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撑了一把浅蓝色的遮阳伞,走在我的左边;我拿出相机,尽情地收拢古城里的美景。
东大街风光怡人、玉水河欢快流畅、大石桥厚重典雅……我们拥着整个午后的暖阳,悠然地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指指点点、走走停停,那份惬意自不在话下。
按照原先说好的路线,傍晚时分我们又赶回了西河。
转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你熟悉的地方。你兴奋地向前一指说:“看!那就是我说的那家茶舍”。我顺着你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前面有一个四角翘起的雅致茶室,从外观看像个大亭子,让我一下子想到诸如“清风阁”、“牡丹亭”之类的古式亭台水榭。
而眼前的这座亭子分明就建在水上,楼阁欲语、清水多情。
西河不像玉水河那样秀美壮观;也不比东河的凤光无限。但却有着它独特的优雅风情。潺潺的流水,逆水而居的鱼群,枝条曼妙的柳丝,无一不让人心醉神驰。
河两岸,茶楼、酒吧、餐馆临水而建、风韵各异,是人们休闲谈天的好去处。
我欣喜地快步朝前走去,你紧紧追上我,一起停在“清风雅阁”的茶舍门前。
抬头望去,一座古朴的木桥直搭店内,店门的两边贴着一幅粉底黛色字迹的对联:
“上联:呆桥风雨渡贤士;
下联:痴人时时迎贵宾。”
门帘上横批:“痴人、呆桥、茶”。
再望里看:“竹帘低垂、红(茶)几隐露。”
古筝声如清泉涌出、流入心房,急急缓缓间将灵魂拨动……我愣在原地,一时回不过神来。
你轻轻地用胳膊肘碰了碰我说:“喜欢上了吧!就知道你会喜欢。快!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进去呀!”
你兴冲冲地领我走进茶舍,找了一间临窗的桌位坐下。
隔着流苏式的窗帘,窗外的风景一览无遗。
水声叮咚、悦耳清脆……
我感激地向你点了点头说:“谢谢你带我来这里,真好!”
你很有成就感地看着我,坚定的说:“这!也是我喜欢的。”
我们会心一笑。
开水送来的时候,你开始亲手泡制功夫茶。
看你认真专注的样子,我感到一丝温馨在心头涌动;也同样以认真、专注地神情看向你。
我突然问你:“你有三十了吗?”
“没有,二十九,快三十了。”你看也不看我一眼地说:
“是吗?看不出来,我以为你刚二十五、六岁左右呢!”我由衷的说。
你扬了扬嘴角、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笑了笑,算是回答我。
我不再说话,一边看你不太熟练地操作着、一边听着悠扬的古筝;将自己沉淀在茶室馨香怡人的氛围里。
我安静的坐在这一室清雅里,忘却了尘世中的纷扰烦忧,你不说话,只不时的望着我笑笑,也许,语言有时候是多余的,在遇到对的人时候,“心照不宣”原来是一个如此美妙的词。
时光将我们雕刻;我们也在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