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尽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但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使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屮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他对飞机场的感悟、对霍珀的《自动贩卖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哀婉的体认,还有他在马德里街头深得三昧的踯躅,等等,都能看出他飞扬的哲思、渊博的学识,也能看出他运笔时的匠心和敏悟。
4旅行的艺术
总之,旅行,从出发时的期待和回返时的结果来看,情形可能非常吊诡,但真正的旅行,就德波顿而言,必须是哲理和文化层面上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其次,德波顿也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旅人。
谈及《旅行的艺术》一书的创作意图,德波顿曾明确表示,此书并非是一本旅行指南,他也无意涉及旅行的各个方面或者着意于探讨旅行之深义。他说,他只是想记下他对不同地方的不同感受,因此,对读者质疑《旅行的艺术》一书没有包括出发之前的“整装待发”的环节非常恼火,因为,他的真实意图并不在于为读者设计一个完整的行程,而是在于营造一种情绪,藉其流动或跳跃,铺展开来,为全书提供整体感。情绪的飘忽和绵续才是德波顿追求的极致。
在这一点上,德波顿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敏感不仅体现在对文学和艺术作品与旅行地之间的奇妙关联的感悟上,如凡?高的両作与普罗旺斯,福褛拜的创作与东方情调等,而且他从不漠视旅行中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细小环节。如他对旅程中飞行的感性表述:
飞机的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
5
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
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也许我们早已参透了这样的真谛,但现在,我们倚着飞机冰凉的舷窗,这种感觉变得从未有过的真切——我们乘坐的飞机是一位渊博的哲学老师,是听从波德莱尔的召唤的信使:
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
带我走,到远方。此地,土俱是泪!
富有哲思,同时乂非常感性,并辅之以洗炼的语言,沉蕴却不失机智的笔调,这就是《旅行的艺术》的最突出的特点。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是,释卷之后,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g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6旅行的艺术
我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
方式。
南治国于星洲华岗
7
我的作品在中国
J\l^/h阿兰?德波顿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我的编辑向我解释,对于将我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不过,我的中国编辑也充满信心。因为中国读书界自‘有一群严肃的读者,他们渴望读到内容深刻、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结果,我的中国之行就演变成一连串的图书推广活动:接受采访、
在媒体上露面以及在书店里朗读和签售。虽说大家事先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疑虑,不过好消息还是接踵而至:我的作品
确实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本描写以晦
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于后一个阵营,所以对于我的书竟然能在中国贏得这么多读者,我深怀感激。我有个网站(WWW,alaindebotton.com),我每
天都能看到中国读者的留言,他们想跟我交流几句,想表达他们对我作品的喜爱。写作是粧难上加难的营生,可是拥有这么热心的中国读者,感觉确实容易了很多。
反观我已经出版的几本书,我有时仍不免有些犯嘀咕: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究竟是什么将这些只言片语连缀到一起,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
2旅行的艺术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人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初习写作,我还认识到我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你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除了要写让人看得懂的书之外,我还立志要写在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