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6100000044

第44章 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6)

自我教育的形式不仅是学习传媒理论知识,也可以进行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大众积极参与传媒活动可以更深地理解大众传媒,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传媒素养水平。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中国大众对于参与传媒实践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动机越来越强烈了。媒体上不时出现大众投身于媒介活动的新闻。著名视觉艺术家陈逸飞本来是以创作油画为主,但他对于传媒有着浓厚的兴趣,转而从事电影导演。他个人投资拍摄电影《理发师》,结果由于过于投入,积劳成疾,于2005年4月10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非但一些社会名人纷纷投身传媒业,一般的大众也对于传媒极感兴趣。四川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目前正在努力把自己50年前的一段恋情拍成电视剧,她已经找到了编剧、导演及主要演员,筹款也有了一些眉目①。河南省许昌县灵井镇兴源铺村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根据自己村的历史,计划要自编、自导、自演、自拍60分钟的“贺岁片”《鬼子进村》。该剧剧本是村里50岁的村民赵兰卿根据1945年大年初一一小股日军占领兴源铺村这一史实编成的。赵兰卿同时也是该片的导演,他想通过此剧,让后辈不忘记历史。据介绍,演员所用的道具除日本军装和步枪是购买的以外,其他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做的。摄制组演员有30多人,多是村内舞狮队队员或文艺队演员,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2岁,大家不收分文报酬,完全自愿。村里群众表示对这些人拍电视的事情很感兴趣,也很支持。“演员都是熟人,场地又熟悉,还是村子里过去的事情,肯定有意思,有价值!”导演赵兰卿还打算在拍摄完成之

后将影片进行编辑,刻录成光盘,在村里给乡亲们播放①。社会大众的这些传媒实践活动,正是传媒素养的自我教育,必然有助于他们传媒素养的提高。

注释:①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东视广角”栏目报道,2005.4.9.晚

第三,自我教育的个性化程度要高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古代教育家的言论中就有过阐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就是个性化教育。但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一个教师至少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就课堂教育而言,很难达到教育的高度个性化。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公众,社会教育所面向的更为众多的人群,一场讲座,动辄就是几百个人,同样也很难达到教育的高度个性化。只有自我教育,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步骤,可以达到高度的个性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个性化将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大众传媒素养的教育中贯彻个性化原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传媒素养教育包括有丰富内容和众多层面,各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学习,以便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如果您对报纸的评论感兴趣,完全可以专门研究报纸评论的特点、意义、作用及效果;如果您对广播戏曲感兴趣,完全可以专门研究戏曲流派,甚至成为某一戏曲流派的票友;如果您对电视感兴趣,完全可以买一架家庭摄像机从事电视拍摄,自编自导自演再加上自我欣赏,如果您对互联网络感兴趣,完全可以专门研究网络的特点,自己做网站,和网友在网上切磋技艺。现在,大众媒介的分众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媒介的个性化也日益显现,甚至出现了个人媒介。一些青年受众更是热衷于此道。例如,利用网络建立网上个人电台,自己采访,自己编辑、自己播放、自己和他人联系。有一位大学生不无幽默地说,“我是台长,是主持人,是技术部主任,还负责给自己端茶送水。”他把网址告诉自己的朋友和同学,还时不时进行“听众点播”,特邀“嘉宾”参与节目制作,在一台电脑面前实现着自己小小的梦想,让一个人的媒体也变得非常精彩。再如,有的夫妻在孩子出生之后办起了“私家杂志”,纪录着孩子的成长过程。私家杂

志的读者实际上只有夫妻两人及有限的一些亲朋好友,人们用这种形式来使自己拥有媒介,和他人共享信息,传递感情,丰富生活,提高素养。

注释:①北京晚报,2005.1.28

当然,大众传媒素养的自我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自我教育的动机来自于个人兴趣,因此如果没有个人兴趣的话,就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没有持久的学习行为;没有持久的学习行为,大众传媒素养的自我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二,由于自我教育强调个性化,各取所需,各展其能,因此就很有可能只强调某一部分传媒,忽视另一部分传媒,可能会造成顾此失彼,教育失衡。

第三,由于自我教育以个人为中心来进行学习,缺乏教师授课,缺乏专家指导,因此就难以使教育上升到理论性、系统性及完整性的高度,就有可能难以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平。不过,自我教育只是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一个途径而已,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组成一体,才能实现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目标。

实际上,除了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学校、社会和自我三者传媒素养教育的途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例如家庭教育、网上的虚拟教育等等。这些教育途径其实也非常重要,完全可以加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素养的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实施。应该努力加强整合,使我国的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途径形成一条宽阔的康庄大道,而不是一条崎岖小路。让我国13亿的社会大众都享有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权利,成为现代社会的优质公民。

§§§第三节重塑传媒素养的前景

重塑我国大众的传媒素养,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通过大众传媒素养的公民教育计划的实施,我国大众的传媒素养水平必然会有新的提高。一旦我国大众的传媒素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社会大众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水平,将会大大促进社会的整个文明水平,将会大大地改善我国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重塑我国大众的传媒素养,其意义怎样评估也不会过分。

一、提升公众个人素养水平

大众传媒素养重塑的前景之一,是提升公众的个人素养水平。传媒素养是个人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升传媒素养,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的整体素养水平。

个人的素养是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各种途径获得的、在社会生活中处事待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态度的总和。个人素养具有社会特定性。个人素养包括人的性格、责任感、兴趣、气质、毅力、风度、文化素养和知识等等。个人素养是个人人格要素的体现,是个人精神内涵的结晶。个人的整体素养和个人的传媒素养相比,个人素养具有更主要的意义,具有更本质的特点。因为个人的整体素养,更能体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和人的进步。按照人的哲学的观点,人在世界上生存,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人的自身的价值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量化的事物。人的价值是以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来衡量的,因为所谓价值,实际上只是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罢了。粮食具有价值,因为粮食可以被人食用,粮食的价值就是它和人之间的关系;车辆具有价值,因为车辆可以替人代步,车辆的价值也就是它和人之间的关系。独立的单体事物不可能具有价值,因为它不具有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衡量价值的参照系。茫茫宇宙之中异常遥远的某一个我们至今还尚未认识的天体,它肯定不具有价值,因为至今还未和我们人类发生任何关系。人的价值就是和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关系,因为只有世界上的客观事物才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参照系。离开了世界上的客观事物,不和世界上的客观事物发生任何关系,人就不可能具有任何价值。而所谓发生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对于世界上客观事物的认知、理解、掌握和驾驭。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就是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驾驭。你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有多深刻,你对于客观世界的驾驭程度有多熟练,你就有多少价值。而认识客观世界和驾驭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地反映在个人身上,就是素养。因此,人的素养就是人的价值,重塑人的素养就是重塑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养就是提高人的价值,总之一句话,个人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就是实现人的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说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的优秀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人为尊的观点的必然发展,和人类几千年以来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完全相符。因此,提升个人的整体素养水平,不是一种简单的权宜之计,不是一种暂时的策略手段,而是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价值和终极意义。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早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人类优秀的思想家就提出了用人性来代替神性的人道主义思想。莎士比亚在他的剧本《哈姆莱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东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中国,经历过“文化革命”的惨烈教训,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因素。所谓“人性化”,指的就是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提倡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提高人,于是有了与之相应的一系列提法,如“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设计”、“人性化办公”等等。

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社会大众的整体个人素养还不尽如人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社会大众的整体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巨大。对于同一件事物,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现在中国东部沿海的大城市里流行时尚文化,例如,时常邀请一些当红歌星举办演唱会,经常举办一些比较前卫的艺术活动等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对于这种流行的文化形式的态度中,可以理解中国大众整体素养的一个方面。根据我们的初步采访调查,大致可以归结为下面四种观看心态。

第一种,赶时髦。这种人认为时尚文化代表了一种前卫的观点,如果不懂得时尚,就表明自己的落后,而落后将要被社会所抛弃,而被社会所抛弃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此他要图新鲜,争时髦,怕在亲戚朋友面前谈论的话题早就被淘汰了,怕自己没赶上最新话题露怯。就像一位房地产公司经理说得那样:“可能是慢慢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爱赶这种时髦了,生怕自己被新文化给抛在后面。”

第二种,玩另类。他们总想与众不同,显得那么不“合群”一点。所以在北京的一些小场演出,像什么山羊皮乐队的演出,老北京的周末相声专场。前几年似乎乏人问津,但是现在追求的人也逐渐增加。

第三种,争面子。这些人觉得,看演出,特别是一些高雅艺术演出,绝对不是一种无聊的行为。有的时候就需要高雅艺术,在高雅的艺术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使自己的言语谈吐更有教养。

第四种,看热闹。这类活动都很有声势,商业宣传狂轰滥炸,场地布置五光十色,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拥戴人群排山倒海,如此排场,不去光顾似乎吃了大亏。当然,除了这四种心态,还有其他的一些动机。例如,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社交活动。现在,两个人去看电影,并不是单纯地“看电影”,而是利用电影院这个媒介场所见面谈心,交流感情。因此也有人认为人们从一场糟糕的电影中得到的欢愉与从一场精彩的电影中得到的欢愉基本相差不大。由此看来,人们都在接近媒体,但各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动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媒素养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整体素养的高低。

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可以提高个人的整体素养水平,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绝对价值和终极意义。但是,两者毕竟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首先,传媒素养寓于个人整体素养之中。传媒素养是个人整体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显然,部分的变化必然导致整体的变化,部分的增量必然导致整体的增量。打个比方,一个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提高,在其他省份公民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整个国家的公民生产总值必然提高。因此,提高了部分,就是提高了整体。同样的道理,提高了个人的传媒素养,就是提高了个人整体素养的水平。正如一个人获得了热核反应的知识,一定增加了物理学知识;一个人学会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一定增加了艺术表演能力。传媒素养所涉及的主要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知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知识是社会科学的总体知识的一部分,是广义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增加传媒知识,就是增加文化知识。

其次,传媒素养和个人整体素养互相影响。媒介素养水平较高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媒体,正确的认识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并使媒体信息为己所用,从而提高个人整体素养的水平;而个人整体素养较高的人一般也会有意识地亲近媒介,更积极地寻找和吸收有价值的传媒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传媒素养水平。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共同提高,不可偏废。传播学上的“知沟”理论,所涉及的实际上就是传媒素养和整体素养之间的关系问题。“知沟”理论认为,整体素养较高的人包括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其传媒素养水平也比较高,利用媒体获得新鲜信息的能力较强,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经济力量和整体实力;而整体素养较低的人包括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其传媒素养水平也比较低,利用媒体获得新鲜信息的能力较弱,很难利用媒介信息提高自己的经济力量和整体实力。换言之,由于整体素养的差异,导致传媒素养的差异;由于传媒素养的差异,又导致整体素养的差异,以致循环往复,不断加大差异,加深“知沟”。在现代社会传播技术急速发展的情况下,“知沟”效应更为明显。在我国,近年来出现了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的倾向,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也许和“知沟”理论有关。

同类推荐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热门推荐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是百试皆灵的健康钥匙,不生病的生活方式是易求易行的黄金处方;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能使一切健康难题迎刃而解,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能使人们生活质量节节升高。如果你是健康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健康陕乐一百岁;如果你是亚健康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迅速强健,冲刺健康;如果你有点小病,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小病化无,身心轻松;如果你得了大病,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大病化小,抑病延年。
  • 神奇宝贝之天降神冰

    神奇宝贝之天降神冰

    一位少年,来到了这个世界。在这里他展开了属于他的冒险,而他的父母,也在另个世界努力寻找着他的下落。谁也不知道,这件事幕后还有个引领者,谁都不知晓,这件事的奇怪点在哪里。不过,小魄,一位闪耀的神奇宝贝训练家大师,也由此产生了。
  •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英雄联盟之幕后黑手

    英雄联盟之幕后黑手

    我们的目标是:消灭纳什我们的口号是:能平A绝不放技能当文艺青年夏尔正兴致勃勃开启水晶宫时,蓦然回首却发现已然无敌
  • 我可以陪着你吗

    我可以陪着你吗

    罗东紧紧地抓住罗琦的肩膀说“我们是姐弟,你放弃吧”罗琦悲愤的大喊“又不是亲的,你是为了让我死心才要娶她的吗?”罗东摇摇头说“不是,我,我欠你的太多,但是我欠她的更多,罗琦,我可能是爱你的,可我现在得放下了,你也放下好吗?”罗琦流着泪的摇摇头。。。“我放不下”她紧紧抱着他
  • 皇上慢走不送

    皇上慢走不送

    慕青青觉得,自从穿越到启元国之后,日子就没有顺心过,虽然身为皇后,却是一个备受冷落,遭人厌恶的弃后,空有显赫的家世,却眼睁睁看着兄长蒙冤入狱,父亲卧病修朝。锦衣夜奔,一纸血书救亲人,却不曾想是与恶魔做了交易;本以为接下来只是宫斗戏码,怎知迎接她的却是一场血雨腥风。皇帝完全变态,宠妃手段毒辣,王爷心怀鬼胎,各路暗算络绎不绝,慕青青简直是想仰天长啸,这日子还能不能好好过下去!耍心眼,玩手段,定后宫,清前朝,谁再敢惹上门来,保管叫他们打碎牙齿和血吞。什么,皇上说他要来钟秀宫?对不起,本宫很忙,皇上出门左转,慢走不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难挽

    月难挽

    他被困在封闭的异国宫墙内,只待有一天冲破牢笼,却从未想过会遇到她。一次次相逢,她璀璨的眸逐渐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上。在孤寂的宫墙内,她如皎洁的月光,一次次照亮他前方的路,让他感受到心脏的有力跳动和血液流淌的火热。她唤他三哥,把他当成至亲,却难以控制自己感情的发酵。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他的妃,一生为他所霸占。但为何最后他们的记忆只有她记得,为何他会变。最后的最后,寻寻觅觅,期许成空。那时,他方察觉,她离开只一瞬,而自己失去的是整个世界。
  • 苜蓿花开时

    苜蓿花开时

    本书收录的小说作品包括: 广场、杀瓜、马刀和萧、老步枪、某日、苜蓿花开时、兄弟、见义勇为、阿春、与白菜相关的某些事、玻璃杯、窗子、以前和以后、怀念一把刀子。
  • 骑士和战争

    骑士和战争

    生我养我的土地啊它总是被光辉的人儿所围绕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啊到西边落下的黄金狮子旗北处寒疆高挂的月亮呵有着那星辰相伴南面的旗帜在燃烧却忘了在那大陆的正中央有着亚特蒂蓝的狮与鹰
  • 邪王嗜宠:废柴逆袭小医妃

    邪王嗜宠:废柴逆袭小医妃

    一朝穿越,21世纪的天才神医叶梦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叶府大小姐——废材?!说她懦弱,说她无用!什么?她医术皆通,哪里是废材?瞎了你们的眼!他,一国帝王,强行霸道有威势。可却嫁了这么一个废柴,还对她专宠!甚至为她废后,成了一国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