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不哀伤」
这不是我人生里的故事,却是我人生里向往能发生的故事。
谨以这些文字献给伟大的、崇敬的、美丽的丹麦儿童作家——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生于1805。4。2,逝世于1875。8。4上午11时。
费恩岛奥登塞小镇,一个贫苦的鞋匠父亲盼来他的儿子。童年的他在欢快的歌声和母亲的布娃娃的伴随下流逝,直到1813年拿破仑发动战争,鞋匠被迫走上战场,两年后返回家中父亲因病离他们母子而去,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由于失去家庭的支撑,他感到无力的彷徨,甚至幻想,是冰姑娘带走了父亲。同年,母亲改嫁。他开始第一次较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寒冷,仅仅是它带给自己的寒冷。而后他与奶奶相依为命,每天去距家很远的河边提水回来,物质的贫穷和精神的孤独占据了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那时候他会开始用笔写写画画,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和图画,在破旧的衣布上,在亏损的墙壁上。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直到奶奶去世。
1819年,为追求他在世俗里认知的所谓的高雅艺术而只身来到哥本哈根。他去剧院求当演员,剧院经理嘲笑他的四肢僵硬的像块木头,连过往的鸟儿都不会在上面栖息片刻。同时他向那位资助他的海军上校夫人写信诉说内心的苦闷,对方回信说:“亲爱的安徒生先生,你应该清楚的知道你自己身形的缺陷。你麻烦起人来真是不遗余力。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将让你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歧途!”
那年他14岁,感到了周围的寒冷更加逼近,他想起了他的母亲为他织的布娃娃,他想起了父亲曾听他朗诵自己写的诗歌。这样疲惫的的生活持续到1826年,时常想念不知其生死不知其身在何处的母亲的他写下了那首《垂死孩童》:“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停歇在你的心畔。”他的转变从这首诗开始。他知道这世界很寒冷,他已经很冷,也许有很多人比他更加怕冷。他得取暖,从同于寒冷一并存在于这世界上最美好、最纯真的文字里。
寒冷如匕首刺破他对当时现实的憧憬,却开始慢慢被那支鹅毛笔下流淌的文字腐蚀。
1835年,他出版了被当时儿童文学评论家苛刻批评第一部童话,不过《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故事,不过短短六十一页。评论家们说他从根本上缺少写童话的天赋,可他才真正认识到存在于世俗认同之外的真正高雅的艺术,这种认知并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生:在寒冷里用自己的良知和包容为那些寒冷的人取暖,在黑夜里用自己发亮的孤独为那些摸索的人照明。
如他所言,那才是他不朽的工作呢。1844年《丑小鸭》、1846年《卖火柴的小女孩》、1847《没有画的画册》、《皇帝的新装》等数不胜数的经典名作。晚年,他最亲密的两个朋友,亨里克、梅尔彻见证了他的离开。
一篇童话无论结局悲喜,总归是要触动孩子们的柔心。他的一生,正是这个时代最出彩的童话,他的血液里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悲喜。
时光回溯回到记忆的起点。他出身贫苦面容丑陋,在女性面前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迷恋了古林先生的女儿,一位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姑娘,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没有人会喜欢他那副丑陋的面容,鉴于以往具有悲剧性的情愫表达效果,他悄悄掩埋了内心爱情不留一丝痕迹,越是掩埋越是炽烈的感情最终绽放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
他爱的,也许不是爱情,而是人的生命里本该有的坚韧而纯净的灵魂。
或许你该知道,他在孤独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他一生中唯一能爱上他那朝圣的灵魂的美丽女子,埃列娜·葛维契奥里。他的心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从她的爱里。上天注定他的这一生,只有一个美丽的女子会爱上丑陋的自己。他同样深爱着她,但最后,他终于还是拒绝了她的爱和相伴。你也许觉得他傻,因为你不懂他。或许爱情会让他丧失对深藏在孤独里的人性的悲悯情怀,到那时,他的创作就会黯然失色。他知道她并不寒冷,她不需要温暖,她爱他,也只是爱他文字里的灵魂。
当写童话成为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缅怀性救赎,他和这个时代并不真正的处于哀伤中。
他为痛苦中的可怜的孩子们选择独自一人,终身未成家室。
于是这世上有了真正为自己以外的人感到孤独的安徒生。
于是这世上有过了在苦难里幸福的可能。
于是这世上有了让我所景仰的写作,和坚信存在的美好生活。
2013。8。1,夜,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