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一晃一年,没碧珠儿半点消息。沈成业现已在吏部谋得一份差事,他们家也搬离了原来的城东小巷,搬到了现在居住的青云巷,那时的青云巷不比如今的朱门大户,他们家的沈府比现在也是小上好几倍。
沈成业每天下衙后最专注的事便是寻人,寻找碧珠儿。他派人将京都城及附近的城镇寻了个遍,依旧没有碧珠儿的踪影,一次次的失望并没有令他放弃。他深信碧珠儿一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等着他。江南地远,年前派去江南的人下个月回来,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的希望重新燃起。
沈成业如今在吏部司职,虽然是个从六品主事,却非常得上司赏识。沈成业的光宗耀祖,沈家老二成济学业上进,小女儿沈秀英也乖巧懂事,沈老夫人自是每天春风得意,扬眉吐气。如果说心里有个不顺的小疙瘩的话,那就是沈成业的婚事!
沈成业现已虚二十有一,放眼整个京都城,男子到他这个年纪,爹都当了好几回,也难怪沈老夫人整日为此事忧心忡忡。沈老夫人已开始着官媒帮忙找合适的姑娘,她的要求并不高,和沈家门当户对,温柔娴淑,如果能对儿子的仕途有所帮助,那自是再好不过。
现在的沈老夫人早已将碧珠儿抛诸脑后,她仍旧记得秦员外的恩情,却依然不希望儿子找到碧珠儿。一个商贾之女,门第不高不说,对儿子的仕途没有任何帮助。至于她家的恩情,那是另外一回事,报恩有很多种方法,不必非得以身相许啊!
沈老夫人天天在沈成业耳边念经,无非是给她娶个儿媳妇,让她抱上大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话。她闹了无数次,病也装了,儿子就是不理她,她安排的相亲,沈成业愣是一次也没去过!她终于没辙了,可又不能看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于是搬出沈老爷子的牌位来。沈成业答应她,除非碧珠儿不在了,他会一直寻到她为止!
沈老夫人听后在祠堂里烧了几柱高香,她祈求祖先保佑碧珠儿不在人世。她虽然觉得自己这样会遭天谴,可儿子若是有个好姻缘,有个好前程,一世幸福安稳,她情愿受天谴。咍!大抵天下母亲的心都如此吧!
从江南回来的人带来了一个噩耗,听的沈成业觉得天旋地转,沈老夫人却欣喜不已。那人说,秦家投奔江南本家的王婆子说,秦小姐和乳娘南下的途中染上疫病,不治而亡!
半年后,在沈老夫人的安排下,沈成业娶了现在的大夫人李氏,李氏的娘家是书香门第,父亲在翰林院司职,两家说来,沈家有些高攀了。那李氏虽然是下嫁,但家教甚好,两人成亲后,无怨无悔,对上孝敬婆婆,体贴夫婿,待下疼惜小叔小姑。如此夫妻二人自是相敬如宾,和谐共处,沈成业也是极为尊敬李氏。一年后,沈家喜添新孙,取名沈元宗,乐的沈老夫人合不拢嘴。
这沈成业的日子过的也是幸福平淡,遂了沈老夫人的心愿。又半年,沈成业的上司连升两级,沈成业也被上司带着升了一级,虽然还是主事,却是正儿八经的六品官阶。那天沈成业下衙回家得知李氏有了第二胎,真是喜上添喜。沈老夫人更是觉着大夫人李氏有旺夫相,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沈成业的日子过得是风生水起,可年轻的他依旧感觉到内心极度空虚,妻子一切都好,却说不上几句心底话。官场渐渐让他学会了花天酒地,买醉忘忧。
他是在京都城最大的青楼----醉仙楼再次碰到碧珠儿。虽然她抹了浓妆,他还是一眼认出她来。碧珠儿现在已经不叫碧珠儿了,她有个新名字----妍百花,她曾经在这醉仙楼里艳压群芳,拔得头筹。真真是应了那句诗: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他们两人对坐在碧珠儿平常接客的里间,沈成业注视着她,竟无语凝噎!碧珠儿神情落寞看向窗外,不做理会他。此刻,沈成业内心被压抑无数次的思念和欲望瞬间决堤。他要为她赎身,然后好好呵护她爱她,不让她受一点点伤害。
碧珠儿落泪,良久一句“成业哥哥,为什么当初不寻我?”话里包含了她全部的期望和委屈。沈成业看着落泪的碧珠儿一把拥她入怀,自责道:“都是我不好,即便从江南回来的人说你没了,我也不应该放弃寻你的。”
原来感染疫病的不是碧珠儿,是乳娘,碧珠儿从小没娘,是乳娘一手带大的,自是心疼乳娘,她用尽了身上的盘缠也没医好乳娘。乳娘去世后,一起南下的粗使婆子----王婆子对她起了歹心,王婆子拿走了她最后的盘缠,并且在半路把她卖给了人贩子。那人贩子见她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听过她的不幸遭遇后顿生恻隐之心,放了她。南下的盘缠没了,碧珠儿只得折回京都城,打算投奔沈家。谁料天不遂人愿,却在京都城里被地痞骗卖进了这醉仙楼。
刚来醉仙楼,老鸨见她生的美艳异常,又有一身好才情,凡事顺着她,也不逼她接客,每晚只是献献艺。世上恩客最无情,饶是再倾城的容颜,也有视觉疲劳的一天。这两个月来老鸨天天逼她接客,为了逼她接客,还打过她几回。
碧珠儿挽起袖口,粉嫩的藕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瞧得沈成业心疼不已。沈成业宽慰她一番后,跟她约定好明日来赎她,便离去。
沈成业回到家中,当即对沈老夫人讲述了一遍碧珠儿的遭遇,沈老夫人听的直落泪,母子二人当即决定一定要把碧珠儿救出火坑。第二日,沈成业拿着伍佰两白银替碧珠儿赎了身。
沈老夫人觉得儿子媳妇这两年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对碧珠儿的情应该早放下了。打算将碧珠儿从醉仙楼里赎出来后,差人送回秦家在江南的本家,算是报了秦家的恩情,这样秦员外在天上也瞑目了。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沈成业根本没送碧珠儿去江南,而是在城外赁下一座院子,买了几个丫鬟婆子,把碧珠儿养在那里。最让沈老夫人气愤的是,自此沈成业一月就有二十来天居在那里。
大夫人李氏是最后知道此事的人,当时她腹中的胎儿不到三月,为此她差点气得滑胎。沈成业日日下衙便往城外去,不理家里,大夫人李氏终日以泪洗面。
有天,沈成业深夜回到家里,对大夫人李氏道:“夫人,想必你也知晓,那碧珠儿原先与为夫秦梅竹马,有过婚约,后因故不能结成连理,都是为夫辜负了她。现在碧珠儿已经有了为夫的骨肉,为夫想给她及腹中胎儿一个名分,不知夫人以为呢?”
李氏一听,这哪里是商量的口气,心里酸楚,那碧珠儿和她腹中的胎儿委屈了,难道妾身和妾身腹中的胎儿不委屈吗?只得含泪道:“这事妾身听母亲的!”说罢,不再理会沈成业。
沈老夫人当然是一百个不情愿,现在在她心里,秦家的恩情已经报了,他们两家互不相欠。沈成业在外面养外室已经令她十分伤心与不满,她的内心对碧珠儿产生了一股深深的厌恶。以前凭她是商贾之女的身份,加之秦家的恩情,给儿子做个姨娘她还是允许的。现在,恩也报了,她又是个烟花女子,进沈家做丫鬟都是有辱门楣,更遑论娶进来当妾,这以后沈家的子女在外面哪里抬得起头来。
这件事在沈老夫人的强烈反对中终究没成,碧珠儿彻头彻尾成了沈成业的外室。那碧珠儿曾经沦落为娼,阅尽人间冷暖,知晓世态炎凉,倒把名分看的分外轻淡,进不进的了沈家的门她丝毫不在意。她说:“我不在意的东西,我的孩子也不会在意的。”
沈成业从未觉得人生这般圆满过,日子就在他的圆满中一天天溜走。李氏临盆产下一女,也就是沈府的嫡长女----沈云珠。这沈云珠三字是李氏自己起的,她的孩子只有她自己疼爱,她要把她当成天上的珍宝养大。
月余,碧珠儿也产下一女,那女婴完全遗传了她母亲的外貌,肉嘟嘟粉嫩粉嫩的小脸,水汪汪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小嘴,睡梦中露着甜美的笑意,煞是好看。长大后一定像她娘一样,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沈成业爱极了那女婴,给她取名“沈倾城”。从此更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了。
只是那碧珠儿以前在南下途中劳累过度,落下一身病,现如今诞下婴孩后,身子愈发虚弱。这样养了几年,便丢下沈倾城撒手人寰了。
沈成业自是伤心颓废好一阵,后将城外的院子退了,遣散丫头婆子,把沈倾城带回了沈府,那一年,沈倾城五岁。幼小的她突然失去了母亲,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沈老夫人虽然对碧珠儿颇为不喜,但那碧珠儿跟着沈成业的这些年不图名分,倒也安分守己。况且孩子是自己的亲孙女,又是无辜的。沈老夫人怜悯倾城小小年纪没了娘,又想起她外公昔年对沈家的接济,便接了她来身边抚养。
刚开始,沈老夫人也是极为看重沈倾城的,自己亲自照料。可这孩子不仅沉默寡言,还抵触沈老夫人,时间久了,沈老夫人也没有之前那么上心。
沈倾城十岁那年,一直对沈倾城不管不问的李氏突然转了性子,某天跑来青竹堂向沈老夫人说道了一番那意思大致是,倾城已经十岁了,不再是小女娃,要趁早打算,家里的方方面面都要学起来。沈老夫人也觉得有道理,那李氏是倾城名义上的主母,到底倾城以后的婚事都要她安排,见她如此上心,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