?不存在的!既得永生,永世为帝!吴越与鹤群:226342842
  • 冥婚诡嫁

    冥婚诡嫁

    一纸婚姻,一桩冥婚,一生一死,缔结连理,永不分离!对于更新问题只能说对不起,很感谢大家支持,本书不会弃文,只是更新很慢。
  • 我在广州

    我在广州

    以此来纪念我已经度过的五年广州生活,奋斗?或沉沦?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在广州的这五年,如同过山车一般,总是不断的有新鲜事来挑拨我并不算坚强的神经!而慢慢的,我也从当初那个年少气盛、天真单纯的小男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心机城府、果敢稳重的男人!要说感谢广州,倒也不必,或许当今的社会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无论我身在哪个城市,应该都会经历现在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如此尔尔......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