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6700000032

第32章 认知论(8)

热情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理智感。热情具有指向性,它总是与明确的目的性和积极的行为紧密相连。因而,它能强有力地鼓舞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不因时过境迁而轻易改变,保持一种稳定而深厚的持续性。所以,热情往往能使人坚持不懈地从事某种认识活动。当然,热情的作用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区分,这取决于热情所指向的对象的社会意义。凡具有社会价值的热情,都能成为推动认识活动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就是他们长期从事科学认识,并力图攻克科学堡垒,攀登科学高峰的内在动力。

“求知欲”这种理智感对认识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更具影响力。尽管求知欲可以表现为从书本上接受间接知识,但求知欲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常常能付诸行动,推动人去从事新的实践活动,进入新的认识阶段,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历史上有的科学家为了寻求真理,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所向披靡,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不断求索。这足以说明,求知欲对行为的调控作用之强。

(5)意志对认识的能动性分析

意志的能动作用体现为人的意识对行为的自觉调节与控制。认识活动中,意志的调节、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意志的能动作用表现为对行为目标的调节与控制。人的任何行为倾向都是在主体内外的刺激下发生的。恩格斯曾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然而,人在任一时刻中,头脑中不会仅存一种动机,而会同时并存多种动机,这是由于同时并存的多种需要所致。正因为人脑中同时并存着多种动机,于是便会发生“动机冲突”,致使人陷入彷徨不安或踌躇不定之中。为了克服这种矛盾心态,不仅需要经历周密的思考,更需要凭借意志去克服动机冲突,才能控制行为目标,确定认识对象。此后,还要依据主客观方面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实现认识活动的方案与计划。由于确定方案与计划并非是单纯地判断优劣和研究得失,而主要是决定如何通过自我行为来有效地变革客观过程,以实现预期目标,这里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种种困难与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因而也需要凭借意志努力。所以认识活动中,确定一个目标,放弃另一个目标;确定一种行为,放弃另一种行为;确定一种决定,放弃另一种决定,都是意志能动性的表现。

其次,意志的能动作用表现为对认识活动的状态和过程的调节与控制。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认识主体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影响认识活动状态和过程的因素有两大类:其一是种种困难。引起困难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体知识经验的有限及其思想方法的缺陷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认识活动陷入困境。而条件与环境方面的限制也会使认识活动受到种种阻难。困难容易使人丧失兴趣,滋生畏难情绪,进而使原先的行为方向失去控制。其二是种种干扰。对认识活动构成干扰的因素来自主体内外。从主体外部来看,没有干扰的场合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周围总会有种种干扰影响认识活动。这种干扰因素可能是无关的声音,可能是其他使人感到强烈兴趣的事物,可能是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刺激物,也可能是自然因素的作用。这些对认识活动有干扰作用的外部因素有时是单一的,有时则是综合的。它们对注意力起着分散作用。主体的内在因素也会对认识活动的保持与否施以很大影响。来自主体内部的干扰因素可能是个体自身的某些状态(如失眠、困倦、饥饿、病态等),也可能是某些无关的思想情绪(喜、怒、哀、乐),这些来自主体自身的干扰因素有时更强于外部干扰因素。如果一个人无法有效地驾驭自身需要与情绪冲动,其活动会变得无向、无序与多变,缺乏始终如一的稳定性。因此,为了克服困难与干扰对认识活动的状态和过程的影响,必须努力使自己获得抵御各种困难、干扰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就是“意志”。认识主体如能以意志随时控制自己,他就能迫使自己去从事达到预定目标的行为,而制止与预期目标相矛盾的行为。可见,在意志的作用下,主体认识活动的状态和过程才能受到调节与控制,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意志在认识活动中的定向效应集中体现在对“注意”的调控方面。认识活动所面临的困难与干扰,虽然会引起情绪波动,影响活动效率,但最为关键的能引起“注意力”转移,造成行为偏差,无法继续执行原来设定的行为目标。而意志的本质特征正是能有效地控制“注意”的方向,使其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从而稳定认识对象,使认识过程得以持续与深化,这是意志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

总之,人在认识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常常和人的意志努力相联系。许多心理调查表明,成就的取得除了与智力高低有关之外,意志的发挥也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只要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顽强的意志,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总有希望达到预定目标,在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认识中更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以上阐述表明,非认知心理因素是主体认识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在系统,是认识活动得以持续、认识目标得以实现的调节机制。为此,注重对非认知心理因素在主体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研究,必将有助于充实与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当然,我们在肯定非认知因素对认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这种能动作用的两面性,即它们既有推动认识发展的积极作用,亦可能起障碍认识发展的消极作用。此外,更应看到非认知因素虽然对认识有调节作用,但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认知因素,即理性在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如否认这一点将陷入非理性主义泥坑。据此,在认识活动中只有综合考虑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作用,才能正确、全面地揭示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事实也正是如此,认识活动中,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是相互交织、同时并存、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认知因素须在非认知因素的协助之下发挥其作用,而非认知因素则要在认知因素主导之下发挥其功能,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在非认知因素和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最为典型的现象是情绪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与制约。一般而言,思维能调控情绪,而情绪既能促进思维,又能障碍思维。所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尼塞(U.Neissor)说:“人的思维一开始就与情绪、情感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从未完全消失。”

如着眼于影响认识活动的三大系统(即客体系统、认知系统与非认知系统)的交互作用,那认识活动便更显复杂化。例如,认识活动中,主体的情绪、情感对客体刺激的输入有选择作用。反之,客体刺激又是引起情绪、情感波动的主要原因。当然,主体的情绪、情感并不直接决定于客体刺激,而决定于主体对客体事件的解释或评估。对同一客体对象的解释或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对客体的认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有关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就正确地阐明了客体、主观评定与情绪三者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客体刺激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因而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应为:客体刺激—评估—情绪。同一客体刺激由于主体对它评估不同,情绪体验也不一样。如评估结果认为是“有利的”,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客体;如是“有害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主体试图躲避客体;如是“无关的”,则不会引起情绪体验,主体便忽视客体。主体对客体刺激作解释与评估时又必须以主体原先积累的认识成果——知识经验及其主体的价值取向为依据而解释、评估。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又能成为主体的心理背景进一步影响认识活动,由此认识活动便带上明显的主观能动性特征。认识活动就是在客体系统、认知系统与非认知系统的众多因素的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展开的。

从以上勾画的认识活动图景看,一旦将认识主体自身的种种主观因素融入认识过程,并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和过程具体化,认识活动就变得相当复杂,并非像传统认识论仅局限在宏观、抽象层面分析那样简单。所以,认识论应把认知心理学获得的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自身体系中,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要在坚持理性或认知因素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对非理性、非认知因素的研究,并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起来,如此才能真正揭开人类认识之谜。

同类推荐
  •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骗人,又为什么被人骗?为什么很多时候说真话招人嫌、说假话反而惹人爱?为什么太诚实的人常常原地踏步、而不太诚实的人却步步高升?为什么你常常纠结于要不要说谎或要不要诚实的问题?“德国最励志的交际心理学传播者”告诉你:说谎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高智商的表现,没有谎言就没有这个交际的世界。诚实地回顾一下:这辈子,就因为太老实,你吃了多少亏?《没有人可以不说谎》通过解析人际交往、职场上位、两性对话等方面的谎言,引导你重新认识谎言,进而学会破解谎言、驾驭谎言,让事业更成功、爱情更圆满、人生更幸福。
  •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如果你不懂得经营职场,你将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如果你不懂得经营亲情,你会为“代沟”而烦闷;如果你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会为其所累……可见,幸福、美满的人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策略,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你还会发现,曾经一度困扰着你的问题,此刻已是豁然开朗。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热门推荐
  • 邻桌有女初长成

    邻桌有女初长成

    谁的青春不迷茫,哪个男孩不叛逆,哪个女孩不思春。在那一场青春的盛宴里,我们品尝到了什么,是甜?是酸?还是苦?个中滋味,恐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她是一只鬼,于人界与地府游荡千余年,未曾知晓自己所追寻之物。一朝为人,又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在等待?前世今生,鬼域梦影,千年之恋,今生梦回。前生,那人是她的一切,却消逝在记忆深处。今生,青梅竹马的他,是恋人,是亲人,还是终究成为陌生人?懵懂无知的爱情,惊为天人的身世,暗波汹涌的朝堂,一切的一切,落幕之后,又将与谁人相守一生……命运轮回周转,黑夜终将过去,迎来黎明。
  • 在那流浪的日子里

    在那流浪的日子里

    一群不良少年,怀着重新做人的信念,来到他们的梦想的学校,排斥忍耐慢慢的扭曲他们的人格,阴谋误会他们走上逃亡的生涯,流浪的生活有时候是非常美好的回忆,回首那段流浪的日子他们长大了。在那流浪的日子里,回忆我们的年轻时光。
  • 玄天御帝

    玄天御帝

    一场梦终结于这现社会,他却重新塑造了英雄的梦,挥动了正义的拳头,击破了这世界的虚境,……等待着凤凰的涅槃重生。
  • exo之沐情归,唯依君

    exo之沐情归,唯依君

    苏沐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可以遇到这么多类型的帅哥,不过。。他们都喜欢自己!!喂喂,自己没听错吧~~
  • 掌主

    掌主

    背负着重大的使命,他来到了地球,却愕然发现自己重生在一个纨绔子弟身上。九天星危在旦夕,盘罗宇宙处在泯灭边缘,这让凌天更是走向了一条通往掌主的大道!
  • 不灭魔皇

    不灭魔皇

    从落魄的皇室贵族,再到整个大陆的统治者,秦明到底有多少路还要走……独闯天下第一门龙玄门……与有着传说级别的半神斗争……黑风帝国唯秦明独尊……这一切都是这个落魄的皇室贵族,秦明!(创世的第二本书,求收藏,推荐。新书求包养!!!)
  • 呆萌女孩我来爱

    呆萌女孩我来爱

    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两座别墅挨在一起。谁都没有了解过谁。有一天,邻居妈妈请吃饭。潇月认识了比她小两岁的洛晓逸——告白给假花,还是教师节送老师的那种泡沫花。潇月成绩不好,自己却有个修完初中课程的小男友。潇月笨,自己却有个打游戏为大神,成绩为大神,相貌为大神的小男友。智商高,情商低的小男友。
  • 最尖叫的男儿梦

    最尖叫的男儿梦

    我被飓风吹到一片神秘海域,这片海域被一种特殊的气体覆盖,人类看不见。这里是人鱼的世界,但又有别于一般的人鱼,他们是人鱼和大秦帝国投入东海寻找仙药的童男童女杂交的后代,接近于人,有智慧。机缘巧合,我成了他们的王,还娶了这里最漂亮的女人,然而,战争也接踵而来……作者亲历的叙事手法能快速带领读者进入故事情节,与主人公一起艳遇,一起打拼,一起历险,读完之后有极大的愉悦感。书友QQ群:22986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