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41

第41章 走上重返政坛之路(6)

80年代,尼克松出版了3部著作:《真正的战争》(1980年),《领导者》(1982年),《真正的和平》(1983年)。这3本书记述了他的经历和他对各种问题的观点。3本书中,最畅销的是《领导者》,在书中尼克松叙述了他接触过的一些世界知名的领袖人物,如温斯顿·丘吉尔、戴高乐、赫鲁晓夫、周恩来等,但不包括美国的领导人,如让他担任了8年副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这本书中,尼克松除了对这些人有一些个人的评价外,主要是有关这些领导人的逸闻趣事,这也是他的一种炫耀。有人说这是一本“奇特的书———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还是供心理史学家们研究的素材”①。由于这本书对世界领袖人物的第一手接触的认识,其价值不可低估。

《真正的战争》刚一出版就在美国和欧洲引起很大反响,在《时代》周刊公布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位于前列,同时,好评如潮。如《时代》周刊的知名记者休·赛迪在读了《真正的战争》和《真正的和平》后就评价尼克松为“战略天才”。而尼克松从前的敌手,在197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尼克松的乔治·麦戈文则说尼克松“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缓和问题,比小罗斯福以来的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感知更多”②。尼克松的传记作家艾特肯认为,《真正的战争》是“下一届美国政府思考的核心”,并且,里根是“这本书的热心读者之一”③。

①Richard M. Pious,review in P0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 98,No. 3(Autumn 1983),available in JSTOR database.

②Newsweek,February 20,1984,p. 36.

③Aitken,Nix0n:A Life,554.

那么这本书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呢?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真正的战争》和它的姊妹篇《真正的和平》主要的内容是呼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在对华政策上,尼克松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苏联的威胁,二是阐述他对中国事务的观点。尼克松一再重复说苏联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并将中美关系置于共同遏制苏联的基础之上。他回顾了美苏之间核军备竞赛的历程,那就是美国从“绝对垄断”,到“压倒性的核优势”,直至7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开始“在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能力方面几乎平起平坐”。尼克松认为这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竞争或冲突,而且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因此是一场“真正的战争”,是“第一次真正全球性的战争”,“全面的战争”,“在社会生活所有层面展开”。他还说,在80年代,美国将“在现代社会首次遇到两个冷峻的事实”,那就是“如果战争到来,我们可能输掉”,“我们也可能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打败仗”,而且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比第一种可能性更大。所以他说,“苏联的野心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平衡是一个战略挑战”,因此要求“更新战略意识和回应”①。

正是基于以上假设,尼克松认为中国是对付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平衡因素。他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是我们对付苏联的战略中的关键因素。”“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敌人,而有充分的理由成为朋友,因为我们有对付苏联威胁的共同利益。”而且他认为,既然苏联威胁着中国的安全,而美国没有,所以中国自然会愿意与美国发展关系,而不是与苏联发展关系。

尼克松相信,虽然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它的核力量还比较弱,但是,中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因此中国最终的扩张会对西方产生威胁,但在目前来说,中国害怕苏联而需要西方,这就使得加强中美关系成为可能,正如他在白宫时所做的那样。因此,他建议中国和美国都增强他们的军事力量以抵抗苏联在亚洲的侵略。尼克松虽然拼命鼓吹遏制苏联,但也不得不面对中国可能会与苏联改善关系的事实,他说美国应该欢迎而不是害怕中国试图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因为在核时代,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地升级为世界大战。所以,中国和苏联领导人试图改善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

尼克松还预计在未来的日子里,经济合作将是保证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美之间更加密切的经济关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种关系还有助于抵抗苏联的威胁。他重复说:“虚弱的中国将遭致侵略,除非中国在经济上强大起来,否则它不可能在军事上强大。强大的中国在成为我们的问题很久之前,将是苏联的大麻烦。”②

①Richard Nixon,The Real War(New York:Warner Books,1981),p.3,pp.13 -14,pp. 21 -22.

②Richard Nixon,The Real Peace(Boston:Little,Brown,1984),p.69,p.71.

尼克松还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新认识,在《真正的战争》中,他用了一章的篇幅,标题是“正在苏醒的巨人”。这也是他自1967年发表《越南之后的亚洲》这篇文章以后首次系统地阐述他的中国观。从中国的历史出发,尼克松认为中国4 000年的文明和它独特的经历是决不会消失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从未处于西方统治之下的大地区”的原因。与俄国比较,中国不太具有侵略性,在过去的2 000多年中,中国一直保留着长城来抵御外来侵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搞“窝里斗”,一直处于内战和混乱之中。尼克松甚至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战争也不过是家庭内部的争吵,理由是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共同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和民族遗产,一直在争取自己是中国正宗的继承者。

尼克松承认台湾问题还“没有简单和即时的答案”,但他建议美国政府不要也不能从它在《上海公报》中宣告过的坚定立场后退,那就是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反对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他同时设想,“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持续变化,可能会有能够想像的方式,中国大陆和台湾将同意以某种形式实现重新联合———不是立即,而是最终”。他并没有说明中国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显然是指远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道路。

尼克松还分析了他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看法。他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领导人中一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三条思想路线的斗争”。第一条是刘少奇的路线,是“传统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路线”,是服从苏联领导,接受苏联帮助的路线。这条路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年里占了“支配地位”。第二条是毛泽东的路线,是“植根于长征经历和醉心于不断革命”的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是“毛决心通过清洗和制造混乱来保持斗争精神和净化队伍的例子”。第三条路线就是邓小平的路线,“基本上是实用的,考虑经济发展,淡化意识形态和与西方打交道的路线”。这条路线在后毛泽东时代占了上风。尼克松相信,自从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领导人已经变得少了些共产主义者的特征,而多了中国人的特征,少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多了务实的观念,少了革命精神,多了中国传统的东西①。在尼克松的眼里,中国尽管军事力量有限,农业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大多是前工业社会的状况,但是,中国正在苏醒,它很快会让世人惊叹。尼克松相信,未来10年中美贸易将大大增加,并鼓励中美经济关系再有“新的跃进”,因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下个世纪成为经济巨人和潜在的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尼克松相信,中国正在发生变化,它的变化越大,中国旧式传统的画面就会出现②。

①Nixon,The Real War,p.139,pp. 145 -146,pp.158 -159.

②Nixon,The Real Peace,p.71.

这几本书是尼克松离任以来演说和文章中的观点的综合。他强调中、美、苏三角战略,鼓励中美合作对抗苏联。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尽管如此,尼克松也还是有其个人的独到见解的,他的书受到欢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观点对于广大的美国民众来说是有价值的,使他们从一个美国政治家的眼中去了解中国,从而得到对中国的印象。尼克松正是利用他作为美国前总统的地位和外交事务专家的身份,说出了美国读者关心的事情,这不仅满足了美国民众了解国际事务的需求,也是很好的个人宣传。人们从他的书中看世界,尼克松则从中得到声誉,大家都获益匪浅。

五、十年打拼,何所得矣?

下台以后的10年中,尼克松为了打翻身仗,做了精心的准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中国是他借助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是他的有力武器。这段时期,尼克松的大部分中国观是过去立场的延续。他仍然用苏联的威胁来强化遏制苏联的目的,这是他整个政治生涯中始终不变的主题。他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言耸听,是为了争取民众支持美国政府反对苏联的强硬立场。他反复强调中苏分裂和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为了勾起人们难忘的记忆,也是为了炫耀他个人的功绩。虽然他的观点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如对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视与赞赏,但有些观点也有脱离历史现实之嫌。例如,在80年代时,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三角平衡的战略已经不是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的最佳办法了。尼克松还在坚持遏制苏联,不仅因为他希望借此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而且也是希望延续他的对华政策的辉煌。

尼克松在他的书中对中国更多地使用了历史和地理概念,而不是过去那种主要是意识形态的概念。“红色中国”、“共产中国”的说法已经很少了。不过,他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忘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尼克松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变化,他意识到了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但他总是不忘强调中国和美国共同面对的苏联威胁,弹奏以前让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老调子,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不和谐。他的一些想法也是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如希望通过中国与西方接触和经济合作而开辟一条和平过渡的道路,并期待中国最终会背弃社会主义。

尼克松所作所为目标明确,他利用一切机会宣扬他的对华政策,以及他对中国的看法,强调三角战略和地缘政治的因素。这个时期,他既不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不抨击中国的对美政策,而是希望充当两国政府之间的中间人和调停人的角色。他要使自己顶级中国问题专家和对华政策实践者的身份和荣誉得到世人认可,并向政府提供有价值和受重视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他想要得到的。

与此同时,他更想要得到的是实现政治上的复活,通过发表外交政策的见解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展示他在外交方面的才能和智慧,从而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敬。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80年代中期,尼克松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他初步的目的,就是重新回到公共政治生活中。他接受媒体采访,到各地演讲,频繁出访,他的书上了排行榜,他的行踪也受到关注。尼克松已经成功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新闻周刊》连续报道了尼克松的复活,题目也颇具煽动性,如《在国内与国外的尼克松》、《尼克松:漫长的往回爬的路》、《挽回脸面了吗?》等等。其实,成为新闻焦点本身就意味着在政治上已不再寂寞。在以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发现,与前些年只有极少数的人敢为尼克松说好话相比,现在,“怀旧的情绪出现了,特别是对他的外交政策。他在外国首都受到的热情接待,在国内日益引起回响”①。

《新闻周刊》的另一篇文章说,美国的一些地方报纸已经把尼克松当做是资深政治家,“而不是不名誉的老政客”对待了。众议员莫里斯·尤德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尼克松“是这个星球上能够引导减少武器竞赛的那两三个人之一”。曾经反对尼克松的参议员马克·哈特菲尔德在一次讲话中也说:“我们已经几年没有听到这样的关于世界的有见地的观点了。”尼克松的成就,“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战略武器谈判和重新打开与中国的关系”,是应该受到热情赞扬的②。总之,尼克松令人难以置信地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慢慢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美国公众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那不是说要原谅他在“水门事件”中所犯下的错误,而是愿意听取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建议,这种变化比人们想像得要来得快,但对尼克松来说,这还不够,他还要继续努力。冷战的结束,又向他提供了新的机会。

①Newsweek,October 11,1982,p. 35;Newsweek,February 20,1984,p. 36;Newsweek,April 16,1984,p.18.

②Newsweek,April 16,1984,pp. 18 -19.

同类推荐
  •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为天水改革与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市委党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希望市委党校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坚持教研立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理论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学风、校风、教风建设,不断提高市委党校办学水平,努力为推动天水市跨越式科学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天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热门推荐
  • 至尊兵魂

    至尊兵魂

    楚天鸣,天龙突击队的灵魂人物,却因为一次任务失败,看着兄弟惨遭横死,从而悄然回归都市。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命运这只巨大的推手,最终还是将他推向风口浪尖。
  • 云不见

    云不见

    我是莫黎,你知道吗,我很喜欢那一年的天,因为那年的天真的好蓝,好净。那年那个天,那年那个他,那年那个笑,那年那滴泪,好深好深,好纯好纯,好念好念,我还记得啊......
  • 终续

    终续

    仆が爱しているのは,君の体ではない,君の声でもない,そして,君と一绪に过ごした、あの幸せな日々でもない…`ヒトではないでも、ヒトにはなれないでも、灭びを齎す存在だとしても、その魂はいつも、仆を求めているのね。`ならばそれでいいんだ。君のぬくもりも、君のささやきも、君と仆が共に过ごしたすべての日々も、みんな、この日のためにあったからだ…``仆が本当に爱しているのは,そう,君の心,君の魂そのものですから。この美しい世界に、祝福とともの明日を。この世が终わるまで、ずっと、一绪にいるよ…
  •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本书是通俗易懂而不失精炼、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本书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
  • 梦境成神

    梦境成神

    不知名的水晶球,千万强者的记忆化成的世界,高中生刘阳重生异界,借助无数强者的本领,看刘阳异界成神
  • 复仇五姐弟的复仇爱恋

    复仇五姐弟的复仇爱恋

    他本还在亲人怀里撒娇,但因为他们的嫉妒心让原本美满和谐的家庭支离破碎,只有他们五姐弟活了下来,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旅,遇到五兄妹以后,他们的人生变了……
  • 法治天下

    法治天下

    本书主要指历代法制与公正严明。包括历代的法制建设与发展史,执法情况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护花超级保镖

    护花超级保镖

    曾经叱咤风云的杀手之王,因为一次任务身负重伤,一年之后来到繁华的都市开始平静生活,找到了一份保镖工作,开始了追校花,挡箭牌,打恶霸的都市生活……可惜天意弄人,在护花之路上牵扯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利益,从此他一边护花,一边修炼强者之路……校花?警花?御姐?呆萌?都不是事儿……
  • 开挂的凡人

    开挂的凡人

    一次意外,王道获得了传说中的修仙系统,本以为会照这节奏吊打一切,然而王道却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自从获得系统后,王道成天穿着内裤在街上溜达,到了晚上不小心捏着嗓门来首嗨歌,偶尔想要装个逼,还他喵的被称作变态。王道表示,他这是行为艺术,请尊重艺术好吗?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正经的主角,却掀开了修真界末法时代的传奇!【书友群:5646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