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到了京师,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的萧遥,精神暂时放松了一下,所以这个觉他睡得很沉,也睡得很长,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才悠悠醒来。
醒来之后,推开临街一侧的小窗,悠悠地伸了个懒腰,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萧遥心里很是有另外一番感受:
在阁里的时候,只有他跟师祖两个人,而在京师呢,则随时随地都是人。
有人,则必有事;有事,则必有纷争。
当然,现在的萧遥,事和纷争都体验不到,他体验到的只有喧哗,然而仅仅是这份喧哗就让习惯了清净的他很不习惯。
以后还要在京城里待很久,这日子真是难熬。
然后,萧遥又隐隐有些担忧。
进京路上的这段时间,萧遥很累、很倦,遭遇到很多应接不暇的事情,折让打小在天水阁那种清幽淡薄环境中生活的他很是有些不适应,应对起来也很吃力。
不过,终究还是很好地处理了这些事情——甚至比从娘胎里,就开始接受这些事情训练的世家子弟,都更为出色。
当然,萧遥却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世界,当然也没有接触过世家子弟。
既然没有接触,就不了解;不了解,就自然不会有所比较;没有了比较,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很优秀。
所以,萧遥还一直在检讨自己:既然师祖交代过,一定要慎重地用剑才行,可自己刚一入世就拔了剑,以至于不得不埋藏在深山当中。
而这把剑,对于自己以后可是很重要的!
萧遥可不敢保证,京师有没有人能够认出这把剑。
既然可能有人会认得出这把剑,那么自己的在清水镇战斗、自己被当做前朝遗脉而昭告天下之事,就有暴露的可能。
如此一来,剑就无法取出。
还真是麻烦!
略微感叹了一阵,萧遥走到客栈底层,心不在焉地喝了碗粥、嚼了个馒头,然后按照地图上的标注,往萧家老宅走去。
路不长,但大街小巷很多,弯弯拐拐很多,所以,当萧遥来到一处满是高门府邸的贵巷之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
放眼望去,两排都是雍容华贵的府邸大门,唯独左边一排正中那扇大门,屋檐上全是重叠累积的陈年败叶,门檐上也都爬满了蜘蛛网。
拿着手中的地图,再对照了一下,确认的确是此地无误后,萧遥踏着渴望的步子,快步朝宅门走去。
临近了,只见两扇古朴到发霉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其上写着囚禁有力的两个大字:“萧宅”。
字是少见的尧体,早已绝迹。
萧遥能认出,那是因为天水阁里的经书古籍全被他看了个遍,所以,他很清楚:
尧体字,万年前为这方天地的一位大修行者所创。
这位大修行者,名为希尧,姓希名尧。
有不少的大修行者都很有特点、很有个性,或者爱好比较出众。
很显然,希尧也是其中之一。
这位大修行者,觉得既有的文字无法顺畅、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所以便创立了尧体字。
同时,这位大修行者还有另外一个嗜好,那就是杀人。
但凡嗜好,大多不好。
杀人就很明显不是一个好的嗜好。
可这位大修行者说了,他这是以杀证道。
当然,他杀的可都是德性有污、行止有亏之人——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可问题在于,这些被杀的人或有父母妻子、或有叔姨侄孙、或有兄弟至交,这些人里边,有不少都是一心想着,为被希尧杀死的人报仇。
刚开始,希尧杀的人少,所以这些人怎么嚷嚷都没什么作用:他们又打不过希尧。
可是,到后来,希尧杀的人越来越多,直到这方天地之间的修行界,大多数人都在喊着要杀希尧报仇雪恨的时候,希尧就真成了杀人恶魔。
无奈,希尧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修行者。
他实在是太强大了!
所以,即便是天下与之为敌,也都丝毫奈何不了他。
然而,再厉害,也敌不过车轮战、也敌不过围攻。
当一批又一批的复仇者源源不断地组团来杀希尧的时候,他也开始有些疲倦了。
而后,从疲倦到吃力,从吃力到无力,从无力到强撑,从强撑到力竭,从力竭到战败……
最后,希尧死了。
希尧的死,可谓是普天同庆。
当然,也有惋惜的,不过在群情欢腾之下,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会站出来说这话。
希尧是死了,可他创立的尧体字,在那个年代,着实很好用,很快就流行开来了。
但是,后来,这方天地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大乾王朝。
而大乾王朝开国皇帝的爷爷,却是死于希尧之手。
既然做了皇帝,那当然是要玩一手公报私仇了。
于是,这位开国之君下令全国禁用尧体字。
可尧体字甚是好用,大家都不肯放弃不用。
后来,这位开国之君愤怒了。
君王一怒,浮尸千里!
他先是将朝中坚持使用尧体字的几个大世家给满门抄斩,后又发兵剿灭了当时修行界俗称“一观三庙七谷”的顽固势力,让朝廷和修行者再无反抗之声。
最后又下令此后但凡使用尧体字的,一律斩断双手,寻常人家也不敢再用尧体字了。
此后,尧体字逐渐消逝于世,几近灭绝。
这,便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文字狱。
“萧家,怎么会使用尧体字呢?”
对于自己的身世,师祖也知之甚少。
六岁那年,师父将自己带给了师祖,让师祖看管一阵。也没告诉师祖更多的信息,只是交代,如果以后长大了,那就回萧家看看吧。
所以师祖也只知道自己是京师萧家人,除此之外,别无所知。
之后,师父就离开了,可是这一离开,就是再也没有回来过。
那个时候,萧遥也才只有六岁,甚至于对师父的印象,都很浅。
而萧遥从小就无法聚灵,用师祖的话来说,就是萧遥与灵力没有亲近感、毫无契合度。
就是说,萧遥跟灵力是排斥的!
所以,眼看萧遥一天天长大,却始终无法修行,老头子也是着急,但又不放心萧遥一个人远行,因此,即便知道太学有灵泉,也没敢让让萧遥前往京师,而只是不停地寻找各种方法,尝试着让萧遥聚灵,可就没有一次成功过。
而师祖又一生不得离开天水阁,即便他想出去也突破不了那道出阁的屏障。
十一岁那年,萧遥在经书上看到灵泉可以洗涤经脉,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灵泉聚灵的先例,这或许可以帮助自己聚灵。
然而,灵泉的数目却很稀少,少到几乎没有。
那本古籍上的记载也甚至只能算是道听途说,著书之人都言明真实性待考,更是不知道灵泉在哪儿了。
不过萧遥却很兴奋,因为至少找到了一种聚灵的可能性。
接下来,萧遥以更高热情投入到了翻阅古籍之中。
十三岁那年,萧遥在一本经书上,看到了京师或有灵泉存在,于是向师祖提出想要去京师寻灵泉。
师祖这么多年来尝试了无数种方法,也没能让萧遥聚灵成功,即便早就知道灵泉聚灵,或许能够帮助萧遥聚灵的他,还是很犹豫要不要准许萧遥出天水阁。
师祖沉思了很久,方才对萧遥说道:“在京师城东,有一学府,名曰太学,我的师叔祖曾经对我说过,太学有一处灵泉,至于在太学何处,师祖却是不知道。
但是,你现在太小了,师祖不放心你出阁,再等两年吧,待你年满十五时,方能出阁。
而这两年,你须于力之一道日益精进,修致大成,方可承受灵泉洗经伐髓之冲击。”
两年的时间,在萧遥的期待中,一天天临近。
本就打小专注力修的萧遥这两年下来,在武力修为方面更是越发的圆满,别看他身体瘦削,但却是骨若金刚、肤堪精铁,力道千钧。
临走之时,师祖将一个荷包交给自己,说这是萧家的信物,师父带自己来天水阁的时候就挂在颈上,荷包里有一枚钥匙,一枚玉佩,还有一幅地图。
玉佩上写着一个“萧”字。
而地图上,则是标明了萧家在京师的位置。
所谓近乡情怯,而萧遥则是近乡情惑。
家,对萧遥来说,很是陌生。
站在巷子门口,萧遥还要比照地图再次确认一番看是不是萧宅。
萧遥缓步走上前去,不太确定地从荷包里取出那枚钥匙,试着朝门锁里慢慢插进去。
门锁里满是锈迹,所以萧遥费了不短的时间,才完整地将钥匙完全插进锁孔。
然后,萧遥往右转动了一下钥匙……
“叮——”地一声,锁打开了。
萧遥有些欣喜:“能开门!”
然后,萧遥取出钥匙,用双手推开两扇大门,结果门帘上的尘土落叶把他淋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