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假名“朱蟾”,其实亦是本名另译而已,毕竟这是深爱她的亡父为她取的字,如今便作名姓。红月与青鸾白日里一同嬉闹,关系日益亲厚,另众子弟皆以为青鸾好男色,虽然没人再敢去骚扰红月,但风言风语却愈传愈甚,在市井中皆有传闻。
红月本意找一位能够有权利使得替父亲雪冤的人,哪怕委身下嫁亦甘愿。书院中少数几个子弟读书好学,以其努力考得功名只需假以时日,但为人木讷,不好接近,即便接近进入官场,也只是受人欺的命运;商人子弟无心好学,虽家中富有,但玩物丧志,极易喜新厌旧,且于官场无缘;目前最适合的人选莫过于青鸾。故红月有心使其读书。青鸾虽不喜诗书尤厌八股,但与“朱蟾”一同相处是舒心的事,便也渐渐生了几分读书之心。刺史本闻得人言其子近期好男色而大怒,但却眼见儿子工读诗书之心日切,虽困惑不已但暂不予置理。
话说青鸾因见“朱蟾”写的一手好诗好字,且常常出文出联叫其作对,对不上便不与其见面;青鸾求文人墨客都快踏遍了门槛,日久后自己也生了愧疚,不禁发愤读书,力求能与“朱蟾”相唱和。日久生情愫,虽然不喜男色,但青鸾却暗自生疑,几番思虑纠结,加上天色转凉,一朝竟病倒。本不是大事,但奈何考期将近,刺史眼看青鸾就要错过这次他本已倾尽一半家财打点好的科举,不禁焦虑万分,唯有捶胸顿足而已。
此时“朱蟾”觉察时机已到,便向青鸾坦白了自己的女儿之身,并提议由她代替去科考,只是谎说了家世。青鸾向父亲提议,本就决定狸猫换太子的刺史此时正在物色人选,得知此事不禁喜上眉梢——早就听说了“朱蟾”善写八股之文,因此应声不迭。谁料此时红月却提出了要求:代替青鸾考得功名后,便要嫁与青鸾为妻。刺史自是大怒,红月却不紧不慢将原委道之:若圣上殿试,且自己取得好名次,自是被人记住了长相,万一以后巡查官员到来,自是可以再次作假。加之青鸾听闻后对其父百般的哀求,最终同意了红月的请求。
红月顺利通过了乡试,上京赶考前夜,青鸾将家中祖传的紫青玉佩送与她,红月微微一怔,继而只是道声保重便辞别了青鸾。红月不负所望,加之刺史在其中的打点,名列三甲之内;殿试由皇帝主考,无人能插手,红月却因自幼天资聪颖且其父曾与其探讨科考之文而成绩斐然,一朝荣登皇榜,成了天子门生。刺史听闻后举家大庆,青鸾更是喜不自胜,对红月愈加刮目相看,多了几分爱慕之心。随后红月风光大嫁,刺史对外称其为外省某富豪千金,自此知情与不知情人皆对其敬服。
红月的目的并非在此,虽然青鸾对其宠爱非常,但念及父亲,再看那陷害父亲的奸臣愈加逍遥快活,终究使她下了决心要为父报仇。于是借由青鸾的宠爱,红月在幕后斡旋于官场之间,成功使得青鸾与奸臣同级且更受皇帝喜爱。因青鸾与红月相貌上有几分相似,且经过些许年,无人再去细细辨识,于是青鸾便也堂皇出没于朝堂之间。虽然天性不喜官场的勾心斗角,青鸾因着红月的一再坚持仍是扮演着位高权重的新贵角色,且不知不觉顺着红月的雪冤计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