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贵族。最先加入党卫队的一些知名贵族人士有:冯·梅克伦堡大公爵、楚·瓦尔台克·翁德·皮尔蒙特亲王、克里斯托福·冯·黑森亲王、威廉·冯·黑森亲王、巴塞维茨、贝尔伯爵、冯·普法伊尔、布格豪斯伯爵、德国直属帝国男爵冯·延根,以及男爵冯·寿尔、冯·赖岑斯泰因和贵族冯·马尔森、波尼考。
紧随其后,党卫队的血管里进一步注入了贵族血液。在党卫队的花名册上,普鲁士、德意志历史上的显赫姓氏几乎无一遗漏:西格马林根王室的冯·霍亨佐伦·埃姆登亲王和冯·舒伦堡伯爵、贵族冯·丹尼尔斯、冯·勒德恩伯爵、施特拉赫维茨伯爵、冯·德·戈尔茨男爵、贵族冯·德普拉尼茨、冯·科伊内尔、冯·阿尔文斯勒本、冯·波德比尔斯基、冯·特洛伊·恩菲尔德、冯·纳图希乌斯,等等,这些人全都成了党卫队的一员。
贵族的加入,是希姆莱为党卫队添置的一个精致的花瓶,穿上党卫队制服的贵族在党卫队内担任了一些有名无实的高级职位。希姆莱并不要求这些显赫的成员做任何具体事情,他只是要利用这些人加入组织进行招摇撞骗。
事实证明,这对党卫队补充新人和扩大影响起了显著的作用。没过多久,党卫队便从人们心目中的“卖报小贩”变成了“精华的组织”,黑色制服也在社会上成为男性阳刚之美的象征。
继贵族之后涌入党卫队的是中等资产阶级子弟。他们中的多半都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如瓦尔特·施伦堡、莱因哈德·赫恩、弗朗茨·希克斯和奥托·奥伦道夫等。这些人差不多都进了海德里希主持的保安情报处。他们成了不凭感情办事的党卫队技术政治家,给法西斯专政提供了各种需要的、形式上合乎法律的公式。这种公式巧妙、实用,除了着眼于权力之外不计其他,但又灭绝人性和无视人们一致公认的准则。
这群人的另一部分,是一些青年经济学家。他们对党卫队本身的世界观不感兴趣,而是将希姆莱的经济企业看成是一条比较保险的成名发迹的道路。
“香堇菜”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国防军中的资产阶级军官团,他们使本已很不一致的党卫队成分更加复杂化了。
农民也纷纷涌入了党卫队。这些人大多比较年轻,感到一辈子呆在农村前途无出路,而投身党卫队谋求发迹。
喜欢别出心裁的希姆莱,似乎嫌党卫队还不够五花八门,他又给党卫队添了一个别致的大花瓶:名誉领袖。
希姆莱授予有影响的公职人员、纳粹党的高级干部、社会名流以领袖头衔,并让他们有权穿相应的党卫队制服。
党卫队名誉领袖直接由全国领袖本部领导,不需值勤,但也无权发号施令。希姆莱企图利用这种名誉领袖的头衔扩大党卫队的社会基础,并以党卫队的思想来操纵这些名誉领袖,这种想法看上去荒唐,但很有用。
为把党卫队变成名符其实的近卫军,希姆莱仍在马不停蹄招兵买马,扩充势力。
3.党卫队的发展
希姆莱抓住德意志民族保守主义的节日活动,同农业技术协会建立了联系,并进而由此和半保皇性质的“基夫豪塞”德国军官联合会总会结盟,使党卫队又多了一个大量退伍老兵的来源。不久,德国军官联合会总会的中央领导成员和地方分会领袖均也集体加入了党卫队。
希姆莱(左)和希特勒在一起。党卫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膨胀着,但希姆莱对此仍感不满。这时,他打起冲锋队的主意。
对党卫队而言,冲锋队现在还是一个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也使得希姆莱垂涎三尺。
党卫队此时在名义上还隶属于冲锋队,但这并不影响希姆莱的行动。在暗地里,希姆莱开始大挖冲锋队的墙角,果真也让他挖走了不少冲锋队员。
希姆莱的举动,引起了冲锋队的头头弗朗茨·普费维尔·冯·沙洛蒙的警惕和不满,他认为“党卫队组织是使用卑鄙手段招募人员,意在瓦解冲锋队”。于是,在1926年年底,他签署一项命令规定:党卫队只许在冲锋队的领导下进行行动。
可是,得到希特勒暗中撑腰的希姆莱对此并不买账,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在冲锋队的后院煽风点火。
冲锋队的头头们被激怒了。
其中有些人怒不可遏,他们纷纷印制匿名传单,抗议希特勒“以牺牲冲锋队来扩充平民阶级的党魁的私人卫队——党卫队”的阴险做法。
党卫队同冲锋队的矛盾愈演愈烈。这时候,希特勒以平衡者的面目出现了。
希特勒指示,立刻结束党卫队与冲锋队的敌对状态。同时,他不无偏袒地坐在了党卫队一边。1930年年底,希特勒下令:“任何冲锋队领袖均无权对党卫队发号施令。”
党卫队从此脱离冲锋队的领导,成为纳粹党的又一支独立力量。
希姆莱在权力角斗场上取得了第一次重大胜利。
权术大师希特勒很高兴地看到,党卫队队伍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令他讨厌的冲锋队的影响,为此,他决定进一步为党卫队大开方便之门。
希特勒指示:党卫队不要再在冲锋队内招募人员。相反,冲锋队有义务主动挑选优秀的人员输送给党卫队中,其输送人数应占各地区规划中党卫队人数的半数。对冲锋队输送来的成员,党卫队有权进行严格的挑选,被认为血统不纯正、即不是日耳曼人血统的,党卫队有权退回。冲锋队作为党卫队的重要来源,需再重新挑选和输送党卫队员。
党卫队的势力得到爆炸性的扩大。
最令希姆莱满意的是,党卫队不再是纳粹党执行微不足道任务的“小弟弟”了。在希特勒1930年11月7日发布的命令中,希姆莱欣喜地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党卫队最首要的任务是在党内执行警察职责。”
从这时起,心领神会的希姆莱便把组建一支对希特勒无限忠诚、在兵员素质上远远超过冲锋队那帮粗野武夫的部队,视为他所奋斗的目标。他知道,希特勒所要他做的,就是将党卫队建成他所向往的日耳曼血统部队的雏形。
纳粹实行铁血专政的利剑在这时雏形已具。
从这一天起,党卫队开始向情报领域进军,在希姆莱的领导下,它倾其全力地投入了这样一种活动——侦察反希特勒分子和反党人物。
据此,希姆莱在党卫队各个地区建立起秘密侦察部门,负责监视党内外敌人的情况。
随着纳粹党在德国政治生活的日益得势,党卫队也在一天天地发展壮大。
1932年1月25日,希姆莱被任命为位于慕尼黑布里纳大街45号的纳粹党总部的安全工作负责人。
1933年德国的冬天,出奇的寒冷。
1月30日这一天的早晨,一战后在德国历史舞台上存在了14年的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德国人14年来徒劳无益地实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丧钟终于敲响了。这一天,纳粹在德国取得了政权。
维也纳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下士、啤酒馆政变闹剧的主角、纳粹党魁希特勒,在德国军人和垄断巨头的支持下,以合乎宪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国总理。
希姆莱的权势却随着纳粹的上台而下降了,1933年,他被希特勒任命为慕尼黑警察局局长。希姆莱无法容忍这一切,他要想成为纳粹国家中真正的实权人物。幸运的是,他命运中又有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这就是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纳粹帝国中未来的另一个谍报巨头。
海德里希与希姆莱于1931年6月结识,希姆莱对海德里希超群的才能深为赏识,称他为“一部活的记录器,一位了解所有线路并使其始终连接通畅的有头脑的人物”,是一个“天生的情报人才”。
希姆莱当场决定,起用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由其负责党卫队情报机构的组建。
希姆莱和海德里希这对纳粹德国的梦幻组合从这时开始实现了。希姆莱将在1931年初,仿效德国陆军参谋本部的IC部门——参谋本部主管敌情侦察的部门——在党卫队高级指导处设立的类似机构的实际工作全部交给了海德里希,但他本人仍旧担任该机构的名义领导。
1931年8月底,海德里希以未来的情报巨头身份参加了在慕尼黑褐色大厦召开的一次党卫队高级干部会议。在这次会上,海德里希指出党必须无情地清除一切间谍分子和异己分子。1932年初,海德里希已将他的特务机构扩大,在各区的党卫队内都先后成立了IC科。
这时的海德里希已不满足于跟几个密探和情报人员保持松散的接触了,他决定将在各地的IC部门组织起来。
1932年4月,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将IC改名为PID(即新闻和情报处),并以此为基础,将党卫队各单位的谍报人员和密探抽调出来,直接置于海德里希领导之下,由此产生了第一个党卫队特别机构——保安处,简称SD。
这时,保安处也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慕尼黑楚卡里大街4号的一幢大楼。
关于党卫军保安处的作用,希姆莱曾写道:
揭露一切与国家社会主义为敌的分子从而指导警察的行动,因为执法的任务只能由警察担任。
但保安处的头头们并不甘心仅仅充当盖世太保的助手这一角色。于是,他们为自己确定了相同的目标:保安情报处将成为精神警察和评判与控制思想的工具。
作为党卫队特别机构的保安处,是海德里希自己控制的一个半独立机构,仿佛党卫队中的“国中之国”。
党卫队和保安处的势力在巴伐利亚取得空前的发展。
1933年4月1日,巴伐利亚的所有政治警察被划归希姆莱领导,希姆莱自称政治警察司令,同时,他还领导了巴伐利亚内政部的一个特别司。现在,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又在积极筹划将这“黑色章鱼的触角”伸向德国的各个社会角落。
海德里希这个能干的帮凶教会了希姆莱如何利用党卫队去干成他想干的事。对希姆莱来说,没有比赢得希特勒的欢心、挤进希特勒身边最核心圈子更重要的事了。
希姆莱抓住了希特勒神经上最敏感的一点——安全问题。
希特勒这位德国的新主宰从上台那一天起,就有着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对个人安全怎么也放心不下。他疑神疑鬼,好像到处都有向他逼近的影子。
这样,希特勒指令由党卫队建立一支负责保卫他的本部警卫。
希姆莱立刻挑选了一个矮胖粗壮的巴伐利亚人、党卫队地区总队长约瑟夫·狄特里希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卫队长,由他负责组建工作。
狄特里希纠集了120名忠心且凶悍的党卫队员,在希特勒周围布置了一道由三层岗哨组成的警戒线。
这支新队伍后来被希特勒冠以“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警卫旗队”的称呼。这就为德国的第二支国防军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即后来的武装党卫队。
希姆莱由此得到启发,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类似性质的“党卫队特遣队”,即后来的“政治预备队”。希姆莱野心不断地膨胀。
4.“长刀之夜”
为了成为“秘密国家警察”的领导人,希姆莱利用罗姆的冲锋队与戈林的矛盾,经过一番勾心斗角的斗争,迫使戈林交出了“秘密警察”的控制权,而后,希姆莱、海德里希又和戈林联合起来,向着共同的对手——罗姆发起进攻。
“6月30日清洗事件”之后,希特勒转向了国防军。此时罗姆的势力过于膨胀,已几乎得罪了所有人,希特勒也觉得如芒刺在背,除去罗姆才能使各个实权集团满意,诛杀老战友,已成为希特勒唯一的选择。而纳粹巨孽借机蠢蠢欲动,罗姆原先曾是希姆莱的偶像,但涉及权力之争,心狠手辣的希姆莱是绝不会顾及这点情谊的。
希姆莱公报私仇,在全国范围内大搜捕、大屠杀;党卫队翻脸无情,火并其昔日的兄长——冲锋队,纳粹党内的争斗使德国一度处于内战边缘。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数百万褐衫武装土崩瓦解,1934年6月30日夜,希特勒亲自率领党卫军与国防军,血洗了冲锋队总部,枪决了包括罗姆在内的一百多名冲锋队高级领导人,此外被杀的还有1000多人,史称“长刀之夜”。
在结束对冲锋队的屠杀之后,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得到了希特勒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器重,纳粹特务机构的这两架马车从此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1934年7月20日,希姆莱得到了希特勒最好的报酬,希特勒在这一天下令:
鉴于党卫队的丰功伟绩,特别是6月30日的事件,因此我将其看作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一个独立自主组织。
党卫队成了一支完全独立的力量,从此以后,希姆莱将只受希特勒一人的制约。
党卫队保安处也名副其实地成为纳粹党内唯一的情报机构。
国防军很不情愿地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长刀之夜”最大的赢家是那个面色苍白、奴气十足、一向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那个来自慕尼黑的农场主。
在希姆莱的统领下,党卫队正在向真正的“国中之国”迈进。在德国的城市和乡村,蛊惑人心的宣传四处弥漫。
从纳粹上台的第一天起,每个德国人就被教会要牢记“领袖原则”,即无条件地绝对服从领袖——希特勒的一切旨意。这是第三帝国的国家原则,任何敢于反对他的人,都将被视为“国家之敌”。而希姆莱就是实现这一原则的一把铁血之剑,在他和他所领导的机构身上充分体现了“毫不犹豫、无条件执行领袖命令”的顺从性。
希姆莱和海德里希有意强化黑色集团存在的恐怖效应。
党卫队这个秘密宗派,不让任何人了解它的组织内幕。阴森恐怖的氛围,神秘莫测的行动……使德国人对它望而生畏而又无从捉摸。早在1933年3月20日,希姆莱便批准在巴伐利亚建立一座专门关押男性犯人的集中营。这座集中营建在达豪附近的一个火药厂的旧址上,以几间石砌的平房为中心,所有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社会民主党人都被集中到这里。
看守集中营的党卫队从1936年起被称为骷髅队。
从那时起,“集中营”这个新词使得人们谈虎色变,每一个德国人都面临着这个无声无息、但又无处不有的威胁。“达豪”成了希姆莱警察统治的代名词。
最初,几乎谁也没有理睬希姆莱的样板集中营的发明,纳粹的头目只是发愣地看着希姆莱警察机器的官僚主义的办事效率和完善组织。
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集中营构成了海因里希·希姆莱警察之国的中心。
继达豪集中营之后,1933年3月底,党卫队又在符腾堡地区的施韦比施格明德附近,建立了第一座专门关押女性犯人的集中营,即戈特斯采尔集中营。
集中营像蜘蛛网一样延伸到德国的各个角落。
集中营的大量出现,带有强烈的种族色彩,其目的在于“不但不允许一个犹太人存在,而且要让整个犹太民族从这个星球上消失。”
比死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在集中营里,最坏的遭遇并不是死。在党卫军的种族政策中,灭绝人性的暴行常常伴之以五花八门的凌辱手段。其中有些手段就连最富想象力的文学家也无法想到。其恶毒的用意就在于给在押犯制造一种极端卑贱感,让他们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同时,也借此震慑其他德国人,让他们学会循规蹈矩,抹去一切不顺从的精神。
5.二战中的“杀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