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越吵越凶,从练功房里出来的其他弟子都指指点点的过来围观。
大家却也都已见怪不怪,二师兄凌风和四师姐叶莹的事众人皆知,而凌风又是师父最中意的继承者,自然会将凌风留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雪凝,他们却并不知道雪凝是夏侯宇的女儿,只知师母好像不太中意凌风,这才不让雪凝靠近凌风。
景玉见大家窃窃私语,生怕把事情闹大,忙把他们轰走,又劝解凌风。
“二师兄,师母这些年一直没有在雪凝身边,自然是要找机会多与雪凝在一起的,你这样说叶莹也着实有些过分了,叶莹可是对你一往情深!”
凌风不听景玉的劝解,“够了!三师妹,这里没你的事!”他警告盛莹,“若我再听到你背后对雪凝指指点点,我决不饶你!”
他气冲冲的拂袖离去,叶莹也气得直跺脚。“三师姐你看他,眼里就只有她,他还要不要我活?雪凝那个鬼丫头除了是师父和师母的女儿之外,还有什么好?”
景玉忙道,“四师妹,你小声点,被师父听到了定不会放过你!”
叶莹咬牙切齿,“哼,既然她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她好过。”
“四师妹,你要做什么?小师妹是无辜的,她可没有霸着二师兄不放呀,是二师兄对她不放手,你不要迁怒小师妹!”景玉见劝不住,忙拉住叶莹,“你又去练功房做什么?”
“我要向师父申请,与雪凝比武,一较高下!”
景玉愕然,“这……不行呀,小师妹练功没多久,怎么能与你相比?”她也看得出,叶莹是想趁机杀了她。
“我不管,这场比试一定要进行!”
雪凝却还不知道大难临头,她背着小竹篓还没有走到山门口,就被突然出现的景寒拦住。
“大……大师兄,你怎么在这儿?一早在练功房师父还说你呢,你怎么缺席了?”
景寒神秘一笑,扣住她的手腕,拉着她往雪凝轩走去,“你跟我来,我要送你一个惊喜。”
她想要挣脱,却怎么都抽不回手,手腕也被景寒握的生疼,“不行呀,娘亲还在大门口等我去练琴呢,若是迟了我会被训的。”
景寒生怕她逃了,手上抓得更紧,“不会,刚才我给师母打过招呼了。”
“哦,你先放手,这样拉拉扯扯的不太好耶。”她面红耳赤地提醒,“师兄……”
“这是怎么了?越长大越婆婆妈妈的。”他得寸进尺,越是环住她的肩,将她带入怀中,并拉住她的手臂,环在自己的腰际,让两人作出勾肩搭背的样子。
殊不知,这一幕正被凌风看到,他气愤地握紧拳头,雪凝竟也学会骗他了,刚才明明说练琴,弄了半天是与大师兄去亲热。
“大师兄,你……你这样不太好耶!”她低声提醒着,若是被人见到又要指指点点。她现在也总算知道,什么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若传到娘亲的耳朵里,指不定又变成什么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语,娘亲每次想起那些,总是深情忧郁,泫然欲泣,她可不想看到娘亲伤心。
景寒冷傲一笑,在她脸颊上轻吻了一下,“让他们说去吧,最好能说的天花乱坠。”他巴不得让人误会呢!
雪凝捂着被他吻的脸颊,低垂着眼眸不敢再与他灼热的眸子对视。
远处凌风看得怒火三丈,他隐忍着没有冲过来,若是闹大了被师父知道,只会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悄然跟上去,想看看景寒到底有什么把戏。
他和雪凝进入雪凝轩,她不明所以,“师兄,你到底有什么惊喜呀?”
“来,到这边来!”景寒拉着她穿过小竹林,绕过莲花池,进入小亭子,那亭子的石桌上遮挡了一块红绸,“这就是惊喜,快打开看看吧!”
雪凝迟疑着掀开红绸,却见里面是一个笼子,而笼子里是一只周身雪白的小猫,那璨若宝石的猫眼一个蓝色一个绿色,竟是上等的波斯猫。
“哇,好可爱的小猫咪。”
几个月来,她第一次由衷的露出微笑,忍不住伸手抱起白猫,怜爱地抚摸着它顺滑的毛,脸颊贴在猫脑袋上,亲昵不够,“它好小,只有我两个巴掌大呢!”
景寒看着她娇憨欣喜的样子,心里也喜不自胜,“喜欢吗?”
“嗯,好喜欢!喜欢的不得了!”
他拉着她在桌旁坐下来,“给它取个名字吧!”
“好,师兄说叫它什么好?”
“它是你的了,你给它取。”
猫咪也似很喜欢雪凝身上的琼花芬芳,乖顺窝在她怀中,任她抚摸着脊背,她想了想,“你看它这样蜷缩成一团,真的像是雪球一样呢!不如,就叫它雪儿吧!”
“雪儿?”景寒也微微一笑,将她和猫咪一并圈入怀中,“雪儿,听上去很美,可是,雪儿永远都比不上我的凝儿美!”
她心里一阵悸动,抬眸见景寒阖眼轻轻地呼吸,便没有挣脱,他最近有些清瘦,想必是这次执行任务太过疲惫,听其他师兄师姐们议论,大师兄在山下被几百人追杀过。
她静静倚在他宽阔的怀中,心中一阵酸楚,以前,甄启山也经常这样拥着她,说一些动听的甜言蜜语,不知道他最近过的好不好。
她不禁自责,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他还有侍妾,还有至尊无上的地位,他怎么会过的不好?
好不容压下心底的痛,她却终于还是忍不住问景寒,“师兄,你下山可有去过京城吗?”
景寒以为她还在担心甄启鸿会派人追杀她到影武门来,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慰说道,“京城里风平浪静,过去的都过去了,别再想了。夏侯宇的死也没那么简单,师父让你下山……其实只是……”
“只是什么?”
“没什么。”她心中想什么,景寒心知肚明,于是他巧妙说道,“京城里的确有件新鲜事,你想不想听?”
“当然想,什么新鲜事?快说来听听。”
“甄启山选妃,太后为他招纳了两千多位女子选王妃,最后,他还没来得及删选,甄启鸿却给他与一位郡主赐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