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400000009

第9章 改变你的心,改变命运(4)

当我们经历某件事情时,自己的心中往往会自觉地冒出一个直觉,之后头脑会直接地作出一个判断:对或不对。往往在这一瞬间,我们可以获得相对正确的见解,或思维的方向可以获得正确的引导。而且,这种见解只要很快地闪过一次,我们就会牢记在心。这样的见解类似于人类原始的真理和法则,往往接近于正确的见地,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这还不是正确的见地,只是相对于头脑的判断来说更接近正确。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个成年人正在枪杀一名小孩,无论小孩被害的原因为何,目睹者的心中都会生起一种同情心,他们的直觉是,无论小孩做了什么,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小孩的生命。类似于这样的一种直觉,没有我和他、好与坏等的分别,在不知背景情况、没有分析原因的情况下,就会生起一种强烈的倾向感和非常明确的方向感。这种感觉就是本能的觉知(目睹者会产生“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平等的”等感觉),它接近于原始的法则和真理。

这样的直觉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你也不例外。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长得都差不多,对事物和现象的感觉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站在最高点,以全局看待问题

我们考虑问题时比较片面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做事情往往不够圆满,观察事物或现象不够周详,也没有直入根本,换句话说就是缺少全局观。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见地时,就能抓住事物的真实本质和核心,清晰地贯穿事物的表相(现象)、内在(作用力)和实质(本体),就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当一个人站在山顶时,就容易看清整座山及其四周的情况。相反,不管你站在山下或山腰的哪一面,你都无法看清全局。哪边是悬崖,哪边是峭壁;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安全。当你拥有这样一种正确的方法和能力处理问题时,才能真正地成功,否则风险和失败会永远伴随我们。

通常人们还不能认识到只有在山顶上看问题才比较全面。人们往往凭借自己粗浅的判断、他人的理论或一些运气就以为自己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圣人永远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和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而普通人却无法时时刻刻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在我们作出判断、决策以前,应该看看自己是否对事物、现象的真实面目有正确、如实的了解。第一次“爬山”没有经验不要紧,毕竟经验是来自实践的,但我们爬上去以后就一定要学会观察和总结。当我们在山顶上全局地看到这么多情况时,就会发现,在下面看不到这些的时候,人们是无法想象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失败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危险,所以如果能宏观、全局地看问题,看透问题,并不断深入分析,就能找到或创造出更好的路径,进而做到不断超越。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耐心。道理都容易明白,但理论和实践还差那么一段,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耐心去实践,否则空想是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大的改变的。只有理论是毫无意义的,一定要以实践和行动才能把它的作用力和效果发挥出来。

思考,助你获得正见

正确的见地不会凭空产生,一开始是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的,必须有智慧,否则无从入手。

一般的人往往想不到事物那个核心的东西,老是在看事物的表面。我们可以学习往圣的世界观,为什么他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为什么他们会说出这种真实、有力量的话语?揣测一下、思考一下。比如,为什么《心经》里讲“色即是空”?色是指物质,明明是存在的,为什么是空呢?佛、菩萨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背后是有很深的道理的。要学会思考,慢慢把自己的想法向圣人的想法靠拢,纠正自己的片面看法,可能慢慢就会和他们的想法接近了。

这实际上是一个熏习的过程。因为大部分人的见解都来自社会群体,人们只是简单地将思想和经验进行相互拷贝,而并没有亲身对事物的真相作深刻、清晰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并记住了一些有逻辑性的知识,对事物本质没有一个理性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阶段。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以为自己听别人说过或看过书就算是了解事物了,就信以为真了。

当人们真正完全理解往圣经论上的观点时,就开始让自己尝试去看清事物的一些真相了,开始用这种面对真相的态度、用正确的见地处事了。要生起智慧,要在我们的内心树立起实事求是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标杆,这样真理才会显露,如此坚持不懈,才能建立正确的见地。

你的眼光纯净吗:检验你的见地

正确的见地就像一副制作精良的眼镜,能帮助你以纯净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我们的语言、思维是不是还有偏见和相对性,是不是违心的,是否可以辩驳的,就可以评判我们是否建立了正确的见地。可以尝试说接近于真理的话,或者不极端的话。如果自己的头脑不能对这些结论和定义辩驳了,那么我们就开始接近它了。当我们可以正确地定义一切存在、显现和作用时,就拥有了正见。

看自己是不是拥有正确的见地,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检验。

自我还在吗?

前面说到,正确的见地是基于放下自我执著而发生的,所以要看看是不是有“我执”在,是不是已经将情绪、不理智拿走。有自我在,就会将“我”和事物扯上关联。这就好比给某一事物加入了一个新的部件,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它原有的特征和作用。一杯清咖啡,加了奶,它就变成奶咖而不是清咖啡了。

眼光纯净吗?

看看是否对事物已经了解清楚,是不是用没有偏见的纯净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比如,人们因为云的遮蔽而以为天空是灰色的,但此时如果你是在云层之上,你就会知道天空还是那样蓝蓝的、明亮的,一点都不曾灰暗过。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的真相,才被假象(非实相)迷惑而妄下定论。这就是偏见和邪见产生的原因。如果没有正确的见地,那么对人、对事物我们就很有可能产生偏见和邪见,因而导致不良的作用力产生。

有智慧吗?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还要用智慧来检验。一开始我们培养自己的见地可以找一些比较方便的办法,比如可以先使用和依靠一些正信的宗教(出世间的方法)、哲学(理论体系、逻辑推理)、科学方法(物理、化学的)来帮助自己反复校验自己的思想、行为,建立起正确的见地。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反复被人们实践和证明的方法。依据这些已被公众和时间所证实的正确理论和方法去实践,就会帮助自己更好地建立起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见地就等于我们在看一切事物和现象时戴的一副眼镜。戴眼镜是为了矫正我们不正常的视力,并且不同的眼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事物本身的特性也会有所影响,所以我们要选择一副能够将我们的视力调整恢复到最佳效果同时又不失真的眼镜,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方法和智慧。

培养一颗慷慨布施的心

改变意识的运作模式,就能改变命运。另外,把握和创造机遇、改变环境、拓展技能、积德行善等都能间接影响或改变命运。下面,我们来看看佛为什么那么重视积德行善。

把美好像火炬一样传下去

布施最大的贡献是,可以让施者和受施者形成一个圈,并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改变命运,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积德行善。

我们的内心要生起一种布施的心,要给予人家所需要的东西,或者将我们拥有的这些好的资源与人共享,结善缘、良缘。同时,心里又要没有一个布施者在,否则就有傲慢。别人在接受的同时,也会接受到你的傲慢与你对他的藐视,好像是在可怜他,看不起他,而不是真诚地与他分享。他会有负担,在接受你这个物质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精神负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在精神上被你索取掉了一些东西,也许会造成怨恨、嫉妒或自卑。

为什么积德行善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首先,当你积德行善时,对获利的人来说,他会心生感激。他原本是没有这个东西,或者没有这个福气来享用的,但是因为别人生起了这种布施的心,正好有这样的因缘,他碰上了,他得到了,这样他生起了感恩的心。

受恩的人,一方面他会觉得快乐、知足、感恩;另一方面,他也容易以这样的心态去与人分享,因为他自己已经尝到了这种美好的感觉,他会把这种经验传递给别人。这就像火炬一样,是可以传下去的,越传越多,有很大的力量。

当一个人有布施心时,就有了一颗净化社会和人类的心灵。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生起这样的心是微不足道和没有用的。能让一个接受布施的人生起感恩心,如果此人又能将这份力量传递给其他三个人,并且继续传递下去的话,其影响力是超乎想象的。

其次,对于自己来说,布施也是能获利的。一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因为在布施的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到很快乐、很知足;二是创造了一个心灵环保的社会环境,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于你、于他都是有益的;三是为自己创造了很多善的因缘,积累得多了,必然会帮到自己。

知足是专门对付贪婪的。贪这个东西一生起,马上嫉妒、憎恨等负面情绪全来了。不贪的话,人家有这个东西,我们根本不会嫉妒。就是因为贪,才会有“为什么他能有,而我没有”的想法,于是这个贪就驱使我们非理性地、永无止境地去求取。佛家说贪是三毒之首,所以要学会拥有一颗布施的心,第一是要知足,第二是要能舍,第三是要放下。

为什么说布施是种福田?首先你与一个人分享,他就会有感恩的心,比如他又将此与三个人分享,三个人又有了感恩的心。假设这三个人当中有两个人向他回报,他就会想到你,他认为这是你给他的,所以他会再回报给你。由此,整体都在奉献、回报。如果受到滴水之恩,大家都有涌泉相报的这种境界,整个世界就会充满着爱和奉献了。

面对厄运,三步走告别负面情绪

当你在顺境中或者在平常的情况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改变自己的意识还比较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厄运来临时,就难免会乱了阵脚,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压力和情绪,这时就很难让头脑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想了。因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厄运呢?

平时的准备

我们必须在平时就养成积极的心态,然后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运作。那时就是你不管它的时候也能够自然如理地运作,好像呼吸一样。那么当厄运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就会自如地将它调节好了,该想什么就想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分散精力就能自然地将我们的心态往积极的方向拉。并且这是有惯性的,当我们掉下去的时候它就会拉住我们,直到我们从此事中解脱为止。习惯成自然的积极心态能帮助我们在这个厄运发生的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的平衡,让我们慢慢地恢复,因为厄运不可能是永恒的,它终究会过去。

同类推荐
  • 逼自己一把,你就优秀了

    逼自己一把,你就优秀了

    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多优秀、拥有多大潜能。本书立意于此,从意识、指导和行动三个方面出发,说明如何才能在职场上练出一身真本领,引导人们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将自认为的“不可能”发展为“可能”,并学会向他人展现自己,奔向自己事业成功的巅峰。
  • 品经典·悟人生:名言警句卷

    品经典·悟人生:名言警句卷

    本书所辑选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一种在表述方式上相对独立,思想含量上相对精炼的文体,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本卷图书侧重收录应用性强、流传比较广泛、表情达意凝练的箴言、格言、警句等,或自文学作品中采出,或自演讲谈话中择取,力求让读者阅读一句收获一句,读懂一句运用一句,在片刻中即能感受智慧的火花。
  • 活学活用博弈成功智慧

    活学活用博弈成功智慧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运用博弈智慧在困境、谈判、职场、商战、爱情等世事中掌握处世智慧、说话技巧。
  •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本书从大量的西方国家谚语中精选了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1000余条,以激发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别无选择的使命、绘制命运的风景、超越时空的挚爱、穿越千年的神话、谱写人生的乐章等。
热门推荐
  • 青春!不散场

    青春!不散场

    他们相遇在青涩的校园在她即将离去的瞬间,他的爱为她转身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愿与她共同走进婚姻的迷城,互宠一生!在这个群像的故事里各种人物光怪陆离的登场他们有些为了利益,有些为了爱情,有些为了手足有些为了恩情,有些为了信仰,有些为了复仇如同纵横交错的线在恩怨情仇中演绎着一个个错位的人生
  • 名门婚宠:总裁,劫个色

    名门婚宠:总裁,劫个色

    “你竟然敢逃?”昏暗的房间,男人欺身而上,本来好看的眉眼尽是一片暴戾之色。安羽倾很惆怅,这都一年多了,怎么这个男人还是这样霸道?她微微侧头,避开他的气息,含笑开口:“慕总裁这样是舍不得了吗?可惜啊,晚了。”男人怒极反笑:“有功夫跟我嘴硬倒不如好好想想,整整七百五十四天,你要怎么偿还我!还有那个不知道是谁的孽种,别让我看到!”安羽倾一愣,然后冷笑出声,慕总裁,那可是你的种,我就偏要领过来让你看看!简而言之,就是爱过,恨过,痛过,笑过,你还是我的。
  • 异界之十三

    异界之十三

    为何而重生?是一个谜团。而在世上,是否在冥冥中早已注定?若世上有神,他们是为了让自己的子民更繁荣?亦或者,只是为了一个无聊的计划?一个普通少年,在乱世中如何才能求得安然?十三颗天星降世,是否为凶兆?残酷的现实,人性的险恶。这之中,何谓真,何谓假?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绝代枭雄的发家史,探寻追神之谜。
  • 文治武宗

    文治武宗

    风雷悸动中天摇,霸雨龙吟舍义桥。血洒三升维正道,弓开万石胜天骄。安邦定国明经史,扩土开疆著六韬。破浪登峰成伟业,庸人羡我乐逍遥。文治国和武治国,修行者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不管如何,只要能修为提高,登临巅峰就是好!
  • 捡漏王

    捡漏王

    慈禧西行归来,为搜集八国联军入侵时京城流失的皇宫中宝物,在琉璃厂秘密开店,调督窑官蔡守信担任掌柜。冯招财等掌柜不知道他有宫中背景,多次刁难,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鉴宝、争宝、捡漏的故事……慈禧去世后,万宝堂沦为民坊,更名一宝斋,掌柜蔡守信遭到聚鑫斋冯招财的打击报复。冯招财带日本兵抢劫一宝斋,挟迫蔡守信打开密室。蔡守信要求放掉家人后,领日军中佐与冯招财进入密室,引爆炸药……日本兵挖开一宝斋密室,发现并无宝物,便四处捉拿蔡守信家人,但音信皆无,从此,一宝斋的大量宝贝成为了迷。多年以后,有个老太太领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了琉璃厂……
  • 红线千匝:凤颜倾宇

    红线千匝:凤颜倾宇

    乾钰宇:“世间唯她一人,能将白衣穿得如此妖娆,将红纱穿得如此无瑕,也唯她一人,让我再也放不下。”七暝:“我从未有幸看见过她舞剑的样子,但我能够想象到那是怎样的惊艳。我愿将这份惊艳藏于心间,为她荒度流年,我也愿沉默,倾尽一生做所谓的朋友。”天铖昊:“贵为太子,我从未见过如此狷狂却又如此淡然的女子,更是从来没有得不到的!而她,我把江山、天下、一切都放在她面前,她却不屑一顾,什么武林中人、江湖道义,我想要的,只有她这个人!”
  • 最后一位封妖师

    最后一位封妖师

    本书将会在我的另一个号怀学生重新发布,改名为《最后一个禁咒师》聚则为形,散则为零,世间万物,皆可为妖。她身边总发生诡异的事件,走夜路看到鬼,缠纠她的男生会突然中邪般与别的男生狂吻……他是封妖师,接任务收钱,斩妖除魔。赶尸过阴,蛊毒降头,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寻龙点穴,一切的匪夷所思的事,对他来说都是平常事。当他遇到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我的皇后(上)

    我的皇后(上)

    当朝首辅的女儿凌苍苍嫁于皇帝萧焕成为皇后,却因女真族的叛乱而被掳成为叛军首领的宠姬。为了救凌,萧深入敌穴,最终与女真签订休战和约并救出凌。回到皇宫后,两人在暗流汹涌的政治斗争下情意日笃,生活暂时平静,但这一切又被打破……而凌最终决定独自离开京城,行走江湖。
  •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传言,她有一双手,翻可为云,覆可为雨,颠倒日夜,逆转乾坤,顷刻间可歼千军万马,挥手间便可救治人命。她常袭一身血红的衣,以一顶尖嘴獠牙的鬼面覆脸。她冷傲,孤绝,睥睨天下。她倾城,倾国,惊才绝艳。传言,他以吞噬人心来保持不老的容颜,本已六十岁的高龄,却是一副将将二十岁的容颜。他杀伐决断,从不手软。即使是他最宠爱的妃,一旦触到他的逆鳞,狠绝杀之,眼都不眨。他常披一袭墨色披风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却是满目苍凉。他邪肆,冷血,傲世九天。他俊逸,风流,绝色清华。这样的她,与这样的他,相遇邂逅,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呢?
  • 名侦探柯南之救赎

    名侦探柯南之救赎

    有时,死者该死;有时,凶手该赦免;有时,致命的误会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穿越到柯南的世界,就应该作为法律的补充,积来功德换我回家。同人作品,你的收藏和推荐就是这唯一的写作动力。PS:无11,无11,单女主。企鹅群:210418374,请申请时标注柯南or救赎